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伥,被解除律师职务回归乡里,这一切给年轻的阿斯图里亚斯留下终生难忘
的印象。他进入大学后积极役身反独裁的斗争,1932 年被迫流亡欧洲,那时
他的行囊中就装着《政治乞丐》的手稿。阿斯图里亚斯与独裁者不共戴天,
而文学则是他介入生活进行斗争的最得心应手的武器。然而他的小说并不因
此流于政治简单化。作者曾这样说明《总统先生》的创作宗旨:“小说中有
政治性的揭露,然而在所有一切的背后分明可以看到一位活生生的拉丁美洲
共和国总统的形象,看到一种对貌似现代实则古老的神奇力量的崇拜。(总
统)是一种神人、超人(不管我们情愿与否事实如此)。他代替了原始社会
中部落酋长的职能,具有某种神力,像神一般肉眼凡胎看不见。”就是说作
品的立意不是一般地控诉某一独裁者个人的罪行,而是把人道主义的批判同
社会分折相结合,着意塑造了一位拉美专制暴君的文学典型。他是独夫民贼,
又是千百年来愚弄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迷信势力和超自然力的化身。作品就是
以此为中心,深刻地剖析了独裁统治的社会意识根源和本质。小说题为《总
统先生》,实际上作品中这个人物仅出场五次,作者以极有限的笔墨勾勒出
阴郁狡黠、凶残狂妄的嘴脸、而在更多的章节中,读者只能从其他人物的言
行、心理和他们的命运描写当中去辨认独裁者如幽灵一般暗中主宰一切的影
子。他是无形的却无处不在,是活在每一个人心中的神祗。小说用这种反客
为主虚实结合的手法,给暴君的形象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迷雾。此外为了突出
作品的主旨,作家颇费了一番匠心。小说以黄昏时分有如咒语般不祥的教堂
钟声开始,渲染出浓重的宗教气氛,灾难就随着夜幕降临。多少人在作者的
笔下哭泣、呻吟、呐喊、抗争,然而始终无法冲破这令人窒息的恐怖气氛。
独裁者依然威严,嗜血无度,无辜受难者依然求告无门。又是在晚祷的钟声
里,故事结束了。全书精心设计的这种阴郁压抑的气氛使人联想起魔鬼统治
下的地狱。小说中的另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是卡拉·德·安赫尔,他的名字
意泽“天使的面孔”,作者每每写到他总要提示“他像撒旦一样,外貌漂亮,
内心险恶”,暗示安赫尔具有双重性格,如圣经中那个对“上帝”不忠的“魔
王”。随着情节的发展,人性在安赫尔心中一点点复苏,他开始向往真正人
的生活,与独裁者貌合神离,失去了主子的宠幸,被投入地牢直至丧命。这
同圣经中上帝将叛逆天使降至地狱,以待末日判决的故事同出一辙。阿斯图
里亚斯巧妙地借用圣经的典故表达一定的寓意,写出人性对邪恶的反叛,大
大深化作品的主题。书中作者似乎不动声色地讲述一切,其实每字每都句带
着强烈的爱憎。小说悲剧性的结局激起每一位读者对独裁暴政的愤慨,也使
人们认识到屈从命运、甘当奴才是没有出路的。要根绝拉美独裁政治这颗毒
瘤,必须砸碎迷信和宿命论的桎梏。这正是小说的艺术成功之所在。
(许铎)
米·安·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1949)
作者简介(见“总统先生”条)
内容概要伊龙大地是土著印第安人世世代代主活繁衍的地方,林木蓊
郁,莽莽苍苍。山下的皮希古伊利托村里住着几十户拉迪诺人其(即西班牙
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种人)。他们计划放火烧山,种植玉米。出售玉米。这
完全违反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当地印第安人认为,人是玉米做的,卖玉
米就是出卖自己的子孙。印第安人部落酋长、勇武的加斯巴尔·伊龙在黄毛
兔子的保护下,率众奋力阻止拉迪诺人烧荒。吓得拉迪诺人不敢出村。在冈
萨洛·戈多伊上校率领下,骑警队开进村子,准备消灭印第安人。托马斯先
生本是印第安部落的成员,后来和绰号叫“狐狸精”的瓦卡。玛努埃拉结了
婚,搬到拉迪诺人村子里。戈多伊上校知道他们和加斯巴尔·伊龙关系密切,
偷偷把一瓶毒药交给瓦卡·玛努埃拉,要她找机会毒死加斯巴尔。刚好在伊
