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

第443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意思要懂,三十岁他得到圆满的觉悟,怎么得到的?换句话说,他在三十岁那一年,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所以诸位要知道,放下执著就是阿罗汉,放下分别就是菩萨,放下妄想就叫佛,这三个都放下,三十岁那一年,他就证得圆满的觉悟。证得之后,他就从事於教学工作,这我们要知道,不但是言教,身教,他把他所证得的完全应用在生活上、应用在工作上、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觉者的生涯。由此可知,他是身教、言教、意教,三轮教化,轮是圆满的意思,身语意圆满教化一切众生,真的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给众生做出最好的典范。
  在现前阶段教化,现前阶段众生是什么毛病,一定要对症下药。此时此处,这一切众生的毛病缺少慈悲心,对别人没有慈悲心,现在讲的本位主义,自我主义,中国人说的是什么?叫自私自利。自我主义、本位主义就是自私自利的主义,这是严重的毛病。所以名号上用释迦,释迦是梵语,意思是什么?意思是「能仁」,能够仁慈待人,这就是教学的宗旨。现前众生的心不清净,尤其现在我们深深体会到严重的染污,所以教学里面用「牟尼」,牟尼是清净的意思;也就是说对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仁慈,名号是这么个意思。所以名号不是为自己建立的,名号是他在现前阶段当中,教学的标语、教学的口号,这里面就是现前教学的宗旨。
  他在此时此地成佛,无论什么菩萨,在我们现前成佛,名号都是用这个,对症下药!他要到极乐世界去作佛,这名号就没用处,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各个清净、各个仁慈,仁慈清净都做得很圆满,这个名号没用。所以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名号一定要用无量寿、要用阿弥陀。「阿弥陀」,世尊给我们介绍,意思是无量,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阿弥陀佛,佛是觉。所以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佛是无量觉。世尊为我们介绍用一个光、用一个寿做代表,光表什么?光表十方,空间,寿表时间,我们今天讲时空。用光跟寿把整个时空都包括。你想想光寿比时空那个名字好!阿弥陀就是无所不觉,真的是究竟圆满觉,释迦牟尼佛只是讲对人要仁慈,对自己要清净,是针对现前这个阶段众生所立的名号。
  世尊修行证果的一段历史,我们前面讲了很多,今天又有新的同学第一次到我们道场来,前面没有听到,必须补充几句。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跟他一样,没有两样。《华严经》上他老人家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说了三桩事情,一切众生智慧跟佛完全相同;德能,我们分开讲,就是德行跟能力跟佛也相同;相是相好,我们今天讲的福报,没有一样不相同。所以众生是佛,一点都不错。
  可是现在我们看起来不相同,差别太大,这什么原因?佛说出来,「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就说明因为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著,你把你自性本有的智慧德相统统障碍住。只是障碍,并不是真的失掉,好像这太阳一样,今天天阴,太阳看不见,被云彩遮住。妄想分别执著就是云彩,太阳是不是真的被它遮住?没有。我们现在坐飞机,飞到云层上面,阳光还是灿烂,晓得云彩并没有遮住。云彩怎么能遮得了太阳,这意思就是说妄想分别执著怎么能遮住你的性德?遮不住,但是它现前会起一点小作用,你的光明就透不出来,你的智慧、德相就不能现前。把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你自性里头本来的面目,禅宗里面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一真法界。这一有了妄想分别执著,就把一真法界扭曲,产生变化,变成什么?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变成三途,我们就迷在这里头。这里头见不到佛光,见不到佛光就是自己自性本有的智慧不起作用,虽有也不起作用。所以佛知道这些事实状况,教我们怎样?放下。你能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就恢复了,云彩就没有了,光明就现前了。这是转凡成圣的大道理。
