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秘事-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叹息之下,又有亲睦派上疏责备朱允炆削藩太急,更让朱允炆心情郁闷,对于削藩一事想干脆就此收手。但黄子澄和齐泰怎可能答应?在他们眼里,朱允炆对叔叔们的怜悯根本就是妇人之仁。他们一面努力说服朱允炆继续削藩大业,一面加紧对北京方面的侦查工作。
此时的南京和北京,形势一日紧似一日,锦衣卫里有人被燕王收买,燕王府里自然也有人为皇帝效忠。正在朱允炆为四叔已疯伤心的时候,六月中旬,燕王府里一名护卫百户来到南京公干,朱允炆派人把他抓起来审问,得知燕王不但是在装疯,而且果然密谋造反这么紧要关头朱棣竟然派人到南京公干,而且一被抓立刻全都招供,这护卫百户恐怕是朱允炆早就安插在四叔身边的眼线吧。
不管怎么说,这下朱允炆算是得了证据。他给北京的地方官员下了密旨,让他们出面对付燕王。就像对付前几个叔叔那样,他从没准备杀死四叔,地方官们接到的密旨上对燕王的惩罚只是〃削爵及逮官属〃。
所谓密旨,在两边相互渗透这么长的时间里,早就无密可言。朱棣很快就知道了侄子皇帝密旨的内容。朱棣不是他的那几个窝囊弟弟,也没有侄子那么软弱的心。既然侄子你撕破脸,别怪四叔我狠心了。
建文元年七月,在锦衣校尉潘安的协助下,朱棣将朱允炆派来的地方官一举擒拿,仅三天时间就安定了北京城的秩序。
之后他给侄子皇帝上书说:〃现在朝廷里奸臣齐泰、黄子澄包藏祸心。周王、湘王等五个弟弟不到一年就被削夺封号属地。湘王尤其可怜,竟然全家自焚。皇上您圣德仁厚,这些事肯定不是出于您的意思,都是那些奸臣所为。臣与孝康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将父亲朱标追封为孝康皇帝是亲兄弟,现在侍奉陛下就像侍奉上天一样虔诚。但齐泰、黄子澄愚弄皇帝,离间我们的骨肉亲情。这些奸臣们先谋害诸王,就像砍伐大树先要剪枝叶一样,最后就会危害到朝廷,到时奸臣得志,江山社稷就危险啦!太祖皇帝留下的《祖训》上说'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臣决定听从陛下的密诏,举兵清除朝中的奸臣。〃哪里来得什么密诏?只不过是朱棣的借口而已。
朱棣知道朱允炆毕竟是大明朝合理合法的继承人,他没法从侄子的继承资格上找碴,只能从朱允炆身边的大臣下手。〃清君侧〃的招牌一打出来,至少从表面道义上,自己能够站稳脚跟。
随即朱棣打出了〃奉天靖难〃的旗号,将自己的军队称为〃靖难军〃。
收到燕王的上书后,朱允炆的反应还算敏捷,毕竟早有心理准备的事了,再难受也得面对骨肉相残的现实。于是朝廷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挑选了长兴侯耿炳文为主帅,去迎战靖难军。耿炳文是洪武时期的老将,也是开国功臣之一,但朱允炆看中他的原因却不是他的作战能力,而是因为他是孝康皇帝的亲家朱标的长女江都公主嫁给了耿炳文的儿子是信得过的自己人。
可耿炳文出征之前,朱允炆却给老将军出了一道难题,他对将士们说:〃毋使朕有杀叔父名。〃两军对阵之时,讲究的是擒贼擒王,这倒好,还没出城呢,就被告知不许杀敌人主将,士气一下子就低落了不少。
