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好丈夫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起点vip2013.05.08首页封推完结,爽文)-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送到,求点月票了。
第七百三十七章:钱是可以这样捡的
在地图的最上方,写着的是聚宝工坊四个大字,聚宝工坊……这是在聚宝楼、聚宝商行和聚宝钱庄之后推出来的挂名聚宝二字的生意,单这聚宝二字,几乎就等于是财源滚滚的代名词,有了聚宝楼和聚宝商行的成功经验,这聚宝工坊的成功似乎也可以预期。
这就意味着,大家不必有什么担心的,只要肯在那里建工坊,似乎并不比在城内要差,做生意的人哪个不晓得,在城里做工坊不但租金贵,而且多多少少都要和官面的人打些交道,所费也是不小,现在这聚宝工坊推出,多半是和聚宝楼一样一切为商家服务,可以节省大家不少功夫。
心动的人还是不在少数的,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有人忍不住问起来,道:“在那儿租下一块地每月租金几何?”
掌柜的早就等着别人来问,捋须呵呵笑道:“每块地是十亩,保证是连接道路的,除此之外,还能保证每个半个时辰会有一个维护治安的护卫会途径这里一次,每月的租金嘛暂定是八十两银子,若是货栈,则是三十两银子一月。”
八十两银子,也就是说一年不过千两银子,一块地方圆十里也不算小了,这么看来似乎是很值当的,再加上交通便利治安良好,既有码头又有道路,商贾们所需的设施都有,这个价钱只是在城内的一半,不管怎么算,大家似乎都没有吃亏。而且连聚宝楼和聚宝商行都会弄个门面过去,有了聚宝楼的门脸,大家就可以到那儿吃茶,还能在那里就近寻觅商机,随时知道各种货物的时新价格,而聚宝商行在那儿驻点,多半是将来商行收购大批货物。可以直接到聚宝工坊里下单子,这么看来,在聚宝工坊里建作坊。似乎比城内更有一些优势。
能坐在这里的不是没有银子,也不是不想投资,缺的就是一个合适的地方。现在看了这聚宝工坊,此时都心动了。
终于,一个丝商忍不住道:“是不是现在预付了定金,就可以先选择一个好些的地块筹建工坊了?”
掌柜道:“自然,先预付定金的便可以随意选择地段。”
又有人问:“将来这租金会不会涨的太厉害?若是太厉害,咱们把工坊建起来,岂不是要吃大亏。”
掌柜的微微一笑,道:“聚宝工坊是太子殿下和廉国公的生意,廉国公是什么人大家会不知道?他有肉吃还会让人连汤都吃不上,这种竭泽而渔的事断不会做的。而且廉国公还有规定,就算是租金上涨,每三年的涨幅也不会超过一成。”
三年不超过一成,这就意味着现在是一年一千两,三年之后最多也不过涨到一千一而已。十年二十年也不过是两千,当然,也不可能是年年都涨,所以这个规定几乎打消了所有人的顾虑。
在这儿,总共三千个的货栈和四千多个工坊的筹建区,若是全都租出去的话。一年就是几百万两银子的收入,这个数目实在骇人的很,能不能把银子赚到,现在却还要看这些商贾了。
商贾们似乎还举棋不定,这种事就是这样,任何人都不愿做出头鸟,只要有人点了头,其他人才肯一拥而上。
沉默了片刻,终于有个江浙来的商贾呵呵笑道:“老夫别人不敢相信,可是既然有廉国公的信誉作保,这什么聚宝工坊又是聚宝楼推出的,老夫不信它还能信谁,罢了,算老夫一份吧。”
