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袁氏三国 >

第45章

袁氏三国-第45章

小说: 袁氏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文馆开馆数月后,通过四处经商的商人和游学的学子们的宣传,崇文馆成了天下最平等、公正、自由之地,谁都可以在那里发表意见,若是不愿公开露面,还可以在馆内的号房内,将自己的意见写在纸上和丝帛上,贴出来供大家观看。一时之间,崇文馆成了天下学子心中向往的圣地。
荆州,岘山,庞家草庐中。
荆州名士司马徽(字德操,号“水镜”)前来拜访庞德公。
司马徽对庞德公道:“庞公,听说邺城袁大将军在邺城外建了一座‘崇文馆’(这是司马徽误会了,他以为三台就是崇文馆,崇文馆就是三台),成为天下学者汇聚之处。你们身为儒家学者,若能亲身参与其中,与天下高儒大贤互相讨教一二,若能偶有所得,也算不枉此生了。”
庞德公笑道:“老友在荆州住了二十年,是否静极思动啊?”
司马徽道:“庞公,你我是为躲避乱世,故尔隐居山中,专心治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邺城现汇聚天下学者,其中不乏高明之人,这就不是‘三人行,有我师’了,这就是‘三人行,皆我师’啊。若能亲至邺城,与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必能有所补益。”
庞德公也被司马徽说得心动了,试探道:“真有老友说得那么好?”
司马徽一听,就知道庞德公也心动了,再加把劲道:“那是自然,庞公,你我相交近三十年,还不知我的为人吗?”
庞德公一拍桌子,道:“好,老夫二十年来,未曾出山一步,看在老友的面子上,就陪老友走这一遭。”马上让儿子庞山民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儿子庞山民不放心父亲这么大岁数再出远门,决定与妻子诸葛氏(诸葛亮的二姐,大姐嫁给了蒯良的侄子蒯祺)一块陪同前去。再给自己的表弟庞统(字士元)和内弟(小舅子)诸葛亮(字孔明)留下一封信,说明了情况,庞家全家以及司马徽全家(就他一人^_^),启程奔冀州来了。
袁斌闻知是鼎鼎大名的“水镜先生”还有庞德公来了,出城百里相迎,将其迎到三台上,安顿在崇文馆内,与馆内的众多学者名士相见。庞德公二十年来未曾与生人见面,今天见了这么多的名流俊彦,兴奋地脸都红了。
名士相见,少不得设宴款待,至于席间觥筹交错,饮酒行令,作诗写赋,好友相和等等,就不必细提了。

