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一卡耐基其人 >

第66章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一卡耐基其人-第66章

小说: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一卡耐基其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作一部米老鼠电影需要 90 个工作天,但将 90 天花在“三只小猪”上 就太不划算了,因此决定以 60 天完成这部电影。当时参与制作工作的人员, 
谁也不敢奢望这部卡通片能获得成功,但出乎意料的,竟然得到全国观众的 好评。
从乔治亚州的棉花田,到奥勒冈州的苹果园,到处都有其主题曲“可恶 的大野狼!谁怕你!谁怕你!”的歌声。
根据狄斯奈自己所说,曾有一家电影院连续放映这部电影达 7 次之多, 以卡通片而言,这真是史无前例的纪录。
米老鼠电影的风行程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即使是这一刻,相信仍有许 多人正在观看“米老鼠”哩!
不论做任何事,其成功的秘诀就是喜欢自己的工作——这也正是华德·狄 斯奈一生所抱持的信念。他曾说过,赚钱并不是有趣的事,唯有工作才能使 
他在生活中产生感激之情,并感受到冒险的乐趣。
自有卡通片以来,“谁怕大野狼”这首歌可说是第一首畅销曲。这首曲 子是狄斯奈的助手福兰克·查契尔于短短的 5 分钟内,写在信封背后所完成 
的。且因为这首歌的成功,立刻有 5 家制片公司委托查契尔为他们的电影作 曲。
〔补注——“米老鼠”获得大成功之后,华德·狄斯奈于 1928 年创立华 德·狄斯奈制片公司。除电影之外,他还创建、经营举世闻名的狄斯奈乐园。 于 
1966 年逝世。  Walter Elias Disney(1901— 1966)〕
五、露易沙·梅·亚寇德


世界一流的少女小说家,但却不喜欢这一类的作品。
自基督诞生的 500 年前,古希腊剧作家伊斯基拉斯在雅典上演他的永恒 悲剧之后,安·尼可拉斯所作的喜剧“埃比的爱尔兰玫瑰花”,于 1924 年获 
得破纪录的成功。此纪录仅有于纽约无线电城连续演出三周,而且场场客满 的“小妇人”,可与之媲美。
电影“小妇人”上演 17 天之后,门票依然供不应求,购票的观众大排长 龙,当时正逢圣诞节期间,前往附近购买圣诞礼物的人,都对这种盛况大感 
惊讶,这是纽约史无前例的景象。
“小妇人”是由长篇小说改编而成,作者名叫露易莎·梅·亚寇德,年 轻时是个顽皮少女,成年之后却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也丝毫不予关心。对 
于写作题材,则尽量避开与女孩有关的事情,但出版社却一再要求她写有关 女孩们的小说,亚寇德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勉强答应,但心中却是十 
二万分的不愿意。
若非作家由衷所写的作品,绝对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这是作家们公 认的当然道理;但是露易莎·梅·亚寇德写“小妇人”时,不但毫无笔兴, 
甚至还有厌恶的感觉,曾经数次掷笔不愿再写下去。当她把笔及稿纸扔到一 旁时,就吹声长长的口哨,把心爱的小狗叫到身边,然后飞也似地奔进森林 
中;再不然就跑到朋友家,找个问题和他辩论。这个朋友就是有名的思想家 拉弗·华尔德·爱默生。
“小妇人”完成之后,她自认为是部失败的作品,但出乎意料的,刚推 出就成为畅销书籍,不但如此,100 年后的今天,它的畅销程度依然维持不 坠,仅美国就有 
2000 万名读者。根据数年前全国图书馆馆员大会的投票结 果,“小妇人”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少女小说。
露易莎·梅·亚寇德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肯客德镇。年轻时是个相当活 泼的少女,甚至被当地人视为怪人,她经常边走路边吹着口哨——这是一般 
少女不被允许的事;或者穿着短裙、露出脚踝和男孩子赛跑——这也是一般 女孩不可能做的事;有时候还会爬上苹果树,坐在树干上看书。这种种行径 
都非镇人所能接受,他们认为这个女孩的将来实在大有问题。
露易莎·梅·亚寇德之所以从事写作,是因为母亲体弱多病,家里还有 好几个年幼的妹妹,为了帮助生计,只好以写作赚取稿费。她的父亲是个好 
好先生,但也是个毫无现实观念的空想家,他平常什么事都不做,只是偶尔 从事布道,赚个 5 元、10 元的,认为能过简朴的生活就该满足了。但这一家 
的贫穷程度,几乎已到随时都可能断炊的地步。
虽然生活这么窘迫,她父亲却是相当的慷慨,有一次竟然把所剩无几的 薪柴通通送给附近的贫困人家,太太及女儿都阻止:“我们自己也要用啊!” 
