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详细讲解-净空法师共41会-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在法堂前行走,避免大众生疑。」
六祖大师初见五祖仅三番问对,说话不多。八个多月并未见面,至此相见,道出「汝之见地可用」,「见地」指入佛知见,「可用」是说一真法界的真实受用。於此可见他们之间神交默契,心心相应,言语之间具足无尽法味。亦信此经不属文字,乃祖意佛心也。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有一天,五祖将他的学生徒众全召集来,说:「我对你们讲,世人生死事大。」这是大苦,奈何觉悟此事者不多。佛经说此事最为明了,凡夫上至四空天,下至阿鼻地狱,虽然苦乐享受不同,总不免生死轮回、流转六道。人生尤为苦短,古人说,「出息难期入息,今朝不保来朝」,「功名盖世,无非大梦一场。富贵惊人,难免无常二字。争人争我,到底成空。夸能夸会,毕竟非实」。是又何苦广造罪业,总落得世世酬偿、冤冤相报无有尽期。是以真正觉悟此事者,无不急求出离,是为生死事大。
「你们终日只晓得修福」。莲池大师说:「今生持戒修福的出家人,如果未能达到明心见性,念佛求生净土的信愿微弱,这种人来世多投生在富贵人家,亦必然为富贵所迷,或至造业堕落者。」当时有一位老僧,听了此言,不以为然!莲池大师说:「不要讲来生,眼前我曾经见到一个出家人,他在北峰山阴结茅篷清修。十年之后,由於信徒日多且敬仰道德,为他另建道场,请他迁往那里去当住持,於是渐渐染了习俗,以致堕落,往年十载清修功德到现在都失掉了。现世尚且如此,何况来生?」老僧问:「这个人是谁?」莲池大师说:「那人正是老兄!」老僧听了默然无语。所以,出家人要知道为众生造福,广结法缘,为当来普度众生做资粮,万万不可以享福;一享福,总不免才觉又迷。
「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莲池大师说:「醉生梦死,这句话是真实话。世人大约分作贫贱、富贵两类,贫贱的天天忙於衣食,富贵的也天天忙著享受,二者受用虽不同,其忙则一。忙到老死而后已。身虽然死了,心忙还没有止住,於是带著这永无休止忙碌的心再投胎,再忙到死。死生生死,昏昏蒙蒙,如醉如梦,纵然经历百千大劫,也无了期。再看看诸佛菩萨,朗然独醒,大丈夫应当如是。」
五祖说:「自性若迷,虽有大福报也不能救生死轮回无尽的大苦。」这句话我们要切记!五祖说:「你们各自回去,看看自己的智慧,看取自家本心般若之性。」「智」,照有,明了万象;「慧」,观空,洞彻理体;「般若」是圆满永恒真智大觉,这里指亲证诸法实相的般若智慧。五祖又说:「每一个人各作一首偈,呈上来给我看看,如果能悟得大意,我就将衣法传给你,做为禅宗第六代祖师。火急快去作偈,不得延迟逗留,一落到分别思量就错了,就不中用。」这里所说的衣法,「衣」,指佛陀的袈裟,代代相传,表示师承的凭证;「法」,唯说一心,唯传一法,就是不可说之法,也就是本来无一物的清净心。一切众生的真心本体本来是佛,不假修成,也没有渐次,无无明,也无无明尽。入此宗门,切须在意。如此见得,就叫做「法」。传法是印证宗门的佛心、宗旨。
五祖说:「见性之人,言下须见。」禅宗的特色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见性就是彻底见到自心的觉性,生佛平等、万法一如、无所不觉的真如本性。见性必须是言下就见,见性就是大彻大悟。悟了以后,无求无得,大用无方,超凡超圣,以凡圣不二,得失同一耳。五祖又举比喻说:「这样的人,就是正当挥刀上阵作战的紧急关头,也能言下立刻见得。」这是比喻根性大利的人。下面一段是神秀禅师书偈,也就是神秀应试的经过。
六祖坛经讲记 (第四集) 1981 台北中广电台 档名:09…04…04
【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这一节经文记载当时大众对五祖欲传衣钵的态度,亦见神秀禅师已是众望所归。大众听了五祖吩咐之后,退下来互相讨论著说:「我们这些人不需要尽心用意的作偈呈送给和尚看,有什么用处?神秀上座现在是我们的教授师,不用说了,一定是他得的。我们如果轻率冒昧的作偈,可以说是枉费心力。」众人听了这些话以后,都止息了作偈的念头,说:「我们以后就依止神秀禅师好了,又何必烦心去作偈?」大众对於传法、传衣钵的事,都已经表明态度。且看神秀禅师如何应试。
【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神秀心里想著:「大家放弃了作偈的念头,而无人呈偈给和尚,这都是为了我是他们的教授师。因此,我必须作偈呈送给和尚看。我要是不呈偈,和尚怎么知道我心中见解的深浅?我呈偈的用意,是求老师为我作印证、传法就好。如果意思要是在争取第六代祖师的地位,那就错了!岂不是和一般贪心凡夫夺五祖的祖师地位,又有什么差别?假使不呈偈请和尚印证,终究不能得法。这事情太难了!」这一节是叙说秀师当时欲呈偈求师印证的心情。下面再讲秀师呈偈的经过。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体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於南廊壁间,呈心所见。】