这商贾话音刚落,立即有伙计请他到内室去选地段和签署文书,这时,里头的人才热情起来,说到底,有不少正在打算筹建工坊或者是扩大工坊规模的商贾也都打上了主意,还有一些在城内有工坊的,也开始寻思起来,在考虑是不是把自己的工坊挪到那边去。
“算我一个。”
“我也来一个,我要靠京师的地段……”
………………
一下子功夫,整个聚宝楼沸腾了,现在是什么时候?正是商贾们急需投资的时候,不少手里拿着压箱底的钱正在寻常商机,更有不少商贾拿了自己的产业做了抵押贷了银子寻找钱生钱的地方,眼下四处都需要各种货物,生丝、丝绸、茶叶、瓷器、陶器、生铁、钢材、农具、工具,市面上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谁都知道只要生产就有银子,现在寻到这么一处能生产的地方还有什么好迟疑的,有人打了头,大家便一窝蜂的抢,靠着南通州或是京师的地段无疑是最好的,自然是要抢个先机才好。
“慢慢的来,慢慢的来,诸位不要急,先到那边去取号码,拿了号码之后,再按号去选地段和签文书,诸位不要乱,放心,土地暂时是管够的。”
这种消息传的很快,一开始是聚宝楼里的人知道,过不了一个时辰全京师的商贾就都知道了,许多人萌生了心思,也都赶过来,一些商贾只想着建工坊,可是一些商贾似乎寻到了更大的商机,届时那里建这么多工坊,到时自然是热闹非凡,若是拿下一块地在那儿建个客栈或是茶肆、酒肆,似乎也能招揽不少生意。还有人则是考虑到许多工匠都在,这些工匠在工坊里的地位颇高,薪水也比学徒要多不少,他们自然不想像学徒那样住在脏兮兮的工棚里,若是在那里建了房子,租出去给工匠和帐房里的这些人去住似乎也是个来钱的生意,有的人想开酒肆,有人想开客栈,甚至有人想建赌坊和青楼,大家各怀着心思,反正人家也没规定死了一定要建工坊,先租下一块地来什么生意不可以做,这世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财源滚滚,先到先得,这种事大家都懂。
于是顷刻之间,便有人拿号拿到了一千七百多,这才两个时辰不到,那聚宝楼的轮值掌柜看的目瞪口呆,他实在想不到这东西一经推出,现在那鬼地方还是个荒地呢,就已经惹得大家趋之若鹜了,这样下去,岂不是用不了一个月,这些土地就都要全部租出去,落地就有金山银山往自己家里搬?
这钱未免也太好赚了一些,其实这件事的原委轮值掌柜是清楚的,一开始呢,就是太子和柳乘风两个兴匆匆的跑去买地,到处都买,而且给出的价格比市面上的价格还高一些,那一块地本都在贵族手里,一下子功夫把地契拿到手了,然后……没有然后了……至多也就是这么一块荒地画了一张图,绘制之后就开租了,把这些土地分为了六七千块,预留了些备用的土地和修筑道路的土地之后,便哄着人去建工坊,这钱……未免来的也太快了,跟捡钱一样。
原本这轮值掌柜还不相信这种荒地能租几个银子,谁知人家太子殿下和廉国公倒是厉害,直接是月租八十两,要知道,八十两银子也差不多能买一块十亩的荒地了,可是这只是人家开出来的月租,月租而已。
其实轮值掌柜不知道,人家租的根本不是土地,租的是服务,什么是服务,就是给你带来交通的便利,给你解决所有的麻烦,让你什么都不必去愁,什么都不必去想,只管做你的生意这便是服务。否则这聚宝楼价钱这么贵,每月会员费这般高昂,这吃茶的地方哪里不是吃,为什么人家商贾都是眼巴巴的往你这边跑?
