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中国历史上的宫门之变夺宫 >

第7章

中国历史上的宫门之变夺宫-第7章

小说: 中国历史上的宫门之变夺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据还派出了一路兵马,由太子舍人无且率领,持皇帝的纯赤色符节于当天夜里进入未央宫,与母亲卫子夫联系。卫子夫事先并没有参与造反的谋划,如今面对儿子派来的武士,知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她对儿子的冒险给予了积极的配合。卫子夫将皇后中宫的侍卫车马和长乐宫的侍卫车马全都交给了儿子,并打开了武器库。刘据分发众人武器,真正踏上了武装叛乱的道路。
  刘据通告留在长安城中的百官,说江充造反,太子替皇上除害,命令百官协助除奸。刘据命令将江充带出来,痛骂说:“赵虏!你祸乱赵王父子还不够,竟然来挑拨我们父子关系!”江充被斩首示众。在整个过程中,江充都没有说一句服软的话。也许他早就知道“人在江湖漂,怎能不挨刀”的道理。至于与江充联合的那些胡巫则都被绑在上林苑的树上活活烧死了。
  刘据很快就控制了局面。他的造反或者说“兵谏”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吗?
铤而走险(2)
  二
  当时,接替公孙贺的丞相刘屈氂留在长安城中。

()
  刘屈氂成为丞相也是出于专制的需要。汉武帝刘彻自公孙贺后对外人感到失望,于是扶持皇室成员出任丞相。刘屈氂就是刘彻的哥哥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是自己的亲侄子;同时刘胜是庶出,又有几十个儿子,刘屈氂在宗法上对刘彻这一支没有任何威胁。
  现在刘屈氂是唯一可能与刘据争夺长安城的人。而且刘屈氂偏爱刘据的弟弟、昌邑王刘髆,又和刘髆的舅舅、将军李广利结成了儿女亲家,和李广利一起暗地谋划扶立刘髆取代刘据的太子位置。只是他没有参与江充策划的巫蛊之祸。他对江充的表演心知肚明。仅仅是出于推翻刘据的共同目标,刘屈氂没有出来阻止江充主导的闹剧。江充突然被杀,刘屈氂一下子被推上了前台。刘据抢先发兵攻入丞相府,刘屈氂拔腿就逃,连丞相印绶都来不及拿。
  刘屈氂逃出府邸后的表现令人费解。按说现在太子刘据起兵造反,刘屈氂正可以乘机以“平叛”为名剪除政敌。但刘丞相没有这么做,反而是找了一个安全的地方隐藏起来。刘屈氂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捉摸不透汉武帝的真实意思。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于皇帝的家务事,官员是更难断,也不敢断。弄不好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刘屈氂是反对刘据,但是他还不敢公开与太子对阵,而希望通过施加影响来促成汉武帝废立太子。明知刘据公开造反,刘屈氂最好的处理方法也只能是找个地方先躲起来。
  刘屈氂安全后,最重要的是试探汉武帝对此事的态度。于是他派遣丞相长史赶赴甘泉宫,将长安城的动乱报告汉武帝。
  三
  甘泉宫的刘彻也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最早是逃回来的苏文哭诉了太子谋反的消息。汉武帝对自己的儿子还是了解的,听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汉武帝说:“太子不会造反的。一定是江充等人把太子逼急了,太子才铤而走险的。来人,回长安宣召太子来甘泉宫问话。”汉武帝不愧为杰出的君主,阅尽了人情世故,做事毕竟稳重。在关键时刻,刘彻的决定无疑有助于整个事态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汉武帝派出了使者去征召太子。执行命令的使者是个胆小鬼,徘徊在长安城周围,许久都不敢进去宣召太子。最后,使者干脆回报汉武帝说:“太子的确谋反,不但不应召,还想杀了下臣。臣是侥幸逃脱回来的。”刘彻不禁怀疑刘据是否真的造反了。
  就在汉武帝犹豫不定的时候,刚好刘屈氂派遣的丞相长史来到了甘泉宫。丞相长史带来的消息是太子起兵谋反了,已经占领了包括丞相府和皇宫在内的大部分城市。汉武帝这才相信儿子的确是造反了。
  大怒的刘彻喝问:“丞相现在在干什么?”
  丞相长史回答说:“丞相正在对外封锁消息,不敢发兵。”
  这句话火上浇油。刘彻更生气了:“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一步了,还有什么秘密可言?我看是丞相没有周公这样的匡扶国事之心。周公难道会不诛管、蔡这样的叛贼吗?”刘彻将儿子的行动定位为叛乱,亲手给丞相刘屈氂颁发了一道玺书。在书中,刘彻亲自筹划了对儿子刘据的镇压方案:“捕斩反者,自有赏罚。以牛车为橹,毋接短兵,多杀伤士众。坚闭城门,毋令反者得出。”《汉书》为我们记录下的这个计划主要有三条措施:对叛军开出赏格,杀贼有赏;用牛车等物品构筑障碍,尽量避免短兵相接,防止扩大伤亡;紧闭城门,防止叛乱者逃出长安。为了加大胜算,刘彻拖着病体,从甘泉宫移驾前往城西临近长安的建章宫,以便就近指挥。
  短短的几句话,政治手段高低立即显现。汉武帝刘彻不愧为是政治高手。