第四卷 统一北方 第六十七章

袁斌见崇文馆的建立,吸引了大批的名士和学者,而自发布民间献书令之后,也有不少人将家中的藏书献出来。袁斌让陈琳组织一帮人手,将书简按类别存放在铜雀台里,尤其是珍本孤籍,更是组织人手誊抄数份。书籍按类别分为十类,以“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为类名。
其中“天部”为天文、历法、术数诸类;“地部”为稼穑、水利、矿藏、金属冶炼诸类;“玄部”为除去儒家经典外的其余诸子百家的学说;“黄部”为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儒家的学说;“宇部”为医术、炼丹(化学)、格物致知(物理)诸类;“宙部”为武学兵法,包括六韬、三略、太公兵法、司马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魏公子兵法、尉缭子、管子、墨子、商君书等兵家学说;“洪部”测量、绘制、地理、建筑、手工艺诸类;“荒部”则收集一些关于骑术、兵器、拳脚等体育运动类的书籍(虽然汉代就有纸出现,但自隋以前,书籍皆以竹简的形式保存。但是制作不易,价格昂贵,且篇幅浩大,收藏不易。自秦始皇焚书后,典籍多有失散。袁斌曾秘密派遣亲卫(众多网友的龙套)去挖掘商、周、秦、汉以来,历代的皇公贵族的葬墓,收集了大量的、内容完整的典籍,包括甲骨文、金鼎文、木文、皮文等等。袁斌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后,交给崇文馆的大儒们翻译、整理、校对。而那些大儒能在有生之年,再次见到众多失传的典籍,更是高兴的连北也找不到了,更不会去问袁斌这些东西的来路)。
“邺城三台”中,冰井台上建了崇文馆,铜雀台上建了藏书阁。那金凤台干什么用呢?
自有妙用。袁斌在金凤台上仿崇文馆,建立了“昭武馆”。主祀孙武,陪祀孙膑、吴起、尉缭、司马穰苴四人。此地遂成众将讲兵演武之处,后来发展成了军校(如果东汉有这个称呼的话)。
有了“邺城三台”这一标志性的建筑,河北马上超过了颖川和荆州等地,成为文才汇聚之地。许多有名望的大族,都将本家或旁支迁到邺郡居住。包括南阳许氏、荆州习氏、向氏、桓氏等等。当然一些本地传承了数代,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由于在当地有着极大的利益,他们轻易是不会迁移的。如并州河内的司马家、太原的王家;豫州颖川的荀家;荆州的蒯家、蔡家;扬州的朱、张、顾、陆四大家(还有后来的步、全等家)。他们与当地的豪强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他们族中大量的子弟都在为豪强服务,牵一发,而动全身。当然,袁斌也没指望他们能来。
袁斌在此次的大迁徙中,还真发现了不少的“名人”(三国志上提到的,有名有姓的人)。包括袁斌的同宗袁涣(字曜卿)、徐奕(字季才)、何夔(字叔龙)、和洽(字阳士)、娄圭(字子伯)、桓阶(字伯绪)、韩暨(字公至)、王观(字伟台),皆青年才俊,一时之杰。袁斌悉数送到崇文馆内深造,准备过一段时间后,通过科举考试,从中选择一批精英,出来做官。
最让袁斌高兴的是,他从这次的人才大回归中,发现了四个人,这四个人可不得了。这四个人主动来北方投奔袁斌,让袁斌非常高兴。
这四个人来自三个地方:博陵、汝南、颖川。可能大家已经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了吧。不错,就是他们:来自博陵的是崔镒(字州平,崔州平的名,历史已失其传,不过其兄崔钧,到是留下了名字。钧是度量单位,笔者按照古代起名的规则,为崔州平起了个名,叫镒,也是度量单位);汝南的孟建(字公威);颖川的徐庶(字元直)、石韬(字广元)。
袁斌没有让他们去崇文馆深造,而是直接将四人纳入大将军府的属官,做为郭嘉、田丰、沮授三人的副手。三人之中,田丰、沮授年纪已经有些偏大了,沮授已经四十五岁了,田丰也有三十九岁,是时候培养他们的继承人了。
而武将之中,颜良四十一岁,文丑四十岁,高览、于禁四十二岁,华雄、纪灵四十六岁了,麴义年纪最大,已经五十五岁了;年轻一点的赵云三十三岁,张郃三十四岁,太史慈三十五岁,臧霸三十六岁。
袁斌心想:“文臣那边后继有人,武将这边,也得选几个少年英杰,做为老将们的帮手。”一开始,袁斌手下年轻的将领只有徐盛一人,年纪二十四岁,他又写了几个人的名字和籍贯,让亲卫们四处寻访,包括:汝南陈到(字叔至,26岁)、太原郝昭(字伯道,25岁)、河间孙礼(字德达,21岁)、南阳牛金(19岁)等。其他的人,虽然袁斌也知道,但他们此时年岁尚小,又没有字,不方便查找,只得先行寻访这几个人(龙套们不要怪我啊,先是让你们偷坟掘墓,现在又是拐带人口^_^)。
由于曹操占了并州,袁斌于休养期间,虽然不会主动攻打曹操,但也怕曹操趁机袭扰冀州。乃于太行山上的“太行八陉”(八条通过太行山的通道,能联系冀、并二州,分别是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筑以城塞、堡垒,据险以守之。每城派千人防守,配以强弓硬弩,可挡数倍于己的精兵。八关分别以蒋义渠、吕威璜、韩莒子、眭元进、蒋奇、苏由、赵睿、彭安守之,归于禁统领负责。幽州防务委以阎柔,此人于塞外异族中极有威信,再以田豫、田畴、韩珩等人辅佐,可保边境平安。青州防务交与臧霸负责,他手下的黄巾旧将管亥、孙观等人,调至前线赵云手下听用,明为重用,实为监视。而新降的袁谭、袁熙、袁尚三人的部将如马延、张凯、焦触、张南、赵融、孟岱、何茂、梁岐等人,则统统打发到青州去,交给臧霸调教。就算他们想做反,青州三面环海,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建安七年春(公元202年3月),安生了小半年的曹操,又把屠刀对准了南方的豫州。豫州乃各方势力混杂之处,形势十分复杂。在轩辕山一带,还有黄巾余孽活动;豫州西南有刘表势力的介入;东南方是孙权的势力范围;中间还杂有袁术的余部等各种大小势力。
本来大家相安无事,但随着曹操的介入,让局势顿时紧张了起来。

