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宋太祖赵匡胤 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说也奇怪,各朝代创业之主,虽凭军事力量夺取江山,只有赵匡胤是个职业军人。其他如汉高祖为亭长,唐高祖和隋文帝是贵族,元太祖和清太祖是少数民族的领袖,明太祖是农民,他们的政治背景在创立帝业时先声夺人。只有宋太祖赵匡胤以军功起家,即创立朝代之日,仍是现役的高级将领,这与北宋之注重技术,企图在中国历史里打开出路,不因袭前朝作风的趋向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我们从《宋史》的本纪里看到赵匡胤幸造船务、观制造战舰、观水矶、阅炮车、视察练习水战、亲授医官黜其艺之不精者,前后不绝。他自己也武艺高强,骑马射箭均是第一流能手,未做皇帝前曾以大将的身分亲自参加战斗,所以宋朝人也称之为“艺祖”。...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ω^)↗-《三国之第一神射》作者:超级小仙第一章 新的名字叫‘曹性’汉183年二月——乐平郡在并州之内,乐平郡只不过一个比普通县城要稍大一些的郡城而已,再加上地势离盗贼横行的太行山又比较近,因此一直以来,乐平郡的人口都不算特别多,至于经济方面,更加是难以兴旺了。不过最近的一个月来,乐平郡里倒是多了不少外来的青壮之人。就在一个月前,并州刺史丁原忽然下令,要在太原郡里大肆招募青壮入伍。要知道在并州这个偏北的地方,能有钱读书识字的没几个,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能加入军队,然后上阵杀敌,最终图个衣锦还乡,这便是他们这一生的奋斗方向和目标了。...
站在尼雅河出昆仑山的河口放眼望去,只见一条谷地曲折北去,穿行于自昆仑山地向北方的沙漠延伸出去的山麓坡地之间,其形象很感人。河谷里流淌的水有时很舒缓,有时变成湍湍的激流,像一队行军中的古代兵士,保持着严整的队列,偶尔发出刀剑相撞击的清脆的响声,在这条空谷里回响。这古代的“兵士”一路向北方行进,它们负有神圣的使命。北方浩瀚的大沙漠,是它们的强大的敌手,也是它们的归宿地。大沙漠也许从未将任何河流放在眼里,因为它是超级强大的。所以,对于这些流向沙漠里的河流来讲,其命运便是可歌可泣的。这些自远古出发的士兵,难道它们不知道沙漠的危险么?还是它们的使命的神圣,使它们不敢放弃?前方的命运似乎就只有死亡,从几百万年以前就是这样的一个结局。...
小说排行榜:/top.html《民国那些人》 作者:徐百柯 作者:徐百柯 著 丛书名:《民国那些人》 副标题:《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结集 内容提要 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相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汉不已。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
1937年12月13日,在松井石根大将指挥下,侵华日军未经攻城战斗,从光华门、雨花门、中华门窜进南京城区,立即有计划有组织的展开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屠杀。在6个星期的时间里,我被俘军民被惨杀者总数达30万人以上,2万余名妇女被强奸轮奸,全市建筑被纵火烧毁三分之一,被抢劫财物不计其数,日本军在南京制造出震惊世界的暴行。67年过去了,金陵耻,今未雪,30万以上同胞屈死的冤魂在九泉之下难以安息,20万幸存者的悲愤之情永远也平静不下来。讨回公道是受害者不可剥夺的政治权利,任何犹豫、徘徊、忍辱都是错误的。时隔已有60余年,与日本朝野坚持护卫国耻的现实相反,我虽正义旗帜在手却未能伸张正义,使得国人正当的要求在日本国土上一次又一次败诉。应该用什么适当的言词来论述这种姑息、屈就的实质呢?...
第01章月光下的行军第02章“赤匪”的兴起第03章前夕第04章“独立房子”的主人第05章最初的行动第06章计谋第07章担架上的“阴谋”第08章妇女第09章第一场大战第10章改变行动路线第11章进遵义第12章毛泽东掌权第13章“棉里藏针”第14章摆脱危局第15章牵住蒋介石的舅子第16章兵不厌诈第17章金沙江畔第18章歃血结盟第19章留下来的人们第20章死里逃生第21章传奇的土地第22章大雪山第23章毛张会师第24章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第25章魔毯第26章黑暗的时刻,光辉的荣耀第27章家第28章生死与共第29章浪子回头第30章“冷眼向洋看世界”第31章永远打不倒的小个子编后记 本作品为亦凡书库有偿征收,请按更新告示所列时间推后一周转载!转载时请保留“亦凡书库扫校”字样,谢谢! 亦凡书库(Yifan)...
****************第一部分***************-总序(1)- 现代文学两大阵营,一是现代主义,一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旨在反映现代社会中人的处境,现实主义则以反映社会为目标,它们的关怀所在,都不在历史而在现代。即或采用历史题材,如鲁迅之写《故事新编》,或后来的姚雪垠写《李自成》之类,目的也不在讲史,而在自抒怀抱,改造时代。 可是,人类对历史的情怀,仍是不可磨灭的。现代社会中,讲史仍以巷议街谈、稗官野史的形态在继续发展。刘绍唐先生主持《传统文学》月刊,自号“野史馆馆长”。其所谓传纪文学,实即古之所谓讲史也。 但传记文学发展至今,在笔记、考证、述传等方面,固然足以绍续古人;然而衍古事以敷说,足以为古代《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一类作品之嗣响者,实不多见。...
决战库尔斯克 作者:多姆宁·普里列扎耶夫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年初,春风吹起的时候,俄罗斯平原土斯克河和谢伊姆河汇流处的库尔斯克,似乎在一夜间就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 这个人口只有12万人的小城,位于莫斯科南部330 公里,遍布果树、麦田和甜菜,自11世纪以来,就一直是这一地带的中心。由于库尔斯克地下埋藏了大量的磁矿,致使地面上的罗盘指示乱七八糟,因此,尽管风景毫无独特之处的库尔斯克无法留住旅行者的脚步,但却吸引了大量的地质学家。 当然,这一次,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却并非“库尔斯克磁场效应”,而是库尔斯克突出部了。 而这一切要从斯大林格勒战役 开始说起…… 1942年夏末,是阿道夫? 希特勒最不可一世的时候。 在位于乌克兰维尼察附近的“狼穴”大本营里,希特勒面对着摊在面前的大比例尺地图,露出一丝狞笑。 的确,从地图上看,地中海已经成为轴心国家的内湖,德国和意大利拥有北岸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