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堂书话-上-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盖即《周官》狸物蠃■之类,味胜蚬蛤,若以较西施舌则远不逮矣。”诗中
注云:
“蛏本江海所产,而西湖酒肆者乃即买之湖上渔船,乘鲜烹食极美。同
年王谷原与麴生交莫逆,每寓杭乡试时邀同游西湖,取醉酒家。有五柳居酒
肆在湖上,烹饪较精。谷原嗜食蛏,谓此乃案酒上品,即醉蛏亦绝佳,因令
与煮熟者并供之。此景惘然。”第三十首为《活虾》,诗中有注两则,均琐
屑有致,为笔记中之佳品:
家乡名渔家之船曰网船,渔妇曰网船婆。夏秋鱼虾盛时,网船婆蓑
笠赤脚,与渔人分道卖鱼虾,自率儿女携虾桶登岸,至所识大户厨下卖
虾,易钱回船,不避大风雨。
南中活虾三十年前每斤不过十馀文,时初至京,京中已四五倍之。
近日京城活者须大钱三四百文,其不活而犹鲜者,以用者多,亦须二百
左右,然大率捞之浊水中,其生于清水者更不易得。
适值那时所得的几部诗词里也还有类似的题咏,可谓偶然。其一是全祖
望的《句馀土音》,系陈铭海补注本,其第五卷全是咏本地物产,共有六十
九首,只可惜原注补注都不大精详。“四赋四明土物九首”之一为《荔枝蛏》
诗下原注云:
“浙东之蛏皆女儿蛏也,而荔枝则女儿之佳者。”上文所云小娘蛏盖即
一物,吾乡土俗蛏不尚大者,但不记得有什么别名,只通称蛏子耳。冯云鹏
著《红雪词》甲乙集各二卷,乙之一中有禽言二十二章,禽言词未曾见也,
又有咏海错者二十五章,其十四到十六皆是蛏,曰竹蛏,曰女儿蛏,曰笔管
蛏,却无注。其第二咏白小,有注云:
“即银鱼,杜诗,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记事珠》以为面条,非
也,吾通产塔影河者佳,不亚于莺脰湖。”《食味杂咏》南味之五云《银鱼》,
注云:
“色白如银,长寸许,大者不过二寸,乡音亦呼儿鱼,音同泥,银言白,
儿言小也。此鱼古书不载,罗愿《翼雅》于王馀脍残云又名银鱼。脍残虽相
类,然大数倍,不可混也。”诗中注云:
“银鱼出水即不活,渔家急暴干市之。有甫出水生者以作羹极鲜美,乡
俗名之曰水银鱼,以别于干者。”
东墅老人对于土物之知识丰富实在可佩服,可惜以诗为主,因诗写注终
有所限制,假如专作笔记象郝兰皋的《记海错》那样,一定是很有可观的。
至于以诗论,则谢金圃的银鱼诗与冯晏海的白小词均不能佳,因系用典制题
做法,咏物诗少佳作,不关二公事也。倒还是普通一点的风物诗可以写得好,
如前所举棹歌即是,关于白小可举出吾乡孙子九一绝句来:
南湖白小论斗量,北湖鲫鱼尺半长,
鱼船进港■船出,水气着衣闻酒香。
孙子九名垓,有《退宜堂诗集》四卷,此诗为《过东浦口占》之第二首,在
诗集卷一中。(廿四年三月十三日,北平)
□1935年
4月刊《文饭小品》3期,署名知堂
□收入《苦茶随笔》
醉馀随笔
从友人处得见《国风》杂志,登载洪允祥先生的《悲华经舍杂著》,其
一为《醉馀随笔》,据王咏麟氏跋谓系宣统年间在上海时所作。全书才二三
十则,多明达之语,如其一云:
韩柳并称而柳较精博,一辟佛,一知佛之不可辟也。李杜并称而李
较空明,一每饭不忘君,一则篇篇说妇人与酒也。妇人与酒之为好诗料,
胜所谓君者多矣。
洪君盖学佛者,又性喜酒,故其言如此,虽似稍奇,却亦大有理。韩愈的病
在于热中,无论是卫道或干禄,都是一样。谢肇淛《五杂组》卷十三云:
今人之教子读书,不过取科第耳,其于立身行己不问也,故子弟往
往有登■仕而贪虐恣睢者,彼其心以为幼之受苦楚政为今日耳,志得意
满,不快其欲不止也。噫,非独今也。韩文公有道之士也,训子之诗有
一为公与相谭潭府中居之句,而俗诗之劝世者又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
语,语愈俚而见愈陋矣。