龙酋长的领地上举行一次盛大的野宴。托马斯先生和瓦卡·玛努埃拉应邀赴
宴。这个阴险的女人把毒药放到酒里,骗得加斯巴尔喝下药酒。紧接着,药
性发作,加斯巴尔五内如焚。他连忙跳进大河,痛饮河水,洗净肠胃。骑警
队乘机袭击了印第安人,把他们消灭得一干二净。加斯巴尔·伊龙从水中出
来后,看见自己的部下惨遭屠戮,再次投入河水。加斯巴尔死后,部落的萤
火法师登上伊龙群山,发出咒语,誓报血海深仇。托马斯先生的独生子马丘
洪外出求亲。一天傍晚,在途中遭到萤火虫的袭击。成千上万只萤火虫扑到
他身上,扑到他的坐骑上,用冷火连人带马伦作永远奔驰不息的“光明之神”。
托马斯先生得知儿子失踪的消息,心中不住地滴血。种玉米的人再次进山毁
林开荒。为了多开一些荒地,他们欺骗托马斯先生说,马丘洪满身金煌煌的
出现在大火之中。托马斯先生于是同意他们烧毁大片山林,但他始终没有见
到自己的儿子。几个月后,玉米快结棒了。托马斯先生在一天夜里打扮成儿
子的模样,骑马进入玉米地,他在玉米地里放了一把火,烧着了玉米,也烧
着了自己。大火迅速蔓延开来,把种玉米的人辛勤劳动的成果全部烧毁。骑
警队赶来时,大火已无法扑灭。他们和村民一言不和,发生械斗,双方死伤
数人。瓦卡·玛努埃拉也身陷火海。第一次复仇成功了。在特朗希托斯村,
住着十几家姓特贡的人家。其中娅卡大妈同几个儿子住在一起。娅卡大妈身
染重病,儿子们焦急万分。巫师库兰德罗告诉他们,想治好老太太的病,就
要砍下萨卡通全家人的脑袋,几个兄弟果然杀死了萨卡通一家老小八口人,
老太太的病也痊愈了。原来正是萨卡通出售了杀害加斯巴尔的毒药,萤火法
师通过娅卡大妈的儿子之手实现了第二次复仇。在得知特朗希托斯村出了人
命案以后,戈多伊上校带领人马赶去处理。夜行山路,气氛十分恐怖。返回
时,路经阴森可怖的腾夫拉德罗谷。突然在戈多伊上校头顶上出现了三道包
围圈。第一道是成千上万只夜猫子的的眼睛;第二道是成千上万颗巫师的脑
袋;第三道是数不清的丝兰花。三道包围圈紧紧困住戈多伊上校和他手下的
人。突然,火光一亮,腾夫拉德罗山谷里升起一片大火,把戈多伊上校等人
活活烧死,侥幸逃出的人又被特贡兄弟开枪打死。第三次复仇终于成功了。
在萨卡通全家遇害的时候,只有一个小女孩儿躲在床下,幸免于难。瞎子戈
约·伊克把孩子救出,给她起名叫玛丽娅·特贡。过了些年,玛丽娅·特贡
长大了,嫁给了戈约·伊克,为他生下两个孩子。一天,玛丽娅·特贡带着
两个孩子不辞而别。瞎子沿街乞讨,寻找妻儿,吃尽了苦头。最后,遇上江
湖医生库莱夫洛大夫。大夫用刀子为戈约·伊克刮眼,使他重见天日。戈约·伊
克扮成小贩模样,走街串巷,继续寻找妻儿。有一次,他喝醉了,被人错当
成私酒贩子。草草审讯后,被押送到靠近大西洋沿岸的一个孤岛上的普埃托
古堡去服劳役。话分两头。在圣·米格尔·阿卡坦镇上有一个名叫尼丘·阿
吉诺的邮差。此人忠于职守,送信特别快当。据说,他离开小镇后,就变成
一只野狼。尼丘也碰上了同样的事情。他的妻子恰圭塔也是不辞而别。听人
说,当时正在流行一种怪病,叫“蜘蛛狂”。染上这种病的妇女全都弃家出
走。尼丘为寻妻子东奔西走。路上遇见一个老头儿,说知道他妻子在哪里。
尼丘跟老头儿走了,把要送的信件全部遗失。此事在小镇上引起一场轩然大
波。脚夫伊拉里奥·索卡雍奉命寻找尼丘。在经过阴气森森的玛丽娅、特贡
峰的时候,他仿佛看见了化作野狼的尼丘先生,但他未向任何人透露。尼丘
虽然忽而是人,忽而是狼,但他还是不顾艰险地寻找妻子。一天,他遇上了
一个满头蓝发、满手萤光的人。此人自称是萤火法师,愿帮他寻找妻子。尼
丘随萤火法师走过“五彩堂”,地下洞,经受了三次极其严酷的磨练,还见
到了加斯巴尔·伊龙。萤火法师给他讲述了当年在伊龙大地发生的事情,并
说加斯巴尔不但没死,反而成为“无敌勇士”。尼丘最后来到一家破破烂烂
的旅店,为老板娘做工。他的工作是向孤岛上的普埃托古堡送贷。古堡里囚
着120 名犯人,其中就有戈约·伊克。日月流逝,戈约·伊克服刊期将满的
时候,玛丽娅·特贡和她的儿子找到古堡,找到戈约·伊克。最后,尼丘继
承下旅店的产业。戈约·伊克和玛丽娅·特贡回到皮希古伊利托村,继续种
植玉米。
作品鉴赏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
学流派的主要开创人;《玉米人》是他纯熟地运用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
