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 >

第15章

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第15章

小说: 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问题。在赞成报告的人中,也存在着赞成的程度不同的差异。
  具体到6个中央局书记中,华北、东北、西南的态度比较明确:华北认为报告很好,很满意;东北表示报告写得好;西南说,报告写得合乎实际情况,我们赞成。西北、中南,则采取了稍有保留的态度:西北说,报告关于党的部分,写得特别好,是整个报告的高潮。言外之意,赞成报告的第一部分即关于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第二部分关于集中统一,还是有些问题的;中南说,省、市、地委的同志对报告都满意,不是推翻,但接着表示了对反对分散主义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两个大区,虽然有不同看法,但可以说对报告整体上还是拥护的,不是推翻的态度。但华东,却表示了与此相反的态度,柯庆施明确表示:这个报告越看越没劲。在以后的讨论中,刘少奇等对柯庆施等的意见表示了否定的态度,下边还要谈到。


二十一人报告起草委员会也起波澜(2)


  在中央工作的同志也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陈云说: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报告,鼓得起劲。陈云一向不轻易表示自己的观点,但在讨论这个报告的时候,态度十分鲜明。在他看来,这个报告成绩和缺点讲得是适当的,抓反对分散主义也是抓在了点子上,这符合毛泽东为这次大会定的调,要开一个鼓劲的大会,也符合当前人们的思想状况,是鼓得起劲的。 李先念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谈了他那个财政系统对报告讨论的情况,说大家对报告的精神、方针一致赞成。周恩来比较系统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表示同意报告的方针,强调第二、三部分写得好。同时对报告的第一部分如何修改,谈了自己的想法。
  就这样,第一个问题定了下来,报告稿不用推翻重来,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便可以了。
  讨论之二:反对分散主义是不是抓住了主要矛盾?
  反对分散主义的问题,是报告稿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七千人大会原定的开会的目标所在。但正如前面所述,恰恰在反对分散主义问题上,来自地方的意见很大,同中央明显存在相当的分歧。在中央看来,这是一个带有颠覆性的意见,因此毛、刘、邓十分重视,才决定立即成立有21人参加的起草委员会,充分听取意见。因此,在起草委员会讨论到这个问题时,自然颇费周折。
  在中央工作的同志认为,抓集中统一是对的,是抓住了要害。现在确实存在着严重的分散主义,上下都有,如果不反,当前的许多问题无法解决。
  陈云说:什么叫计划经济,就是要集中统一。半计划就是无计划。
  周恩来说:因此必须加强集中统一,反对分散主义,鼓实劲而不是鼓虚劲,报告就是这个精神。在周恩来看来,这次大会讲这讲那,如果不反掉分散主义,鼓了半天劲,也没有鼓到实处,是不起作用的。
  李先念显得更为激动,他说:集中统一非常同意,要讲北京话,讲标准话。
  李富春说:中心问题就是集中统一,什么叫集中统一?统一思想,统一方针政策,统一行动。
