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有些模糊起来,读过的书页和空白的书页上幻化出“石头血纸张或灰烬”,
接着诗人仿佛又看见书里那些“金黄色的图片”,图片上画着古代的武士,
国王的王冠。。诗人触景主情,想到国土丧失,自己和整个民族一起沦入异
族的统治,而童年已逝,一去不返,无优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可复得,
如今童年的情景在梦中重现,于是诗人便满怀深信地在这些旧物上——写上
自由两个大字。“在童年的回声上/我写你的名字”,这一句最叫人耳目一新。
童年时具体可感的物件都比作一片回声穿透时间的隔膜,直传到现在,诗人
甚至连这回声部不放过,也要在上面写下自由的名字。在飘渺的回声上写下
自由的名字,这个意境来得空灵虚渺,更加深了读者的梦幻感。接着诗人的
梦境移到了大自然,从第五节到第十节,罗列了一系列自然景观。当然梦境
是不连贯的和没有很强逻辑性的,在自然景物中有时也插入其他的事物,而
且自然景物本身往往也改变了模样。比如在“夜的奇景”中奇怪地幻入了每
日不可或映的“白面包”。再往后诗人见到他的那些“大蓝色的旧布头”,
又见到了一口腐烂的池塘,在这池塘里连太阳都沤烂发霉了,与之相对应的
却是一片清幽的湖水,湖面上映着熠熠生辉的月亮,诗人的眼光又转向夜色
笼罩的原野和遥远的地平线,归巢的夜鸟扑拘着翅膀,一堆一堆的黑影象是
一座座黑平平的磨坊,随后夜渐渐离去,朝霞升起,映着大海和海上的船只,
映着耸立的山岗。在所有这些梦境中的美景上,诗人怀着喜悦的心情部写上
“自由”这个字眼。后来梦境从地下移到天上,象泡沫一样的云堆,暴风雨
庄急骤地流着“汗珠”,“稠密而乏味的雨水”倾盆似地从天上泻下来,就
是在这样一些无定型的自然景观上,诗人幻想着也能够写上自由的名字。他
仿佛有无限的威力,能把自由带给世上所有的事物。从第十一节到第十六节
诗,诗人的梦幻从自然界回到“人间”,回到他周围熟悉的事物。“切成两
半的果实”似乎是相当时分裂成两半的法国领土,即北方的“占领区”和南
方的维希政权辖区,如果这个推测能够成立,那么“点燃的灯”和“熄灭的
灯”这两个形象就容易解释了:“熄灭的灯”指法国本土,人民在纳粹的黑
暗统治下艰难度日,“点燃的灯”显然指在伦敦由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
运动。诗人抚着他心爱的小狗,在它全身写遍“自由”,他看着身边一切熟
悉的物件,一支蜡烛在燃烧,颤动的火焰照着屋里的一切,诗人更感觉到自
由的珍贵,没有自由,这一切心爱的物件也会变得索然寡味,于是他在这些
东西上面也写下它的名字。诗人还梦到了他的那些参加抵抗运动的朋友们,
他在他们的额头上,在他们为互相鼓励而伸出的手上写下自由的名字。从第
十七节到第二十一节诗,涛人的涂写对象变得虚幻和更加抽象起来。“在罩
住惊奇之物的玻璃窗上”,惊奇之物是指什么呢!这也许就是人民的反抗力
量,人民“专注的嘴唇”从来就没有沉默过,一旦爆发出来,将会翻天覆地,
对纳粹法西斯来说,就不仅仅局限在大吃一惊上面了。诗人从事地下活动,
到处躲避纳粹的魔爪,自由的灯塔暂时倒下了,诗人为国家民族的命运也为
自己的命运担忧。他也经常感觉到“空虚”,“孤寂”,仿佛听到死神的脚
步声在门外走过,看到它留下的“行迹”。对自由的追求从来都伴随着危险,
有时甚至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是诗人并不被这一切吓倒,即使在梦中他也
见到希望曙光;遭受创伤的身体定会复原,危险将会消失,希望的嫩芽将会
毫无顾忌地生长出来。第二十一节诗似乎是诗人从梦中醒来后的独白,比较
直露,感情充沛,语句问的逻辑联系也非常清晰,与前面的诗句大不相同。
梦醒了,诗人追求自由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了。最末一句“自由”二字,在原
文里也只有三个音节,但在读者的耳朵里似乎有振聋发聩的效果,其响悠长,
其意深远。诗人在梦中涂写的“自由”这时变得明朗了,自由蕴藏在一切事
