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txt电子书推荐: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历史小说人气周排行榜

燃烧的天空·烽火 |热度 4 | 历史 | 上传: 大刀阔斧 |更新时间:2019-08-09
序幕血……殷红的,带着腥味的血,模糊了南京的视线。  黄昏的大校场机场,冬雨蒙蒙。  发动机的声音隆隆作响,第四大队最后一架自杀机,逆风起飞。  三架中国战机在低空迅速完成编队,掠过天际。  带队的长机,向杜少龙一晃机翼,以示告别。那是欧阳剑的飞机。  杜少龙扬起火把挥了挥,红色的火苗在摇曳。  跑道上,一架残破的“雪莱克”攻击机被点燃,烈焰腾空而起,烟云拔地而上。  燃烧中的“雪莱克”,像一头犹斗的困兽,遍体鳞伤,千疮百孔,座舱里、仪表板上处处是鲜血,挡风玻璃上还有四个碗口大的血字:还我河山。  血字,是少尉飞行员段晴写的,她在空战中受了伤,伤得很重,但仍把战机飞了回来。落地后,蘸着伤口喷涌的鲜血,在昏迷前,艰难写下了这四个血红大字。... 
抗日之地下奇兵 |热度 4 | 历史 | 上传: 风雅颂 |更新时间:2019-08-09
第一章直升机上,一个大校向黎明以及他的特种部队士兵下发了一项绝密任务。  “少尉同志,这次你的任务是去把丢失的存放有最新单兵武器资料的光盘给拿回来,如果这个资料给流失到MEI国,那样他们就知道了我们即将装备部队的武器的详细性能,这样对我军十分不利。所以你这次一定要完成任务,还有,凡是接触到这个资料的人要详细查明,要采取必要手段防止这项机密资料的外泄。所以说这次你们的任务十分艰巨,希望你们能顺利的完成,直升飞机只能送你们到前面的山口,如果再往前的话我们就进入临国领地了,那样我们会在国际上造成十分严重的舆论影响。好了,我什么也不说了,祝你们一路顺风。”黎明皱着眉头听完了罗嗦大校的话。... 
我与曾山 |热度 4 | 历史 | 上传: 冬冬 |更新时间:2019-08-09
《我与曾山》再现革命家传奇曾山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在党内传为佳话。他是新中国第一任内务部部长,曾任中央财经委副主任兼商业部长、交通工作部部长等。1972年4月逝世时,毛泽东曾赠送花圈,周恩来、朱德等参加追悼会,叶剑英致悼词,高度评价曾山对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  ????这部图文并茂的人物传记,可以唤起许多中老年人对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回忆,中青年读者则可以从中感悟到弥足珍贵的精神和道德力量,对他们的成长起到励志和教育作用,并受到精神的净化和启迪。书中的介绍中多有生动而详细的情节,显示了主人公革命者的凛然正气和情操。比如,他在和战友突围的生死关头,互道珍重,将一面绣有“艰苦奋斗”4个字的红旗裁开各半,约定会师时再缝起来以作纪念;他在敌人到处张贴“缉拿曾山者,赏洋8万元”的布告时,化装成一介农夫,日夜兼程数百里,... 
冲冠-怒为红颜:吴三桂 |热度 4 | 历史 | 上传: 痛罚 |更新时间:2019-08-09
作者:三月夫内容提要  时势造英雄。明末清初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造就了吴三桂这个卓而不群的特殊人物。  他是英雄吗?  为了国仇家恨,这位15岁就血战救父,又经历了明清松锦大战而崛起的颇具军事天才的青年统帅,用他的机诈权变,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领兵入侵京师,大战山海关。破闯河北,为大清帝国打下了半壁江山,成为雄踞西南一隅的平西王……  他孝忠于明朝,明朝却灭亡了;想与李自成议和,其家被抄且心爱的女人被李的部下霸占。于走投无路之际选择了“骑墙借兵”,落下“汉奸”的千古骂名,民众基础丧失殆尽。决策上的优柔寡断又使他坐失举兵反清的大好时机;既没能平息他“借兵复明”之说辞所引起的民怨;又没圆就他称帝为王的政治野心。最后在万般无奈中撒手归西……... 