五祖法堂前有三间走廊,原来打算请供奉卢珍居士来画楞伽经变相及禅宗五代祖师承传的血脉图,这是属於壁画,流传今后启发人心,令人感悟;即对众生做法布施的意思。神秀做好偈颂,曾经几度想呈送给五祖,但每次走到堂前,总是感觉到心中恍惚,全身汗流,想呈又不敢冒昧。这样前后经过四天,共有十三次进退,仍没有把握,不敢呈送。神秀思惟:「不如把偈颂写在堂前走廊墙壁,由和尚自己看见。若和尚忽然赞叹说好,我就出来礼拜,说是我神秀所作;如说不堪,只怪自己枉来此山数年受人恭敬礼拜,还修的什么道?」於是,在夜晚三更时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提著灯把偈颂书写在南廊墙壁,以呈露心中的见解。
【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四句偈颂皆是比喻之词。『身是菩提树』,菩提树就是印度人称的毕钵罗树,往昔释迦牟尼佛示现於此树下成道,因此称为菩提树。秀师以此来比喻身。『心如明镜台』,这是将镜比喻作心。莲池大师说:「镜能照物,而物未来时,镜不攀缘;物方对镜,照物了了分明,而无分别;物既去时,镜中不留痕迹。圣人之心,常寂常照,三际空寂,照之前、照正中或者照之后俱空俱寂,故喻如镜。」比喻只是略似而已,毕竟镜子是无知之物,而心是灵明觉知妙觉明体。这两句是比喻理体,下两句是比喻修行功夫。『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比喻镜上若有尘土,必须时时勤加拂拭保持清洁,不使惹尘埃。这个道理非常浅显易知。我们的心境亦然,心境若染著五欲六尘,便失其广大智觉照用。「拂拭」便是断五欲、离六尘,一丝不挂;尘尽明现,则朗然大觉,无所不照。神秀此偈,虽然句句著相坐实,心地未明,尘埃未尽,缘虑未了,未悟大意,但对中下根器渐修初学者来说,未尝不是很好的指导原则。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我们可以看出,神秀大师写完偈颂后的神情是如何的不安。神秀写好偈颂后就回自己的房间,寺里大众都不知道这桩事。神秀反覆思惟:「五祖明日看见偈颂欢喜的话,即我与法有缘;若是说不堪,自然是自己迷惑不悟,过去世的业障习气深重,所以不应得法。圣人的意旨难测!」神秀在房中思前想后,心绪不宁,坐卧不安,直至五更天明。下面一段经文,是说五祖看见走廊壁上偈子,给神秀作的评断。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初两句,是讲五祖於平日观察神秀,早已知道他没有入门、没有见性。天明以后,五祖请卢供奉来,准备去南边走廊墙壁绘画壁画,即楞伽法会图及五代祖师承传的图像。此时忽然看到神秀写在墙壁的偈颂,於是五祖就对卢供奉说:「供奉!壁画不用画了,劳累你远道而来。《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墙壁这首偈颂,留下来给众人诵念受持。依照这首偈颂修行,可以免除堕落三恶道;依照这首偈颂修行,有很大的利益。」於是,五祖教门人焚香礼拜,都来诵念此偈,就可见性。门人受教诵念,都赞叹道:「好极了!」其实,依秀师偈修,可以得事一心,能享人天福报,这是实话。「即得见性」这一句,是五祖权巧接众的言词。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於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从这一段经文中,我们见到五祖对门人的慈悲爱护、恳切的开示和殷切的期望,这些都是教学的师范,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大意是讲,五祖於当天晚上三更时分,在法堂召见神秀,问道:「那首偈是不是你作的?」神秀答:「实是弟子神秀所作,不敢妄求祖位,惟愿和尚慈悲,看看弟子有没有智慧?」五祖说:「你作的这首偈还是未见本性,只到门外,尚未入门。这样的见解,觅求无上菩提,终不可得。」《传心法要》云:「何处是菩提?师云:菩提无是处。佛亦不得菩提,众生亦不失菩提。菩提本性,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众生,即菩提相。又问:如何发菩提心?师云:菩提无所得。你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黄檗禅师这几句话,其实就是《金刚经》说的「无住生心」注解;无住生心就是无上菩提心现前。
五祖又说:「无上菩提,必须在一言之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传心法要》云:「达摩祖师初来中国,只有慧可大师一人具足自信心,一言之下就体会得即心是佛。彻了幻身妄心本来空寂,是名大道。大道本来平等,所以深信一切众生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所以云: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心和性,迷时说二,悟时是一。「心」是讲八识与心所;「性」是指真如本性。学道之人,应如黄檗禅师所说:「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著。无求就是妄心不生,无著就是真性不灭,不生不灭便是佛,就是大道。」这些话,又何尝不是「无住生心」的注脚?真心无形无相,体遍虚空,用周沙界,一切大乘经典,无非发明此事。真心不来不去,不染不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