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家族全传-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泄耸歉鲇判忝褡澹俏胰床幻靼兹绱擞判愕拿褡逦稳床凰冀∧兀亢貌蝗菀子懈隹凳ト顺隼闯急浞ǎ床晃忝撬荩缓门艿轿颐钦舛础D训滥忝侵泄硕疾欢浞ㄍ记柯穑俊背缕洳晌扪砸远浴5浞ㄍ记康南敕ㄈ词巧钪菜男刂小�
又有一次在一家书屋,陈其采想买一些书消遣。店主知道他是中国人之后,随即向他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有关文天祥的,一本是有关岳飞的。店主说道:“岳飞、文天祥是贵国英雄,也是我们大和民族所尊敬的英雄。如果你们中国人现在再多几个像他们一样的英雄,中国也许就不会亡于满人手中。”顿了顿,店主又很遗憾地摇了摇头,“可惜你们现在还没有。”店主的话刺痛了陈其采的心,在默不做声地买下店主所荐的两本书的同时,陈其采已暗暗发誓要成为岳飞、文天祥似的民族英雄,推翻清廷统治。
经过这两件事之后.陈其采在军校学习更加努力了。闲暇时间,别人去游山玩水、留连舞场,他却在如饥似渴地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902年,陈其采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
四年的留学生生活结束之后,陈其采回到了故乡吴兴。这番陈其采可谓衣锦还乡了。按他的条件,在浙江省府谋个美差是不成问题的,但他忘不了在日本的经历,他毕竟是个热血男儿。在故乡短暂停留之后,他来到了湖南。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湖南曾是一个革命的中心。陈其采在这里创办了湖南武备学堂,任总教习,不久又升任标统。在这期间。他还秘密地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暗中联络新军中的革命志士,准备推翻清廷统治。此后陈其采一直活动于军界中,1907年调任南京第九镇参谋。后以剿匪有功,升中枢军咨府第三厅长,掌理全国新军及调度事宜,并一度兼任保定军校监督及主办秋操。不幸的是他参加革命党之事终为清政府获悉,在清政府阴谋捉拿他之前,南下奔沪,协助同盟会策划倒清。
陈其采在上海活动期间,做过一件以后对上海革命党人影响非常大的事情,那就是和上海的帮会建立了非常融洽的关系。
在本世纪初,上海洪帮地位最高的老头子是范高头,他本是盐枭出身,在白癞痢去世后,接任洪帮老头子的位置。上海有名的流氓头子黄金荣、李超五、刘福彪、潘钰卿都是他的手下,号称“四庭柱”。据说范高头脑门上长着一个高高的肉瘤,就像头上还长着一个小脑袋,因此他便得一个“高头”的雅号,而且这雅号广为流传,久而久之,竟取代了他的真实名宇。陈其采和范高头本不相识,更谈不上有什么交情,他们二人攀上交情,完全出于偶然。原来,范高头的手下都是些输打赢要的流氓,为了免于和其它帮派以及自己之间争强夺利,各有自己抽打油水的地盘。这些流氓们一方面向自己地盘内的店铺、妓院和烟馆抽头,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负担一定的义务,出面交涉和打架,保护自己地盘内的各种店铺、技院和烟馆等不受其他流氓的欺负和滋扰。对任何一个帮派来说,不能保护自己地盘内的店铺、妓院和烟馆等,都被认为是相当丢脸的事。
1902年,陈其采刚从日本毕业回国时,曾任驻沪新军统带统帅驻沪新军,负有维护地方治安的责任。恰在此时,范高头的一个名叫芮德宝的徒弟在城隍庙的一个名叫“绿波廊”的点心店里,见到一个英国人在殴打女招待。芮德宝虽然是流氓出身,但对洋人轻易还是不敢招惹的,所以走上前去劝解。不想这个英国人太蛮不讲理,对芮德宝也动了手。芮德宝劝架不成,反而也挨了打,愤急之下,忘了洋人是招惹不得的这回事,不顾后果,将当流氓善于打架斗殴的本事全拿了出来,将这个英国人狠狠打了一顿。这一打,打出了天大的麻烦。挨打的英国人回去后,向领事馆起诉,状告芮德宝打人。在上海租界,英国人是享有特权的,芮德宝胆大包天,竟敢打英国人,按当时清政府和列强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规定,芮德宝应由英国领事馆审讯。范高头作为洪帮老头子保护不了自己的徒弟,显然是十分丢人现眼的事情。清政府得罪不起洋人,范高头也没有敢跟租界当局抗衡的力量,看来范高头这个跟头是栽定了。
