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 >

第24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24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聪明人,古德常讲「随文入观」,观是观照、照住、照见,这里头层次不同。上上根人照见,经典一展开,完全契入,跟经教合而为一,这入佛境界。中根的人没有这样殊胜的成就,他照住,照住是自己起心动念跟经教相应。下根的人又差一层,还是得受用,展开经典学习,真学!佛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做,依教奉行,这叫观照。我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一定照著佛所讲的做,他得受用。所以,读诵受持、为人演说,各个层次不一样,我们自己在哪一个层次自己要知道、要清楚;好像我念书,我现在念哪个学校、我念几年级,很清楚!我的志愿希望明年我要升一级,年年高升,从小学升中学,从中学升大学,从大学升研究所,这才能有成就。自己修学,自己现在在哪一个等级上不知道,你在学校念书,问你念哪个学校不知道、念几年级不知道,你怎么能有进步?
  学佛,总而言之,是要学做一个明白人,凡夫是迷惑颠倒,学佛就是学做一个明白人而已,明白人快乐!迷惑的人即使命里头有富贵,虽然天天享受富贵,他不快乐,他没有办法证得心开意解,这个乐他没有。他有五欲六尘之乐,世法里头一般讲红福,红尘之福。读书学道之人,这个学道,道是道德,修养道德之人他们有享受,他们享清福,跟红尘之福不一样,享清福。清福是心里面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自在、快乐。虽然生活贫穷,他跟大自然合而为一,这里头有天然的乐趣,是一般世人(佛法讲凡夫)没有法子体会得到的。这里面最大的乐,是境界的提升,真快乐!好像念书一样年年升级,提升自己境界。
  「华饰」,饰是装饰,连著底下一句:『种种璎鬘共垂下』,「下」,回向偈里面讲「下济三途苦」,那我们晓得上面一句是自行,「种种」这一句是化他,自行化他。自行是真正「上报四重恩」,化他是落实「下济三途苦」,但是你要晓得,自行跟化他是一桩事,是分不开的。自行就是化他,为什么?自己做出榜样、做出模范给众生看,目的是启发众生的性德。一切众生本性是善的,佛法当中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儒家讲「人之初,性本善」,他今天的本善、他的佛性被物欲蒙蔽、被烦恼盖覆,不能现前。他不是没有,他有!觉悟的人、菩萨们做出种种示现,只有一个目的:启发众生的性德。伦常是性德,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现在被烦恼习气、世俗的五欲六尘掩蔽了他的性德,所以伦常是什么他不知道,更不知道这个东西是本有的。圣人怎么样去教他?圣人做出样子来给他看,让他在这里面亲身感受,醒悟过来!
  现在这个真的在社会上不多,还有一些家庭,兄弟姊妹年节的时候团聚在一起,我们中国人讲团圆,那是伦理的聚会。这个聚会是做给社会大众看的,「这样的人生不错,好!我们应当效法。」兄弟不团结、不和睦,老死不相往来,这个世界上很多很多。看到人家兄弟和睦、家庭团聚,他作何感想?这个教育要提倡。所以今天还有很少数的大家庭,兄弟姊妹多的,儿孙满堂的,每年这种聚会我觉得有录相的必要。这个录相应当在广播电台去广播,让社会大众看看这个家庭,家庭的温馨,兄弟姊妹妯娌之间和睦团结,这个家族其乐融融!这就是教化社会。佛门里面的道场、学校也是家庭,一定要把六和敬的精神表演出来,表演出来就是「种种璎鬘共垂下」。
  人生如戏,我们把这一场戏演好,诸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都是演戏的。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八相成道,你说他不是演戏是做什么?从出生到入般涅盘,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表演!表演出觉悟的人生,觉者的生活。我们果然看清楚、看明白了,这个值得我们学习。这个人生我们体会到了,这有意义、有价值,这个好!我们也模仿,我们也向释迦牟尼佛学习。没有这个启发,我们性德里头虽有这个善根,就是现在这个经文里面讲的,阿赖耶里头有这个种子,没有人把它引发出来,佛菩萨给我们做增上缘,把它引发出来。这一引发,那我们表演的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给谁看?给社会大众看的,不是给自己看的。给自己无所谓,给大众要演得逼真。没有人看到,有鬼神看到,这个表演是让九法界众生做观众的。
