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因茨·G·孔萨利克 译者:华宗德、常克强、徐晓英目录·序·序 幕·第一部·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第06章·第07章·第08章·第09章·第二部·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第06章·第07章·第08章·第0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4章·第15章·第16章·第17章·第18章·第19章·尾 声·后 记序孔萨利克和他的新作《黑品官》——代序崔少元 孔萨利克对中国怀有美好的感情。1981年和1986年他曾先后两次来中国旅行。他说:“早在10岁的时候,我就梦见了马可波罗曾游历过的那个神奇的国家,这是一个充满神秘的魔力和具有几乎不现实的美的国度……以后,一个为西方世界知之甚少的民族所具有的数千年历史的高度文明,越来越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吸引着我。”1994年,他推出了长篇新作《黑品官》。在卷首,他写道:“我得感谢柯,她使我爱中国。——不仅仅爱中国。”书中生动...
高祖本纪第八 解惠全 张德萍 译注 【说明】《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这是司马迁创作本篇的基本宗旨。的确,在《高祖本纪》中,侧重叙写的是刘邦如何战胜项羽,最后建立汉帝国的过程,同时也充分肯定了这位开国之君在统一天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这种作用,是司马迁运用鲜明、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示给读者的。比如记叙项羽、刘邦两支军队分兵入关中击秦时,对项羽军的行动是这样描述的:“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将皆附。”使读者看到的,只是单纯的军事方面的成功;而写刘邦军,除了写军事策略外,还写了刘邦的安民措施:“诸所达毋得掠卤(通‘虏’)”,于是“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一下子就把“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的重要因由突出出来了。 ...
经过了这么多挫折,我还真有点灰心。可一想到寝室大头那张只会说道的嘴脸就又坚定了立场,不找到房子我绝不回寝。这回我去了在这个地区内楼层最高的一户人家。“你好!”一个年龄大约在25-30之间的具有成熟味道的女人给我开了门。“哦!你好……姐姐!我是……来这看房子的。”我总有这毛病,看到自己心仪的女人就有口吃,老一辈们总说色男人见女人就迈不动步,我是见女人就口吃。口吃就口吃吧,总比迈不动步好,迈不动步还得爬着走。“哦,这样啊!我也是在这租房子住的,不过这房子是我全租下的,还有两间屋没人住,你要是不怕吵可以考虑一下。”她说的很自然,一看就是在社会上闯荡多年的女性,我最喜欢成熟的女人,真希望能够住在这里。...
渐渐心中不再滴血,而我希望自己也能这般强壮起来。 去叔叔的农场时,在我简单的行囊里,除了一颗千疮百孔的心以外,便是三个大口的玻璃瓶,里面满满的都是干燥花。 每一朵干燥花都与宇有关。在最初,他送我生命中第一朵玫瑰的时候,便教我制作干燥花。他送了我三年的玫瑰,让我拥有了三瓶干燥花。后来他去了深圳,六个月后,他给我写了一封最短的信:“……出来后,发现一切都变了。我需要一位能帮助我的爱人同志,而你,叶青,也许你太小了……”刹那间,天崩地裂,我恨自己怎么不在收信前一秒钟死去。 那些辗转反侧的夜里,我无声地唤泣。他明明告诉过我,玫瑰是爱情的花朵,他也真的说过,干燥花可以永远保持,永不萎谢,但是我已经将爱情制成了干燥花,为什么它还会凋零?一瓣瓣数着那些干燥花,我一声声不知该去问谁。...
作者:方方楔子:关于乌泥湖的说明 一 乌泥湖的地理环境 在我的印象中,乌泥湖位于汉口的西北方向。 我想问挝我公公,只是这时的他已经九十多岁了,他不会记得究竟是汉口东北部还是西北部有一个名叫乌泥湖的地方。于是我想,我的直觉毕竟不如编书的学者可靠,所以,便依了书中所说,让乌泥湖在汉口的东北方向。 乌泥湖应该算是汉口著名的后湖的一个部分。后湖并不是一个湖,而是一群湖泊的名字。其实往更远一点的年代说,汉口当年都是沼泽和水泊。乌泥湖想必就是这些水泊中的一个。 一个被我们称为郗婆婆的老人总是说,她的爷乙以前告诉她,这湖下面的泥乌黑乌黑的,像煤一样,所以就叫乌泥湖。但湖里的水却是极清亮的,里面的青鱼尤其肥硕。每年冬天,都有好多渔人前来捞青鱼,说是乌泥湖青鱼腌制以后,肉色嫩白,极是好吃。后来汉口慢慢成为了繁华都市,人也越来越多。人们与水争地,湖泊便渐渐地干了。乌泥湖在...
那时候那拨人还在上学,一次看见一个插着一面美国国旗的老外,大包上写了一个英文,是WALK,还有一句中文。到了中国,入乡随俗,老外觉得一定要有中文的翻译才显得亲切。但很明显,这个老外的第一站是北京,而且找的街头翻译也不是善类,因为包上的中文标着:去你的。老外去过很多地方,因为他的衣服上写了不少字,有“天津欢迎你”,“你到河北了”和“打倒美帝国主义”,“你的毛真黄”。老外到了值班办公室后说:听说凤凰很美,请你告诉我很美的地方在什么地方。当然,这是英语。值班的方老头已经能说英语了,一方面来的老外很多,另外一方面,镇政府发文规定,为了迎接2008年的奥运会,必须每个人要会说英语。办公室一共那么几个人,大家都认识,结果都没练。但是为了执行政策,后来改成,每个人必须接受二十个课时以内的英语培训。为了不占用时间,大家都自发改成打麻将带着一个英语老师。英语老师打一张一条,然后说:LOOK,B...
作者:陆幼青 简介 作 者:陆幼青 陆幼青,1963年10月出生,华师大中文系毕业。用他的话来说:“自己没有长着 一张出类拔萃的漂亮面孔,个性平和……”但就是这样一位平凡普通的人,却在生命 的最后100天里,书写着心灵深处的真实告白——“死亡日记”,向身边每一个活着 的人,讲述自己对生的感悟或是对死的坦然……昨天下午,记者见到了这位“与死神 相约”的中年人,走进了他的“死亡日记”世界里。 “自己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难过,很容易地就会逃避,日记像考勤卡似的,勤奋 与否一目了然。”此刻,癌症已完全改变了陆幼青的肉体,但面对这一切近乎残酷的 现实,微笑依旧挂在陆幼青的嘴角边,“生命的开始无法控制,生命的消失依然无法 掌握,人应该比较清醒地面对死亡的到来。”...
十二日。水晶宫总办贝尔叱函约往游,洋语谓之克立斯登巴雷司。克立斯敦,译言水晶也。适莼斋、在初、夔九、和伯、彦嘉、听帆、湘甫及马格里公邀李丹崖、日意格一饭[1],并邀至水晶宫,予亦因入一分。 由维多利亚地方乘坐轮车,过代模斯江桥至克拉奔[2],向东行至兰海,过两小山,车路适出水晶宫后。贝尔叱迎于车次。入门皆玻璃为屋,宏敞巨丽,张架为市,环列百余。其前横列甬道,极望不可及。中列乐器堂,可容数万人列坐(其右又一小乐器堂相对,亦容数百人,别为一院)。左为戏馆,就坐小憩。又绕出其左,为水晶宫正院。巨池中设一塔亭,高可数丈,吸水出其顶。旁为海神环立,所乘若龙,两眼吸水上喷,高约数尺,张口吐水,日夜奔湃。大树环列烽十株,水晶宫最胜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