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遗书 序言(1)敦煌书写 赵毅衡 这个沙漠中荒凉的绿洲,在玉门关西却并不孤悬漠外,它正好是汉文化向西的出口,希腊印度中亚文化东来的入口,注定成为几大文明拥抱的地方。然而这样的交会地点全世界还有好多:如近东与地中海邻接的巴勒斯坦,帕米尔兴都库什山的开巴尔山口,天山喀什山口。敦煌之所以成为敦煌,是因为它不只是一个交通隘口,不只是兵家必争之地,它是中亚东亚十字路口一个书写的地点,一个从事艺术的地点。当年玄奘印度取经,往返都在敦煌或邻近地区住下静修,像站上跳板一般做最后准备。敦煌用一千多年壁画、塑像,用羊皮卷、绸卷、纸卷,书写了人类历史上少见的持续性的艺术会。但是在这之前,神话已经在敦煌汇合,在这之后,艺术又在敦煌延续。...
楔子 1时间:1997年6月15日深夜23点46分 地点:华盛顿市乔治敦区中心的一栋住宅内 这是一栋典型的美国住宅,沿街道而建,木制结构的两层房屋,前面有一个小花坛,花园则在房屋的后面。 整栋房屋除二楼的一个窗口,其他部位都漆黑一片,有亮光的窗户上一个身影时隐时现,如同钟摆,如此持续两三个小时了。 房屋的主人叫谭璟,美籍华裔,34岁,单身一人住在这里。亮灯的房间是谭璟的书房,此刻他正焦虑不安地在书房内来回走动,眉头紧锁仿佛有重要的事情困扰着他。 或许是走累了,谭璟在书桌后面坐下来,静静地思考了几分钟后,顺手抓过旁边的一支笔,在一张A4纸上“刷刷”写了几个汉字,停了几秒钟后又不断重复地写着这几个字,似乎是在用这种方式排遣着内心的焦虑。...
现在是恐怖时间胡赳赳 不知道谁有过濒死体验?就是那种特别特别绝望的。濒死体验实际上是一种高潮,跟性高潮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一种人性变态,就用塑料袋套到自己头上,以追求窒息带来的欣快感,医学家分析说,这种“性窒息”因缺氧和碱中毒,能让人产生亢奋和无比愉悦的“症状”。因此,不少人为此真的窒息而死,常被人误作为自杀,懂行的就知道,实乃精尽人亡。 由此看来,恐怖这感觉还是一种稀缺资源,它需要人工制造。也因此好的恐怖(也许有语病,恐怖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等级之分)份外令人珍稀,它比那些不好的恐怖、让人一眼看穿的恐怖、一点都不感觉到恐怖的恐怖都要来得恐怖。但问题是,好的恐怖总是供少于求,一点都不恐怖的恐怖虽有价无市,却总是充斥市场。...
1、西藏起尸夜松涛阵阵,伴随着清脆的鸟鸣,这大自然的音乐在山谷中荡起阵阵回声,给人一种整个身心都受到洗涤的感觉。 一支小小的马队顺着山间公路缓缓走来。最前面那匹马上坐着的是一个学者,他的鬓角已经出现了少许的银丝,他稳稳地骑在马上,长年的研究和野外生活,让他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他的脸上有一种自然而然的自信。他回头看了看他这支小队伍,停下来等着他身后的那个年轻人。 后边紧跟着他的那个小伙子,刚刚二十出头,中等个,但是身材匀称,看上去显得更高挑挺拔,他英俊的脸上还略带着一些天真的稚气,和前边那位稳重的学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青年有一头浓密的黑发,一双同样浓黑的眉毛下边的眼睛,不知道为什么,要显得比通常的人还要黑,还要亮。他的全身充满了活力,好象他随时可能高高跃起,飞奔而去。但是他脸色白皙,好象很少接触外界似的。...
逼死五年前 这是发生在一所农村中学的校园惨案。 一个名叫红梅的女孩因为一次数学考试没有及格。数学老师发了疯似的恶骂她,说她拉了全班同学的总成绩!骂她是个拖油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平时成绩不错的她为什么会没及格?红梅在老师的骂声中哭了起来,这个老师越看她越来气竟然动手打了她。说我看都能去死了,考44分不死干什么啊?拖油瓶!同学们开始嘲笑她! 红梅越想越难过,她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考了不及格,是不是老师搞错了,可是内向的她根本就不敢和老师说,她怕自己再被打,难过的她想到老师说的话,竟然想到了死。红梅悄悄的写下了一封信,然后穿上爸爸给自己买的白色连衣裙,又不知道从那里搞来的白色丝带挂到女生宿舍后面的那课大槐树上就那样的活活给吊死了。...