  刘少奇、邓小平更是把反对分散主义提到一定的高度来强调。刘少奇说:我们现在有些现象,类似南斯拉夫的企业所有制,自己搞原料。企业所有制,侵害了全民所有制。阎锡山搞过村公有。这种社会主义,资产阶级也能接受。请大家考虑一下,我们不反,修正主义来得快,搞不好也要出修正主义。刘少奇还说:满天飞商业,全国最少一百万人,是国营企业?社会主义商业?半社会主义商业?还是南斯拉夫?什么叫全民所有,省、市、企业、部门的商业是什么性质,如何管?这里面有个南斯拉夫性质的问题。在刘少奇看来,分散主义不反掉,会出修正主义。“问题可谓严重之极!”
  邓小平还说:是道德品质有了问题,走黑路。社会主义国家存在两条道路斗争,存在资本主义复辟可能,是个理论问题,有现实意义。不要认为苏联现象只有苏联有。前8年,后4年,社会风气不同。看来,邓小平对分散主义也是深恶痛绝的。
  他还说:是1958年以前中央领导更集中?还是1958年以后?我脑袋里是1958年后分散,不是整体。真正的集中是少而精。最集中时,最民主,最能发挥积极性……在邓小平看来,分散主义不反掉,资本主义就会复辟!
  遗憾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同志在这个问题的理解上,都有些误解。中央把反对分散主义作为当前的主要矛盾来解决,是因为眼下的经济太困难了,这样一来,却忽视了地方同志的感受。报告稿给人的感觉好像过去几年的错误,主要是由地方的分散主义造成的,而不是中央的重大失误造成的。致使与会的地方的同志比较激动,心里很是不服。
  在讨论时,柯庆施就说,现在考虑当前主要矛盾是什么?我想是1957年以后,群众积极性发动起来了,和盲目性存在矛盾。他接着说:就是要集中统一,可是写法如何写?言外之意,中央就是强调集中统一,也不要从反对分散主义入手,因为那不是主要矛盾。报告稿中,在反对分散主义方面,举了上海的例子,所以柯庆施又说:上海的例子,我不赞成改,就是后面改一句话,东西不都是上海用了。明显的,柯庆施很有情绪。
  陶铸则婉转地表示,集中的原则没有问题,问题是分散主义怎样产生的,是下面搞的,还是个结果?分散主义如何反?陶铸的话虽然婉转,但仔细分析,他是要让大家想一想产生分散主义的根源,弦外之音是,中央反对分散主义并没有反在根子上。他的意见同柯庆施不太相同,但也有相通的地方,即认为中央强调集中没有问题,反对分散主义也可以,但分散主义不是主要矛盾,所以如何反是个问题。
  王任重不是大区第一书记,但他也参加了起草委员会的工作。王任重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省委第一书记之一(另一位是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也是45岁),很受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器重,因此是惟一一位以省委第一书记资格参加起草委员会的成员。但他在会上,并没有因为“位卑”而少言寡语,相反,说起话来还很有些火药味。他说:在湖北对反对分散主义的反映比较强烈。
  王任重讲的是实话。湖北省省长张体学曾明确表示,当前主要矛盾不是分散主义,是主观主义。几年来,发生的问题,是高指标,“左”倾蛮干。问题是出在主观主义上,不是分散主义。反分散主义,不反主观主义,分散主义也反不了。计划大,指标高,还能不出分散主义?现在反分散主义,可不要反到县以下去。客观地说,张体学的意见很有些道理。王任重大概受本省同志的影响,或者说从本省的情况出发,提出:湖北对过分集中和分散谁是主要的,意见不一致。要办供给制,一下都办。对1959年毛主席的六条指示是地方反对,还是庐山会议吹掉了?过去几年的缺点错误,是省委负主要责任,还是下面负主要责任?地委同志不赞成把反对分散主义搞到县以下。