物之中,它是扼杀不掉的,它生根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此外,未句的“自由”
与诗题的“自由”正好形成一个回环,遥相呼应,可见诗人的匠心所在。综
观全诗,可发现该诗有两个主要特色,其一,诗歌形式的独创性。《自由》
诗的主题开门见山,一点也不晦涩难懂。全诗八十五行,有二十句“我写你
的名字”,前二十节的句式全是“在。。之上”,这里采用的是“迭句”和
“反复”的手法。这种手法若使用不当,会给人以絮叨和繁琐的感觉,可是
艾吕雅在诗中用得比较成功,第一部分诗人罗列了童年时的旧物,然后是自
然的景观,接着是身边熟悉的人和物,第四部分上升到抽象的概念,虽然是
一幅幅跳跃式的梦幻般的画面,却还可以分出比较清晰的层次来。诗人的感
觉很细腻,列出的物件和景物给人以亲切感,每节最后一句“我写你的名字,
饱含深情,很能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共鸣。全诗虽无韵,但每行音节大致相
当,节奏和词语富有音乐的和谐。第二个特点,就是诗人善用许多奇崛的意
象和新奇的字句来加深读者的印象,显示出诗人很深的炼字炼句的功夫。诗
的语汇不仅要精炼,而且要具备象征和暗示的作用。也就是说在精炼简洁的
文字中要包蕴尽可能多的内涵,能引发读者尽可能多的想象和美感。《自由》
一诗在这方面虽然算不上最优秀的作品,但也有许多意象饱满、耐人寻味的
好诗句,如:“在我童年的回声上/我写你的名字”,“在灿烂太阳的池塘上
/有月光皎皎的湖水上/我写你的名字,等等。“新”和“奇”正是超现实主
义诗人追求的目标,艾吕雅虽然脱离了超现实主义运动,但是却继承了这份
遗产。《自由》一诗中,新奇的形象比比皆是:“云堆的泡沫”、“暴雨的
汗珠”,“颜色的钟铃”,“烦恼的墙壁”,“赤裸的孤寂”,等等。“梦
是愿望的达成”。诗人艾吕雅在愿望受到压抑的年代,在诗中构筑梦境,从
而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愿望,也是整个民族的愿望。自
由不应该是虚幻的,它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上,一切事物都烙上了“自由”的
字迹。愿自由不再成为幻梦,这,恐怕也是《自由》诗作者的希望所在。
(邓永忠)
让一保尔·萨待厌恶(1944)
作者简介让一保尔·萨特(Jeam…pauLSarire)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
义哲学家、小说家和戏剧家,也是当代文化生活中的国际知名人物。1925 年
他出生于巴黎的一个海军军官家庭,2 岁丧父,母亲改嫁,3 岁起一只眼睛失
明,跟祖父母一起生活。19 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哲学,受胡塞尔、克尔
凯郭尔、海德格尔、黑格尔等人的影响很深,文学上受卡夫卡影响。1929 年,
他在大中学教师学衔会考中名列前茅,取得哲学教师的资格,并认讽了他后
来的终身伴侣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1936 年,他在第一部哲学著作《想
象》中提出了存在主义的观点,1938 年,他的哲学观点在长篇日记体小说《厌
恶》(又译《恶心》)中得以通俗的阐述,这部小说使萨特有了名声。1939
年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应征入伍,参加抵抗运动,同年,出版了短篇小说
集《墙》,反响限大。以后,他热衷于政治运动。1943 年,他的哲学代表著
作《存在与虚无》发表,同时写的剧本《青蝇》和次年写的《禁闭》两个剧
本都是阐述他的存在主义观点的。他提出“倾向性文学”的主张,并亲自实
践,如小说《自由之路》(1945—1949)描写二次大战期间游击队的活动,
剧本《可敬的妓女》(1946)反对种族主义。他写的剧本还有《肮脏的手》
《1948)、《魔鬼和上帝》(1951)、《涅克拉索夫》(1956)、《阿尔托
纳的隐藏者》(1959)等剧本。他还写有《什么是文学》等论文和有关福楼
