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箭传说-第4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招降,都极为有利。
杨诚并未有离开的意思,反而扶住张晋根,看着他略有些憔悴的脸庞感激道:“这些日子真是苦了你和识文了。看看你现在,唉!偏偏你又不愿外放。我都不知道如何报答你了。”张晋根的才华在这一战逐渐开始显示出来,除了之前为杨诚定拟方略出了不少力外,在杨诚进入长安后又负责协调安排蓝田防务。甚至还带着亲卫营数立大功,虽然设伏袭杀孙尧安最后功败垂成,却几乎全歼了其精心训练出来的数百近卫。至于其后袭扰诸营、散布流言、截烧粮草之类地种种,简直数不胜数。
本来杨诚打算战后奏请让他出任一州刺史,让其可以有一个更大的施展舞台,但在表露出这个意思后,却遭到张晋根异常坚决地反对。“一待大人不需要咨事营了,也是我离开的时候。”张晋根如是说。杨诚虽然有些不明其意,却也深为惋惜:张晋根莫非是在暗示自己,他的理想也如同自己一样?
“大人言重了。在下得遇大人,咳,才有所施展的机会,也才有施展之意愿。”张晋根恭敬地回道,脸色却极是平静。事实上从今早听到杨诚的整套计划后,他的表情便几乎没有再变过,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话语更比平时少了许多。
杨诚拍了拍张晋根地肩膀,也不再言语,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令人心痛的村落,转身向村口走去。行至村口的大石盘处,又停下了脚步,伸手抚摸着石上已凝固的血痕,长叹道:“晋根,这场战乱会不会就这么简单的结束了呢?”在韩亮青献上以降破敌的策略后,杨诚再加添补,最终形成了这套完整的破敌总略,以诱降为主,以武力威慑为辅。制定之初他完全陷于叛军闻风而降的美好憧憬之中,这一路行来,稍稍冷静后也不禁有了一丝怀疑。
“百姓早已厌战,现在又地利诱之,当无往不利矣!咳咳!”张晋根一脸感慨,杨诚是在韩亮青的大营中决定好后才告知他的,等他知道地时候高塘镇已经风风火火的展开了“动员”。初闻之下,他也是为之震动。要知道因为杨诚地志向,咨事营也不止一次的讨论过如何在战后让百姓迅速安定下来,进而实现大治。不过限于杨诚当时的地位,他们讨论最多的也仅限于交州和荆州两地而已,甚至天下其他州郡,也多以发牢骚为主了。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天下的事还轮不到他们来指手划脚。
虽然只是牢骚,但对于荆交二州和天下其他州郡的根本区别他们还是有一个统一而又命中要害地见解的,那便是土地。
交州地处岭南。向来只是流放之所,并没有什么世家大族。甚至在叶浩天治理交州前,大多数地方都是荒野。沃野千里地盛况,也是杨诚让其放手而为三年后才初现端倪的。所以土地对于交州来说完全没有什么问题,新开垦的土地占了超过九成,要如何处置自然是杨诚说了算的。
至于荆州,荆南半壁的豪门世族在谢明伦先后两次的叛乱中元气大伤。根本已经没有什么势力了,杨诚接手之后要想任意施为也并不比交州困难多少。更何况当时朝廷根本无力顾及,想要干涉也得等到平叛之后,到时一切都已成定局,难以改变了。
但是其他地方呢?只要百姓一天没有自己地土地,便不得不接受乡绅地主的盘剥,乡绅地主之上又
世族,各种势力纵横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别说杨帝恐怕想要改变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等到杨诚被封忠勇侯、招讨大将军后。恰逢叛军围城,战事繁忙。哪还有心思去想这些事情。一直到杨诚做出这个令人震惊的决定,这才又勾起张晋根往日的种种想法。他和张晋根都是普通百姓出身,虽然家境稍好,能有机会入塾修学,但对土地却也有着切身的感受。杨诚此举无疑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悬在百姓头上最根本的问题。“但是,大人此时也考虑到了吧……”张晋根默默想到。最终还是决定将自己一路所想说出来。
“百姓兴,大人却苦了。”张晋根不无忧虑地道。
“我有什么好苦的。”杨诚不明所以地问道。要说苦,他也不是没有,长年的征战对他来说无疑就是最苦的差事了。可是为了完成自己肩负的责任,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更何况这苦也快要到头了,三家平定,并州地苦差又丢给了刘虎,或许这一仗将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了。
