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

第162章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62章

小说: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样因看病而认识杰罗姆的。杰罗姆是蒙特利尔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他同
凯萨琳认识没几天便闪电般地爱上了她。他认为凯萨琳能够生育,因此让她
打消顾虑。很快他们便正式结婚,不久女儿莎莉也诞生了。杰罗姆性格刚烈,
敢做敢为,这使生性羞怯的乔治颇为敬佩,不知不觉地,他逐渐把杰罗姆视
为自己的保护人,甚至几乎把他当做父亲的替身。而对乔治和凯萨琳之间的
奇特关系,杰罗姆似乎并不在意,他仿佛是超然一切之上的,他不属于任何
特殊的团体,只属于总体的人类。他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正义感,是那种把
职业道德看得高于一切的人物。凯萨琳以全部身心爱着杰罗姆,这一点乔治
也意识到了,但是由于他对凯萨琳的爱情仍然有增无减,他无力自拔,不能
违心地同另一个女人结婚。

杰罗姆出主在新布伦瑞克省内地的一个伐木营地,一个不知谁是自己的
父亲、没有姓氏的可令孩子。他母亲是工地上的厨工,几乎是那里唯一的女
人。她同许多伐木工人同居过,有些男人十分粗暴,给杰罗姆的幼小心灵里
留下阴郁的印记。一年冬天,他母亲与一位同居的工程师发生争执,结果工
程师一怒之下把他母亲杀了。杰罗姆乘上小木舟,冒着生命危险沿河漂出林
区,在一个铁路小站被一对善良的老教士夫妇收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他应召上了前线;战争毁灭了他的宗教信仰,战后归来,他变成了不可知论
者。后来靠勤工俭学获得学位,取得医生资格。西班牙爆发内战,白求思组
织医疗队赴西班牙帮助同佛朗哥作战的游击队。这对杰罗姆触动很大,他同
情西班牙人民的革命斗争,非常渴望能去那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时世界局
势越来越不稳定,战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杰罗姆的这种情绪使凯萨琳深感
不安,她不仅担心杰罗姆会离家远去,而且害怕他爱上另一个女人。可是杰
罗姆已经被远方的斗争吸引住了。一次集会上,他与法西斯分子发生冲突,
新闻界有意渲染这一事件,为此医院的首席医生解雇了同杰罗姆一起参加集
会的一名护士。于是杰罗姆愤而辞职,去西班牙参加战斗。1941 年初,传来
杰罗姆被纳粹析磨至死的消息,凯萨琳受惊而病倒了,病愈后不久,她便同
乔洽结婚了。杰罗姆的归来,在凯萨琳心中又引起一次剧烈的震荡,她心力
衰竭,感到已经无力承受眼前的突变了。她的整个一生都是属于杰罗姆和乔
洽的,可是由于固有的疾病,她经受不了这种打击。见到此情此景,杰罗姆
只得默默地远走他乡。乔洽和凯萨琳恢复了宁静的生活,最后,凯萨琳终于
安详地走完了人生旅程。