这轮值掌柜心里正打着算盘,这些土地总计是七千一百块,其中三千是货栈用地,一年是六百两银子,四千一百是十亩一块的工坊用地,一年是一千两银子,若是全部租出去,一年坐地收钱就是六七百万两纹银,而且据说,这太子和廉国公其实还留了一手,悄悄的留了不少的空置土地,这些土地是预备自己开些门面的,比如货行之类,再加上车马行和垄断了码头,这一年下来,就算是租金不涨,一年千来万两银子几乎不算什么,二人据说是五五分账,几天功夫,每人就能每年捡来五百万两银子,这天下再厉害的商贾只怕也比不过他们。
商贾们的热情不小,不少人奔走相告,尤其是那些预租了土地的,更是巴不得别人和他一样也来租,这种事拉进来的人越多就越稳当,就好像买房一样,自己买了,若是别人不来买就极有可能成了烂尾楼的风险,所以参与进来的人越多,反而有增值的空间,大家才能安心,于是乎,根本不必聚宝楼去鼓动别人,自然会有许多人去为他们奔走相告。
……………………………………………………
第二章送到,晚上还有一更,十一点之前会发上来,尽量会做到三更,不让读者着急。
第七百三十八章:一肚子坏水
一个个消息传到了聚宝楼的顶楼茶室里,朱厚照已经兴奋的手舞足蹈,很显然他的计划成功了,虽说这个计划是柳乘风提点,也是柳乘风补漏拾遗,可是在朱厚照看来这是一桩很了不起的成就,他的脸胀的通红,眼睛像是会说话一样看着柳乘风,激动的道:“柳师傅,成功了吗?现在已有两千多人预租了,本宫看用不了几天,这些土地就全部会租用出去,哈……本宫今日算是做了一件大事了。”
柳乘风心里也是喜滋滋的,这朱厚照好歹算自己的半个弟子,今日见他高兴,而且也算学了他一半的本事,心里倒也很是欣慰,当然,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心里清楚,这一次他借机大赚了一笔,其实太子和自己买下的土地并不只这么一点,事前的时候柳乘风就留了一手,并没有把所有的土地全部推出,等到这个聚宝工坊成功了再把剩余的土地一一推出来,如此一来,这个大明朝的第一个工业园才会真正显露雏形,届时他和太子的收入何止年过千万,便是两千万也不是稀奇的事,这京师毕竟是大明朝的政治经济中心,随着工坊的兴起,土地就成了命脉,不过眼下朱厚照神采奕奕的看着他,他连忙点头道:“太子殿下,眼下还不是高兴的时候,人家既然已经都付了定金,咱们接下来还有许多事要做呢,道路必须年末前修筑起来,还有。该招募的人手要招募一下,货栈也要提前建起来,还有码头之类,总而言之,都要尽早动工也要尽早完工,我曾叫人算了算,要想加快工程进度。就需要许多人手同时动工,只怕所需的工匠、劳工需数以万计。”
朱厚照豪爽的道:“数以万计就数以万计,四处招募就是。咱们大明别的不多就是人多,有银子还怕没有人做活吗?”
柳乘风苦笑,心里说他想的倒是简单。须知这边动工的同时,那些租下了地块的商贾们也要招募人手修筑他们的工坊,数百数千个工坊同时开建,所需的人力足有数万,到时沙石、木料这些原材料只怕要暴涨了,不只是如此,这人力也会大涨,若是涨的太高却也未必是好事。
柳乘风把自己的道理和朱厚照说了,朱厚照磨着自己唇下长出来的细密小胡须,不由期期艾艾的道:“这样啊……若是这样。岂不是会造成京师用工短缺,哎,本宫倒是没有想到这个,人力太高了确实不好,那就从别的地方寻些人力来如何?”
柳乘风一摊手:“一时之间去哪里寻?河南等地倒是有不少。可是等他们到了京师黄花菜都凉了。”
朱厚照不禁搔了搔头:“这可怎么办,现在人家的银子都收了,若是不尽快兴建起来,那本宫岂不是要被人笑话?”
柳乘风漫步经心的端起茶来喝一口,慢悠悠的道:“殿下,微臣倒是想起了一个办法。”
朱厚照不由愣了一下。忙道:“什么办法?”
柳乘风只说了两个字:“军户!”
朱厚照眼睛眯起来,喃喃念了一句:“军户?”
军户……
这是大明朝的一个独特现象,这个制度是从元朝那儿学来的,不过是在大明朝才真正的发扬光大,太祖皇帝施行了一种军制,即所谓的军户制,他在天下设立了数百数千个军户所,以千户为单位驻守在各府,再分配给这些军户所土地,让他们平时农耕自己养活自己,一到战时再随军出征,保家卫国。
对于这个制度朱元璋是很满意的,他认为养兵太难了,所费银钱也实在太多,而这种军户制显然有一个极大的优点,就是国家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养着百万大军,大大的减轻了国家负担。不过他或许没有想到,这种制度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便是他这军屯制没有养出百万大军,倒是养出了一窝子好佃户。
说的直白些,一开始其实这个制度还是很完美的,农忙的时候这些人就干农活,农闲的时候就操练,自己养着自己,似乎也没什么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军户所里头,那些个千户百户们已经从军官渐渐退化成了地主,想想看,天下这么多年都没有事,就算有事也只是偶尔有几个蟊贼捣乱,他们呢,也是一代代世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