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

第24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在经上讲,说我们这些众生在六道里头叫生死疲劳。这话讲得很有味道,生死疲劳。我们如果真正明白了,听到佛说这个话应该要生惭愧心,应当要明了这才是真正的耻辱。人家都成佛了,多少人我们在一起修行,生生世世,都成就了,都脱离六道轮回苦海,都脱离了,我们还在里面打滚。真正想到这个事实真相,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舍弃所谓身心世界,一心求生净土这个意愿才真正能够发起来。
  蕅益大师跟我们讲得好,《弥陀经要解》里头说的,能不能往生净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真信切愿,哪个不往生!今天你们接触净土法门,时间不算短,有没有真信?有没有切愿?你自己要好好想想。真信切愿从哪里看?从放下看。我常说,自私自利的念头没放下,名闻利养的念头没放下,贪恋五欲六尘的念头没放下,贪瞋痴慢没放下,你的信靠不住,你的愿更靠不住,这就是你往生的障碍。所以什么叫真信切愿,我说的这十六个字你全放下,你真信,你真的发愿了,你就决定往生。往生的品位是你功夫的浅深,但是净宗法门是平等法门,是不可思议的法门,所以蕅益大师说下下品往生也是最究竟圆满的成就,他这个话说得有道理,印光大师佩服到五体投地。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发心错误的最后一段,第十「若其心念念知善恶轮环,凡夫耽湎,圣贤所诃,破恶由净慧,净慧由净禅,净禅由净戒,尚此三法,如饥如渴,此发无漏心,行二乘道」,这是第十段。前面跟我们说过,发心确实不容易,有些是错误的,有的是偏差的。前面九种是错误的,为什么?都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一条是偏差,他是出了六道轮回,小乘,二乘心,出不了十法界,算是相当聪明,为什么?他心里头念念知道善恶轮环。善恶轮环,我们换句话说,诸位就更好懂,因果轮回,就是这个意思。善因生三善道,恶因生三恶道,所以这四个字就是六道轮回。这些人他知道、他明了六道轮回。
  凡夫耽湎,沉溺在其中,就是六道轮回。行善造恶,迷而不觉,永远不能够舍弃,纵然是修道,像前面所说的,把天道当作究竟。中国人讲天仙、仙人,多半是在梵天,真正是自私自利的念头,我们所讲的烦恼习气,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控制住了,不再贪恋这个世间。但是天上贪不贪?天上之乐也不贪。色界贪不贪?无色界贪不贪?你就晓得放下烦恼习气真不容易,这些全都是错了,念头错了。这些人他们聪明,他们看出来了,确实可以做到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因为出不了六道轮回,此地讲的圣贤是佛菩萨,诃责就是现在人讲批评你,跟你讲你错了。
  他们懂得破恶由净慧。慧加一个净,加得好,净是没有染污,才真正能够断恶。这个恶是什么?见思烦恼,是我们《华严经》里面讲的执著。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执著是恶,我们懂得,为什么我们放不下?我们没有净慧。为什么没有净慧?你看底下一句,净慧由净禅。禅是什么?禅是清净心。禅这个字的意思我们必须要搞清楚、搞明白,什么叫禅?六祖惠能在《坛经》里面所说的完全是依《金刚经》,六祖讲得白,大家好懂,「外不著相是禅,内不动心是定」,这个讲法我们很容易懂,这就是禅定。《金刚经》上怎么说?他这两句话是从《金刚经》来的,《金刚经》上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外不著相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就是内不动心,所以祖师这两句话是从《金刚般若》说出来的。加个净,好,净是到真正清净心现前了。我们现在说得更白一点,你的清净心决定不会受外面境界的诱惑,不会受外面境界影响,永远保持清净不动,不受外头干扰,这是禅。我们没有,我们今天还是会受外面境界干扰。
  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生什么东西?生烦恼。怎么生烦恼?合自己意思的就生贪爱,不合自己意思就生瞋恚,这生烦恼。根尘相接触,生七情五欲,这是凡夫,这样的凡夫念佛都不能往生,这个总是要知道。所以李老师常常教导我们,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他举出很具体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万个念佛人,他不是讲别的,台中莲社,莲社是他老人家创办的,台中莲社的莲友,一万个人里面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二、三个。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能往生?心不清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烦恼,自私自利的念头起来,名闻利养的念头起来,五欲六尘的念头起来,贪瞋痴慢的念头起来,这怎么得了?这就是标准的六道凡夫。闻到佛法那是阿赖耶识里头种下金刚种子,什么时候成熟?什么时候放下这些就成熟。你不肯放下就没成熟,这一生得不到受用。这也就是老师常说,这一生当中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所谓该怎么生死,这是受业力支配,你在这一生当中心善行善,你生三善道;如果心行不善,你的果报在三恶道,出不了六道,念佛也不能往生,这个要知道。
  我们净禅为什么得不到?净禅由净戒,这讲戒定慧三学!我们今天把戒舍掉了,不持戒了,你怎么会有清净心?你怎么会有智慧?给诸位说,没有戒定,你那个智慧不是真智慧,那个智慧叫做聪明。聪明不是智慧,你里头有严重的烦恼习气。很值得我们反省,所以你不从戒上学,你怎么办?
