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 >

第426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426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钞》,「更有一问,答亦具三意」。这个问还是问的有些菩萨听到净土法门,但是不愿意往生,有些菩萨他发愿求生净土,这是什么意思?清凉大师为我们解答是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自不要生,为引众生令修净土因故」。自己为什么不要生?已经破了无明,像我们前面所说的,起心动念放下了,这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生不生净土对他来说不重要,可以生也可以不生。但是应化在六道里面,特别是六道众生,六道众生的烦恼习气深,造业也广,所以要想超越轮回确实非常困难。菩萨知道有这样殊胜的一个法门,他要劝导一切众生对这个法门生起信心,发愿求生,所以他带头他做示范,他也求生净土。他不是为自己,他是为度众生。
  第二,大师用个比喻来说,「如人不善於水」,就是不会游泳,「见子堕水」,这个子是很亲,见到自己的小孩掉到水里面去,他就想赶快去救他。自己不会游泳,那不是「自他俱没」,两个人都淹死吗?所以他聪明,「应求船筏而济渡之」。这个比喻说,要找渡水的工具,你才能够救他,才能够帮助他。这个比喻比喻得好,为什么?把权教菩萨都包括在内。权教菩萨还没有真正发心修净土,看到自己家里的亲人,父母、兄弟、妻子、儿女在生死边缘当中,没有法子了生死出三界,这是大苦。这些菩萨们知道自己修行得不错,还是没有把握超越轮回,听到这个法门有这样的殊胜,真干!他生到净土,家里的人、亲朋好友看到了,会对这个法门生起信心、愿心,也依教奉行,彼此都得度。这是一个意思。更深的一层意思,他生到净土,见到弥陀,他就有能力帮助跟他有缘的人。什么缘?生生世世、宿世今生家亲眷属,他都知道了,我们没有见性的人不知道,见性的人他都知道。
  现在这个世间,我见到有些同学他们做催眠,我在旁边参观,真的让这个人进入深度催眠,说出他过去生中的状况。这我亲眼看到的,大概三个半小时将近四个小时的样子,他说出八世,过去八世,这是我们道场的一个义工。八世不相同的状况,曾经有一世他做过女生,女孩子,有一世做士兵,这是很古老的时候,在战场上被人杀了。问他,杀他那个人你知不知道?他说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他从后面把他杀死的,没有看到面孔。你恨不恨他?恨他。这个催眠师告诉他,你杀别人,人家恨不恨你?这样的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应当把怨恨放下。他心里稍微平静一点。这个在现在很流行,证明一个人有过去世。人既然有过去世,肯定就有来世,三世因果就证明了,真的不是假的。而且做催眠的这种方法并不是很难,一般人看几次都可以学会。到西方极乐世界不需要用这个方法,你能够看到过去无量劫来生生世世的父母、家亲眷属。为什么我们在这个世间,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就很欢喜、就很熟悉?过去生中善缘。有些人,陌生人,头一次看到,心里就不舒服,什么原因?肯定过去生中跟他结的是不善的缘。如果没有前生,怎么可能有这种现象?这种现象我们冷静自己想想,都有。所以,三世轮回在哪里?就在现前。我们明白了,佛菩萨教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无论是善缘、是恶缘,统统要把它归到法缘就好。家亲眷属能够变化成法眷属,一同学教,一同念佛,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成菩萨,手连手、心连心来教化六道里面苦难众生,这就对了。不再跟一切众生结恶缘,怨缘一定要化解。所以这是很深的一个意思。
  第三,「悲故乐住,智故往生」。佛法,特别是大乘,永远离不开悲智这两桩事情。他有慈悲心,不忍心看到众生在六道里迷惑、造业、受苦,所以他真正能跟一切众生同甘苦、同患难。这就是《还源观》讲四德末后这一句「代众生苦」,就这个意思,不离开六道,不离开苦难众生。因为他有智慧,他知道往生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那就一了百了,永远解脱。他自己成就了,也帮助有缘人都成就,这个意思我们不能不知道。
