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儿子娶个媳妇,自己住在小夫妻家,干干木匠活,抱抱孙子。可是就连这
样朴实的梦想也落空了。战争即将结束的时侯,父子俩从不同战线齐集在柏
林附近。索科洛夫焦急地等待着,巴不得立刻能跟儿子见面。5 月9 日早晨,
就是胜利的那一天,儿子被一个德国狙击兵打死了。“在远离故乡的德国土
地上,埋葬了自己最目的欢乐和希望”,索科洛夫怀着破碎的心,孑然一人
复员了。他不愿回家乡,便到一个老朋友处重操旧业——当货车司机。在当
地茶馆附近,一个小孤儿惹起他的怜爱,他假称自己就是父亲,从此一老一
小相依为命,小凡尼亚温暖了索科洛夫的心,而他的父爱保证了一个孤儿的
健康成长。“我”越听越感动,对他们父子的命运深表同情。故事以作者的
二段抒情插笔结束,起到点题作用:“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两颗被空前强烈
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什么东西在前面等着他们呢?我希望:这个
俄罗斯人,这个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的人,能经受一切,而那个孩子,将在
父亲的身边成长,等到他长大了,也能经受一切,并且克服自己路上的各种
障碍,如果祖国号召他这样作的话。”“我怀着沉重的忧郁,用眼睛送着他
们。。,本来,在我们分别的时侯可以平安无事,可是,凡尼亚用一双短小
的腿连跳带奔地跑了几步,忽然向我回过头来,浑动一只粉红色的小手。刹
那间,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我慌忙转过脸去。不,
在战争几年中白了头发、上了年纪的男人,不仅仅在梦中流泪,他们在清醒
的时候也会流泪。这儿重要的是能及时转过脸去。这儿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
孩子的心,不要让他看到,在你的脸颊上怎样滚动着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
泪。。”
作品鉴赏《一个人的遭遇》(原名《人的命运》虽然只是一篇3 万余
字的短篇小说,但它在当代苏联文学中具有重大的开拓意义。在人物塑造上,
肖洛霍夫开赞美普通人、平凡的人和“小人物”之先河。他重视写普通人的
日常生活和个人命运,展示平凡中的伟大,展示人性美。主人公索科洛夫是
一个普通工人,种过地,又当过兵,他的一生遭遇非常平凡,却具有普遍性。
索科洛夫是世纪的同龄人,是自十月革命以来苏维埃国家所经历的苦难的负
荷者,是两次战争造成的灾难的承受者:国内战争使他成了孤儿,卫国战争
又使他失去妻子儿女。战前他为社会主义建设付出了辛勤劳动,战争爆发时
他第一批应征入伍,战后,索科洛夫怀着一颗破碎的心,却没有颓丧。他收
养了一个孤儿,对他倾注了全部的父爱。这是一个坚强的苏联公民的形象。
小说以新的角度处理了“人和战争”的矛盾冲突。20 大以后赫鲁晓夫指
出“战争除了带来眼泪,带来破坏和毁灭人们用劳动创造出来的珍贵财富以
外,不会带来任何东西。”肖洛霍夫就是根据这一基本观点写作的,他说:
“任何战争都不能创造任何东西,战争就是破坏者。”他还说在他的作品中
没有反面人物,唯一的一个反面形象就是战争。战争造成“两个失去亲人的
人,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砂子。”战争使得勇敢的战士淌
下“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
小说写的是索科洛夫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但主人公不是战斗英雄,而
是当过俘虏的司机。按当时的军规,凡当过俘虏而生还者,必须受到严格的
审查。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情况下,大批官兵被俘。这是战后涉及千家万
户的现实问题。这些战俘身心遭受折磨和凌辱,他们最后历尽艰苦,回到祖
国,却面临着新的不幸,冷漠、怀疑、审查,甚至关进“自己的”集中营。
肖洛霍夫在作品中开创了歌颂“俘虏的英雄主义”的先例。不惜篇幅地描绘