他以不在乎的口气说道:“别担心,到了半夜神会赐给我们许多干柴。”大 家只好无可奈何地躲进被窝,咬紧牙关度过这个寒冷的漫漫长夜。
那天晚上,大风雪袭击了新英格兰一带,这家人早上起床一看,竟然有 一堆木柴堆在家门口,这可能是行人正背负着木柴经过,因为风雪太大行走 
不便,只得丢弃这些木柴自己离开。父亲看到这堆木柴,便得意地说道:“你 们看,神果然赐木柴给我们。”说完便把那些木柴搬进屋里。
露易莎·梅·亚寇德将完成的作品寄给出版社,但过不多久就如球般地
弹了回来,尝试过好几次,都遭到同样的命运,有个好心的编辑甚至劝她道:
“你绝对无法写出受大众欢迎的小说,不如放弃成为作家的野心,去做裁缝 等工作。”
亚寇德一家所住的白色老旧木造房子,至今仍留在马萨诸塞州的肯客德 镇,每年拜访这座房子的小说迷多达 2。3 万人之多,对其中的大部分人而言, 
这座房子无异于圣地一般。有一次我前往拜访时,看到有位女性读者,流着 眼泪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显然地,她是因为能亲眼目睹美格、乔、 
贝丝等住过的房子而兴奋地流下眼泪。
有位立志成为作家的年轻人问露易莎·梅·亚寇德:“请问如何才能成 为作家?”
她答道:“算了吧!如果能够做其他的工作,我劝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 吧!即使当个清洁工人也好,千万不要想当个作家。”
〔补注——因为“小妇人”的成功而成为名作家是 1868 年的事,后来又 陆续出版了许多作品,但一般皆认为“小妇人”是最佳杰作。她几乎从未接 
受过学校教育,仅在孩童时期接受父亲的教导。一个小女孩竟会和大思想家 爱默生成为好朋友,是相当令人意外的,主要是因为他是父亲的友人且住在 同村。   
Louisa  May Alcott( 1832-1888)〕
六、欧威尔·莱特


虽然完全改变了世界历史,却不认为自己已完成大事业。
50 年前,在俄亥俄州的某乡村发生一件小事,至少在当时看来是个小事 件,但就现今而言,这件事完全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也可能永远对未来的 
人类产生大影响。
在那决定命运的一天,欧威尔·莱特走进俄亥俄州达顿图书馆,在书架 上拿起一本书,内容是描写德国人利连达尔以滑翔机飞行的事,这架滑翔机 
虽然没有引擎,但的确飞了起来。欧威尔·莱特一直到晚上上床睡觉时,仍 念念不忘这个故事,人能够在天空飞行,这真是太美妙了!于是第二天便将 
这个故事告诉哥哥欧巴,欧巴也深深地被这个故事迷住,两兄弟从此便潜心 研究,终于发明了莱特式飞机,莱特兄弟的名字因而永留于后世。
他们都未受过高深的教育,高中没念完就告辍学,但他们都拥有比大学 文凭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丰富的构想及大志向。例如,他们曾到郊外收集 
牛、马的骨头,卖给肥料公司;也曾到处搜集废铁,卖给废铁店;后来又开 设印刷所,想发行日刊新闻,结果惨遭失败;这次他们又开了一家脚踏车店, 
修理兼出售脚踏车。
不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心中始终无法忘怀在空中飞翔的梦想,每到礼 拜天下午,他们就在山坡躺上好几小时,看着白头翁在头上绕着圈子飞翔, 
或老鹰随着上升气流攀飞到高空的情景。
后来他们就在脚踏车店设置一个风洞,实验翼受到风力时的情形,也放 风筝作研究,最后终于制造出一个大型风筝似的东西,即是所谓的滑翔机。 
他们将这架滑翔机运到北卡罗莱纳州吉迪·霍克斯的宰魔丘,因为这里不断 吹袭着海风,且地面是高低起伏的柔软砂地。他们持续好几年滑翔机实验之 
后,便将手制引擎装进滑翔机,形成今日飞机的雏形。1903 年 12 月 17 日是 个人类历史上永志难忘的日子,兄弟俩以 5 
角硬币决定由谁做第一次的飞 行,结果欧威尔赢了!那是个极为寒冷的阴天,冷风夹带着流水不断地袭击 
