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匡---------------第一部:快见面的笔友很多杂志都有“徵求笔友”这一栏。笔友不如是谁首先想出来的玩意儿,不论谁首创,首创者一定对心理学有极深刻研究。人喜欢想像,人的想像力无穷无尽,凭通信来交朋友,就可以使人的想像力有发挥的余地。两个人,本来是绝不相识的,但是可以通过写信而变成相识,当他们互相之间,了解得十分深刻之际,他们就算是面对面,仍然可以不知对方就是自己的朋友,这又可以满足人的掩蔽心理。人喜欢公开自己心中的话,但同时又希望没有人知道自己是甚么人。许多无目的的犯罪,犯罪者就是基于这一点心理。而正因为通信的另一方,可能根本不能和自己见面,所以笔友之间的“交谈”,有时反倒比天天见面的朋友更来得坦白。...
作者:倪匡--------锁与钥匙禁锢之源钥匙,是一种十分普通的东西。现代人几乎每天都要与之接触,使用它去打开各种各样的锁。钥匙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一定要和一把或几把特定配合的锁在一起,才有作用。没有锁的钥匙,可以说是世上最没有用的东西,但是有锁的钥匙,其价值,可以从零到无穷大。打开了一把锁,什么也没有,价值就等于零。打开了一把锁,里面有著一切,价值就是无穷大。钥匙是什么时候开始在人类行为中出现的?只怕已不可考了。在“异宝”这个故事之中,盗墓专家齐白,从秦始皇墓中,用“探骊得珠”法,盗出了一件异宝,可以利用它来和一个正在进行星际航行的外星人通话,外星人还能通过仪器,作立体投影式的现身。不过异宝只能使用一次,能量用尽之后,就只是一块特殊的金属。...
作者:倪匡【楔子&简介】可爱的、令卫斯理有时见到他也不免头痛的少年温宝裕,在这个故事中首次出现。“犀照”这个故事,也可以说是“温宝裕出世记”,像“封神榜”中哪吒出世一样,从此有了这个性好胡思乱想、常有匪夷所思想法、又胆大妄为、行动完全出格的少年人,在卫斯理故事中翻江倒海,大展拳脚。以后的许多故事,都和他有关,而且环绕著他,又发展出不少别的人物来,都性格鲜明,很可以有点故事在他们身上发展。这个故事中的胡怀玉博士,是不是真的患了病,还是遭到了不知名生物的侵入?近几年来,令得人人谈虎色变的、破坏人类先天免疫能力的那种病毒,有报导说是从实验室中不小心“逃”出来的 如果这项报导属实,那么胡怀玉的忧虑,就大有道理。...
作者:[美]杰克·威廉森导读:杰克·威廉森和他的《黑太阳》姚海军威廉森在写作上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他总是能够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与风格使之适应市场的变化(这正是他的创作力长盛不衰的秘诀),其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45年以前,他的创作集中在当时流行的“太空歌剧”上,被誉为“太空歌剧”的两大台柱子作家之一;1945年以后,他的创作则更加多样化,并开始关注科技发展对人物心理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威廉森第一阶段的长篇有十多部,它们大都以在杂志上连载的形式发表,包括《外星智能》(Alien Intelligence,1929)、《乌托邦要塞》(Fortress of Utopia 1939)等等。他在这一时期最好的作品是“航时军团”系列中的《时间军团》(The Legion of Time,1938),它表达了作者的未来观,即任何未来都有可能存在,但实际上能够存在的未来却只有一个。威廉森通过这部作品第一次提出了“平行宇宙”的概念。...
作者:倪匡------------前言接下来的几个楔子,看来好像一点关系也没有,但实际上,却大有关系。而且,在以后,楔子中出现的人物,还会再出现。楔子一台北是一个美丽的都市。文艺气息浓厚。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很多画廊、艺廊。画廊,或艺廊,陈列著成名的或未曾成名的艺术家作品,不定期的展览或经常的陈列,供人欣赏、选购。艺廊有的占地相当广,有的规模比较小,我那天去的那一家,中等规模。对于画、雕塑,我并不内行,可是也很喜欢。我也不必冒充风雅而会专门到艺廊去,老实说,我那天到那家艺廊去,是给雨赶进去的。早春,突如其来地下上一阵骤雨,淋得街上的行人狼狈不堪。开始下雨,还想冒雨赶到目的地去,可是雨点越来越大,恰好在这时候,看到有一道楼梯,以一个相当大的弧度通向下,下面,就是一家艺廊。我根本没有考虑,就急匆匆向下走去。到了下面,用手拍打著身上的雨水,就有人道:“请签名!”...
