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了-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17节:傲慢的资格
傲慢的资格
无论哪一种宗教,都让人学会谦卑,这符合宗教的逻辑:再了不得的人,也比不上神的功绩,在这样的对比之下,人自然没什么好傲慢的。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诸多信徒,却往往使人对宗教心生厌倦与反感;这些人共同的特征就是傲慢:我信了某个宗教,我就是有寄托的人,得拯救的人,非我族类的,全是魔鬼,全低我一等,全不可救药。这样的嘴脸出现,人家怎么可能尊重你相信的东西?
前段时间,听了一个神学讲座,主题是所有宗教的核心:祈祷。据观察,大量的祈祷是自私的,功利性十足。有人为了赌博胜利而祈祷;有人为了职场恶斗而祈祷;有人为了惩罚他人而祈祷;有人为了性能力而祈祷;有人为了艳遇而祈祷……它们往往以命令句式结尾,“神”被他们驱使做许多事情:出老千、当后台老板、做打手、成为威尔刚、甚至拉皮条。
主讲的神学家对这种情况,自然是心急如焚,他说:这样的祈祷其实是把自己摆在了“神”的上面,你已经做出了判决,好像是最高明的生灵,“神”不过是你的仆人,用来满足你无穷无尽的私利。这是世间一等的傲慢呀;而它偏偏在宗教的光芒与祈祷的唱诵中被化妆过了,让如此这般祈祷的人浑然不觉,越陷越深,成为一个亵渎宗教的人。
真正的祈祷应该是怎么样的?它恰恰是简单地描述自己困境或当下状况的求助与叙述,不下判断,不作谴责,这些事,应该由你求告的“神”来完成。
关于祈祷的真伪标准,说出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多么圣洁的概念,都会被曲解。而人从本能上来说,善于也乐于曲解——如果有利可图的话。
《马可福音》中,法利赛人与文士因为耶稣的门徒饭前没有洗手,违反了规矩,就对耶稣提了一点意见。耶稣说,你们自己因为敛财而教唆他人不孝父母,怎么有脸来批评别人呢?这个反驳有点牵强,当然不能因为别人伪善而放弃好的卫生习惯。但是法利赛人与文士对规矩的两重态度,却正说到了要害。从卫生习惯到宗教礼仪,这个世界上有一套套的“规矩”,人在对待别人时,总是严格按照规矩来,在对待自己时,总是可以通融;而人之所以要认识、接受“规矩”,主要目的往往是要取得“谴责、惩罚”他人的权利;从而有了傲慢的资格。权力的傲慢、知识的傲慢、金钱的傲慢,虽然同样无趣,取得的过程毕竟相对艰难;而宗教的傲慢,由于取得容易,所以从来成为穷人与弱者的武器。这样,谁都有了傲慢的资格。大家都掌握无趣的力量,也算是公平呐。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HQDOOR。COM
第18节:有什么好急的?
有什么好急的?