  我们这个样子是不是个好样子?让一切众生看到这个样子,作何感想?你要能想到这一点。凡是不好的样子,从哪里做起?念头,不好的念头不能有,不好的形象不能有,不善的言说、不善的行为不可以有,从这些地方做起。释迦牟尼佛老老实实给你讲,不是个老修行,不是一天到晚没事干,天天教学,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不讲了,他老人家就走了,死了;佛法不叫死,叫圆寂。圆寂是什么?功德圆满了,清净寂灭,回归到清净寂灭,他在这个世间教化功德圆满了。天天在工作,他走的时候八十岁。为我们所示现的,「活到老,学到老」,实际上他已经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还要学什么?学给我们看,他天天在学。戒定慧三学是他的生活,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一不是戒定慧。
  「宝末为轮布其地,种种严饰皆珍好」,释迦牟尼佛一生八十年的写照、写真。对待社会、对待大众,就是末后这两句:「真珠为藏众华饰,种种璎鬘共垂下」,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点点滴滴无一不是给九界众生做榜样,做觉悟的榜样。你不是这个样子,你就迷惑;你是这个样子,你就是觉悟,我们要细心观察。世尊,那是一个活的《大藏经》,活的《大藏经》,你们想想看对不对?经律论都在他这个形象里头,戒学、定学、慧学圆满具足。他怎么成的?我们要明了,你要不明了,你到哪里去学?你要清楚、你要明了,你要知道怎样学习。他能到这个地步,我也能,你也能,大家都能!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人都是性本善,在这个理念上,才成就教育。哪个人不可教?在理论上讲,没有!人人都可教。但是接受教学的人成就不同,那不同是由於他个人的因素,这个因素里头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不是他根钝,是他懒惰,不肯好学,那就完了!佛菩萨对他也没有办法。
  我们知道世尊弟子当中最有名的是一个迟钝的、根性很差的周利盘陀伽,他怎么能成功呢?他勤奋,他不懒惰。再笨的人只要他勤奋,都有成就。中国古人讲的「困而知之」,他能学成功。最怕的是懈怠懒散,那就完了,那个真的是佛菩萨帮不上忙。帮不上忙没有关系,他这一生懒惰,看他来生,看他后生,佛菩萨有耐心,生生世世等著你,什么时候你把这个毛病改了,你肯干了、认真干了,佛菩萨来帮助你。这一生懒惰懈怠不想学,佛菩萨只好等来生,「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慈悲到极处!这一段六句,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一0卷)  2002/8/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810
  诸位同学,请看「藏海安布庄严」,第四段「海间香河」偈颂第三首:
  【香水宝光清净色,恒吐摩尼竞疾流,众华随浪皆摇动,悉奏乐音宣妙法。】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这一首颂是说的「光云言音」。在华藏世界确实有这样殊胜庄严,这个庄严就是大乘里面常讲的「六尘说法」。华藏六尘说法,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六尘说法,我们再问,我们娑婆世界、我们现在住的这个环境六尘说不说法?说,一样说法!只是我们凡夫之人业习深重,没有能觉察到。什么人能够觉察?契入《华严》的人能觉察。凡夫可以学《华严》,我们在经典开端讲这个经的当机众,也就是说哪些人是这个课程学习者,有条件接受这个课程。凡夫里头有大心凡夫,也是《华严》的当机者,这个就说明白心量小的人不行;心量小的人看《华严经》上所说的,他一定排斥,他不能接受,拒绝,他说这是佛的一些比喻,不是实在的。
  真正能够依教奉行、能够体会得,他是华严会上的当机者。心量不能不大,不大不行!心量一定要大,一定要包容,一定要离分别执著。有执著心量就小了,有分别心量还是不够大;离分别执著,「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在这个经上字字句句你才能看出无量义。要契入,没有别的方法,放下身心世界,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你听佛说法、看佛的经典,你才会契入。所以凡夫的病没有别的,放不下!这个病没有别人能医。佛是大医王,对你也无可奈何!佛只能把事实真相告诉你,你要是真听明白了,自己放下了,你得度了。真正聪明人一定肯放下,不能放下的是六道里头业障深重的凡夫,他没有办法;实在讲,他不是没有办法,他不肯放下,他不相信佛的话。这个地方说起来,信佛难!真难,真不容易!