他在德国集中营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曾冒着生命危险逃离集中营,后又
被追回,警犬把他咬得血肉模糊,体无完肤。但他仍奇迹般活了下来。法西
斯听说他讲了不满的话要枪毙他。临刑前要他为法西斯的胜利干杯,他却骄
傲地为自己的死亡干怀,在饥饿难忍情况下,决不流露贪吃的表情,以致从
精神上战胜法西斯而免于一死,最后还巧妙地俘虏一个德军工程师和一皮包
秘密文件,立下功勋。继这篇作品之后,苏联文学出现一大批描写战俘的作
品。
小说在叙述视角的更新方面也作出了贡献。作品全部以第一人称叙述。
一个“我”是作者,他有时作为一个对话者出现,有时作为作者直接抒发感
情。另一个“我”是主人公索科洛夫。全部故事由主人公自己讲述,语言朴
实,深沉,与他的一生经历相适应,读起来也更为亲切、可信。而作为对话
者的作者,虽然插话不多,但总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全篇结束的
那一段作者抒情插笔,明确地点出主题。这种叙述方式一般作家不大采用,
因为作者点题之笔,搞不好就会变成画蛇添足,现代读者不喜欢现成的结论。
只有真正的语言大师,成熟的作家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在结尾处来一个感情
的升华,把句点重合在高潮上。
(倪蕊琴)
弗·德·杜金采夫不单为了面包(1956)
作家简介弗拉基米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杜金采夫(1918—)苏联俄
罗斯作家。生于哈尔科夫州库皮扬斯克市。1940 年毕业于莫斯科法学院,同
年征召入伍,参加卫国战争,受伤后从1942 年至战争结束在西伯利亚军事俭
察院工作。1946—1951 年任《共青团真理报》特写记者。1952 年出版短篇小
说集《七勇士》和《尼娜车站》,1954 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在自己的岗位
上》。1956 年长篇小说《不单为了面包》问世,小说描写主人公(中学物理
教师)搞了一项发明,与官僚主义者、学术权威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作品在
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但受到批评界的严厉批判,被认为是“诬蔑性的作品”。
以后几十年主要致力于苏联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工作,其间还出版有《中短
篇小说集》(1959)、《短篇小说集》(1963)和《新年的童话》(1965)。
1986 年9 月,《星火》和《科学与生活》两家杂志分别发表了他构思并写作
20 余年才得以完成的新作《穿白衣的人们,的片断,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
1987 年,《涅瓦河》杂志在第1—4 期上连载了这部长篇,获得评论界的高
度赞扬,并于1988 年获苏联国家奖金。作品描写50 年代李森科学派迫害生
物遗传科学家、阻碍社会进步的罪行和忠于科学的正直知识分子的思虑、痛
苦、追求和斗争,进一步发民了作家在《不单为了面包》中善与恶、真导假、
美与丑的主题。
内容概要1946 年初,木兹加市最大的联合工厂厂长德罗兹多夫从莫斯
科出差回来了,他在莫斯科工作顺利,还听到了将调任部技术管理局局长的
消息,很是得意,但给洛巴特主带来的却不是好消息:部里不支持他的发明。
洛巴特金是木兹加市中学的物理教师。他研究设计了离心铸管机,可以成倍
提高管子产量和节约原材料。三年前已向木兹加联合工厂合理化建议和发明
管理处提出了制造离心铸管机的申请。材料转到部里。他也领到了发明专利
证书,当时副部长舒季科夫通知他去莫斯科制定方案,待他辞去教职去莫斯
科后,却来得到部的任何支持。原来铸造研究所的权威阿甫吉耶夫教授也在
研究这种机器,他利用自己的影响,使舒季科夫改变了态空。洛巴待金回来
后,中学已聘了别的教师,他失去了工作,从此他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继
续研究,同时又不断向有关部门申诉,木兹加联合工厂厂长德罗兹多夫不愿
与学术权威和上级发生矛盾,何况半年前厂里已收到阿甫吉耶夫为首的设计
