作者:李伟 毁灭婚姻的“处女情结” 我的幸福时光(1) 小档案 姓名:梅梅 性别:女 年龄:27岁 籍贯:山东 职业:公司职员 离婚原因:新婚之夜,丈夫发现我不是“处女” 我出生在山东烟台农村,高中毕业后,经一个远房舅舅介绍,我到省城一家颇具规模的电器公司当出纳。公司老总吴远光,是位年轻有为的男人,刚刚30出头,他是我舅舅的大学同学(我这位远房舅舅,只比我大10岁)。据舅舅说,吴远光的老家也在烟台农村,离我们的老家只有几十公里路。舅舅还说,他们在读大学时,关系非常好,像一对亲兄弟。 这或许就是舅舅介绍我到他的公司工作的原因。有了这层关系,吴远光对我照顾得相当好,干的是最轻的活,拿的却是普通员工中最高的工资,另外他还在公司里腾出一间房子让我住,而别的员工却只能几个人挤在一起,他们真是把我羡慕坏了。吴远光对我的周到照顾,让舅舅很满意。...
作者:钟吕传道集 论真仙第一 吕曰:“人之生也,安而不病、壮而不老、生而不死,何道可致如此?” 钟曰:“人之生,自父母交会而二气相合,即精血为胎胞,于太初之后而有太质。阴承阳生,气随胎化,三百日形圆。灵光入体,与母分离。自太素之后已有升降,而长黄芽。五千日气足,其数自满八十一丈。方当十五,乃曰童男。是时阴中阳半,可比东日之光。过此以往,走失元阳,耗散真气,气弱则病、老、死、绝矣。平生愚昧,自损灵光,一世凶顽,时除寿数。所以来生而身有等殊,寿有长短。既生复灭,既灭复生。转转不悟而世世堕落,则失身于异类,透灵于别壳。至真之根性不复于人,傍道轮回,永无解脱。或遇真仙至人,与消其罪,除皮脱壳,再得人身。方在痴病愚昧之中,积行百劫,升在福地,犹不免饥寒残患。遍逦升迁,渐得完全形貌,尚居奴婢卑贱之中。苟或复作前孽,如立板走丸,再入傍道轮回。”...
在美国时看电视,有些日子闹神,有些日子闹鬼。假如你打开电视机,看到所有的人都在唱歌,那一天准是圣诞节。所有的人都在唱“静静的夜、神圣的夜”,有的频道上是乡村歌手,弹着吉他,有的频道是普普通通的一家人,围在炉边唱。还有的频道上甚至是帕瓦罗蒂本人,在一个大教堂里和一群唱诗班的童子一道,把所有该在这一天唱的歌都唱完才算完——看一天电视就可以把所有的宗教歌曲都听会。那一天是耶稣基督的诞生日。美国又是个基督教国家,我们外国人没什么可说的,倒是他们美国人自己在说:年年都是这一套,真是烦死了。美国人喜欢拿宗教开些玩笑,不是因为他们不虔诚,主要是因为老是这一套,他们觉得有点烦——好在一年就闹这一次。闹神的情况就是这样。还有的日子打开电视,满屏幕都是鬼。那些绿脸的鬼怪从坟里钻出来,龇着牙在街上走着,仿佛整个世界都是绿的——当然,那一天准是万圣节。对这一套老百姓早就烦死了,经常...
[我醉了狗醉了]前引引子老夫子率弟子驾着辘辘不息的牛车,漫漫前行。这是让悠远的华夏文明臻于完善的旅行。他们是拓荒者,是开拓一个民族心智之荒、播撒昌盛的种子。他们的脚与车轮就是犁铧,把茹毛饮血的民族野性深翻下去,把火与金属的新时代翻上来。他们的牛车驰过平原,颠簸过岭丘,来到这里。这里,高远蓝天下,面对他们的是重峦迭嶂绵连草莽;这里,一条如歌如泣的溪流纵横在旷野中。在溪流曲屈的臂弯里,一方沙洲舒展在恬静中酣睡着。这是一方晶莹剔透的沙洲,纯洁得如少女刚刚胀足的乳房,如天上一块白白的云朵倒映水中的影像。长烟落日夕风残照中,沙洲显现出无骨般的阴柔美,老夫子们不由自主地停下来。远望近观,那零零落落的村夫野老的棚屋、石阶、小径,那不知人畏的野畜与家蓄,更衬出这方沙洲空灵凝聚的圣洁。...
北极星书库-w6访 客我想,我也跟大多数人一样喜爱交际,任何血气旺盛的人来时,我一定像吸血的水蛭似的,紧紧吸住他不放。我本性就非隐士,要有什么事情让我进一个酒吧间去,在那里坐得最长久的人也未必坐得过我。我的屋子里有三张椅子,寂寞时用一张,交朋友用两张,社交用三张。访客要是来了一大堆,多得出乎意料,也还是只有三张椅子给他们支配,他们一般都很节省地方,只是站着。奇怪的是一个小房间里竟可容纳这么多的男人和女人。有一天,在我的屋脊底下,来了二十五至三十个灵魂,外加上他们这许多个身体;然而,我们分手的时候似乎不觉得我们曾经彼此十分接近过。我们有很多幢房屋,无论公共的,私人的,简直有数不清的房间,有巨大的厅堂,还有贮藏酒液和其他和平时代的军需品的地窖,我总觉得对住在里面的人说来,它们大而无当。它们太大,又太华丽,住在里面的人仿佛是败坏它们的一些寄生虫。有时我大吃一惊,当那些大旅...