EC谋杀案 楚青 1 七月份的欧洲,虽然炎热,但却并不过分。李蔚然坐在火车的小车厢里,吹着淡淡的冷风,望着车窗外不断掠过的山川和农田,已经有点昏昏欲睡了。史蒂夫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正百无聊赖地翻看着一份薄薄的资料——李蔚然他们前几天接下的一份委托,调查一个叫莋爱德华·海利斯的人——他的妻子怀疑他有婚外情。 史蒂夫叹了口气,合上手中的文件,不满地说:“真搞不懂,为什么你们接下的都是这种无聊的案子呢?还要为此千里迢迢地赶到奥地利去。” 李蔚然笑了笑,说:“书里写的那些私家侦探的风光都是假的,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既然海利斯太太愿意为她的一点点疑惑付上一大笔钱,而我们又处在倒闭的边缘,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就当是顺便去奥地利旅游好了——反正一切费用都由她来承担。”...
月之章月光光,心慌慌 他今天太晚回家,一个人在这林子里走。吹过一阵风,树的响声像鬼在呓语一般,他拉紧衣服,赶紧加快脚步。 突然。他被一个东西绊倒,他回头一看,那东西越变越大,它的阴影都已经能把他完全覆盖了。他脚一软走不动了。那东西就向他扑过来。 “啊~~~~~~~~~~~~~~~~~~~~~~~~~~~~~~~” 林芳最喜欢来这里散步,早晨的雾气是这片林子变得如同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她轻轻抖了一片叶子,叶子上的露珠滴到他的舌尖,啊,真凉真甜。 “喵~~”一直小猫不知什么跑到她身后,它全身黑糊糊的,站在这林子里显得格外刺眼。林芳抱起小猫摸了摸,“小猫,你从哪里来的,和主人走散了?”小猫“喵~”地应了她一声。...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 记得是十年前,我在东京访学时,问过许多日本学生,最喜欢的中国历史人物是谁,都说是诸葛亮。为什么?除了聪明才智,还有就是身上那种特有的“妖气”。说来有趣,同一个孔明,中国人欣赏他鞠躬尽瘁,日本人喜欢的则是其神秘色彩。这与中日两国民众看待生死、幽明、神人等的方式,不无关系。 对于鬼神之有无,中国人的态度其实很通达:喜欢谈论,但并不坚执。很长时间里,明知“怪力乱神,子所不语也”,仍有无数儒生对“志怪”一往情深。个中原因,可借用清人袁枚《〈子不语〉序》的自我表白:“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惑也。”不见得真的相信鬼神,可鬼神故事“游心骇耳”,娱乐性很强。于是,读书人纷纷以谈狐说鬼自娱或娱人。...
================================================================================================================================ 欢迎来到童话世界 第一部 上 BY 黯然销魂蛋 怎么,这座位有鬼吗? 自以为有趣的呆呵笑着,停了半晌才发现没人回应, 殷遇好奇的眨了眨眼,该不会真的有鬼吧? 打死也不要遗传到变态的撞鬼体质, 她的八字才没那么轻! 一道、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等等了许久却听不见真正的雷鸣,暴雨前的风平浪静,湿热的气息让今夜再次陷入一阵难忍的烦闷。 看了看表,指针指着凌晨两点钟,酒店大堂的小弟们无聊的嘻闹着,真的是个尴尬的时间点,前一波玩乐的人先离开了,后一波要续摊的人还没到,正在包厢里奋战的也不可能出来,完全真空无事的时间点,让这些无聊透顶的小弟们或蹲、或靠,纷纷找地方吸烟、聊天,只留下几名更资浅的菜鸟守在大学堂。...
莫名的监视窗外纷扬的雪花,涤净了整个世界。让悄然来临的夜晚,显得有些明亮。 透过高倍望远镜,一双丹凤眼正紧紧盯住对面楼的那个单元。望远镜架在五楼的窗口,监视的则是对面三楼的一个单元,高度的优势,让这里的人可以俯瞰、洞察那边室内的一切。整整一个白天,除了去洗手间,女人几乎没有离开过镜筒。 一只硕大的男人的手搭在了女人的肩上,“哦,好了海伦,已经超过十二个小时了。”被称作海伦的女人回过头,淡淡的微笑中透出疲倦,眼底红红的,似乎是血丝,又似乎是哭过。 “威尔,怎么没听到你开门?”“你的精神太集中了,这可不应该,休息一会儿好吗?我带了食物给你,来吃点东西吧。”叫威尔的男人双手扳住女人的双肩,试图将她拉离望远镜。威尔的双手被轻轻拂下,“噢,威尔,等一下,我需要再看看",说着又把眼睛紧贴到镜筒上。威尔只得自顾自的坐到沙发上,默默地看着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