  二乘人懂得了,知道六道轮回的苦,他渴望著想出离六道轮回,所以把戒定慧三学抓得很紧。尚是崇尚,这三法就是戒定慧三学,如饥如渴。知道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才能够转烦恼;没有智慧,烦恼转不过来,定只能压、控制。所以你看前面,他有四禅八定,他没有智慧,只能够控制、伏住烦恼,没有办法转烦恼。智慧一开,烦恼就转了,转烦恼为菩提。所以这是二乘。
  二乘人(就是声闻跟缘觉)他发的是无漏心,无漏就是无烦恼。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把功德全都漏掉了。所以我们修行,成就功德太不容易了。你这一生做再多的好事,修积再多的功德,一个脾气一发,全完了,火烧功德林;临命终时再发一顿脾气,全完了。功德是任何人没有办法破坏,就是你自己会破坏,所以惹你生气的那个人那就是冤亲债主。他为什么惹你生气?他看到你修积功德,惹你生气,就是叫你赶快把你的功德烧掉。你也真乖、真听话,就把功德烧掉。这是什么?没有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晓得,我好不容易修一点功德,决定不肯轻易上人当。
  佛在经教里头讲的次数太多了,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也常讲「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什么障碍都现前。麻烦谁找的?绝对不是别人,你要是怪人,你就永远回不了头,自己。他劝我,我接受,我听话。所以聪明人说我可以不接受,他叫著我的名字骂,世间上同姓同名的人很多,怎么就是骂我?指著我的鼻子骂,这个肉身体不是我,你尽管骂,与我不相干,这是聪明人。不接受,不受影响,你的道业才能成就,你才能提升自己,你才能开智慧。小小事情就起烦恼,他怎么会开智慧?一点智慧都没有。
  二乘人也很难得,二乘人没有错误,佛只说他偏差。偏差是什么?他不是直接成佛之道。他能不能成佛?能成佛,时间很长,他还要回小向大才能成就,不是直接的。所以真正身心清净,七情五欲不生,生什么?生智慧。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顺境逆境、善缘恶缘统统生智慧,所以你看他的现相,一片感恩之心,对善人感恩,对恶人也感恩,真诚的感恩,为什么?这些人帮助你提升,等於来考试。善人来考试你,你没有贪恋;恶人来考验你,你没有瞋恚,你要禁得起考验。就好像你念书一样,学校老师常常来考你,一个月要考一次月考,一个星期考一次周考,你不通过这么多考试,你的成绩从哪来?我们在一生当中,天天在学习,你要是怕考试那就完了。所有的考试(大考、小考)都要很轻易的通过,不受干扰,怎么样做?一定要从戒学做起,这是根。
  所以这些年来,我们也真是很不容易,看到自己、看到同修们道业没有长进,所以细心在观察思惟,毛病到底出在哪里?这是追究它的根源,追究到最后,我们的基础教育疏忽了,从小没有接受过基础教育。诸位要知道,佛法虽然是创始在印度,真正成就是在中国。中国这两千年来,修行、开悟、证果的人超过印度,不在它之下,这是什么原因?中国有非常良好的家教。我们的家教,我常常在想,住在都市里的人,家教大概疏忽了一个世纪,也许一个世纪还多。愈是靠沿海的都市,丧失就愈早,为什么?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愈是落后,农村地区还能保存到一些,偏僻。