作品鉴赏《长夜漫漫》被公认为麦克伦南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主要刻


画了三个形象鲜明、性格各异的人物;乔洽·斯图尔特、凯萨琳·卡里和杰
罗姆·玛特尔。作者通过这三个人物的经历和彼此之间的爱情婚姻纠葛,揭
示了三、四十年代加拿大人的生活观念和命运。乔治和凯萨琳都出生于古老
的移民家庭,虽然住在被称为国际城市的蒙特利尔郊区,但是受传统文化的
影响,他们对于都市的气氛感到格格不入。他们似乎更迷恋纯朴、幽静的田
园生活,这种生活酿就了他们的诗一般的初恋,也塑造了他们的懦弱胆怯、
耽于安逸、缺乏自信的性格。他们虽有理想,却总是摆脱不了旧的道德意识
的阴影;虽然接受了不少外来的新观念,却抑制不住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的眷
念。这在当时的加拿大颇有代表性。从三、四十年代的世界局势看,加拿大
仿佛是一块世外桃源,远离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冲击,大部分加拿大人对世
界上的动荡不安只是冷眼旁观,漠不关心。但是,也有少数敏感、活跃、敢
于接受新思想的人其行为与此截然相反,杰罗姆·玛侍尔就是一个典型。他
是个倔强自信、敢做敢为的人,不论对于事业还是爱情,他都表现出一种果
断、坚决的作风。他并没有那种病态的乡土观念,而是关心国外的事变,甚
至包括与国内生活毫无关系的西班牙内战。他富于正义感、充满献身的热情,
为了支持异国他乡人民的革命斗争,他甚至不借抛弃优越的生活和温馨的家
庭。毫无疑问,杰罗姆代表一种新的观念,这种观念震撼了加拿大古老的田
园诗般的生活。不过,作者似乎并没有以赞扬的笔调歌颂杰罗姆这种人,相
反,他对乔治和凯萨琳倾庄了更多的同情。也许他认为杰罗姆的行为带有大
多的政治色彩,或者说他本人也象乔洽一样,对往昔的恬适、优雅有着扯不
断的情丝。从小说的描写来看,作者似乎想把古老的牧歌和新时代的交响曲
调和起来,正如他在最后写道:“我心中充满音乐,全身以平都成了音乐和
光明的融合体。她激发的爱情没有令彼此成为陌路人,不会消亡,也不会收
敛,而会化作神秘的精神,四面八方地向空间扩散。”当然,作者也看到生
活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已不再会是一池宁静湖水。杰罗姆的归来就表
明了这一点,它使杰克和玛特尔表面平静的生活顿时掀起波澜,这不仅是感
情的冲击,而且是心灵的震荡。最后,杰罗姆虽然定了,凯萨琳的生命也终
于结束了,这似乎意味着一种生活的结束。也就是说,不管人们愿意与否,
世界还是变了。乔治最后说:“我周围的世界已经开始变得模糊一团,我却
比以往更爱它,”似乎他也向往新生活,可是仍然觉得有点把握不住,这里
显示出新旧观念之间的矛盾。

这部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形式,但是在回顾中间又几次把镜头拉回来,这
样便产生了一种对比的效果,使读者既能把握故事的脉络,又渴望知道下文。
此外,这种方式也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容量,因为,用平铺直叙的手法很难在
这样篇幅里展示如此广阔的历史场景。而作者正是以熟娴的技巧,描绘了整
整一代人的命运。以第一人称来叙述,也是该书的一个优点,这个“我”既
是叙述者,又是书中的一个角色,不仅可以省去许多笔墨,而且使读者感到
更亲切、更可信。这部小说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它的抒情味,作者仿佛在利
用一切机会抒发对自然、对田园生活、和对纯洁真挚的爱情的赞美,这显示
出作者对于加拿大的大自然、生活和风土人情的热爱。

(沈华进)


美国文学

诺曼·梅勒裸者与死者(1945)

作者简介诺曼·梅勒(1923—),美国犹太裔作家,生于新泽西州朗
布兰奇,童年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度过。1943 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军队服
役两年,战后从事写作。梅勒是个在政治上十分活跃的小说家,对马克思主
义和存在主义同样感兴趣。他的作品往往直接反映美国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
题,并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全国图书奖和全国艺术俱乐部文学金质奖章等多
项奖。发表于1945 年的长篇小说《裸者与死者》是梅勒的成名作,因深刻地
揭示了美国军队中官兵之间的对立关系,被公认为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
佳小说之一。《巴巴里海滨》(1951)则象征性地描写了美国左派政治力量
和右派政治势力的冲突。《鹿苑》(1955)以同样的手法描绘了好莱坞电影
界的苦闷和窒息。10 年后,发表的长篇小说《一场美国梦》(1965)逼真地
描写了美国社会中肆无忌惮的暴力、凶杀和强奸事件,从而揭示了美国的混
乱和美国梦的破灭。《我们为什么在越南》(1967)都是一部宣扬存在主义
的作品。《古代的傍晚》(1983)是梅勒的一部近作,主要以古代埃及为背
景。自1959 年以来,梅勒在创作上发生了重大转折,连续发表了多部“新新
闻报导”作品,或称为“非虚构小说,主要有长篇论文《白种黑人》(1959),
散文集《总统文件》(1963)传记《玛丽琳》(1973)。《夜间的大军》(196s) 
等详尽地记叙了新左派向五角大楼进军的过程。而作为“生活实录小说刃的
《刽子手之歌》(1979),因深入地探讨了一名死囚犯罪的心理原因和社会
原因,被誉为非虚构小说的代表作。梅勒是当代美国文坛的一位风格独特的
作家,不少作品剖析了美国社会中的病态现象,在文体上也敢于作大胆的探
索。但作品中不免有一些不健康的成份,如过分渲染了变态心理和变态情欲
等。