“大人难道真不知道,此举已为大人引来一番祸事?咳……”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张晋根地话。杨诚痛惜地抚着他的背,直到好一会才稍稍平复。张晋根喘了一会气。脸上浮出一丝红晕,吃力地说道:“偏偏大人又绝不愿……唉,既然如此,还需早做打算。”
“你是说朝廷方面……”杨诚轻轻捶着张晋根的背,将他抚在一旁坐下,脸上却露出沉吟之色。有鉴于之前章盛的遭遇,他当然不会对张晋根所虑的毫无所觉。只是在百姓大义之前,一切对他来说都显得如此轻微,根本不足以虑了。
“也并非没有补救之策。”张晋根缓缓说道,脸上却生出一丝愧色。“在下思虑愚钝,现在回想,之前实在错得厉害,要是识文在此就好了。咳……”张晋根虽然胸怀谋略,但为人却不太果断,而且思虑往往慢上一线。单从谋略看或许他还要胜过张识文,但急智决断,他却又相差太远了。
“晋根不要着急,唉,我真不该拉着你和我一起来,看这样子你病得不轻了。古山,拿水囊来。”杨诚自责道,其实他今天见到张晋根时,便看到其脸色不太正常,不过当时满心兴奋,也就没有怎么放在心上。做出一系列安排后,便不停的赶了十几里山路,他倒没事,但病已缠身张晋根可就苦了。
张晋根抚了抚胸,被杨诚拿着水囊喂了几口水,一咳了好一阵,看得杨诚着急不已。歇了一会后,他才缓过气来,继续说道:“其一,良民证上不能加盖招讨大将军印,现在虽然迟了点,不过幸好到现在应该也只有三四万张。请大人立即派一脚快之人,告知咨事营,以后所有良民证皆加盖地方官府之印,在何处受降,就盖何处之印。叛军聚集之所不过数县,现在赶刻官印也不迟。”
数十万张良民证,要是盖地全是大将军印,想想都让张晋根一阵后怕。一旦这些降兵返回家乡,这些良民证必然会传遍天下,到时想不让朝廷生疑也是不可能的了。杨诚此举可谓是百姓之大福,虽然无心,但被人栽个收买民心之罪,根本就无可详解。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无志于天下,得了民心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其二,龙岗堡之后,所有受降均改由京畿部队和将领轮流担当,荆州军绝不介入其中。武关至南阳沿途的驿营,也应由各地官府负责,并皆以朝廷和皇上的名义,这个必须密嘱。”
“其三,若无必要,荆州军可驻地休整。只好委屈一下众将士了,大人在报功时压一压,不要锋芒太甚。”
“这未免也太……”杨诚皱了皱眉,觉得张晋根此举也未免太过了。对于朝廷的猜疑,他也有着心理准备,不过他一直认为自己此番功成之后,随即身退,享受天伦与安宁,绝不会重蹈章盛困居长安的后辙。自己既然有了这个决定,再怎么也不应该疑心到自己身上吧。
张晋根叹道:“人心险恶,大人岂能以己度人?”对于杨诚收买人心,特别是民心的“能力”,张晋根心里当然一清二楚。他那种出自内心,全然没有虚假的风格,根本是别人学不去的。但越是这样,便越容易惹人猜疑。对于战事已经不用他再谋划什么了,他当然得为杨诚的未来考虑。
“可是,这样未免太过委屈众将了,更何况晋根你这次也是居功甚伟。”杨诚心有不甘,他对功利没有兴趣,但也不能要求属下将士跟他一样。事实上他也知道,众将士中有不少人都期盼着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甚至青史留名。若是连这场仗自己都要压下他们地功劳,那他们恐怕再难有机会了。
张晋根摆了摆手,肯定道:“只要大家知道是为了大人,绝对不会有人心存怨念的。其实也怪在下思虑不周,这才累得大家一起受难。”虽然这段时间他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但张晋根却难消心中地自责。皇帝入蜀暂避后,杨诚被授全权处理各项事宜,这些事当然也就落在咨事营上。皇帝一直快马疾行,关中诸事根本无法及时禀报,甚至到现在为止,除了听到皇上会派禁军回来支援的消息外,连一道圣旨也没下过。此时圣驾已到成都,消息往来差不多要一个月,就更不用说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完全等同于不存在了,咨事营做起事来又完全继承了荆州效率极快的风格,很多事便完全按着荆州的规律去办了。现在想起来,虽然百姓从中受惠无算,却已为杨诚闯下了天大的祸事了。想到这里,张晋根不由吓出一身冷汗,为了稳定民心与军心,他们完全效法荆州时,让铁严华抽出不少嘴巧的说书人,在坊间、军营大肆宣扬杨诚及荆州军的种种。虽然这才只是开始,但百姓和将士对杨诚的好感已经在不断增强了。这可是京畿之地!