  『香水宝光清净色』,这是三桩事情,这都是果报,果必有因。所以看到果,我们就想到因行,我们如何来修因?「水」,水之香从哪里来的?从戒来的。宝之光从哪里来的?「清净色」,清净从哪里来的?从定慧。所以这一句里面,「香」、「光」、「清净色」,真因都是戒定慧。末后一句:『宣妙法』,戒定慧三学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之法统统包括,总不离三学。所以这一句里头,是三学的果德。如果你真修戒定慧三学,这个果德报在哪里?首先报在你的身。我们身有毛细孔,这大家都知道,毛细孔流出来是汗,汗是水。有戒德的人、有禅定功夫的人、有真实智慧的人,他的汗流出来是香的。我没有遇到过,香港同修早年我来讲经的时候,一九七七年,许多老同修来听我讲经,告诉我,他们见到虚云老和尚。大陆解放好像一两年那个时候,虚老和尚在香港住了一个星期。老和尚不洗澡,又不剃头,这个大家都知道的,他一年剃一次头、洗一次澡,所以你们看他那些照片,如果是剃头的,那就是过年的时候。平常头发都很长,一年剃一次头、洗一次澡。他身上的衣服,虽然那个衣领子都是黑的,汗垢都是黑色的,闻一闻是莲花香味,香水!「宝光」是他智慧光采,身心清净、一尘不染,色身清净。老和尚活了一百二十岁才走的,清净色身!
  这是说明,这都是事实,你认真修戒定慧三学,报在你的身体,身体是戒定慧三学成绩的样子,你修行的成绩就在这个身体、这个形象上,不要到别的地方去看。有一种人看得非常清楚,练气功的人他有这个能力。他看的是气,佛法讲的是光。我也遇到过练气功的人,他告诉我:真正修行好的人,他的光是金色的,其次是黄色的;最不好的,是灰色的,灰暗色,那是烦恼习气业障很重。烦恼轻,白色的光、金色的光。宝光是戒定慧光,这一句是讲一切佛法总的纲领。
  『恒吐摩尼竞疾流』,「疾」是快速,好像在竞赛一样。显示什么?显示诸佛菩萨度众生的心切、行动敏捷。像观世音菩萨示现千手千眼,眼到手就到,这大慈大悲。我们今天有苦有难,观音菩萨有没有见到?见到了。手有没有到?没到!为什么没到?我们不愿意接受。菩萨不是没有见到,是见到了,很清楚、很明了,我们愿意接受,他就来了。真的是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为我们说法,一定适合於我们的根性,我们肯定得利益。我们不能接受,什么叫不能接受?根本不能奉行,不要说听不懂,听懂了也不会去干,佛菩萨不来。佛菩萨要来的话,加重众生造罪业,为什么?毁谤圣贤、批判圣贤、侮辱圣贤,那个罪过是地狱罪,菩萨怎么忍心叫一切众生因他而堕地狱?这个佛菩萨不会做的。所以,佛菩萨来是大慈大悲,佛菩萨不来还是大慈大悲。你果然肯依教奉行,他来了;不能依教奉行,他不来!
  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你细心去观察,长时间观察,在几十年中一定会有一两个、几个人真的依教奉行。我们就明了佛菩萨住世为什么?就是为了这几个人,旁边的这些大众沾光。这里头不是很清楚、很明白显示出来吗?不舍一人!有一个人真正能够依教奉行,他来示现,他为这一个人也能住世几十年,帮助他、成就他,其他一概旁听生,种善根,那一生不能成就。细心去观察,世法里头有多少人讲「观察入微」,我们就看到了。粗心大意看不到。这个人往往我们一般佛门里讲的,传法的人。这个传法,绝对不是说我是这一代、你是下一代的祖师,我写个证书给你,你是下一代的祖,不是的!是你真正学到了,真的你跟这个老师学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