嘉庆元年[1],敬以富阳县知县[2],饷贵州平苗军[3]。五月丁巳,次益阳[4],有大星陨于西南,声隆隆然。癸亥,次武陵[5],一骑自西南来,白衣冠,闻嘉勇贝子薨[6]。庚午,次桃源[7]。 同饷军者裘乌程世璘曰[8]:“吾属在浙,贝子方平林爽文区凯旋[9],自三衢方舟下严陵江[10],舟设重楼,陈百戏,中流鼓吹竞作,从官舟衔的舳舻[11],并两岸疾下。顷之,有哗于从官舟者[12],乃一巴图鲁与都司饮[13],争酒佐[14]。贝子出座亲鞫之[15],色甚和。贝子曰:‘汝二人何功?’叩颡曰[16]:‘花翎[17],通诸罗道赐[18]。比旋役[19],各进一官。’贝子曰:‘今天子神圣,军以功返,汝二人不知谨,亏朝廷体耶[20]?然重惩汝,非优功盛恉也[21]。’目左右曰:‘花翎不称,去之!’二人叩颡下,卒不问所坐何事[22]。”...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一我是乡下放进城里来的一只风筝,飘来飘去已经二十年,线绳儿还系在老家的房梁上。在城里由于夹紧着尾巴做人,二十年前的红薯屁还没有放干净。脸上贴一种纸花般的假笑,也学会对别人说你好和谢谢,但是总觉得骨子眼里还是个乡下人。清早刷牙晚上洗脚时,总盼望有人能发现,证明我已经刷过牙和洗过脚。城里的街道很宽,总觉得这是别人的路,没有自己下脚的地方。往前走时感觉不到在走,总觉得是挤。好不容易挤过去,还要再挤回来。日月就这么重复着,把人的生命放在洗衣机里来回搅。只有风低低地吹过来时,才能追着风吻到那遥远的山坡和亲密的乡村,还有那温暖的黄土泥屋。...
1赫克尔贝里. 芬历险记〔美〕马克. 吐温 著2目 录1目 录第一章 ………………………………………………1…第二章 ………………………………………………5…第三章 ……………………………………………1…3第四章 ……………………………………………1…8第五章 ……………………………………………2…2第六章 ……………………………………………2…7第七章 ……………………………………………3…6第八章 ……………………………………………4…3第九章 ……………………………………………5…7第十章 ……………………………………………6…2第十一章 ……………………………………………6…6第十二章 ……………………………………………7…6第十三章 ……………………………………………8…5第十四章 ……………………………………………9…1第十五章 ……………………………...
有个外国姑娘,到中国来了两年,故宫、长城、东方蒙特卡罗、东方威尼斯,都是没瞻仰过,对于中国新文艺新电影似乎也缺乏兴趣,然而她特别赏识中国小孩,说“真美呀,尤其是在冬天,棉袄、棉裤、棉袍、罩袍,一个个穿得矮而肥,蹒跚地走来走去。东方人的眼睛本就生得好,孩子的小黄脸上尤其显出那一双神奇的吊梢眼的神奇。真想带一个回欧洲去!” 思想严肃的同胞们觉得她将我国未来的主人翁当作玩具看待,言语中显然有辱华性质,很有向大使馆提出抗议的必要。要说俏皮话的,又可以打个哈哈,说她如果要带个有中国血的小孩回去,却也不难。 我们听了她这话,虽有不同的反应,总不免回过头来向中国孩子看这么一眼——从来也没有觉得他们有什么了不得之处!家里人讨人嫌,自己看惯了不觉得;家里人可爱,可器重,往往也要等外人告诉我们,方才知道。诚然,一味的恭维是要不得的,我们急待弥补的缺点太多了,很该专心一致吸收...
吴头楚尾,江山入梦,海鸟忘机。闲来得觉胡伦睡,枕著蓑衣。钓台下风云庆会,纶竿上日月交蚀。知滋味,桃花浪里,春水鳜鱼肥。江湖隐居,既学范蠡,问甚三闾。终身休惹闲题目,装个葫芦,行雨罢龙归远浦,送秋来雁落平湖。摇船去,浊醪换取,一串柳穿鱼。山妻稚子,薄披鲈脍,细切莼丝。葫芦盛酒江头市,盏用青瓷。笑吕望风云古史,爱玄真江海新诗。心无事,寻思那时,悔杀进西施。疏狂逸客,一樽酒尽,百尺帆开。划然长啸西风快,海上潮来。入万顷玻璃世界,望三山翡翠楼台。纶竿外,江湖水窄,回首是蓬莱。湖平棹稳,桃花泛暖,柳絮吹春。萋蒿香脆芦芽嫩,烂煮河豚。闲日月熬了些酒樽,恶风波飞不上丝纶。芳村近,田原隐隐,疑是避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