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年指点迷津:与未来同行 李开复 >

第16章

年指点迷津:与未来同行 李开复-第16章

小说: 年指点迷津:与未来同行 李开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高效的产品生产机制(从1998年公司成立以来,已经推出50多个成功的产品)……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牛津英语词典》(OED)和《韦氏大词典》(Merriam…Webster)已经将“Google”作为正式的单词收录其中,这说明与以往的IT企业所不同的是,Google公司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不光给用户提供了可供使用的产品,还创造了一种大众文化。

  第41节:Google的成功之道(2)

  笔者借助自己在IT产业中积累的丰富的研发、运营和管理经验,将深入浅出地探讨一下IT业内最为流行的几种创新模式,并着重向大家介绍Google公司这种走在网络时代最前沿的“创新文化”,还有在这个崭新模式中的“核心财富”:人才和Google的“人才理念”。
  创新模式与“时代精神”
  作为人类社会和历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创新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以物理学的发展为例,当年轻的牛顿在1666年回到乡下老家并独立完成了几项开天辟地般的研究成果的时候,他一定不会想到,两百多年后,麦克斯韦、J。J。汤姆逊或是卢瑟福等人的科学研究竟会如此强烈地依赖于同一时期的产业革命进程,他更不会想到,三百多年后,盖尔曼、霍金、杨振宁等人的工作方式会与大范围的国际协作以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密切的关联……
  将这种“时代色彩”套用到IT产业中来,我们大概可以这样断言: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进程,产业进程决定企业的经营模式,而企业的经营模式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或决定了同一时期、同一领域的创新理念。
  举例来说,在互联网的浪潮到来之前,IT产业中先后出现了四种主流的创新模式——“象牙塔式”的创新、“单向输出式”的创新、“脑力出租式”的创新以及“研发互动式”的创新。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缔造出了辉煌的科技成果和企业典范,虽然无法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全新挑战,但直至今天,它们仍然在各自熟悉的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价值。
  “象牙塔式”的创新
  在IT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1980年之前),技术本身和产业链条之间的关系还不是特别紧密。软、硬件研发人员更习惯于单纯考虑研发目标的科技含量,而不重视或暂时不考虑其产业价值。这种“象牙塔式”的创新模式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被称为“拍脑袋式”的创新——研发人员有了灵感,就写出论文,发表到核心期刊,然后得到同行的认可。
  很显然,这种创新模式可以较好地发挥研发人员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但也同时具有与产业需求距离较远、研发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产品的缺陷。
  “单向输出式”的创新
  有部美国电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突然梦想要建造一个棒球场,同时他坚定地认为,球场建好后人们一定蜂拥而至,“Build it and they will e!”当然,最终的结果可能并不像他想像得那么好。
  这种先发明创造、后招徕用户的做法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IT界非常普遍。许多著名的企业或研究机构依靠这种创新模式——先由科学家或技术人员主导产品的设计过程,然后再花力气将产品推向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也有不少采用类似做法的企业或是因为错误地理解了潜在的用户需求,或是因为市场推广不利而步履蹒跚。今天,采用这种创新模式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少了。
  “脑力出租式”的创新
  泡沫破灭的时候,许多公司意识到,为了用最小地花费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就必须因市场而变,因客户而变。他们纷纷将研发工作转型为市场或客户导向的“研发服务”:客户的需求直接体现在市场调查的结果中,而市场调查的结果决定了企业要研发什么样的产品和技术,研发部门必须紧密围绕着这一原则贡献自己的“脑力劳动”——所以,这种创新模式也被叫做“脑力出租式”的创新。
  这种创新模式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产品设计的针对性强,研发成果转化效率高。但反过来看,因为研发人员几乎直接面对来自市场和客户的压力,在他们的工作中,服务性和定制性的内容越来越多,真正属于“创新”的部分必然越来越少。
  “研发互动式”的创新
  为了解决研究与开发的矛盾,一些在PC浪潮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公司在产品部门之外专门设立了研究院或类似的研究机构。研究院拥有独立的架构,不需要在市场或产品部门的压力下工作,其使命就是创造出最新的技术;而产品部门则负责响应市场需求,并在适当的时候将研究院获得的成果转化为优秀的产品。同时,公司高层会统一协调研究院和产品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二者达到最好的“互动”状态。

  第42节:Google的成功之道(3)