“咳……还有,让铁严华立即召回所有说书人,由咨事营详拟内容后,再行派出。唉,这可……”急忧交加之下,张晋根哇地吐了口血,竟然昏了过去。
“晋根!”杨诚抱着张晋根,一脸焦急。事情,真得有这么严重吗?要知道当初面对锋芒正盛的叛军,也没能让张晋根如此变色呀。
第七卷 第一百零一章 关洛争雄·六十五
田已经过简单修葺的县府中,杨诚正皱眉处理着要紧不时蹑手蹑脚地走到旁边房间的门边,悄悄地探头张望。
张晋根已经病倒足足三天了。
让四卫亲自将其带回蓝田荆州军大营修养后,杨诚只带着古山一人前去龙岗堡受降。在那批获知招降事宜的降卒全力配合下,渭南的投降简直顺利得让杨诚难以置信。或许真的是无利不早起,每劝说一人,便可多得一亩土地,这样的诱惑根本让那些贫民出身的降卒难以抵挡。更何况此举对于他劝说的目标也是百利而无一害,当然是卖力之极了。
降卒们是在入夜时分抵达渭南,巡逻的士兵又多是熟识之人,是以轻易便混了进去。先是各自分头找自己的旧友、亲戚,然后再由这些被说动的人出面游说,几个带队的甲等“游说员”再进一步的鼓动。不到两个时辰,这支没有一把兵刃的奇兵便掌握了大半个渭南城。渭南守将在看到朝廷大军不过只隔自己四五里时,已经着了慌。逃又不敢逃,守却又有心无力,正在帅府中召集众将商讨对策时,却被蜂拥而来的倒戈将士们来了个一锅端。除了少数几名负责警戒的将领见机不妙带着亲信逃去华阴外,渭南的中上级将领非降即俘。
子时刚过,第一批投降的叛军将士便押着其战利品赶到了龙岗堡。杨诚本来一直忧心着张晋根的病情,但在收到渭南投降地详细情报后。也不禁大喜过望。渭南守军近四万人,倒戈投降的竟然有三万六千之众;千夫长及以上将领五十人。十二人主动响应,四人下落不明,余者皆被绑到堡外;城中粮草倒不多,仅够四五日之需,但各种辎重物资却多不胜数。同时作为之前叛军地大本营,因变生肘腋。叛军将领根本来不及作出布置,各类文书、信件都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其中甚至还有两箱朝中大臣写给三家的密函,以及长安内城和京畿军中与三家暗通曲款的人员名单。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出乎杨诚的意料。虽然不久前才在高塘成功的招降了六万叛军,但那却有自己将其围困地因素在内,甚至最开始投降的也仅仅只有韩亮青等三营,余者也是在其后迫于无奈才投降的。渭南虽然招降了三万多人,但自己却仅仅摆出进攻的姿态,完全是以那批受到鼓动的降卒的力量,便兵不血刃的夺下了渭南。这无疑是个好的兆头。虽然杨诚不敢奢望每一次都能如此顺利,事实上那也是不可能的。不过今后打的仗会越来越少,却也无庸置疑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正是杨诚所期待地。
初时的兴奋过后,再加上在接见过那些降卒头领后,受降事宜已经安排妥当,再没有他什么事了。他便再也坐不住。将诸事托给杨开和左化龙二人后,便又带着古山连夜赶回了蓝田。由于不放心张晋根,他便将其安置在县府后堂地旁边,只要没在前堂处理公务,他便守在张晋根旁边,焦急地等着他醒来。
中间张晋根倒也醒过两次,不过每一次醒来问的唯一一件事便是他在丰原所述几点,执行的进度情况。本来杨诚心里还有些异议,但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