我们可能过于夸大变化的功效了。在这种气氛里面活久了,看到什么东西两天之内没有分别,就觉得落伍了。军民人等,三教九流,不折腾点“新”玩艺出来,誓不罢休。
比如你有幸掌管一个城市,流行的做法是,在你的任期之内,把它搞得四年以前离开的人再也不认识它。那些回来寻根的人再也看不到老街旧巷,原来自己住的五百年古宅现在已经神奇地化身为一座现代化公厕。大便一元,小便五毛。这个人想到一座比美国历史长两倍的房子说没了就没了,俯身痛哭,仿佛内急的人挣扎到了公厕前面却发现自己没有带钱,在铁面无私的看厕人前面彻底失掉自尊……请让我进去,我要炸了……不行,大便一元,小便五毛……
这个人旁边若有记者(考虑到现在媒体发达,他身边一定会有记者的)看见此人一副海外游子的打扮,又举止怪异,当然就拍了下来,登在报纸上,图片说明是:家乡巨变,游子喜极而泣。然后还有链接新闻,说欧洲有的城市,三百年没有新房子,寒酸死了,鬼都懒得旧地重游。
一个人,六根摄入的,都是类似的资讯,他就会变得非常着急。一个文学青年写下第一个字,就看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支票;一个新闻青年,做完第一个采访,就已经化身为社会的良心;一个受迫害妄想狂,在网上发几个帖子,就以曼德拉的口吻说话了。而更多的人,时时在交换神秘的资讯,不完全统计,有这些:利润一百倍的生意、Chu女膜自然再生、迅速成名的圈子、一年就可以拿到的博士文凭、年薪五十万的工作……
()好看的txt电子书
快快快,来不及了。
我的意见是,除了内急我们要急着解决,不要允许别的东西让我们急。急匆匆才能赶上的东西,往往不是什么好东西,它可以是地产泡沫的最后一棒,可能是一个公开Xing爱日记的女人,最好的结局就是一辆已经塞得密不透风的公交车。
人生只有两次迅速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是托生在大富大贵之家,二是嫁入大富大贵之家。这两个机会没有把握住,只有慢慢来了。一个急迫的人,五点就跳起床,每天见另外五十个急迫的人,说一些牛×的想法,晚上十二点才回到床上,好像非常充实;我们不妨起得迟一点,早一点睡,自己想做成的事,订个三年计划,每天做一点,三年后和这些人比比,看看谁的效率高。
后者的活法好一些,它符合人的节奏。好像下面描述的这个人:
【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边,
按时候结果子,
叶子也不枯干。
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圣经·诗篇》
一年结一次果,就是树的最快,就是树的节奏。一棵树听信传言,说可以一年结五次果子,这棵树就疯了。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19节:摩西的压力
摩西的压力
农业社会的人,可以普遍不着急,那是一个培养悠闲精神的时代,鹅要慢慢肥,菊花到秋天才会开,节气就那么几个,大寒一定在小寒之后,粮食一年就收那么几斗,有些当种子,有些蒸酒,朋友都住得很远,要坐轿子或者骑驴去探访,书法掌握起来很困难,而诗歌又更是需要精细琢磨。
没有任何技术能让人比时间更快。
现在是商业社会,人得在压力下生存,被逼迫得着急起来。有专家研究表明,自从电视技术统治媒体以后,人的压力感是有史以来最强的,而且有加剧的趋势。战争、灾难的画面第一时间呈现,并不断重播、不断更新,让人无法逃避恐惧感。对比起来,在亚历山大时期,死几百万人的战争,对战役以外的多数人毫无影响,只有在多年以后,别处的人才在史书上读到一串冷冰冰的伤亡数字……
电视技术即使传播好消息,商业奇迹、中彩故事、少年名人,也都在撩拨人心底的欲望,让人无法安心入睡,想想别人二十岁都上时代杂志封面了,你却还在沉迷于成|人网站,这可如何是好,混下去会上案例选编封面的……
不过,人又需要合适的压力。否则,摩西就只是一个普通牧羊人,并不能带以色列人出埃及。事实上,他被“神”选中时,也是推三阻四的。
《出埃及记》中,他不断表示自己的软弱:【“我是什么人,竟能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摩西回答说:“他们必不信我,也不听我的话,必说:耶和华并没有向你显现!”摩西对耶和华说:“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从你对仆人说话以后,也是这样,我本是拙口笨舌的。”】
他甚至耍了无赖:【“主啊,你愿意打发谁,就打发谁去吧!”】
这个日后的以色列人大救星,在压力面前,原本是这种窝囊样子。