  “研发互动式”的创新使许多公司摆脱了研、发脱节的困扰,并同时保持了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以及对未来技术的不懈探索。当然,这种创新模式也有它的问题,比如,研究院和产品部门之间沟通的成本较高,解决矛盾和增加理解的模式不明确,公司对二者的管理投入也相对较大。
  网络时代的新挑战
  近年来,在摆脱了网络泡沫的困扰之后,IT业和互联网已经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些长期处于探索阶段的商务模式开始盈利并飞速发展,新的市场需求和新的用户群体不断涌现,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上市和生存周期大大缩短,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的竞争和更迭速度越来越快……在这个真正的网络时代里,以网络服务和网络产品为主要方向的企业需要一种崭新的创新模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保持最大的灵活度和最高的工作效率。
  引领“网络生存”的新型创新
  作为最成功的网络服务和网络产品提供商之一,Google公司从创立的那一天起就走上了一条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的创新之路。可以说,Google公司的创新模式在今天的IT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它既成功地解决了研究与开发脱节的问题,又在管理成本和研发效率上达到了最优——Google公司在互联网上取得的成功就是这种创新模式的价值的最好见证。
  研发一体
  早在1930年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论述科学与真理的关系时就曾预言:“研究者必然自发地涌向根本意义上的技术人员的本质形态的范围中。只有这样,他才能保持活动能力,从而才能在其时代意义上确实地存在,不至于落伍。” (马丁?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1938)客观地说,研究与开发之间的界限在最近50年里已经相当模糊了,而这种模糊——更确切地说是“融合”——正是产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如果非要把新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分开,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部门之间沟通和统一管理上),在采用研发分离方式的公司中这些问题已经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分工不同,研究部门的人主要把精力放在一些具有开创性和革命性的项目上,当他们获得很有意义的想法时,却不一定能在产品部门的同事那里获得认同,直到某一天,当“研发一体”的竞争对手做出这样的产品以后,产品部门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错失良机。而有的时候,当产品部门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希望研究部门做些用户需要的事情,但是研究部门却不屑于去做这种“没有挑战性”的工作,失去了赢得更多用户的机会。更有甚者,这两个部门间还存在一种相互轻视的情绪,因为产品部门的人认为自己是“为公司赚钱的主力”而轻视研究部门的同事,研究部门的人又认为自己是“具有高学历的天才”而高人一等,这也给两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制造了障碍。
  但在Google公司里,没有截然分开的研究部门和产品部门,所有工程师的头上都戴着R(研究)和D(开发)两顶帽子。Google要求每位工程师既要有不断创新的勇气和才智,又要有把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技能和经验。在这个创新加实践的乐园里,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一个绝妙无比的创意,任何人也都有机会(或有义务)亲手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这种研发一体的做法彻底消除了创新与实践之间的隔阂,同时也最大限度地节省了管理和沟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亲自动手,即研究又实践,有时候会给人更多的启发,得到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思路,使一些技术难题变得更容易实现,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Google工程师朱会灿提出的图像搜索的解决方案。在以往的纯学术研究中,图像搜索是一个难题,大家往往采用色差和高深的信号处理技术来寻找一张与查询寻求最匹配的图片,虽然这些技术很“酷”但还不成熟。在过去的十年中,针对这个领域,许多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文章,但是由于这些研究员大多与产品开发脱节,这些研究成果都没有成功地转化为产品。而朱会灿结合自己在并行计算和合作伙伴在信息检索方面的专长,提出“在网页上,每一张图片都有标题和周围的文字”,而且“链接到图片的文字(anchor text)一般对图片的内容有很多提示线索”,这些标题、文字和线索非常容易提取,利用这样的想法,很快做出了“互联网上最好用的图片搜索工具”——Google图片搜索。这个例子说明,一个团队在结合实践的前提下能很快地做出很好的工作。当然,那些高深的技术也不是彻底没用了,但需要结合具体的环境,比如应用信号处理技术实现的图片检索为了能达到实用的效果,搜索的数据量就不能太大,最近Google开始针对个人相册做“人脸识别”,就有可能通过这种技术来实现。

  第43节:Google的成功之道(4)

  Google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曾经有一次对话,探讨为什么斯坦福的博士的表现一般都比博士后好,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因为博士可以选择自己有激情的题目,跟随自己喜爱的老师做课题,而博士后却无法选择。同样,在公司里,如果“研发一体”,那么工程师能够从构思,到研究,再到执行,从头到尾地跟进项目,就能使他们对项目具有主人翁感,从而更有热情,更在乎用户体验,把项目做得更好。
  这种“研发一体”模式的惟一缺点就是不适合那些只会创新但不能实践,或者实践强但创新弱的人才。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很好的科学家不是工程师,也有许多很好的工程师不是很好的科学家,这些人必须要经过必要的学习和训练才能适应Google这样的环境。
  个人自由
  许多人都知道,Google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了20%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但人们也许并不知道,这20%的时间其实是Google的创新模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旦有了这20%可支配的时间,蕴藏在工程师头脑中的创意就会层出不穷地“奔涌”出来,在创造力和想像力的指引下,工程师们的价值可以得到最大的体现——许多令Google引以为豪的产品,如Gmail和Google News,就是由工程师在20%的时间里创造出来的。
  在这20%的自由支配时间内,员工可以做任何事情,包括学习、培训甚至写书,但是员工的自由并不仅仅在这20%的时间里。虽然员工有80%的时间需要花在公司分配的任务上,但是这些项目公司一般只会决定一个方向,而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技术选择却是由个人决定,因此这80%的时间中也体现了个人自由。而且,对具体的项目,是占用个人80%的时间还是20%的时间,这个比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一个未来的项目还只是个人的想法的时候,它可能只占用了提出该想法的人10%…20%的工作时间来进行具体实现;当产品想法提出来,经过大家的投票获得认同,并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后,这个项目可能会占用参与者30%到20%的时间,直到做出产品原型;将产品原型放在互联网这个“大实验室”中,经过广大用户的检验并得到支持后,这个项目就有可能变成项目组成员需要在80%的时间中完成的主要工作,这种状态将一直持续到新产品的诞生;当新产品推出后,又有新的点子出现,并且重复这样的一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此外,Google并不会像一般的企业那样,设法将工程师长期地固定在一个项目或一个产品组内。工程师可以比较容易地转换到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工作,也可以同时加入好几个产品的开发过程。显然,这种管理方式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