作者:紫藤岚第一章 遇见时间:新元31年地点:旧中国污染区CR-3我真的不敢相信我眼前所看到的东西——人。不是因为我没见过人,而是我真的不能够相信在这个地方会出现人这类生物。要知道这里,让核污染严重侵蚀,漫天都已经是能瞬杀生物的放射物。但是在此刻我却真切的看到少女倒在一片色彩斑斓的污染物中,污染物变幻着各种光束,照耀着她的脸。不过,片刻之后我“醒悟”了过来——大概她早死了吧。我叹了口气,转过身。在这种鬼地方又怎么会有活人呢,哈哈,说笑了。我自言自语的嘲笑着自己的愚昧。然后再环视了下四周的情况,还真的是惨不忍睹,曾经漂亮的大楼,曾经熙攘的街道,还有我小时候很爱光顾的那种电玩店,现在都已经空无一人,诺大的都市现在就只是剩下破旧的残骸,像一个刚死的人,虽然还能够保留着人的模样但是却已经不再活动,剩下的时间里就只是等待中的腐烂。因为已经死了吧,所以这个城市也会那样。...
作者:笨笨唐第一章姓名:唐天年龄:27性格:胆小,自卑身高:170cm体重:52Kg一般身材:瘦弱电脑闪烁了几下,想明白生命的意义吗?想真正的、、、、、活着吗?电脑的屏幕上突然弹出这么一句话,黑色德尔背景,血红色的大字在电脑上不停的闪耀着,散发着无比的诡异。唐天颤抖着手用鼠标在YES上轻轻的一点,瞬间失去了知觉.......。瞬间的醒来,只看见一个黑发,黑衣青年眯着眼靠坐在面前不远,这青年大约25-28之间,就像在睡觉一样,如果不是在其脸上有这X一样的疤痕,肯定没人注意到他。在他左手边站立着一个身穿米色休闲装,手里拿着烟,他深吸了一口,冷笑的看着唐天,接着实现越过了唐天看向了他身后,唐天发现自己身边还有4个人,3女一男其中一女子仍然在睡眠。...
作者:[美]奥森·斯科特·卡德第一章佩查寄给:Chamrajnagar%sacredriver@if.gov来自:Locke%espinoza@pol.gov主题:你正在做什么来保护这些孩子?亲爱的查姆瑞加舰队司令:我通过一个为您工作的朋友得到了您的ID名,现在那个人是一个颂扬您的人了——我知道您知道我说的是谁。我知道您现在的主要职责中军事的比重不比后勤大。而且您更喜欢太空中的工作,而不是地球上的政治斗争。毕竟,在联盟战争中,您和前辈的领导决定性的打败了国家主义者的力量,至少看上去是这样的。IF(国际联合舰队)能够保持中立也是值得我们感谢的。但是好象没有人了解地球上的和平不过是暂时的幻影而已。俄国的膨胀主义长期累积仍然构成主要的威胁。很多其他的国家也对邻国虎视耽耽。军事将领的力量正在涣散,霸权正失去权威,地球现在危险地处于风暴的边缘。...
作者:[美] 弗诺·文奇声明:重建科幻文学的传统《科幻世界》杂志社总编 阿来前些日子,有报纸记者采访,谈科幻出版问题。出版界的人有兴趣谈,媒体也有兴趣推波助澜,这说明,科幻作为一种出版资源,至少已经开始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这是好事情。其间,记者转述一个观点:中国科幻出版的不景气是因为中国文学中向来缺少幻想的传统。这说法让人吃惊不小。一种以武断与无知让人吃惊的说法。关于中国文学,我们要讨论的不是有没有幻想传统,而是我们为何丢掉了这一传统,今天又该如何来接续并光大这个传统。从任何一本简明至极的文学史中,都会出现富于幻想性的作品的名字:《山海经》、《西游记》、《聊斋志异》和《镜花缘》等。甚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鲁迅的《故事新编》,也是一部充满了奇丽幻想的伟大作品。只是,在刚刚过去的那个世纪中期,中国文学宽阔河床上浩荡的水流一下被紧紧收束进高高的堤坝之中,众多的支流消失了,这条...
作者:子匠【由文】简史 第一章简史2025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诺·斯梅尔提出斯梅尔金字塔理论(以美国为世界警察,其他常任理事国担当领导人。以此重塑世界秩序)。2026年: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在美国芝加哥签署《芝加哥条约》,随即斯梅尔金字塔理论上升为美国最高国策,史称芝加哥体系。2028年:11月,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2029年:1月,美国芝加哥整座城市莫名蒸发。2月,世界各国在中国北京签署《停战协议》。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2030年:1月,联合国成立特别调查组调查“芝加哥事件”。同年3月,调查组解散。联合国对外宣布,发现原子弹痕迹,封锁芝加哥300公里以内的地区。4月,联合国列美国伊利诺州为“人类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