  我的家乡就比较偏僻,尤其是农村,我们住在农村,十岁才搬到城市,可是小时候这个根就扎好,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有个判断的标准,古圣先贤老祖宗教的。农村里面丧失这个传统教学至少也有七、八十年,我小时候还接受到。我记得到好像是八岁的时候,农村私塾就没有了,因为政府在农村里面办短期小学来代替私塾。那个短期小学我也念过大概不到一年,新的课本了,旧的东西都没有了,私塾完全学古老的东西。我们家乡是因为受桐城派的关系,那个地区就是桐城派的范围,桐城、舒城、庐江就是这个地区,文风鼎盛,农村的小朋友没有不念书的,其他的地区我就不太清楚。
  所以这个基础教育的疏忽,我们就吃了大亏。找到这个原因之后,我们这才要回头,要从根本学起。根本是什么?戒律。戒律还有根,今天我们在家学佛,十善业做不到;出家学佛,沙弥律仪做不到,这就不得了,肯定堕落。念佛往生那是宿世善根,绝对不是这一生,这个道理事实都要很清楚的明了。善根不足,教育可以补救,可以帮助你在这一生当中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我们就想到,佛门里面基本的东西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从前人能做到,现在做不到?於是就想到从前人有儒跟道的基础。
  我们讲基础的基础,儒的基础是《弟子规》,道的基础是《太上感应篇》,佛的基础是十善业。基础的基础是弟子规,由弟子规再提升到《感应篇》,由《感应篇》再契入到十善业很容易。我们今天难,难在什么地方?你没有《弟子规》的基础,你学得会很痛苦,你的习气毛病很不容易改过来。学一辈子,你的心善行善,来生或者还能得人身,最高的,你可以修到四王天、忉利天,再上去就不容易了,你只能在这里头打转。心行不善,三恶道就有分。所以这才全心全力的在提倡,劝勉我们的同学要认真学《弟子规》,要把《弟子规》当作我们戒律的根,叫根本的戒律。你不能在这个小册子里头(这是三百六十句)百分之百的做到,你就很不容易向上提升,这是事实。
  我们在这三年当中,三、四年了,我们同学当中有几个真的提升,也就是说有几个人真正认真努力把《弟子规》做到,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你只要百分之百的做到,你立刻被人发现,你与众不同。真正有德行、有学问的人一看,你有圣贤的基础,不一样,你可以学习圣教,你可以成圣成贤,无论你是学儒、学道、学佛,你都会有成就。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就什么都不能谈,只能学一点皮毛、学一点常识,儒释道真正的东西你得不到,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我勉励出家同学,从《弟子规》、从《感应篇》、从《阴骘文》,然后《十善业道》,再学《沙弥律仪》。把沙弥律仪百分之百的落实,你才是真正出家的佛弟子。如果你要是做不到,你不是一个真正出家的佛弟子,受什么样的戒都没用,假的不是真的。自己要明了,自己要清楚,自己要度自己。
  大乘教里面的戒律,我们在这一品前面读过「净行品」,那是菩萨的行谊。菩萨日常生活,菩萨待人接物,就是那上面所写的,心地确实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行持面面周到,念念都给一切众生做榜样。我们要是遇到逆境发脾气,想想我这个能给大家做好样子吗?每个人都像我这样不能够忍受,天下不就乱掉了?看一点好像顺心的事情就生贪爱,人人都贪爱,竞争、斗争还能止得住吗?真正智慧开了,晓得这个世间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善缘、恶缘决定是平等的,接触心里头不起波浪。
  为什么会生烦恼?分别执著,都从这里起来的。你骂菩萨,你侮辱菩萨,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