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第7期 - 名家名著艾萨克·阿西莫夫 黑森林詹姆斯·普里斯先生不论是思考还是说话总是慢腾腾的,他的思维却令人赞叹,而且他还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呢。我非常了解他。我是一家报社的记者,为了工作的缘故和他谈过很多次。普里斯是个小个子,脸色苍白,灰白的头发很稀疏却梳得非常整齐。他的衣服穿得就像那些生意人似的,可他的性格却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坚强或是勇敢的一面来。他的神态显得优柔寡断,就好像对什么事都犹豫不决一样。可我想,有一次他可能算得上是行思敏捷了。事实上,我怀疑他是个杀人凶手。我对此并不肯定,不管怎么说,现在这已无关紧要了。如果他真是杀人凶手,他一直都没有受到惩罚。而现在再惩罚已经太迟了。...
星空战记 作者:光月 刘末主持的「人体改造计划」包括:人体骨骼坚硬度,肌肉强靭度和五脏功能强化,人的寿命可延长到一百五十岁以上,但研究当中实验体总是因为产生排斥而死亡,计划只好被迫中止。刘末离开军部后在大学任职,他一直想找出失败的原因,在偶然机会下,发现张小龙的基因代码竟然和研究所需极为相似,于是他将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相貌不出色的少年身上……精彩片段 张小龙慢慢的接近着那些正在守夜的哨兵,动作看似轻松、自然,利用身体被树木遮蔽的优势,他左手成手刀状,狠狠一记切在一个哨兵的喉头上,对方只能缩着脖子,想喊却不能出声,然后张小龙右手似闪电般把刀子插进了另一个哨兵的心脏。然后一个转身来到二人的中间位置,左右手互换,左手掩住心脏中刀的哨兵,右手刀子又刺进另一哨兵的脊椎里,瞬间两人无声的倒下……...
□ 拉拉春日泽·云梦山·黄鹂鸟(原载于《科幻世界》2003年5月号)拉拉信步走上云梦山的时候,天还没有亮,雾气蒸腾,白云从山颠缓缓流下,回头望去,仪仗军士们已经看不到了。我故意留他们在山下。我不想让他们看见。这山上,有不愿意任何人看到的东西……有我和偃师共同保守的秘密……只不过,我活着,闭嘴,他死了,永远也张不开眼睛。一想到偃师的眼睛,我就浑身上下打了个激灵。那是一双多么激动的眼睛!在我们生平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似乎连水面也被他的眼光所照亮……那一天,也好似今天这样,云蒸雾绕,在我的记忆里,每一次和偃师见面,似乎都是这样。我穿着短裤,拿着矛,站在云梦泽中间。按照父亲的要求,我已经抓了一上午的鱼了,连小虾都没有抓到一个,正是懊恼万分的时候。...
我,知道了一个真相。一名少女告诉了我……人类在不知不觉间遭到啃食,导致这个世界产生扭曲。来自异次元的人,吸食着人类之所以能够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根本力量。异次元的居民——“红世使徒”,籍由取得人类的“存在之力”而得以在这个世界现身。并利用这股力量“自在”的操控事物,混淆人们的耳目,在这个世界恣意横行。被啃食的人类消失无踪。不是死亡,而是消失——变成一开始就不曾存在过,因为存在被整个剥夺了。失去存在的位置会产生扭曲,由于与先前一直存在的事物断了联系,世界开始出现大量不协调和矛盾现象。滥食与扭曲,总有一天会为这个世界与“红世”召来无法挽救的灾厄……就连“使徒”力量特别强大的“魔王”中的部分有识之士,也开始产生这样的想法。...
何夕何百夕教授弥留之际,眼睛还没有闭上,真哭假嚎的亲友们已经开始计划如何分配并花销教授辛苦一生挣下的为数可观的财富。何百夕皱纹密布的脸上一直漾着某种奇怪的笑容,看上去有些让人微微不安,同时也使人无法想像这会是一张垂死者的脸。没有人知道这种笑容到底意味着什么,除了何百夕自己。现在何百夕教授的思想早已飘出了这间笼罩着死亡气息的病房,不管怎样,何百夕想,我终于战胜了那个东西,尽管拖了差不多六十年,几乎耗尽我一生的时间,但是我最终成为了胜利者。这样想着的时候,何百夕教授的心里充满了宁静。临终仪式仍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位牧师模样的人以颂扬的口吻煞有介事地给何百夕的一生作出评价。何百夕没有听见他说了些什么,只看到他那张不断翕动的嘴。为什么要找牧师来,何百夕有些不满,我是一名科学家,和牧师沾不上边。何百夕的眼睛横着动了一下,看上去是要找什么人。现场的人们猜度着何百夕的意思,...