出的艺术精品。《玉米人》主要描写危地马拉士著印第安人的生活和斗争,
并以此为主线,真实地反映了50 年代以前危地马拉社会的广阔的生活领域。
危地马拉是古代码雅一基切人的故乡。自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危地马拉以
后,土著印第安人一直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奴役。为受压迫的印第安人鸣不平,
是许多拉美进步作家作品的主题。阿斯图里亚斯十分熟悉印第安人的历史、
文化、习俗和生活状况,对印第安人寄予满腔同情。作为具有民主主义思想
的伟大作家,他急切地希望社会正义得以伸张,使土著居民尽快摆脱悲惨的
处境。书中在描述以加斯巴尔·伊龙为首的印第安部落和以冈萨涪·戈多伊
上校为首的骑警队之间的壁垒分明的斗争时,作者显然是站在印第安人一边
的,当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历史还没有提供实践的答案。阿斯图里亚斯
的答案是:反抗精神不死,坚持不懈地反抗下去终究会战胜压迫者。这个答
案自然显得空泛、抽象,但比起某些土著主义印第安文学作品来,还是积极、
乐观的。作者没有把他的笔触局限于描写印第安人的生活和斗争,而是从山
区写到平原,从乡村写到集镇、城市,在读者面前生动具体地展现了本世纪
50 年代以前的危地马拉城乡社会风貌和各阶层人物的真实面目。小说一开
头,阿斯图里亚斯就描写了一个似梦非梦、亦梦亦党的场面,一下子把读者
带进一片迷离惝恍的气氛中。接下来,作者采用虚实交错的笔法,把现实、
梦境、神话、幻觉。。熔为一炉,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或实实在在或离奇古怪
的故事。在结尾处,作者一方面感情真挚地叙述戈约·伊克历尽艰辛终于合
家团聚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另一方面又插入尼丘忽而是人、忽而是狼的荒唐
情节。这样,首尾呼应,通体和谐,全书笼罩着一片或隐或现的“魔幻”迷
雾。这套写法看来相当怪诞。有的地方神神鬼鬼,显系虚构,有的地方扑朔
迷离,晦涩难懂。究其原因,首先是作者青年时代受到法国超现实主义的影
响,把这一文学流派关于写潜意识、写梦幻、写事物的巧合的主张运用到自
己的创作中去。其次,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超现实主义的框框之内,而是追求
反映和表现本国的现实。拉丁美洲这块大陆的确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自然
现象、历史社会现象都很奇特,其中就有一些至今难以解释的谜。古代印第
安人流传下许多神话传说,不少传统的思维方式还保留在今天的印第安人群
落中。阿靳图里亚斯除以普通人的思维反映和表现一般易于理解的现实之
外,还从印第安人特殊的视角观察现实,描写现实。例如,印第安人认为人
神相通,梦幻和现实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作者把印第安人这种认识世
界的方法称为“二元观”);再如,印第安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保护他的
动物,每个人可以变化成保护自己的动物,这种动物叫“纳华尔”,这种主
张叫“纳华尔主义”。阿斯图里亚斯未必信仰印第安人的这类观念,但是无
疑地他喜爱这种原始的、质朴的观念以及印第安人祖辈流传的美丽的神话—
—例如,人是玉米做的、玛丽娅·特贡峰的神秘莫测,等等——,并把这些
巧妙地、圆熟地运用到《玉米人》的创作中去。作者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创
作手法,的确大大提高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描写迷茫、恐怖、肃杀、
神秘这类场面时,显得十分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