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后滨,赵璐璐,程锦 序言及目录 前言(1) 贞观,这是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令人称羡的黄金时代。贞观之治几乎成为唐宋以后治国实践中理想境界的代名词。贞观之治的历史魅力到底是什么?其中一定有唐太宗的英明神武,有文武群臣的贤良忠直,有历史赋予那个时代特有的英雄气度,有让人有所感悟却又难以说透的历史智慧。 贞观之治的历史内涵,只有回到历史环境中去探询。当我们仔细研读史料,回望一千多年前的这段历史的时候,总是能够感受到那种特殊的历史魅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历经战乱的百姓对新王朝充满信心。尽管唐太宗即位之初“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既有内忧又有外患,灾荒的严重程度到了一匹绢才得一斗米,但是“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嗟怨,莫不自安”。等到贞观三年(629)年成稍有好转,流亡他乡的百姓都纷纷回到家乡,竟无一人逃散。其根本原因是百姓对政府...
《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图2《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图3《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图4《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图5《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图6《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引言 杜修贤:著名“红墙”摄影师见过杜修贤的人都会说他是条汉子!是的,一米八的个头,宽阔的背脊,古铜色的脸膛,还有岁月的风霜染白的平顶“刷子”短发……构成了陕北汉子犹似黄土高坡那般浑厚雄壮、坚韧倔犟的独特气质。一旦和他相识,很快你就会发现这“独特气质”中隐藏着许多精彩的细节。比如,他从不给我介绍他那只端相机的手有何等奇功,可以稳稳托住按动1/4秒的快门。他只是用手夹着一根燃烧的香烟,烟已快燃到烟蒂,2寸多长的灰白烟灰虽弧形状弯曲着,随着他摆动的指尖一会儿举向嘴边,一会儿落于膝盖,烟灰却垂而不落,直到这根香烟吸尽丢在烟缸里,烟灰这才粉身碎骨。这是一种罕见的平衡之功,令我目瞪口呆……...
励精图治 作者:程树榛 公元一千九百七十八年年底,在名闻中外的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传出一个使得全厂职工十分惊讶的消息,要调来一位新厂长! 消息不胫而走,人们议论纷纷: "这事能是真的?" "谁有这份胆量来接这个摊子?" "一定是从北京调来的大干部吧?" …… 亲爱的读者,休怪人们会作如此议论,因为很久以来,在第一机械工业部系统,在黑龙江省和齐齐哈尔市,都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一重如山重,谁都推不动!" 这位新来的厂长能推得动吗?"国宝"变成了"老大难" 远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党中央便决定要建立一座支撑共和国工业大厦的柱石之一重型机器厂。勘探员们在北国草原的嫩江之滨,为这个机械工业的天之骄子,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处。富拉尔基在地图上的位置被放大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ω^)↗-书名:一着错作者:独根草【文案】碧玉之年的宗凝还有些少不更事年少轻狂的李重正却已然是胸有城??两人因兴之所至而有了一夕纠缠孰料这看似偶一为之的放纵却让此后的她心中渐觉彷徨他则愧疚暗生……内容标签:春风一度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搜索关键字:主角:李重正、宗凝 ┃ 配角: ┃ 其它:春风一度2012-11-16被收藏数: 568文章积分: 11,400,697☆、第一章 宣和帝二十六年,初冬,京城北面的龙原山上刚刚落了薄薄的白雪,整个山林之中原本那种暗重的色彩因此变得有些斑驳,这样的时节打猎比平时要难上许多,更何况还是傍晚时分,天色不再明亮,要想追杀猎物更是不易,不过此刻便有一位身手矫健的少年在策马飞奔,他所追赶的却是一只少见的银狐,虽说它的毛色惹眼,即便是在夜晚也可隐约辨出,但在这雪天雪地中它却极易遮掩身形,因此...
[五胡烽火录 作者:赤虎 著 ]书籍介绍:《商业三国》之后,全力写作此书。很久,很久,很久……以前—— 中国的历史,走到东汉的末年,走过动荡的三国,走过短命的西晋,开始是悄悄的,然后是惊人的,忽然滑入近乎毁灭的深渊。 异族入侵,晋室南迁,民族仇杀流出的鲜血灌满了历史的长河。 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羯族)公然明定胡人劫掠汉族士人免罚,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汉人的东西。可以想像一般汉人当时的处境。 蜀地的成国使者出使后赵,记录了沿途的惨象: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树上挂满上吊自杀的汉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恐吓世人,数万反抗将士的尸体被弃之荒野喂兽…… 血腥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北方汉人锐减至六七百万,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汉民族第一次濒临灭绝的边缘。 历史不忍看下汉民族沉沦下去,忽然打了瞌睡,于是……...