  四
  长安城里乱哄哄的,平静不下来。这场动乱变成了对长安控制权的争夺战。
  太子刘据发兵后,宣传汉武帝已经在甘泉宫病重,太子恐怕宫廷有变,防止奸臣作乱而主动起兵。作为国家储君,按照刘据的宣传,他的行为是完全正当的。一说报国锄奸,谁不支持啊?刘据也一度组织起了可观的武装力量。刘据派遣使者赦免长安城中的囚犯和刑徒,用武库的兵器武装起来,分别由太子少傅石德、太子宾客张光等人率领控制长安。那边皇帝老子刘彻从甘泉宫来到了城西的建章宫,向三辅各县发下诏书征兵入长安平叛;又下诏书晓谕朝廷重臣,任命丞相刘屈氂兼任讨伐太子的主将。
铤而走险(3)
  为了壮大兵力,刘据破格提拔长安的囚犯如侯持节杖,假冒圣旨征发长水及宣曲的胡族骑兵,提供武装。刚好侍郎莽通从皇帝身边出使长安,见状当机立断逮捕了如侯。莽通对胡人们说:“如侯的节杖有诈,你们不要听他的。”莽通将如侯斩首,反过来率领胡族的骑兵进入长安交给大鸿胪商丘成指挥。之前,汉朝宫廷的节杖都是纯赤的,太子也持赤节,所以才会出现如侯这样的阴谋。之后,皇帝将节杖改为黄旄,和太子的节杖相区别。
  刘据作为太子可以合法调动的军队有直属皇帝指挥的北军。为了壮大兵力,刘据也派人持太子节杖去命令监北军使者任安出兵协助自己。任安接受了太子节杖,但他玩了一个心眼。任安也知道清官不断皇帝家务事,哪头都不能得罪,做臣子的不管怎么做都讨不到什么好。于是他收下节杖后,一转身就下令紧闭军门,严禁官兵外出。北军这支捍卫皇室的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在这次动乱中采取了观望态度,既不应太子,也没有向丞相刘屈氂方面靠拢。
  短兵相接是避免不了的。刘据率领着官兵裹挟着长安四市的数万名百姓勇敢地迎战四面八方涌过来的镇压军队。太子军与丞相军在长乐宫西阙下大战了五天。死者数万人,鲜血将长安的沟渠都给流满了,最后漫到了街道上,浸染着双方的尸体。整个长安城弥漫着刺鼻的腥臭味。丞相一方源源不断地得到兵源和物资补给,太子军最后战败。
  太子刘据带着两个儿子南奔覆盎城门,希望逃出城去。战斗开始的时候,刘屈氂就按照汉武帝的指令,选派官员驻守长安各个城门。分配驻守南门的是司直田仁。田仁认为刘据毕竟是汉武帝的亲生父子。虎毒不食子,汉武帝终不会对儿子斩尽杀绝。紧闭城门,对刘据逼迫太甚与己不利,于是也不关城门,就眼睁睁看着太子和两个皇孙从身边逃出城去。刘屈氂得到太子逃出长安的报告后,怒不可遏,要杀了田仁。御史大夫暴胜之劝刘屈氂说:“司直,是二千石的高官。丞相要先奏请皇上,怎么擅自斩杀大臣呢?”刘屈氂于是放过了田仁。
  汉武帝知道后,大怒,专门派人去责问御史大夫:“司直放走叛乱者,丞相要斩他,合法合理。您怎么敢制止?”暴胜之惶恐不安,自杀谢罪。监北军使者任安,虽然没有参与太子的叛乱,但是接受了太子节杖,被认为怀有二心。司直田仁放纵太子。两人都被判处腰斩。对这三个高官的处理,为刘据失败后的残局收拾奠定了一个血腥的基调。
  汉武帝刘彻颁布诏书说:“侍郎莽通斩获反将如侯,长安男子景通从通捕获反贼石德,可谓是元功。大鸿胪商丘成力战获反将张光,功劳也不小。莽通因功封重合侯,景通因功封德侯,商丘成因功封秺侯。”而各个太子宾客,只要出入过宫门都被诛杀;其中跟随太子发兵的,一概族诛;趁乱劫略长安的士兵和官吏全部发配边远的敦煌郡。为了防止逃亡在外的太子回长安捣乱,长安诸城门屯驻士兵防备太子回城。
  对于皇后卫子夫,汉武帝派主管宗室事务的宗正刘长乐、主管皇宫警卫的执金吾刘敢等人入宫收回皇后印玺,废黜皇后。卫子夫早已经做好了胜负两手准备,不愿受辱,自杀身亡。苏文等人将卫皇后用小棺材葬在城南桐柏山。卫氏一族外戚被彻底诛灭。
  长安城下了几场雨,街道上的血污很快就被冲洗干净了。西汉王朝毕竟还得向前走。
白发思子(1)
  一
  巫蛊之祸最大的扫尾工作就是追捕“前”太子刘据。
  刘彻似乎失去了理智,一再强压朝臣和各地郡县抓捕刘据及两个孙子。抓刘据事小,如何处置事大。看刘彻那样子,似乎要吃掉儿子的肉才解恨。史载在叛乱平定初期“上怒甚,群下忧惧,不知所出”。就在群臣胆战心惊,不敢开口的情况下,壶关三老令狐茂上书曰:“臣闻父者犹天,母者犹地,子犹万物也。故天平地安,阴阳和调,物乃茂成;父慈母爱,室家之中子乃孝顺……子无不孝,而父有不察,今皇太子为汉适嗣,承万世之业,体祖宗之重,亲则皇帝之宗子也。江充,布衣之人,闾阎之隶臣耳,陛下显而用之,衔至尊之命以迫蹴皇太子,造饰奸诈,群邪错谬,是以亲戚之路隔塞而不通。太子进则不得上见,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子盗父兵以救难自免耳,臣窃以为无邪心……往者江充谗杀赵太子,天下莫不闻,其罪固宜。陛下不省察,深过太子,发盛怒,举大兵而求之,三公自将,智者不敢言,辩士不敢说,臣窃痛之……臣不胜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宫下!”令狐茂主要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对太子起兵杀江充的看法。他认为江充不是什么好人,太子是被小人逼急了才铤而走险的;第二个是劝汉武帝停止对太子和皇孙的追杀。整篇文章从父子亲情入手理论,入情入理,情真意切。
  汉武帝将上书读了好几遍,很有感触。但他叹叹气,还是放下了令狐茂的上书。有大臣希望汉武帝下赦免诏书,放过刘据。刘彻就是不下这样的诏书。