极品魔戒 |热度 4 | 历史 | 上传: 谁知道呢 |更新时间:2019-08-09
    ()    四月已经过去大半,但是天气却依然有些寒冷,尤其是这几天,沪市的天气每天都yīn沉沉的,北风不停的吹打着在路上的行人。    忽然又是一阵比较大的冷风吹过,正在公交站牌等公交的男男女女,纷纷紧了紧自己的领口,有的人似乎是已经等得不耐烦,在那小声的咒骂着。    在这群等待公车人群的不远处,站着一个少年,一身七八成新的阿迪达斯,脚下假安踏球鞋,清秀的脸庞,被冷风吹的有些发红的鼻子,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等得焦急,而是一直保持的着微笑的面容,眼神中有着一股期待之sè。    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玫瑰,李扬眼中的期待之sè更加浓郁。... 
无罪释放 |热度 4 | 历史 | 上传: 谁知道呢 |更新时间:2019-08-09
    夜,一次次被光明砸碎,又一次次顽强地到来。    广袤的夜色闪失了星星和月亮,如浓稠的墨砚,除了一道道汽车的光束忽而掠来,撕开夜的一道道口子,才感觉汽车在行进,在行进的过程中也遭遇了行进的队伍。待汽车过尽的远处,又墨色四合,分不清是混沌,还是本来就成的一个无法延伸的天日。    此时,我希望是宋朝,我们的车子行径水泊梁山,斜腰里杀出鲁智深和李逵,大叫留下买路钱,两个公人吓得屁滚尿流……得知我是义薄云天的宋江一样的人物,马上延请上山入伙,说是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论秤分金银,换套穿衣裳……    但这毕竟不是宋朝,车子也没有经过水泊梁山,鲁智深和李逵也没有跳将出来,他们活在遥远的宋朝,他们的故事被传诵,我只能和他们的精神遭遇,却不能和他们的**相逢。... 
明朝宦官 |热度 5 | 历史 | 上传: 泰达魔王 |更新时间:2019-08-09
一、宦官一瞥(1)“干儿义子拜盈门,妙语流传最断魂。强欲为儿无那老,捋须自叹不如孙。”——这是近人岳鸿举写的一首诗[1]。说的是:明末天启年间臭名昭著的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百官中的一些宵小,拜倒在其名下,充当干儿,时已老态龙钟的礼部尚书顾秉谦,捋着长须对魏忠贤说:“本欲为儿,惜须已白。”故命其子拜为孙。魏忠贤心花怒放,赏给他纹银二百两[2]。这是晚明政治史上一幕小小的丑剧。但是,透过这幕丑剧,我们不难看出,魏忠贤之流的宦官掌权时,政治上是何等的乌烟瘴气。  当然,宦官并不是明朝末年的“特产”,宦官是中国古老而又漫长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肌体上孕育出来的怪胎,考其来源,亦可谓久矣。... 
古代帝王今生梦 |热度 4 | 历史 | 上传: 孤悟 |更新时间:2019-08-09
    ()    公司人力资源部李经理正在审阅上千份投职简历,正当她感到很疲劳的时候,突然有一份简历让她眼前一亮。看完那份简历之后,把她给逗乐了,那份简历竟然是这样写的:    姓名:刘般    曾用名:刘邦    xìng别:男    民族:汉    爱好:权利和美女(貌似很多男人都这样,只是人家不敢说)    做事原则:没有原则就是我的原则。    座右铭:大丈夫当是如此!    主要经历:    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2年,领兵打仗,主要任务是反秦灭项。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就任汉朝开国皇帝。... 