没想到官司落到了陈其采的手里,英国领事馆向他要求引渡芮德宝。陈其采断然拒绝了英国领事馆的要求,进而要求由中国政府审理此案,严惩肇事的英国人。英国领事见要挟不成,遂找人调停。结果,以英国人赔礼道款,承担经济损失了事。
陈其采对芮德宝一案的处理,给范高头挽回了面子,这使范高头对陈其采非常感激。后来,陈其采的哥哥陈其美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得到了范高头的大力支持,范高头还和比他小近30岁的陈其美结异姓兄弟,要求他的徒子徒孙们拥戴陈其美。由于和范高头的结拜,陈其美成了洪帮的“小老大”,其辈份比黄金荣还高一辈,这就是同盟会时期的上海革命党人和以后的国民党人与上海帮会势力关系密切的起因。
1908年春,陈其美受孙中山的委托回到上海,利用各种关系,策动革命。陈其采回到上海后,利用自己在军界的威望,积极运动新军。事为上海道台刘燕翼所知,刘燕翼以陈其采“私通革命党徒阴谋推翻朝廷”的罪名,企图逮捕他,陈其采闻讯逃去,刘燕翼遂对陈其采加以通缉。
19if年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陈其采被任命为临时总统府咨议。孙中山将大总统让给袁世凯后,陈其采离开了总统府,于吴兴创办经武学堂,由于袁世凯对陈其采非常忌惮,不久便将经武学堂查封。从此,陈其采离开了军界。
在袁世凯的打击下,陈其采内心极为苦闷。今后的路该怎么走?随后而来的一件事改变了陈其采的一生。
陈其采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时,同期有一个叫冯耿光的同学,此时任中国银行总裁。正当陈其采苦闷之时,他发了一封邀请函,请陈其采北上任中国银行总文书。在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陈其采欣然同意北上任职。从此,陈其采由军界转入了金融实业。
但好景不长,冯耿光不久即辞去了中国银行总裁之职。随后陈其采也辞职南归。适值清末状元张春在南通创办的大丰公司缺乏主事者,陈其采遂应聘任该公司总经理一职,从事棉垦,经营实业。陈其采本以为下半生就以经营实业以富国民为己任,不料好事多磨。由于南通位于长江入海口处,滨海啤湿,陈其采即到此地,水土不服,遍身患疹,痒痛不止。虽经一年多的治疗,却无成效。无奈陈其采只好离开南通回上海就医,并应聘任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
陈其采虽已离政治数年,但对政治仍是倍加关注,1923年,浙江军阀卢永祥通电不承认曹锟贿选的总统,并停止与北京政府的往来。北京政府乃下令撤去卢永祥浙江督军之职,并令江苏军阀齐燮元督部剿办,于是江浙战争全面爆发。陈其采不顾顽疾在身,与当时的社会名流阮性存、褚辅成、张一敖等奔走呼吁,力图化干戈为玉帛。陈其采以其军事、经济阅历和复杂的政治背景,逐渐在经济领域取得了较高的地位,到本世纪20年代初,他脐身财界高层,与张静江、虞洽卿、叶葵初、蒋抑厄、李馥苏、陈光南、宋汉章、张嘉廒等人齐名,共为江浙财团的头面人物。
1924年,孙中山委派蒋介石负责筹备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蒋介石电邀陈其采赴粤任职军界。陈其采到了广东,却婉言谢绝了蒋介石的使命。
他说:“我虽军人,但脱离军界已经很久,有些事情已很不熟悉了。若勉为其难,恐怕会误大事”。蒋介石却很坚决。因为他知道陈其采既留学日本多年,又曾在军队多年,在军界有很多是往日的同学、同事,甚至学生。蒋介石要利用的是他的影响。更何况陈其采之兄陈其美曾提拔了蒋介石,如今蒋介石是该报恩了。他对陈其采说:“先生自幼矢志革命,为国家做一番事情。如今国民革命在即,正须借用先生这样的同志相助,先生岂能坐视,请先生万勿推辞。”
陈其采见蒋介石如此“诚恳”,也不好意思再推辞不出。再三思考之后,他回答蒋介石说:“年来滥竽银行界,对于金融略有认识。北伐筹饷,愿对此效力。”
蒋介石只要陈其采能出来为他办事,倒也不在乎他是在金融界、军界。于是同意了陈其采的请求,任命他为全国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浙江省分会会长,负责与金融界联络,筹切助北伐。
当时江浙尚在直系军阀孙传芳的势力范围之内,而孙传芳又是北伐对象,在他的老窝里筹饷,甚是艰险。陈其采化名“陈安”,通过种种渠道,屡屡往返于广东、上海及浙江的普陀一带,使大批款饷源源不断流向广东,有力地支援了北伐。