()
  二
  再说太子刘据带着两个儿子从城南的覆盎城门脱逃后,向东逃到了湖县的泉鸠里(今河南灵宝西部与陕西交界处的泉里村),在一户农家藏匿了起来。
  当地官府没有想到太子会隐藏在贫贱的农夫家中,一直没有怀疑到泉鸠里。
  收留太子父子三人的农夫家实在太穷了。本来就整天为吃饱饭而挣扎的主人家平白多了三张吃饭的嘴,经济情况的窘迫可想而知。主人家忙完农活,还夜以继日地做草鞋,再拿到市场上去卖,补贴家用。
  太子父子三人看到主人家的辛劳,过意不去,也曾帮助主人家一起编织草鞋。后来刘据看情况不能再坚持下去了,想起有一个故人在隔壁的新安县,记得他家很富裕,就想找他接济一下。刘据能想出这样的主意来,足见他受儒家思想教育之深,也可见他在政治上的幼稚程度。当他还是太子的时候,能够与他交结的肯定都非富即贵。这些人看中刘据的是太子的光辉,真正的挚友并不多。况且人心也不像刘据理解得那么简单。果然,湖县的故人收到太子的求助信后马上向本县官府告发。
  新安(今河南渑池附近)县令李寿得知太子的下落后,立马带人来捉拿。官兵围捕太子,将农家团团围困住。农家主人为了掩护刘据,上前与官兵搏斗,两位皇孙为了掩护父亲也上去搏斗,都被官兵杀害。刘据自度不能逃脱,躲进房间,在窗户前悬梁自尽了。山阳县人张富昌当时在新安县做县卒,一脚踢开门,李寿上去抱下刘据。刘据没被抢救回来,死了。汉武帝得知刘据死讯后,伤感之余下诏说:“盖行疑赏,所以申信也。其封李寿为邗侯,张富昌为题侯。”李寿和张富昌二人仅因为微小的功劳就得以封侯。
  刘据虽然是太子,但是年纪也不小了,生育三男一女。女儿嫁给了平舆侯的嗣子。太子败后,他的四个子女都同时遇害。太子妃史良悌和卫子夫一起葬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