拜的传记。1955 年他到过中国,1971 年起离开书斋走向街头,卖左翼书刊。
1964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接受。1980 年4 月15 日在巴黎逝世。
内容概要(这是一部日记自述体的长篇小说,故用第一人称概述)我
叫安东纳·洛根丁,住在布城,想把所发生的事情逐日记下来,以便看个清
楚。有些顽童在打水票,我学样,把石头投到海面上。忽然,我停了下来,
让石块落下,顽重在背后笑我。这是表面发生的事,在我内心并没留下痕迹。
我看见一件东西感到厌恶,我不知道看的是海还是那块石头。我摆好了一个
小雕像,但我觉得它讨厌而且呆笨,我感到深深的厌倦。我对我的经历、谈
话、穿衣等等都无法理解。一个体积庞大而乏味的观念,大使我感到恶心。
一天早上,我在路上很想捡起一张废纸,但没能做到,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有时,我捡了脏纸,安妮就会气得要命。记得前几天打水漂的感
觉,那是一种带甘味的恶心感觉。法国历史上的德·洛勒旁的事使我感兴趣,
又使我烦困。我对我的面孔息不了解,我反复地照镜子。在咖啡馆里,“厌
恶”一直跟着我,抓住我。它在我身边的一切事物上,我让人放了一张唱片,
它就消失了。我在街上老太婆身上看见了将来,她粗大的男子鞋子,那就是
时间,它慢慢地进入存在,人们等待它,它来了,人们又厌恶它。一位“自
学者”到我房间来,问了我许多有关旅行、奇迹等方面古怪的问题。他走后,
我孤单一人,只还有面前那个感觉陪着我。我拿着一本小说,并不是从中获
得乐趣,而是因为我必须做点什么。街上有的是人,不能代表什么的人。人
们在侮边看海鸥、看海岛、灯塔,于是我心里充满了一种有了奇遇的伟大感
情。已经结束的周日,给人们留下了余味,他们又转向周一,对我来说,既
没周一,也没有周日,只有一大堆乱七八槽的日子椎挤着前进。一切部没有
改变,一切又不象原先那样,我不能描绘出来。这跟“厌恶”一样,可是又
恰好相反。我发现了我自己,我在这里,冲破了黑夜的我,我很快乐和幸福。
第二天,我又感到厌恶。安妮来信说要到巴黎去,让我去旅馆看她。我们分
手六年了,我已把她全忘了。在一个旅馆里,有一个矮汉子也一定在等待他
的“厌恶”的东西。咖啡馆里,一对男女坐在我对面,女的老让男的干这干
那。老板没有下楼来,一个老太婆说他也许凑巧死了。侍者愤怒地骂她,我
便想象着走上楼看他死的情景。那位“自学者”来邀请我吃午饭,我宁愿死
也不愿意和他一起吃饭,我还记挂着那个老板,表面上还是答应了他。我想
到能见到安妮而感到幸福。我多次在布城博物馆看一些画像,画中的人物使
我产生这样的思想:他们对一切都享有权利,对生命、工作、财富、指挥权、
受人尊敬等等。奥里维叶·布列威纳的画像的眼睛里有一种判决,它动摇了
我的存在的权利。我感到我没有存在的权利,我是偶然出现的,我的存在,
是我在想着我的存在。我对存在的憎恨和厌恶,同样都是使我自己存在的方
式。我看到一张报纸的轰动新闻:小女孩露茜昂被人强奸后杀死,卑劣的汉
子逃走了。我感觉一切都是存在的。我与“自学者”共餐,他说他当过战俘,
又给我读了他记下的名言。边上有一对青年男女在亲热地交谈。我对“自学
者”说:“我在想着我们所有这些人都在这里又吃又喝来保存我们宝贵的生
命,而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丝毫也没有任何生存的理由。”他尽力设法理解
我的话,他认为这是悲观主义。他说:“我们不必对生命的意义找寻得那么
远。”他告诉我在德国被俘后的生活,说以前感到孤独,从那以后却感到了
快乐,他说他参加了法国社会党,是个社会主义者。他问我为什么写书,我
说是为了写书而写书。他说要爱全人类,我说:“一个人不能够仇恨人类更
甚于他热爱人类。”我不想和他搅在一起对人道主义发议论。我不再说话,
“自学者”靠近了我的捡。我想呕吐——突然间“厌恶”到来了。我坐了电
车,在公园里待了一会。傍晚时,我感到沉重,只不过我的目的达到了,我
懂得了,“厌恶”没有离开我。几天以前,我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