重建文学的幻想传统 《科幻世界》杂志社总编辑 阿来 前些日子,有报纸记者采访,谈科幻出版问题。出版界的人有兴趣谈,媒体也有兴趣推波助澜,这说明,科幻作为一种出版资源,至少已经开始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这是好事情。其间,记者转述一个观点:中国科幻出版的不景气是因为中国文学中向来缺少幻想的传统。 这说法让人吃惊不小,一种以武断与无知让人吃惊的说法。 关于中国文学,我们要讨论的不是有没有幻想传统,而是我们为何丢掉了这一传统,今天又该如何来接续并光大这个传统。从任何一本简明至极的文学史中,都会出现富于幻想性的作品的名字:《山海经》、《西游记》、《聊斋志异》和《镜花缘》等甚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鲁迅的《故事新编》,也是一部充满了奇丽幻想的伟大作品,只是,在刚刚过去的那个世纪中期。中国文学宽阔河床上浩荡的水流下被紧紧收束进高高的堤坝之中,众多的支流消失了,这条人工...
“啊,那是当然的,”凯瑟琳又笑了起来,显然早有准备,“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神奇的东西可以极大的增加使用者的实力,那就是魔法物品了,有的魔法物品可以加快施展咒语的时间,有的可以提高使用者的魔力,还有的甚至可以让使用者越级使用魔法,在所有魔法物品中又以神器最为稀有和强大,而‘法皇’耶罗沙尔前辈拥有一间天下闻名的强力魔法物品,那就是传说中的神器——‘碧绿水花’,有了这件神器的帮助,再加上‘法皇’前辈当时的实力本身已经颇强了,何愁不能打败对手呢?” “呵呵,传说中的神器——‘碧绿水花’么?”瑞德教授微微一笑,“看得出来,凯瑟琳同学你对魔法界的事情知道的还真不少啊,我想问一下,你家里应该是有魔法师的吧?”...
目录 楔子第一部 骡的搜索 楔子 「第一银河帝国」的历史已经持续万年之久, 银河中每一颗行星都臣服於帝国的中央集权统治之下。帝国的政体时而专制, 时而开明,却总是将银河治理得井然有序。久而久之,人类便忘却了还存在有其他可能的情况。 只有哈里·谢顿是唯一的例外。 哈里·谢顿是「第一帝国」最後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最大的成就, 在於将心理史学发展到登峰造极之境。这一门学问是社会科学精华中之精华,能够将复杂至极的人类行为,化约成明确而严密的数学方程式。 个人的行为虽然都是无法预测的,然而谢顿发现, 人类群体的反应却能够以统计方法处理。当人数愈多时, 精确度就能相对地提升。谢顿的研究对象,则是银河系中所有的人类,而在他那个时代,银河总人口数达到了千兆之众。...
C.E. 30 年代,乔治·葛伦带来的两大冲击——基因改造的问题,以及“ Evidance 01 ”——令既有的宗教界掀起一阵风浪,形成正反两派的对立舆论。宗教人士们为了将这些问题纳入宗教体系,有的胡乱提出理论以自圆其说,有的一味愚信,拒绝承认摆在眼前的这些事实;不同的论说互相冲突,进而产生流派间的斗争与仇视。许多人拘泥于典籍的一言一语,或攻击其它理论的漏洞,又或引发一连串的反驳,弄到最后,连最初提起问题的初衷都迷失了。 于是,人们对这样的宗教世界感到失望,纷纷离去。 曾经被尊称为导师,在自然人与调整者双方都拥有众多信徒的摩卢基袄,原本也隶属于旧时代的宗教团体之一。就在他对自己的信仰产生疑念后不久,无止尽的争论终于令他厌倦,因此他也脱下了法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