  我们迷得太久、迷得太深,对这桩事实真相完全不知道。现在释迦牟尼佛把这事实真相告诉我们,我们明白,我们省悟过来,怎么办?赶紧放下!这赶紧放下说得容易,几个人能做到?为什么做不到?习气太深,迷得太久了。那怎么办?慢慢的放,一定要放;如果你要不放下,学经教没用。这是释迦牟尼佛很慈悲,他做出样子给我们看,他示现的也有妄想分别执著,跟我们没有两样,去学经教,十九岁出去求学,到三十岁,学了十二年。
  这个人王子出身,绝顶聪明,十二年把印度所有的宗教学术全都学完,毕业了。最后的结论是什么?结论是不究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然后跑到恒河边上,找到一棵大树,在大树底下入定,入定了,把十二年所学的全放下。这一放下,叫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叫放下就是。那十二年所学的就是我们中国宗门里面所谓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十二年参学,想求道,求个究竟圆满的道,求不到。十二年,踏破铁鞋无觅处,这树底下一坐统统放下,马上就现前,「得来全不费工夫」。他做个榜样给我们看,那这样子,你想想看,我们要不要去求学?答案给你讲,学也行,不学也行。要紧的是什么?要紧的是放下。
  於是我们这才明白,什么叫世间法?什么叫出世间法?这世间出世间很少人能讲清楚、讲明白。我们总算搞了五十六年,才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放下,一切法就叫做世间法,为什么?脱离不了十法界、六道,脱离不了,这叫世间法。如果你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所有一切法,没有一法不是佛法,全解决了。所以学不学那不是重要的事情。释迦牟尼佛示现去修学,学十二年;在中国六祖惠能大师给我们示现,没有求学,一天学也没有去求过,他不认识字,到了黄梅,五祖把衣钵传给他,凭什么?凭他一下放下。他在五祖方丈室里面听五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彻底放下!他那个放下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同一个境界。这一放下,世出世间法全通了,没有一样不通。
  能大师那个时候二十四岁,五祖怕别人不服,因为他一天都没有学。五祖一个大徒弟(大弟子)跟他多少年!一般人都认为决定是他继承祖位,继承五祖的,没有想到他传给一个陌生人,跟他没有几天,人不服!他的大弟子叫神秀,传给神秀,没有人不服,传给惠能,没有一个人服气。老和尚大概年岁太大,老糊涂了,怎么可以把祖位传给另外一个人?怕人害他,半夜就叫他逃难,赶紧走,回南方去,他是南方人。
  他在半路上遇到无尽藏比丘尼,这个比丘尼不错,长久受持《涅盘经》。我们知道《涅盘经》的分量很大,在中国有两种译本,一种三十六卷,一种四十卷,很长。那时候受持就是讲读诵,不知道意思,遇到惠能,她把《大涅盘经》念给惠能听,惠能大师讲给她听,她也开悟了。不认识字,会讲经!不管什么经,你去问他,他都会讲,他都明了,他能讲得叫你开悟,这是佛法。世法怎么样?世法样样都通,没有一样不通,一通一切都通达。怎么通达?放下就是。惠能大师放下,成佛了,你要是能放下,你也成佛。
  实在放不下,佛有方便法,教你慢慢放,你先放下执著。下面讲到这个僧,僧是五比丘。这五比丘,世尊就教他,不是教他统统放下,就是教他放下执著,所以憍陈如尊者第一个放下。释迦牟尼佛弟子当中(就是学生里面)第一个证阿罗汉果的就是憍陈如。你才知道放下是关键,学习不是关键,放下是关键。学习不肯放下,你学《华严经》,这世间法,不是佛法。你在世间念幼儿园、念小学,那些课本,要真能放下,那个课本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关键不在所学,关键在你能不能放下。这么多年,我们才把佛法里头秘密找到了!找到自己要真肯用。