朱允炆和齐泰、黄子澄他们前几次削藩轻易成功,以至于这次燕王举兵,在他们看来只是急红眼的兔子蹦哒几下而已。当时朝廷的共识是〃北兵不足忧〃,朱允炆的心思也不在四叔身上,他这时〃锐意文治〃,正忙着和方孝孺讨论如何复古改制重新命名朝廷官署的琐事。将军队交给老将耿炳文,他很放心,一放心就又起了亲情惦念。
耿炳文是胡、蓝两案之后,朝廷里硕果仅存的功臣武将之一。能在朱元璋亲手制造的两场大屠杀中存活下来,耿炳文也是个精明的人,可怜这样精明的人却在晚年遇上朱允炆这么个不分时机讲亲情的糊涂皇帝。不许杀燕王的紧箍咒绑在他头上,让他束手束脚,很快败下阵来。
朱棣此时的兵力比起朝廷来说还很薄弱,有好几次朱棣陷入大军包围之中,万分危急之时,朱棣总是从容不迫地让军队先撤离,自己孤身殿后他在赌,赌他那个柔弱的侄子不愿担杀叔父的恶名而耿炳文果然不敢让士兵们追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朱棣逃走。
一个敢拿自己的性命做赌注的王爷和一个两军对阵时还讲究亲情的皇帝,他们两人最终的胜负已经很明显了。
第26节:锦衣卫重生(1)
锦衣卫重生
整个靖难之役从建文元年七月朱棣起兵开始,到建文四年(1402年)七月朱棣正式登基为止,正好四年的时间。其间两方军队打得昏天黑地,两边的首脑人物却依然戴着温情脉脉的面纱,双方信使往来频繁,互相说着看似冠冕堂皇,可对方肯定不信的屁话。
先说朱棣这边,他对正经朝廷派来的使节虽然傲慢,但还是好吃好喝地招待着,来得也去得。而朱允炆这边,自恃是朝廷中央,对待朱棣的使节就不那么客气了。
建文三年(1401年)五月的时候,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靖难军一方倾斜。朱允炆给朱棣写了封信:〃四叔啊,你看齐泰、黄子澄已经被我罢官了,你是不是可以退兵了呢?〃朱棣回了封信:〃皇上啊,您只要让官兵都撤了,我也一定撤军,老老实实地回去做藩王。〃
朱允炆没有听从四叔的要求首先退兵,反而派遣大理寺卿薛岩去燕王那里宣诏,说朝廷决定不再追究燕王父子起兵的罪过,要求燕王主动解散人马,立刻归藩,以后不再干预政事。朝廷的目的很明确,是想先稳住敌方,拖延时间,好让官军重新调集人马来个大反攻。可是这种抢先求和的态度反而彰显了官军的劣势,朱棣当然不傻,不会趁机收蓬。他带领薛岩参观自己的军营,兵马交错、旌旗蔽日,威武整肃的军容给薛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到南京后,薛岩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汇报给朱允炆知道,认为朝廷的军队肯定打不过燕王,不如立刻按照燕王的要求主动罢兵求和吧。朱允炆听了薛岩的话有些心动,方孝孺在齐泰、黄子澄离开朝廷后,他就成了朱允炆最亲近的大臣在一旁指责薛岩是在为燕王游说,动摇军心,将他大骂一顿。方孝孺这样的大儒,骂起人来引经据典还不带脏字,这一下薛岩受不了了,转过头投奔了燕王。
然而,战场形势瞬间万变,就在薛岩出使的同时,官军出其不意切断了燕军的粮草供应,一举扭转了双方的局势。
朱棣见势不妙,用起了和侄子皇帝相同的方法拖延时间。他派了一个叫武胜的人去觐见朱允炆,同时带去自己给朝廷的信,信里责备侄子皇帝说话不算话,一边说罢兵一边又调兵,这和派薛岩宣诏时所说的背道而驰啊。末了,他还在信里再次信誓旦旦地表决心:朝廷的兵〃朝散,我夕即敛师归国〃。朝廷这边早上退兵,我晚上就带兵回自己的藩国!