第四卷 统一北方 第六十八章

建安七年春(公元202年3月),曹操准备攻打豫州其余的势力,想全据豫州。上次曹操讨伐袁术之时,曾任命袁术的旧将,已经投降曹操的韩胤为扬州刺史,驻扎在寿春。
但韩胤素无德行,只是靠拍袁术马屁才当上了高官。袁术一死,韩胤马上投降了曹操。而曹操则因其久在寿春,熟知当地人情,才任其为官。不料韩胤不学无术,只会聚敛钱财,欺压百姓。寿春原有人丁十万,先是受袁术剥削,后受曹操屠杀,仅剩两万余人。幸存的百姓对曹操和韩胤是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但韩胤出入皆有重兵随行,更兼百姓衣食无着,寿春的百姓皆渡江投孙权去了。
这一下孙权可高兴坏了,江东本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之地(相对于北方而言),因为黄巾之乱,北方的百姓为躲避战祸,才避至江东。孙氏父子三人礼贤下士,招揽人心,江东将士用命,万众一心,才让江东日渐富庶。但由于人丁稀少,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始终比不上曹操和袁斌占据的北方地区(黄河流域)。
如今一下子投奔过来两万人,其中不乏经验丰富的农户和手艺精湛的匠人。孙权将他们安置在扬州南部的临川、温县、建安、延平一带,进行轰轰烈烈的“南部大开发”。
曹操此番出兵,闻知韩胤治下的百姓全被韩胤逼的投奔江东去了,心中大怒,派徐晃、李典、乐进至寿春,诛杀韩胤,就地部署防务,将寿春打造成为北挡吕敬超,南防孙权的淮南战略要地。
驻守汝南的满宠成为新的豫州刺史,着力经营淮河以北,颖水以西,淯水以东这一片地方。而东南的光州、安丰、固始等县,实际处于孙权的管辖范围;而庐江则在袁术余部刘勋的手中;西南的邓县、安众、义阳、平春等县归于投靠刘表的刘备所有;还有少量的黄巾军活动在广大的山区中。
曹操见豫州的大部已经在“朝廷”的控制之下了,遂派出典韦、许禇两员骁将,扫荡豫州黄巾。
自从张角三兄弟平原起义以来,黄巾军从未放弃过抵抗,战力不强,装备落后,人员素质低下等原因,屡战屡败,大部分已经被朝廷派出的官军和当地的地主豪强组织的私人武装给消灭了。
如今还在坚持战斗的只剩下并州的“白波军”和豫州的黄巾军两支。两支军队都被曹操重创过,也都龟缩在深山之中打起了游击。
建安七年夏(公元202年5月),从北方忽然传来一股流疾,人若染上,上吐下泻,咳嗽流涕,浑身如被火焚,数日即死。
河北各郡县飞报邺城袁斌处。郭嘉等人接获奏报后,不敢怠慢,马上禀报袁斌。
郭嘉道:“主公,幽州阎柔派人送来急报,幽州各地忽染疫疾,病者自觉发热发冷、头痛及全身不适,起初有阵咳、气促,以后渐有粘液性浓痰或血丝,胸腹之内并感疼痛,不思饮食,数日即死。群医束手无策,幽州百姓死者数千,病势还有向南方蔓延的趋势。望主公早思良策。”
袁斌心想:“这病的症状怎么跟SARS(非典)差不多。难道在一千八百年前,就有了非典不成?”
袁斌对郭嘉道:“奉孝,速拟文书,传令各县,凡有染病者,集中于城外安置,不可随意走动。病者家属亦当派人看护,饮食需要分离,饮用之水,需以器皿相盛,用火烧开,不可直接饮用生水,食用冷食。还有,百姓出入需以布缦包住口鼻。百姓居处,皆以石灰拌水洒扫。”
郭嘉道:“是,嘉马上去写诏书,准备发往各处。”
“且慢!”袁斌喊道。
“主公还有何吩咐?”郭嘉问道。
袁斌道:“马上派人四处寻找两名医者,一者名叫华陀,乃是上次为父亲治病的樊阿的师父,医术极其神妙,可惜行踪不定;另一人名叫张机(张仲景),行医之术,不下于华陀,听闻其在荆南一带为人治病,可速速寻来,以解我河北之疫情。”
郭嘉道:“主公设想周到,我君臣上下一心,必能渡此难关。”
袁斌用手揉了揉额角,道:“但愿如此吧。好了,你马上布置下去吧。”
郭嘉走后,袁斌又叫来沮授,命其马上派兵四处屯于冀、幽二州边界处,防止幽州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