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攻克南京。同时,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解放了上海市。至此,直系军阀孙传芳彻底溃败,北伐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正当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之际,蒋介石却叛变了革命,举起了屠刀,向革命群众挥舞。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18日,成立了由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南京国民政府。
自此之后,陈其采死心塌地地跟随蒋介石,历任浙江省财政厅长、江海关监督、江苏省财政厅长、导淮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创超然主计制度,陈其采任筹备委员会主任。
2.记得当年陈其美
在陈其业三兄弟中,名声最为显赫的要数陈其美。他是陈氏家族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不仅在同辈人中闪射出烁人的光芒,而且还以其光亮昭示了下一代人走向声名显赫的道路。
陈其美,生于1878年,早年在乡间也曾读过几年书。但在他1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为了使自己所经营的商业后继有人,竟要他弃学从商,年幼的陈其美只能唯父命是从,到崇德县北的石门镇的善长典当铺,随杭州人吴小舫学习典当业。和陈其业、陈其采相比,在老爹陈延佑的眼里,陈其美肯定是最不争气的儿子。中国的传统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有读书有出息,前途才最大。在陈氏三兄弟中,最初都是想走一走科举这一条路的,而且老大陈其业和老三陈其采还都中过秀才。惟有老二陈其美,刚过15岁,老爹陈延信便勒令他弃学从商,绝了他读书做官的路,在一个名叫善长的典当铺当一名小学徒。习商之余,他经常阅读报纸,十分关注世界大事,中国国情。对清政府的腐败,他极为愤慨。在致亲友的信中,他“痛言清廷失败,须人民自图振作,20年后方能重振国威,洗雪国耻”,并力劝弟弟陈其采东渡日本求学。从1891年到1902年,从15岁到26岁,一干12年,陈其美的学徒生涯还没看到完结的样子。1902年,陈其采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刚刚23岁,就出任驻沪新军统带,不久便出任湖南武备学堂监督。陈其美在典当铺干了12年,学徒还没干完,陈其采只在日本留学5年,就得到了湖南武备学堂监督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兄弟间巨大的差异,不能不使陈其美产生改变现状的想法。他觉得,要想改变现状,最好也是走陈其采的路。
1902年,陈其采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到了故乡。在他回乡之后,陈其美经常听他讲述日本崇拜中国古代民族英雄的种种见闻,阅读他从日本带回的有关岳飞、文天祥等人生平事迹的书籍。了解了民族英雄们抵御外来侵略,反抗民族压迫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联系现实生活中帝国主义的步步进逼,清政府的腐朽卖国,陈其美的思想激起了阵阵波澜。特别是当他听到陈其采讲述日本富强之源,“在变法维新,振兴实业”等国富民强的道理后,他深切地感到中国必须作一番彻底的改造,才能跟上世界潮流,摆脱亡国灭种的危险。他又觉得自己身居石门,习商十余年,见闻孤陋,天地狭窄,很难施展自己的抱负。因此他决定辞去典当铺职业,易地另谋发展。1903年,他离开了石门镇,来到了上海,在同泰康丝栈任助理会计。
上海是当时新学运动的中心,也是救国运动的中心。激烈的革命潮流,使陈其美大开眼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四处交结仁人志士。在上海,他先后结交了革命党人秋瑾、徐锡麟、谭人风、张静江等,并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了革命活动。这时他才感到自己所从事的商业于国于民都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他曾慨叹道:“商贾征逐未利,何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