十一世纪的王安石 |热度 4 | 历史 | 上传: 丢丢 |更新时间:2019-08-09
“谪仙”降临(1)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十一月十二日,在江南西路临江军在今江西省樟树市。,一声惊蛰般的啼哭震碎了人们的焦灼与担心,一个新的生命顺利诞生了,时任临江军判官的临川人王益的续房吴氏生了一个宝贝儿子,他就是后来名满天下、震古烁今的王安石。后人将王安石出生之地称为“维崧堂”。  王家在临川算不上什么世家大族,直到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王安石的叔祖王贯之才于陈尧咨榜中进士,又过了十五年,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王安石之父王益又于蔡齐榜中进士。据王安石自述,他的父辈还有数人曾在南唐为官,然而由于官职不高,未能留名史册。王贯之官至尚书主客郎中,是王家最早腾达的人。... 
织田信长 |热度 4 | 历史 | 上传: 左思右想 |更新时间:2019-08-09
目录一 无门三略之卷 4  流浪武士 4  婚姻之主 6  织田家的立场 7  赌 8  蝮谈义 10  新郎新娘 12  继位之争 14  疾风公子 15  恋慕之阵 16  两雄相知 18  三河孤儿 20  父与子 21  奇袭 23  疾风之音 25  愤怒的烧香 28  蝮的陷阱 31  礼服和洋枪 33  贵公子出现 35  女婿的计谋 36  妻子与丈夫 37  追放叔父 39  大谜题 41  较量策略 42  男人的一诺 44  稀饭三略 46  下山 47  长良川的悲剧 49  疯狂的战争 51  枭雄之死 52  女婿的决断 54... 
盛宣怀家族 |热度 4 | 历史 | 上传: 阎王 |更新时间:2019-08-09
王仲伟序言一门望族,引领一段*,映照一个时代的起承转合,古今如此。近代中国舞台上,盛宣怀家族的兴衰就是国运颠簸、商埠开阖、社会转型、世风巨变的见证。  盛宣怀,这位洋务运动的能臣,实业救国、实业富国的先驱,没能阻挡大清帝国的倾覆,却传奇般地推动了上海商埠的崛起和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也成就了一个家族财富名望、人丁兴盛的巅峰。李鸿章称赞他说:“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然而,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盛家也不例外,而且衰败之速,令人莫名。最近,读了宋路霞同志的新著《盛宣怀家族》,我以为这部著作的价值在于,不仅讲了盛氏家族的“兴”,更讲了盛氏家族的“衰”,为读者打开了这座豪门的历史尘封,全景式地展示了盛宣怀身后五光十色、跌宕曲折的家族悲喜剧,揭示了盛宣怀家族衰败的密码。... 
中国知青史 |热度 4 | 历史 | 上传: 朝令夕改 |更新时间:2019-08-09
目录目录:  第一章  第一个回合/1  一从头说起/1  二动员家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生产/4  三榜样的力量/10  四一条可行的道路/18  第二章  向荒地进军/26  一对苏联“共青团城”的向往/26  二“北京庄”和“共青社”/31  三随移民大潮迁往边疆的青年垦荒队员们/36  四经验和教训/40  第三章  不平常的夏天/46  一1957年的升学就业形势/46  二城市中的待业青年/49  三统筹兼顾的原则/53  四社会的反响/59  五改造的历程/67  第四章  一条崭新的就业道路/71  一先行者/71... 
王立群读史记 之秦始皇(下) |热度 4 | 历史 | 上传: 冷夏 |更新时间:2019-08-09
代后序 秦皇吟春秋争霸烽火飞,战国逐鹿生民哀。  横扫六合归一统,秦皇声势挟风雷。  煌煌功业空前古,颂声四起骄英主。  焚书坑儒人心寒,群臣失语无谏阻。  大兴土木役万民,阿房未竣九州贫。  峻律苛政猛于虎,暴君英主集一身。  尊荣奢华欲永守,不死仙药何曾有。  陈涉一呼天下从,只为黔首苦秦久。  万世基业二世绝,楚虽三户终灭秦。  兴勃亡忽殷鉴远,攻守势异须宽仁。  秦祀虽亡秦制留,始皇功过论不休。  皇朝千秋多兴废,几度悲哀演从头。二十五 股肱之臣(1)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值得记住的年份。这一年,秦王嬴政和他的文臣武将在历经十年的运筹帷幄、南征北战之后,终于将六国一一平定,建立起了一个大一统的庞大帝国。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六国灭亡的顺序和时间: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灭赵,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从公... 