二十一人报告起草委员会也起波澜(3)


  王任重在讲了湖北同志的意见后,又讲到他自己的态度,他说,我个人赞成全党加强集中统一,尤其在目前困难时期是十分必要的。对报告总的讲满意,但相互关系,经验教训是什么,好像和集中统一不大衔接。分散主义是不是工作不好的原因?是一个错误,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王任重绕了一个圈,其实还是在强调,分散主义不是主要矛盾。在这个问题上,他是比较直接表明自己不同意中央意见的。
  鉴于地方的抵触情绪,邓小平解释说,反分散主义是向全党提问题,一定要这样抓。下面只看到小天地,这不怪他们。我们要用正确的思想去引导他们。内蒙乌兰察布盟和辽宁的例子,说明加强全局观念的教育,不会伤害农民和基层的积极性。群众自动检讨,有什么不好?群众是战略家。长征时,伙夫关心的是向南走还是向北走。前一阶段,把群众觉悟估计得过高,现在是否估计过低了,要在群众中树立全局观点,整体观点,要让他们看到长远目标,光明前途,这些很重要。
  彭真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反对分散主义提出了意见。因为报告在提出反对分散主义的问题时,也举例批评了北京市存在的分散主义,北京市委就写了一个报告给中央,表示了不同的看法。彭真当时兼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所以他有更多的机会较详细的听到北京市委书记刘仁等的意见。居于这样一种身份,所以彭真对反对分散主义的问题就有了另外的一种角度。他说,分散主义首先是中央,不是地方。各部门逼得中央签字。中央各部门有各式各样的分散主义。第二才是省、市委。他还针对报告将分散主义归结为资产阶级思想的问题①说,分散主义,不能通通地归结为资产阶级思想。北京市的来料加工,有的是给中央各部干的,有的是给天津干的,有的是给军委干的,这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计划缺口很大,只给三分之一的材料,这能叫无产阶级思想?我们给人家的材料就是不够,你叫马列主义,他叫资产阶级思想,叫目光短浅,市侩习气,政治庸人!你那么马列主义呀!照报告里说的这些内容,势必要把这里这些人的责任都搞清楚。
  柯庆施这时在一旁插话:如果这样讲,我们就要求中央审查,看我们这些人是不是这样的人。
  听到这里,邓小平说:这一段可以改一下(指分散主义一段),改为:分散主义助长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发展,助长了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滋长,说明分散主义给那些坏分子以可乘之机。
  刘少奇补充说:要承认这几年老实人是吃了一点亏。
  薄一波插话说:报告稿中,可以不写“鉴于张国焘向党闹分裂、严重地破坏党的纪律的历史教训”这几句。
  彭真接着说:这样写,似乎现在这些人都变成张国焘了。不论他是什么人,话说过了头,是说不服人的。我们这些人辛辛苦苦千方百计多生产一些,是资产阶级思想,是目光短浅,市侩习气的政治庸人!那些吃了饭打扑克、看戏、逛大街的,倒是马列主义者?加工订货,来料加工不能搞了,以后搞什么?
  柯庆施也说:主席、中央历来是主张发挥地方积极性的。
  刘少奇表示:中央的集中统一,不要影响发挥地方、部门的积极性,而是要更好地、实事求是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有些规章制度,过去搞得好的,要坚持执行,不恰当的,要修订。这方面,地方也要提意见。
  彭真因此建议:可以加一段,说明要千方百计完成国家计划,也要完成地方计划。企业完成了任务,七凑八凑再搞一些,应该是可以的。产品分配集中了怎样搞,要研究,像机器就很复杂,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是否都能管得了,企业成分问题也需要具体研究,他们分了材料,允许干什么?还有,这个问题要搞清,不论是南斯拉夫办法,还是分散主义,要从制度上考虑。我不是因为兼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推卸责任,也不是犯了错误不承认。所有不同看法,要弄清楚。再有,集中和分级管理是矛盾的统一,要很好处理这个矛盾。不要说下放,什么都下放,说集中,什么都集中。1958年下放时如果规定几条什么不能下放,这几年的毛病可能少一些。现在集中也要具体规定杠子,哪些集中,哪些不集中。地方的合理的积极性留下了,更便于集中统一。
  彭真的话说得十分坦率,就像竹筒倒豆子,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很少保留地全部倾吐出来,明确表示产生分散主义的责任在中央,而不在地方,对分散主义更不能归结为什么资产阶级思想,关键在于中央要有一个合理的制度,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听了彭真的话,中央领导纷纷发表意见。被称为经济专家的陈云非常具体地说:集中统一,要有个办法,把劳动、物价、物资、钞票管起来。物资分为工业物资和商业物资,如果没有物资的统一就谈不上集中统一。物资怎样管?有老口径可以管起来。所有物资统统都要列入计划。1957年我搞的地方财政分成,企业分成,利润分成,适不适当?这几年口子散大了,中财委有个物资局,1958年后,聋子放炮—散了。收回下放的工厂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你的产品归我管。把物资分配都列入计划,老一套章程,并不困难。再一个清仓,要把通用的东西,通通拿出来。
  陈云还说:中央集中统一,产品统一分配,是指主要物资,即过去所说的统配、部管物资。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