作者:梅毅 从头收拾旧山河——朱元璋的个人“奋斗史” 纵欲的困惑:明朝灭亡的历史悖论(1) 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一自市朝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金钗十二,珍履三千,凄凉千载! 这首《烛影摇红》丽词,乃明朝南都陷落之际松江美少年夏完淳的感时伤怀之作。绮楼盛境,帝国繁华,转瞬间皆成梦忆,不能不让人扼腕慨叹。 明朝,是一个欲望自始至终都勃勃膨胀的年代。其实,欲望,绝非一个贬义词。人之所以为人,欲望乃基本的原始驱动力。中国社会,从历史的经验大体上讲,一向对“人欲”采取优容的态度。遥想圣人孔子,曾侃侃言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肯定了人生的基本欲望。即使是给后世人以刻板说教印象的理学宗师朱熹,他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原本的指向是要求帝王敬理克欲,并不是板着面孔训斥一般士民来压抑基本的欲望。而且,明代以来,“童心说”、...
一个晴朗的夏日上午,赵一荻问清张学良别墅的位置,她决定去拜见他。在莲蓬山的半山腰,她一人悄悄找到那幢红色瓦顶、雪白墙壁的英国式小洋楼。赵一荻在那幢建在临海山岩间的别致小楼前远远观望着,可是,她却迟疑着不敢接近它。决非因为小楼前的绿荫里闪动着几位荷枪侍卫的身影,令她望而却步。而是赵一荻感到她与少帅之间迄今仍有着很大的心里障碍没有消除。尽管她是北洋宿臣赵庆华的四小姐,赵氏在北洋官场上也有一定地位。但是,她毕竟是位豆蔻年华的丽女,让她直接迈进一位东北军中将的私人官邸,无论如何也难以做到。 就这样,她一直在张学良别墅门前徘徊了三四天。每次赵一荻都是鼓足很大的勇气而来,到头来又因心生怯意,不得不无功而返。回到海滨赵家那幢小楼后,她眼前又老是出现在画册上曾经见过的张学良身影。当赵一荻想起在大海的狂涛中力挽狂澜,最后将她从死神那里拉回来的人,竟是自己想见却又不敢见的张学良时...
第一次革命“一条面包,”矮胖子说,“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再加上胡椒和醋就更好了——现在,如果你准备好了,亲爱的牡蛎,我们就开餐吧。“刘易斯•卡洛,《透过玻璃窗》这样,你就看到所有东西了,生的食物和火的化学作用——它不仅使食物更干净,也让整个房间蓬荜生辉。威廉姆•萨森,《蓝天,褐图》进化之火没法吃牡蛎。在饭店里,你可以看见讲究的食客用手把玩着它们,垫着薄薄的餐巾,裹上柠檬汁,抑或是蘸着味道奇怪的醋,抑或是在上面撒上鲜亮的红色辣椒酱或者其他一些不知名的、让人咂舌的辣油。这是一场惊心安排、自制力的考验,专门用来渲染这种贝类动物的死亡,是一种温柔的煎熬,有时候,你仿佛能感觉到受害者的扭动和畏缩。然后,食客熟练地使用着汤匙和叉子,将牡蛎夹起,把它从贝壳里移到冰冷的银盘中。当他将这种光滑的软体动物送到唇边,牡蛎身体上发出的熠熠闪光,与餐具的光泽交相辉映。...
帝制中国的至尊红颜:后妃当国 作者:任士英 在帝制中国的某些特殊时期,一些本来深养后宫的后妃,由于种种机缘得以走上政治前台,操控国家大权,决断朝政大事,生杀予夺,俨然帝王之尊。然而实际上,在执政的方方面面,这些后妃又不同于真正的帝王。中华书局 出版 前言 古往今来,男性往往被视为国家政治中枢的核心,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的夫权制社会政治体系和格局中,女性一直被认为处于从属地位。中国的皇权政治体系,更把这一观念具体化和固定化。 自古以来,天子立后,并建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是人们描绘皇帝后宫规格的经典用语。皇后以下设置的所谓三宫六院,也往往被看作“所以广嗣也”,也就是将其功能看作传宗接代。儒家经典中总是以皇天后土即天与地来形容皇帝和皇后,并自然而然地把这一关系很形象地用日与月、阳与阴来表达。皇帝是天子,代表上天治理天下四海,教养芸芸众生,即所...
19、武则天 我开始在美国教书的时候,常感到一类题材,不易处置,武则天也是其中之一。要是从传统的道德立场攻击她,则明知所谓“杀子屠兄弑君鸩母”半系牵强虚构。并且她在不同名义之下主持中国的政局半个世纪,其影响之所及与历代帝王最有流风余韵的相比,并无逊色。所以事实决不会如此简单,可以由我们以“好”“坏”概括之。而我所讲授的,则又是中国史的纲要,也要与今人有关,因此更难。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获隋末从唐高祖发难,曾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所以她也算出身名门,并非“寒微”。只是她在十三四岁之间入宫为太宗才人。所谓才人半为侍女,半为皇帝宫中没有实际名分的姬妾。太宗去世之后,她就发付感业寺为尼,在这里她邂逅了高宗李治。兹后她由高宗的昭仪进为宸妃,于公元655年立为皇后,据算应当已在30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