梦幻修仙 |热度 4 | 历史 | 上传: 辣椒王 |更新时间:2019-08-09
()原本的主角只是普通上班族,不过貌似在第二十几唱的时候由于剧情需要将他写成了jǐng探的身份,在前言这里要说一下主角秦小星最喜欢的便是“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中的jǐng探,而他本人也是一个jǐng探,他放荡不羁因此便学着“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中的男主角留起了长发,然而白发根本和他不配因此便漂染成了紫sè,因此便有了第一唱的他有长发的原因。;第一唱第二唱    ()    李家大宅往东南方不远处便是一个庙堂,据说这是李家人要保李家大宅宅家宅平安的,所以才会建在李家大宅不远处,小星跑到寺庙前才停了下来喘了口气将小狗放到地面上替它揉着被那恶管家踢痛的地方,小狗很舒服的享受着小星的按摩渐渐的发出了那种很是享受的低吟声。看着小狗那舒服的表情小星将小狗抱起向着庙内走了进去。寺庙内除了一尊佛像之外便是靠墙的两排蒲团供桌和一株长明灯,其他的便没有了,小星学着侦探模样托着下巴说道“没理由啊,至少那... 
怀念敌人 |热度 4 | 历史 | 上传: 丢丢 |更新时间:2019-08-09
立志当兵  “会不会打台湾?”  在外地工作28年,终于落定浙江省的办公室后,杭州的熟人见面时总是将这样的问题丢给我。他们是把我当作战争问题专家,但我实在似被诘问的学生讷讷难以启齿。  “打不打得过台湾?台湾先发制人怎么办?”  这样的问题,又常常似一声突如其来的炸雷,令我发聋振聩!  从我有记忆之始,“解放台湾”,“统一全中国”这样的口号已经成为支撑我们精神生命一支最重要的血脉。  我是炮打金门的第二年出生的。母亲说,那一年很热,天气很热,我出生在大暑天,她身上长满了热疮;大陆社会的情绪也很热,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搞得热火朝天。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更是热点中的热点,从新中国成立到1985年的大裁军,抗美援朝、炮打金门、中印边境战争、抗美援越、三支两军、珍宝岛事件、对越自卫还击战,始终是中国媒体的焦点,老百姓心目中最可爱的人,是每一个热血青年最想加入的热门行列... 
大历史不会萎缩 |热度 4 | 历史 | 上传: 老是不进球 |更新时间:2019-08-09
(一) 传统中国的财政与税收(1)(一) 传统中国的财政与税收(2)我钻进明朝财政税收这个专题里面去,并非事前计划。只因为我在密歇根大学拟做博士论文时,发现明朝的漕运,亦即是政府由大运河自南至北所运的食粮物资的情形,资料俯拾皆是,也有几套统计的数字,预想经过一番整理,一定符合美国大学校的一般要求,况且经济史又是挺时髦的部门。  殊不知进去容易,出来麻烦。第一,漕运不是一个独立的行政部门,漕运总督就兼淮安、凤阳各地方的巡抚,所以他也是地方官。运去的粮食称为"漕粮",也是江南各地方的税收,当日田赋征实,老百姓以去糠之米交纳。在运河里运粮的船夫,不是一般的老百姓,而是各衙抽来的"运军",所以又与兵部相关联。第二,这漕运的区处,牵涉很多专门名词,不见于字典或辞典,只能在当日文件上翻来覆去,逐渐领悟到其大意。第三,我后来写成的论文不能称为经济史,反倒可以称为财政史,因为明朝的财政和清朝的... 
共5867本 当前第323/367页 << < 321 322 323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