盛大士《朴学斋笔记》卷七云:
明鹿门茅氏论次古文,取唐宋八大家为作文之准的,。。而韩之三
上宰相、应科目与时人诸书颇为识者所訾议,乃独录而存之。
又云:
昌黎与于襄阳书,盛夸其抱不世之才,卷舒不随乎时,文武惟其所
用,此真过情之誉也。而日志存乎立功,事专乎报主,古人有言,请自
隗始,又隐然以磊落奇伟之人自命矣。乃云愈今日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
是急,不过费足下一朝之享而已,又何其志之小也。唐人以文字干谒,
贤者亦不以为讳,但昌黎根柢六经传世不朽之作后人不尽选读,而反读
其干谒之文,何耶。
讲道统与干谒宰相,我看不出是两件事来,谢盛二公未免所见不广,乃
欲强生分别,其实这里边只是一味烦躁,以此气象,达固不是诸葛一流,穷
也不是陶一路也。如谢氏言,似歆羡公相亦不甚妨碍其为有道之士,如盛氏
言,又似被訾议的干谒文字亦可与根柢六经之作共存共荣,只是后人不要多
选读就行。或者韩愈对于圣道的意识正确无疑,故言行不一致,照例并不要
紧,亦未可知。我辈外人不能判断,但由我主观看去总之是满身不快活,辟
不辟佛倒还在其次,因为这也只是那烦躁之一种表示耳。关于李杜,不佞虽
并不讴歌杜甫之每饭不忘,却不大喜欢李白,觉得他夸,虽然他的绝句我也
是喜欢的。这且按下不提,再说洪君的随笔又有一则云:
《甲申殉难录》某公诗曰,愧无半策匡时难,只有一死答君恩。天
醉曰,没中用人,死亦不济事。然则怕死者是欤?天醉曰,要他勿怕死,
是要他拼命做事,不是要他一死便了事。
此语极精。《颜氏学记》中亦有相似的话,却没有说得这样彻透。近来常听
有人提倡文天祥陆秀夫的一死,叫大家要学他,这看值得天醉居士的一棒喝。
又一则云:
去年游西湖深处,入一破寺,见一僧负锄归,余揖之曰,阶上冬爪,
和尚要他何用?僧曰,只是吃的。曰,恐吃不下许多。曰,一顿吃一个
饱。曰,和尚也要饱?曰,但求一饱,便是和尚。至今思之,此僧不俗。
此僧与此居士真都不俗。十多年前曾在北京某处教员休息室中每周与洪君相
遇,惜不及共作冬瓜问答,真是失之交臂,至今展读遗语,更觉得真真可惜
也。(六月)
□1935年
6月
21日刊《华北日报》,署名不知
□收入《苦竹杂记》
刘青园常谈
近来随便翻阅前人笔记,大抵以清朝人为主,别无什么目的,只是想多
知道一点事情罢了。郭柏苍著《竹间十日话》序云:
十日之话阅者可一日而毕,阅者不烦,苟欲取一二事以订证则甚为
宝重,凡说部皆如此。药方至小也,可以已疾。开卷有益,后人以一日
之功可闻前人十日之话,胜于闲坐围棋挥汗观剧矣。计一生闲坐围棋挥
汗观剧,不止十日也。苍生平不围棋不观剧,以围棋之功看山水,坐者
未起,游者归矣,以观剧之功看杂著,半晌已数十事矣。
这一节话说得极好。我也是不会围棋的,剧也已有三十年不观了,我想
匀出这种一点工夫来看笔记,希望得到开卷之益,可是成绩不大好,往往呆
看了大半天,正如旧友某氏说,只看了一个该死。我的要求本来或者未免稍
苛亦未可知,我计较他们的质,又要估量他们的文。所以结果是谈考据的失
之枯燥,讲义理的流于迂腐,传奇志异的有两路,风流者浮诞,劝戒者荒谬,
至于文章写得干净,每则可以自成一篇小文者,尤其不可多得。我真觉得奇
怪,何以中国文人这样喜欢讲那一套老话,如甘蔗滓的一嚼再嚼,还有那么
好的滋味。最显著的一例是关于所谓逆妇变猪这类的纪事。在阮元的《广陵
诗事》卷九中有这样的一则云:
宝应成安若康保《皖游集》载太平寺中一豕现妇人足,弓样宛然,
同游诧为异,余笑而解之曰,此必妒妇后身也,人彘之冤今得平反矣,
因成一律,以《偶见》命题云。忆元幼时间林庾泉云,曾见某处一妇不
孝其姑遭雷击,身变为彘,唯头为人,后脚犹弓样焉,越年馀复为雷殛
死。始意为不经之谈,今见安若此诗,觉天地之大事变之奇,真难于恒
情度也。惜安若不向寺僧究其故而书之。
阮云台本非俗物,于考据词章之学也有成就,乃喜记录此等恶滥故事,殊不