  下面第三个小段,「徵释」,这个文我们念一念,不长。
  【何以故。欲令菩萨。於佛法中。心转增广。】
  经文就到此地。清凉大师告诉我们,他说「何须学此」,这个须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必须,何必一定要学这个法门?底下答的是,「令得通别二种益故」,这是为了让有缘的众生得到两种利益,一种是通,一种是别。先说别,「别,谓增胜广大,此之别益,皆希后位,准下颂文,亦令不退」,这个意思好。别是什么?增胜广大,就是慈悲增长,智慧殊胜。菩萨的悲跟智都往上提升,提升的目的是希望证得底下一个果位,这是初住菩萨,向上提升就是二住菩萨。那不能不学,你要不学就不能提升。「有所闻下」,最后一句:
  【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这句话非常重要,太好了,这是「诸位通益」,前面是别益,这是通益,「以解从内发,故不由他」。这个解是什么?悟,我们现在讲悟,觉悟,觉悟不从外来,决定是从内。怎么觉悟的?心地清净就觉悟,与外面不相干,所以故不由他。他指谁?他有三种,一种是「他人」,与别人没有关系;二者「心外」,他与心内有关系,他跟心外没有关系;第三「性外」,觉悟是自性,自性之外没有觉悟。所以一定晓得是从内发。我们真正要求开悟,求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不能向外求;可是外面可以做助缘帮助我们,这个倒要懂的,外面能够帮助我们,而真正觉悟一定是从内发的。我们为什么悟性发不出来?大乘教里面常说,你的烦恼、习气障碍住你,所以你悟性透不出来。诸佛菩萨千经万论,无不是教导我们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起心动念,你能放下一分就有一分的悟处,能放下两分就有两分的悟处。现在问题是我们放不下,怎么办?佛有种种法门,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些是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帮助你放下的。放下,开悟了,悟还是自性的,从内,不是从外头,这个不能不知道。
  佛菩萨如是教导我们,在中国古圣先贤他也懂得,他教导的这些方法跟诸佛菩萨好像没有两样。老祖宗教人「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书是方法,一遍一遍去读,读懂了很好,不懂不要去研究,一直读下去,一遍一遍读,念到一千遍豁然开悟。这什么原因?原来用念书这个方法,把自己的烦恼控制住,只要烦恼控制住,智慧就往前透。这个道理,觉悟的人明了,古圣先贤知道,佛菩萨知道。所以读千遍,甚至於读几千遍,这是什么?这是一种控制烦恼的方法,也就是断烦恼的方法,或者是转烦恼的方法。你得有耐心,你要依照这个方法去做,真这样做,做的时间长了,心就定了,定能开慧。由此可知,心浮躁,就是我们现在讲心浮气躁,他怎么会开悟?经文摆在面前,我们看一遍不懂,看十遍也不懂,看一百遍也不懂,什么原因?心浮气躁。你看一千遍就懂了,为什么?心定了,浮躁消失掉,清净心现前。
  特别是大乘经典,佛菩萨说,祖师大德给我们说,字字句句有无量义,我们连一个意思都看不出来,怎么能看到无量义?真的无量义吗?现在我们明白了,我们相信真的是无量义,为什么?它称性,性是无量的。「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自性的德号,什么意思?就是无量义。阿,这是梵语,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智、翻作觉,要完全翻出来,无量智慧、无量觉悟,就是无量义,字字句句都无量。不要说一尊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来给我们说一个字,说无量劫都说不完。妙,这法真妙!为什么?它跟性德是贯通的。所以,经典你要通了,你得大自在,长说、短说,深说、浅说,无不自在。什么样根性的人给他用什么样的方法讲解,他都得利益,上根大彻大悟,中根大悟,下根小悟,他统统都有悟处,这个法妙。所谓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是讲一切经都有这种通益,这个利益。所以,在佛法里面有句话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圆通,圆是圆满,圆满通达的人,无论拈哪一法他都圆满通达,真的像清凉大师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个里头都有喜乐,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我们学佛求什么?就求这个。