朱允炆看了朱棣的信,又开始动摇起来,觉得叔父说的也有道理,的确是朝廷这边首先提出的和平方案,如果只是嘴皮子说说,未免也太没有诚意了,于是把方先生叫来一起商量朝廷的退兵事宜。他对方孝孺说:〃太祖高皇帝一向重视皇族亲情,燕王是朕的叔父,若真出了什么事,将来有什么脸面去见宗庙神灵呢?〃咱们退兵吧。
方孝孺对朱允炆总是不合时宜的亲情泛滥觉得又好笑又可气,他对朱允炆说:〃陛下真想退兵吗?一旦我们退兵,燕王反而长驱南下,又该怎么抵御?现在朝廷军威大振,相信很快就会有捷报传来,请陛下您不要被燕王哄骗了。〃
朱允炆想了想,又觉得四叔的确不会甘心回国,方先生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于是态度重新强硬起来,不但不给朱棣回信,还把武胜抓起来投入锦衣卫狱中。
本来锦衣卫在洪武后期已经被停了不少权力,朱允炆削藩的过程中主要借助他们卓越的侦查能力。而随着燕王起兵,朝廷里鼠首两端的骑墙派很多,锦衣卫的主要任务就放到了侦查朝中是否有人和燕王勾结上。朱元璋女儿很多,朱允炆的姑父也就不少,这其中有的忠于朱允炆,坚决支持讨伐燕王;有的则支持朱棣,暗中将朝廷的情况向燕王通风报信。其中怀庆公主的驸马王宁就因为向燕王泄露朝廷消息而被下锦衣卫狱,直到朱棣登基才被放出来。
这回将燕王使节抓到锦衣卫狱,朱允炆秉承一贯的和平政策,并没有下旨杀人。可不知得着哪方面的指示,武胜下锦衣卫狱没几天就翘了辫子。
第27节:锦衣卫重生(2)
武胜之死,标志着对战双方最后温情面纱的撕裂,朱允炆和朱棣这对叔侄之间再无任何沟通的余地了。
到了建文三年年底,南北战势陷入胶着状态。正面战场形势对朝廷方面越来越不利,方孝孺情急之下剑走偏锋,想到了内部瓦解的策略离间朱棣父子的感情。
朱棣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其中朱高炽的性格很像大伯朱标,待人宽和,而且可能是消化系统有问题,身材很肥胖,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很不得父亲的欢心大概是遗传的关系,朱棣也和他老爹朱元璋一样,不喜欢文弱的大儿子,而更喜欢勇武的二儿子和小儿子。
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炽作为燕王世子留守大后方,朱高煦和朱高燧则一直跟随在朱棣的身边,尤其是朱高煦,作战很勇猛,曾多次深入战阵救过朱棣的性命。
朱高煦和朱高燧一直都瞧不起大哥朱高炽,对他的世子地位觊觎已久,经常在朱棣面前说大哥的坏话,指望朱棣哪天废除朱高炽的世子地位,好让自己取而代之。久而久之,燕王府的三位王子各有派别,这件事情在北京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远在南京的方孝孺也知道了这个秘密,他向朱允炆建议利用这一矛盾,离间身在前线的朱棣和留守后方的朱高炽,让朱棣后院起火,迫其罢兵后撤。
朱允炆接受了方先生的建议,让他写信给朱高炽,劝他归顺朝廷。
方孝孺写好信后派锦衣卫千户张安带往北京,送交燕王世子朱高炽。张安的任务不光是送信,他还负有故意散播朝廷招降燕世子消息的使命。
这种活计交给锦衣卫来做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信递到朱高炽手里的时候,朝廷派人传书世子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北京城。燕王府里朱高燧一派的宦官黄俨自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他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去前线报告朱棣世子和朝廷勾结要背叛你了。
朱棣得到消息后大为震惊,他平日里的确不怎么喜欢这个大儿子,也曾动过改立自己最喜欢的二儿子为世子的念头,和大儿子之间的感情疏远已非一日,加上这个消息又是从王府里的宦官那里传来的,让他觉得空穴来风必定有因。他问跟随在身边的朱高煦如何看待这件事,朱高煦趁机落井下石,说大哥和朱允炆的关系一向很好,三弟的消息恐怕是真的。两个小儿子联合起来陷害大儿子,也难怪朱棣半信半疑。正在他惊疑之时,世子的书信也到了。随书信一同送来的,还有五花大绑的锦衣卫千户张安。
朱高炽作为燕王世子,虽然不能跟随父亲左右,但在留守北京的过程中也是尽心竭力。他知道朱棣并不喜欢他,就努力做好世子的份内事,以求得到父亲的赏识;他也知道两个弟弟老给自己找麻烦,但他一直存有兄弟情分,处处忍让,从来没有过背叛父亲兄弟的想法。然而朝廷的密信将他摆到了悬崖的边缘不管信里写了什么,只要他接了信,就落实了和朝廷私相往来的罪名。和自己这一派的谋臣商量之后,朱高炽决定对朝廷的密信〃不启封〃,根本就不去理会信里的内容。他还亲自写了一封信给朱棣,向朱棣交代了事情的经过,连同张安还有未拆封的朝廷密信一起送到朱棣那里,以此向父亲表明心迹。
朱棣先读了儿子的信,又拆看了朝廷的信,总算放下心来,叹道:〃嗟乎!几杀吾子!〃他真的对自己的儿子动过杀心。总算朱高炽政治应变能力强,及时洗清了自己的嫌疑,一场风波才算和平解决。
靖难之役延绵四年,建文四年六月,燕军直逼南京城下,谷王和曹国公李景隆开门迎降。城破之日,皇宫大火冲天,朱允炆走上了潭王、湘王的老路,自焚而死。
朱棣入京后,一面对着烧毁的宫殿流下几滴鳄鱼的眼泪,一面迅速登基称帝,同时宣布缉拿齐泰、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