可解,且当初不信林庾泉,而后来忽信成安若以至不知为谁之寺僧,尤为可
笑。世上不乏妄人,编造《坐花志果》等书,灾梨祸枣,汗牛充栋,几可自
成一库,则亦听之而已,雷塘庵主奈何也落此窠臼耶。中国人虽说是历来受
儒家的熏陶,可是实在不能达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一面固然还
是“未知生”,一面对于所谓腊月二十八的问题却又很关心,于是就参照了
眼前的君主专制制度建设起一个冥司来,以寄托其一切的希望与喜惧。这是
大众的意志,读书人原是其中的一分子,自然是同感的,却要保留他们的优
越,去拿出古人说的本不合理的“神道设教”的一句话来做解说,于是士大
夫的神学也就成立了。民间自有不成文的神话与仪式,成文的则有《玉历钞
传》,《阴骘文》,《感应篇》,《功过格》,这在读书人的书桌上都是与
孔教的经有并列的资格的。照这个情形看来,中国文人思想之受神道教的支
配正是不足怪的事情,不过有些杰出的人于此也还未能免俗,令人觉得可惜,
因此他们所记的这好些东西只能供给我们作材料,去考证他们的信仰,却不
足供我们的玩味欣赏了。
对于鬼神报应等的意见我觉得刘青园的要算顶好。青园名玉书,汉军正
蓝旗,故书署辽阳玉书,生于乾隆三十二年(一七六七),所著有《青园诗
草》四卷,《常谈》四卷,行于世。《常谈》卷一有云:“鬼神奇迹不止匹
夫匹妇言之凿凿,士绅亦尝及之。唯余风尘斯世未能一见,殊不可解。或因
才不足以为恶,故无鬼物侵陵,德不足以为善,亦无神灵呵护。平庸坦率,
无所短长,眼界固宜如此。”又云:“言有鬼言无鬼,两意原不相背,何必
致疑。盖有鬼者指古人论鬼神之理言,无鬼者指今人论鬼神之事言。”这个
说法颇妙。刘本系儒家,反释道而不敢议周孔,故其说鬼神云于理可有而于
事则必无也。又卷三云:“余家世不谈鬼狐妖怪事,故幼儿辈曾不畏鬼,非
不畏,不知其可畏也。知狐狸,不知狐仙。知毒虫恶兽盗贼之伤人,不知妖
魅之祟人,亦曾无鬼附人之事。又不知说梦占梦详梦等事。”又一则列举其
所信,有云:
信祭鬼神宜诚敬,不信鬼神能监察人事。信西方有人其号为佛,不
信佛与我有何干涉。信圣贤教人以伦常,不信圣贤教人以诗文。信医药
可治病,不信灵丹可长生。信择地以安亲,不信风水能福子孙。信相法
可辨贤愚邪正,不信面目能见富贵功名。信死亡之气病疫之气触人成疾,
不信殃煞扑人疫鬼祟人。信阴阳和燥湿通蓄泄有时为养,不信精气闭涸
人事断绝为道。信活泼为生机,不信枯寂为保固。信祭祀祖先为报本追
远,不信冥中必待人间财物为用。似此之类不一而足,忆及者志之,是
非亦不问人,亦不期人必宜如此。
此两则清朗通达,是儒家最好的境地,正如高骏烈序文中所说,“使非行己
昭焯,入理坚深,事变周知,智识超旷,何以及此”,不算过誉,其实亦只
是懂得人情物理耳,虽然他攻异端时往往太有儒教徒气,如主张将“必愿为
僧者呈明尽宫之”,也觉得幼稚可笑。卷三又论闱中果报云:
乡会两闱,其间或有病者疯者亡者缢者刎者,士子每惑于鬼神报复
相骇异。余谓此无足怪。人至万众,何事不有,其故非一,概论之皆名
利萦心,得失为患耳。当其时默对诸题,文不得意,自顾绝无中理,则
百虑生焉,或虑贫不能归,或忧饥寒无告,或惧父兄谴责,或耻亲朋讪
笑,或债负追逼,或被人欺骗,种种虑念皆足以致愚夫之短见,而风寒
劳瘁病亡更常情也,恶足怪。若谓冤鬼缠扰,宿孽追寻,何时不可,而
必俟场期耶。倘其人不试,将置沉冤于不问乎。此理易知,又何疑焉。
人每津津谈异,或以警士子之无行者,然亦下乘矣。犹忆己酉夏士子数
人肄业寺中,谈某家闺阃事甚■,一士摇手急止之曰,不可不可,场期
已近,且戒口过,俟中后再谈何害。噫,士习如此,其学可知。
在《乡闱纪异》这类题目的故事或单行本盛行的时候,能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