  自解,「自解亦三」,这一条重要。我们如何能够自解?自然就明白,自然就通达。第一个,「一者熏习成性,故能自解」,这一条就是多闻的益处,所以听东西一遍不行。现在人,他所学到的是知识,不是智慧,佛法教人要开智慧,从内开智慧,不重视知识。现在社会普遍的都是知识,佛学、儒学、道学,知识;我们要翻过来,我们要学佛、学儒、学道。儒释道都有智慧,智慧都是从内发的,都不是从外来的。那要怎么办?薰习,所谓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通常教人,无论学什么东西,至少要学三十遍,很少,不多。古德教人,至少是三百遍,为什么?他有悟处。现在人没这个耐心,学三百遍他不可能,所以我要求三十遍。行吗?行。三十遍他学会了,他就会自然去学三百遍,为什么?甜头尝到了,我不教他学三百遍,他也会学三百遍;三百遍学到,那个甜头就更甜,他会学三千遍。所以对於现代人,我们劝导他,不能一下就讲三千,把他吓到了,他一遍也不学;慢慢的来,诱导他,三十遍。甚至於很多,他三十遍不肯学,我们陪他学。
  诸位要记住,现在这个时代善知识少了,不像古时候,真的有大德、有高僧,你亲近会得利益。现在没有了,没有怎么办?念书、念经,经是佛菩萨说的。《华严经》这部经,如果你念三千遍,你怎么会不成佛?没这个道理。我们怎么办?带著他念,陪他一起念。我们可以把经典做成有声书,做成光碟,文字,不要有任何形相,文字打在光碟萤幕上,有声音,带著他念。他能够每天念几遍,我相信念三个月他就有味道了,法味尝到了,三个月法味尝到了。尝到之后,他不能停,停了他就退转,他如果不停,继续努力,三年。不要换东西,一样东西,一门深入,为什么?一,心是定的,看很多东西,心是浮的,差别在此地。一样东西,心是定的,等到你在一部东西里面开悟了,智慧开了,这时候你可以广学多闻。所以,佛法不是一定限制你不能学,不是的,智慧开了才学;智慧没有开,就守住一门。智慧开了之后,你学东西就很容易、很简单,一听就明白,一看就懂了。
  在古印度,我们看龙树菩萨的传记,《高僧传》里头有,龙树菩萨的传记,龙树菩萨开悟了。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留下来的《大藏经》,龙树菩萨花了多少时间把《大藏经》全学会?三个月,九十天。释迦牟尼佛讲四十九年,他九十天就全通了,这个我们要记住。在中国,唐朝时候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他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五祖忍和尚跟他讲《金刚经》大意,他不认识字,他不能看文字,讲给他听,讲大意,我想顶多两个小时,他就通了。这一通,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经他全通了,怎么知道?我们在《坛经》上看到,无尽藏比丘尼一生受持《大涅盘经》,分量很大,四十卷,念得很熟,她念了很多年,没开悟。六祖听她念经,她念完了之后,他就把经文的意思讲给她听,无尽藏比丘尼非常讶异,向他请教,他讲得太好了。拿著经本去问他,能大师说我不认识字。她更奇怪了,不认识字,怎么意思能够完全通达?他说这个与认不认识字没关系。与什么有关系?与你的心情有关系。你有妄想分别执著就不通,你天天念也念不通;哪一天把妄想分别执著念掉,就通了,就这么回事情。所以无尽藏比丘尼也开悟了。以后他教学,遇到一个法达禅师,一生受持《法华经》,这个人听说能大师开悟了,明心见性了,他去参访。见面,这是给老师礼拜,行礼,行礼头没有著地。三拜拜完了起来,能大师就问他,你刚才礼拜头没著地,是不是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头不著地是傲慢,被能大师看出来。他说,他读了三千遍《法华经》。《法华经》很长,一天顶多读一遍,七卷,那卷都很长,这个诸位都知道的。三千遍是十年的功夫,真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能大师问他,《法华经》讲些什么?他说不出来,回过头来向能大师请教。惠能就说:我不认识字,这个经我没听过,你既然念得这么熟,你背一遍给我听听。《法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