吉迪·霍克斯海岸一带,半哩远的海滩传来阵阵巨浪拍打岸边的声音,准备 作飞行实验的 5 个人,为抵御严寒,只好不断地跳跃,并拍打着双手。天气 
纵然冷得令人难以消受,欧威尔·莱特却无法穿着大衣,因为穿上大衣势将 增加飞机的负荷。
上午 10 时 35 分,欧威尔坐上已产生隆隆爆音的飞机,他伸直双腿,以 俯卧的姿势拉动操纵杆,这架莱特式飞机开始发出啪卟啪卟的声音,开放式 
的排气管也喷出了火焰,然后就浮起于空中,它忽上忽下地摇晃着飞行了 20 秒,最后降落在 100 尺之远的砂地上,这就是人类最初的飞行。
这的确是一个大事件,它使人类的文明史进入一个崭新的里程!人类自 远古以来的梦想终告实现了!这也是人类初次双脚离开大地,朝向星空飞将 起来。
但欧威尔·莱特却说,他对这次成功的飞行并不特别感动或兴奋,因为 这本来就是他预料中的事,事实上他并不太喜欢飞行。据说唯一令他感到兴 
奋的时刻,只是小时候从床上醒来,心中认为人类有朝一日,一定能在空中 飞翔的那一刻而已。
莱特兄弟的个性相当敦厚谦虚,有一天,哥哥欧巴从口袋掏出手帕时, 一条红色缎带从口袋中掉下来,他妹妹便问他那是什么东西,他以淡然的口
气回答道:“这个东西啊?我忘了告诉你,这是今天法国政府颁赠的荣誉国 民勋章的缎带。”
莱特兄弟自幼就被教导须严格遵守基督教教示,因此他们绝对不在安息 日,也就是礼拜天飞行。有一次,西班牙国王要求,让他搭乘他们的飞机, 
那天刚好是礼拜天,所以他们拒绝他的要求,即使对方是国王,他们也绝对 不作违背良心的事。
他们兄弟一生未婚,根据他们父亲的说法,不论是兄或弟,都无法同时 负担太太及飞机的费用。结果,都放弃太太而选择了飞机。
〔补注——1909 年,莱特兄弟根据与美国政府订立的契约,制造第一架 军用机,并设立美国莱特公司。首次飞行成功的实验机,目前保存于美国首 
府华盛顿的国立博物馆。哥哥死于 1912 年,弟弟则于 1948 年逝世。 Orville Wright(1871—1948)〕
七、马丁·强生 一句“你会不会烹饪”的问话,使他的足迹跨越到大地的边缘。 马丁·强生曾深入非洲内地拍摄数千张狮子生态的照片,据他自己说,
他最后一次前往非洲,在那儿滞留 20 个月之久,在那期间所目睹的狮子数 量,是前所未见的,但始终没有发射过一颗子弹。事实上,他身上根本没有 带枪。
到非洲探险的人,大都会得意洋洋地述说曾经历过多么惊险的场面,但 根据马丁·强生的说法,只要充分了解非洲的猛兽,即使只有一根竹制的拐 
杖当武器,也能平安无事地从开罗走到开普敦。
马丁·强生开始到世界各地旅行是在 14 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是堪萨斯州 珠宝商人,自幼就帮着父亲拆解来自遥远世界各地的货品,对于货签上所写 
的诸如巴黎、热内亚、巴塞隆纳、布达佩斯等富于异国风情的地名,他深感 好奇,也深深地被迷住了。有一天,他终于离家横越美国大陆,搭上前往欧 
洲的家畜船,到达欧洲之后便开始找工作,凡是能胜任的工作他都做,但并 不一定经常能找到工作,他曾在布鲁塞尔因三餐不继而束手无策,也曾因到 
处碰壁而呆坐在法国西北部的布勒斯特港,远眺大西洋的彼方。在此绝望的 情况下,乡愁顿时涌上心头,于是在伦敦一个货箱中度过一夜之后,偷偷地 
溜进开往纽约轮船上的救生艇中。在走投无路的窘况下,他只好回自己的故 乡堪萨斯州了。
就在船上,一件偶然的事改变了他的一生,使他立志要作更宏伟的冒险。 航行途中,船上的航海技师给他一本杂志,让他打发时间,他在杂志上看到 
一篇有关“野性的呼唤”作者杰克·伦敦的记事,提到杰克·伦敦计划搭乘 长 30 尺的“史那号”船,航行世界一周。
强生回到故乡后,立刻写一封达 8 页的信给杰克·伦敦,信中有一段这 么写道:“我曾有远赴国外的经验,出发时口袋中只有 3 块 5 毛钱,而我回 
国时,口袋中仍有 2 块 5 毛钱。”信寄出之后,他就焦急地等着回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