  他老人家成道,成道之后,第一座的讲经就是讲《华严经》。《华严经》是在定中讲的,就是在菩提树下入定,定中讲的;什么人听?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法身大士,现在我们知道,一真法界里面的诸佛如来,他们来听。真的是自性诸佛、自性菩萨,不是十法界,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没有资格,入不了一真法界。所以这个经人间不传,没有人知道。
  他出了定,出了定看看这个世间众生根性都不高,先去找谁?(我们不按次第没有关系)先去找那五个人。这五个人都是他的家亲眷属,因为佛出来的时候,悉达多太子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求学,他的父亲派了五个人照顾他,等於说是他的侍者;两个人是母亲家的人,就是他外公所派的,有三个人是他父亲家里面的。所以父亲家里有三个,母亲家里派了两个,憍陈如、马胜是母亲家里的,母族;跋提、十力迦叶、摩诃拘利这三个人是他父族的,父亲这一族的。所以大概都是堂兄弟、表兄弟(父族的是堂兄弟,母族的是表兄弟),五个人陪他,年龄也都差不多,一起照顾他。他去修行、去求学,大家也都跟他一道。所以佛成就了,想想先度哪个?当然先度家人,跟在身边的人。这都是我们世间人讲的情理,当然是先度身边的人,我们中国谚语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度这五个人。给他说什么?说四谛法,我们前面讲过,苦集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因果。你看佛都不讲大的,讲最粗的,让你慢慢觉悟。你知道世间因果,你才肯把世间放下,不再执著。只要你不执著,六道轮回就没有了。如何出离?那要修出世间法。刚才跟诸位说过,出世间法的关键就是放下。
  六道里面,见思烦恼,见是什么?见解,就是你看错了,看什么都看错了,没有一样你是看得准确,你全看错了,这叫见惑,迷惑。第二大类思惑,是你想的,你的思想也全盘错了,没有一样你是想对了。所以小乘经论里面讲,见惑,三界有八十八品,思惑,三界有八十一品。首先断见惑,就是见解。八十八品见惑归纳为五大类,「身见」,你看六道众生都执著身是我,佛说这是错误,身不是我。「边见」,决定是有二边这个见解,我、你,我们就对立了,众生跟佛对立了,二边!是非对立、善恶对立、真妄对立。你讲一个,一定对面有一个,讲长,对面是短;讲大,对面是小,这佛叫边见。现代科学家讲相对论,相对的。六道众生都是生活在相对当中,相对是错误的,自性里头没有相对的,相对就是对立。
  我们帮助世间,许多志士仁人为了要化解冲突,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我建议他的,从哪里做起?要从自己内心对一切人的对立要化解,对一切事的对立要化解,对一切万物的对立要化解,这就是讲的放下见惑。见惑真的放下,就证须陀洹果,小乘初果。虽然没有出离六道,比六道最高层非想非非想天还要殊胜,为什么?六道非非想天是凡夫,须陀洹是圣人。这个问题怎么讲法?须陀洹确实把见思烦恼的见惑放下了,不执著,没有二边,就是他跟一切人事物没有对立。别人跟他对立,他不跟别人对立;别人执著身是我,他不会再执著身是我。他知道这个身是假的,身不是真的,身是什么?身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这衣服是我所有的,不是我。那什么是我?世间法讲灵魂是我,佛法讲灵性是我,他懂这个道理,不再执著身相。这个身还照不照顾?要照顾,还要很珍惜它,为什么?借假修真,这身是假的,必须要用这个工具来修真,来提升自己。无量劫的烦恼习气都必须用这个东西,你才能化解得掉,你没这个工具就不能化解。
  所以说放下,我们讲最浅显的,在顺境,样样都很如意;善缘,你所遇的都是好人,都是很尊重你、很爱护你、很关怀你、很帮助你,这环境人事太好了,你在这个地方学,学什么?不生贪恋。如果在这个境界里,这个好!起了贪恋,你堕落了,马上就堕;不生贪恋,放下这个贪恋,你就上升,一念之间。在逆境,环境非常不好;逆缘,缘就是人事,你遇到的人,人家都不喜欢你,都讨厌你,都不尊重你、瞧不起你,当然不会帮助你,你在这里面学,学什么?不生瞋恚,你马上就上升。如果说讨厌的时候心里很难过,立刻堕落,所以需要用这个身体来修。在一切环境里头,人事环境、物质环境,断贪瞋痴,成戒定慧。离开环境,你到哪里去修?那是假的。小乘人到深山人迹不到的地方,到那里去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