没有压力不好,老呆在农业社会,几千年如一日,淡出鸟来;压力太大也不好,搞得做梦都在上班,上班时只好在补觉。最好的度是,一点压力来了,就增加一点能力,就像摩西一软弱,“神”就赐给他一点力量。不过,这种度谁能找得到呢?所以,现在只好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人活在极度压力当中。
至于其他的百分之八十,当然已经崩溃了。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20节:左右为难
左右为难
有一条纯洁准则是这样的: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正确的人类繁殖方法,即为纯洁。他们可以胡说人是从胳肢窝钻出来的(好恶心,想想狐臭的腋窝);从肚脐挤出来的;从路上捡回来的(这种传言存在逻辑缺陷,扔在路上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爸爸妈妈打架时来劝架的(太无聊了吧?)……
如果一个受过科学教育的人直截了当地说:人是通过生殖器繁殖的。那么,就“羞死人了,流氓”。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实话实话,反而道德败坏。当然,意识到了不对,还是有办法补救的,我当年说出这句话时,看见周边的气色不对,就接着说,人的生殖器是胳肢窝和肚脐!于是宾主尽欢。看来,我的危机处理能力还是蛮强的。
美国的《新闻周刊》在圣诞将近的时候,作了一个“耶稣诞生”专题,将科学昌明几百年后的宗教与科学悖论再次“不合时宜”地提出来。
《路加福音》里有这样的描述:【……天使加百列奉神的差遣,往加利利的一座城去,这城名叫拿撒勒。到一个童女那里……童女名字叫马利亚。天使进去,对她说:“蒙大恩的女子,我问你安,主和你同在了!”……“你要怀孕生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
()免费TXT小说下载
针对这段原文,还有个网上调查,题目是“你相信如《圣经》所言,耶稣是Chu女所生的吗?”,我想了想,科学在脑子里占了上风,选了不相信。调查结果是,有55%的人相信,35%的人不信,10%的人不确定。《新闻周刊》的阅读者,可都是大小知识分子呐,有过半的人完全与自己所知的生殖科学背道而驰。新闻中引用一个受访者的话,非常好地说明了这种自相矛盾后面的复杂心态,“我不想成为一个头脑简单的人,不过,我的信仰有时候要让我像孩子一样单纯”。孩子嘛,当然相信Chu女可以生孩子。人要得到科学与宗教的双重保护,双重抚慰,就只好不顾逻辑。话说回来,这有何不可呢?我们又不是逻辑学家。
一位护士出来对一位等候诊断结果的姑娘说:恭喜你,你有宝宝了!姑娘扑闪着沌洁的双眼说:怎么可能?我还是Chu女呀……护士姐姐说:那么恭喜你,你怀了一个神。你看,要安慰别人的话,任何情境下都是找得到理由的。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HQDOOR。COM
第21节:森诅咒
森诅咒
《旧约》里的“耶和华”,是个性情中人(或者说是性情之神),换言之,就是和我们一样,心里永远气鼓鼓的,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我们和他相比,就是没有惩罚权而已。如果能像他一样,动辄把战争、饥荒、灾难加之于对头,那是多么爽的事情呀。
骂人的文字从来可以达到文字的最高段位,就像情书永远可以沉到文字的最弱智段位一样。同样是激|情,恨比爱更能唤起灵感。爱除了千篇一律说“宝贝”、“我的小猪猪”之外,就没有新鲜的玩艺了。遗孀们把她们的作家死鬼的情书拿来出版,我从来是理解不了的,若不是殡葬改革,他们已经被烧成了灰,继续用传统方法土葬,他们一定会羞愧得坐起身来。
随便拿一段《阿摩司书》里的骂人话语来看看,【你要击打柱顶,使门槛震动,打碎柱顶落在众人头上;所剩下的人,我必用刀杀戮,无一人能逃避,无一人能逃脱。他们虽然挖透阴间,我的手必取出他们来;虽然爬上天去,我必拿下他们来;虽然藏在迦密山顶,我必搜寻捉出他们来;虽然从我眼前藏在海底,我必命蛇咬他们;虽被仇敌掳去,我必命刀剑杀戮他们;我必向他们定住眼目,降祸不降福。】试着一口气读完,同时在心里想念你的上司,感觉真是如三伏天喝冰镇可乐。
之所以提到《阿摩司书》,是里面还有绝无仅有的诅咒法,好像整本书,只出现过这一次,【日子将到,我必命饥荒降在地上。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他们必飘流,从这海到那那海,从北边到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