内容概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艘满载美国士兵的军舰趁着夜色向南
太平洋的安那波佩岛进发。凌晨四时,军舰向岛上的日本守军发动炮轰,随
后,师长卡明斯少将率特种分遣队在半岛尖端登陆。最初几天,几乎没有遇
到任何重大抵抗。岛。止驻扎的日本兵不下5,000 人。他们建造了一条牢固
的防线,准备长期固守。所以卡明斯将军也不敢贸然向前推进。他从手下6,000 人中抽调了三分之二的兵力,运送辎重,修筑道路,作好战前准备。一
个月后,部队推进到距日军防线不到1000 码的地方。卡明斯估计两周以后道
路可以修筑完毕,再用一周即可突破日军防线。可就在这时,部下却象野兽
一样进入冬眠状态,他的指挥不灵了。卡明斯感到心烦意乱。于是他加强了
纪律要求,并首先拿自己的副官赫思少尉开刀。卡明斯时不时地斥责赫恩,
说他对勤务兵管教不严,还不断分派给他一些无聊的工作。毕业于哈佛大学
的赫恩很有独立自主性,明白自己不过是主人膝下的一条摇尾乞怜的狗,不
能忍受这种侮辱。一天,他完成任务回到卡明斯帐篷汇报,见帐篷内空无一
人,便故意将一支未抽完的烟卷仍到光洁如镜的地板上,用脚踩碎,以发泄
心中的愤懑。卡明斯回来后,见地板上乱扔着火柴棍和碎烟头,并看到了赫
思留在书桌上的纸条,知道这是赫恩干的,不禁勃然大忽:对这种犯上行为,
必须趁早收拾!他打电话找来赫思,问赫思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赫恩直
截了当他说:“战争不是好事情,某个人想推行他的制度,结果造成千百万


生灵涂炭。”而卡明斯的理论则认为,战争是“权力道德”的表现,所有的
人都转向极权,不识时务者都将被粉碎淘汰。为了证明他的观点,将军把一
支烟扔到赫恩脚下,命令他拣起来,否则就要把他送交军事法庭,囚禁五年。
赫思在卡明斯的胁迫下,只得屈辱地弯腰将烟台捡起。对于将军这种强使部
下服从的作法,赫思少尉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非常反感,于是他坚决要求调
离,卡明斯把赫思派到达勒逊少校的部下,让他继续在那儿出乖露丑,因为
将军知道,赫恩代表了一种使他的理论无法成立的反叛力量。卡明斯制定了
一个作战方案,派一连兵力乘小艇绕到南岸陆登,穿过安那卡隘口,打进敌
后,以接应北岸的登陆行动。他命令赫恩指挥一个侦察排先去侦察,一下穿
过隘口通往敌后的路线,赫思和克劳夫特上士带领侦察排乘小艇绕到南岸登
陆后,在密密的丛林里艰难地开路前进,刚到达了安那卡隘口,就遭到日军
伏击,威尔逊腹部中弹,其他人只得暂时撤回安全地带。克劳夫特上士却不
肯善罢干休,他虽然没有卡明斯将军的思想和理论,但支配欲之强烈则不亚
于将军。赫恩也一夜没有人睡,因为如果完不成探路任务没法回去向卡明斯
交差,赫思决定先派马丁内斯趁黑夜上前面摸摸情况,马丁内斯发现,密林
里仍埋伏着许多日军,但克劳夫特不让马丁内斯把真实情况告诉赫思,克劳
夫特是个权迷心窍的家伙,对赫思调来侦察排怀有强烈的妒意。想诱使赫恩
上当,谎告他前边非常安全,没有任何日军。赫思听说后,决定继续前进,
结果进入密林不到半小时即遭到日军伏击,头一排子弹就把走在前面的赫思
打死了。克劳夫特立刻成了侦察队的头,他命令,改变路线,攀越安那卡山
峰,山路崎岖,山峰高耸人云,克劳夫特凶恨无情地驱赶着士兵,大家累得
幽灵般地挪动着脚步。在距离顶峰不到一千呎时,遇到了一条四米宽的深涧,
士兵们所处的位置极糟,只能横着跳,到对山后又必须马上站稳,任何一点
差错就意味着粉身碎骨,侦察队队员们一个接一个地跃到对岸,只有犹太兵
罗恩极度疲劳,双腿发软,没能跳过去,惨叫着摔下了悬崖,到了第二天早
晨,原本就十分低落的士气消失殆尽,克劳夫特睡觉时,大家商量决定,拒
绝继续前进。瓦尔森当着克罗夫特的面宣布,说他不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