师设计的离心铸管机的草图、说明和部里立即按图制造该机的指示,机器也
已在制造,更不会认真对待洛巴特金的申诉了。1947 年初,洛巴特金接到通
知,部里重新研究了他的意见,决定调他去铸造设计院分院制订建造离心铸
管机的技术方案。他于六月中旬去分院,九月完成了方案设计。参与此项工
作的有分院设备科科长马留宾和木兹加联合工厂设计师马克秀坚柯。他俩参
加工作的目的是为阿甫吉耶夫窃取洛巴特金的研究成果。他们把洛巴特金的
设计改头换面,但关键问题没有解决。1948 年4 月洛巴侍金到莫斯科参加部
里专为他的方案组织的讨论会。在会上阿甫吉耶夫的同伙极力反对洛巴特金
的方案,表示基本赞同的只有加利茨基。加利茨基原在铸造研究所工作,对
阿甫吉耶夫的离心铸营机的设计持否定态度,因而离开研究所,到军工部门
工作。他是铸造专家,博士,对洛巴特金的设计早有所闻。他肯定了洛巴特
金设计的基本思想。在阿甫吉耶夫一伙人的操纵下,会议否定了洛巴特金的
方案。加利茨基鼓励他继续搞下去。洛巴特金虽然很困难,但还是决定留在
莫斯科,向育关部门申诉,一面继续修改方案。这时,德罗兹多夫已到莫斯
科,调任部属技术管理局局长。副部长舒季科夫和德罗兹多夫对洛巴特金的
申诉都置之不理。在莫斯科,洛巴特金结识了布西科教授。他也是发明家,
他的发明不被承认,本人还受到排挤,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但又无力与之
斗争。两人谈得很投机,布西科便让洛巴特金住在他那里,一起生活,过着
清贫的日子。到了秋天,他们的经济已到了山尽水绝的地步。德罗兹多夫的
妻子娜佳,在十月份暗中送给洛巴特金六个卢布,帮他们度过难关。娜佳原
是木兹加中学教师。她从同事和丈夫那儿听说了洛巴特金受到的不公正待
遇,对他很是同情,而对德罗兹多夫的官僚主义日益不满,最后终于感情破
裂。现在娜佳常去洛巴特金和布西科的住所,成了洛巴特金的常客和助手。
1949 年2 月区检察院找洛巴特金去谈话,原因是阿甫吉耶夫等人对洛巴特金
诽谤,把他说成是“假发明家”、“骗子”、“十恶不赦的诽谤者”等等,
洛巴特金坚决否认并皮驳了这种诬告。3 月中旬洛巴特金完成了新的设计方
案。他又四出奔走,但处处碰壁。到了7 月,他偶然见到了部长的女秘书,
她答应帮助他,把他的设计和说明转呈部长。过几天,部长果然接见了洛巴
特金,在场的还有舒季科夫和德罗兹多夫。部长对洛巴特金的设计思想感兴
趣,表示了洛巴特金和阿甫吉耶夫的方案可以互相竞赛的意向,责成重新组
织讨论洛巴特金的方案。两周以后,德罗兹多夫主持会议,讨论时,阿甫吉
耶夫勉强同意试制洛巴特金设计的机器,另一位院士则完全肯定洛巴特金的
方案,会议最后通过了洛巴特金方案。现在洛巴特金可以顺利进行工作了。
铸造设计院给了他二名最好的设计师,组成了工作小组,工作进展很快。但
洛巴特金总感到有某种不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加利茨基,加利茨基洽了
他电话,让他有需要时找他。到了7 月底,正当全部图纸即将完成的时候,
对洛巴特金的新的一次打击开始了。部里接到木兹加来的报告,阿甫吉耶夫
设计、由乌留宾和马克秀坚柯制造的离心铸营机试验成功,并运来了该机生
产的样品。舒季科夫随即通知洛巴特金,部长已决定中止他的工作,因为没
有必要造两种同类型的机器。舒季科夫还以优厚的薪俸和职位引诱洛巴特
金,要他放弃原来的设计。此时此刻洛巴特金几乎绝望了。接连二天找部长
都未能见到,碰到曾帮助过他的部长女秘书也认为他是只顾自己的个人主义
者,对他表示厌恶。洛巴特金回到住所,伤心极了,失去了为制造离心铸管
机而奋斗的信心。这时,娜佳向他提供了最新信息。现在需要能防酸的双层
管子,目前还不能生产,而他设计的离心铸管机可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个信
息使他恢复了信心。他决定以他和娜佳的名义共同研究、解决这个难题。他
打电话找加利茨基,他不在莫斯科,到乌拉尔去了。第二天他到铸造研究所
去,发现他的小组已知是部里的决定,停止了工作。这时候加利茨基所在的
军工部门来找洛巴特金,他们要求他和他的小组继续工作,他们作为向科研
所提出科研任务的单位提供全部经费,娜佳作为合作者参加,全部工作必须
保密。这样,由于军工部门的参与,洛巴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