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混在东汉末 >

第657章

混在东汉末-第657章

小说: 混在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每一次摇头,都让袁军将士心一沉。

“仲治,你看……”郭图轻拨马头,凑到辛评面前:“主公会……降吗?”

辛评偏过头,打量了郭图一眼:“你怎么回来了?不怕主公杀了你?”

郭图苦笑,反问道:“我能去哪儿?”

辛评没有再说,郭图和刘修的关系不好,非常不好。究竟是因为当初郭家侵占了长公主的封地,还是因为郭家对郭嘉母子不好,引起刘修对郭图的厌恶,或者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辛评不知道。但是辛评很愤怒,袁绍走到今天这一步,郭图的自以为是,郭图的曲已逢迎要负很大的责任。

“对刘修来说,你是有功之臣,哪儿不能去?”辛评压制不住自己的怒火,出言讽刺。郭图脸色胀得通红,低下了头。胯下的战马似乎感觉到了主人的窘迫,侧向挪了一步,离辛评远一些。

辛评叹了一口气,为自己的怒火觉得有些无谓,事已至此,就是杀了郭图又有什么用?

袁绍也叹了口气,扬起头,看着蔚蓝的天空,无奈的摇了摇头:“你说的,我真的听不懂。”

刘修沉默,他早就说过,他说的那些道理袁绍不可能接受。别看他现在的身份和袁绍曾经的身份差不多,都是贵族,而且是那种拔尖的贵族,可是与从小就出生在豪门里的袁绍不一样,他从根子里就是一个草根,前世是一个三无青年,这一世也不过是涿郡乡下的一个不起眼的农家,隐藏在暗中的那些富贵全在老爹的手中,对他来说,他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草根。

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现在不懂,不代表以后不能懂。”刘修还是有些不死心,再一次劝降。“以你的见识,我想很快就会懂的。”

袁绍笑了:“殿下真是仁心似海,连我这等叛逆之人都能容得下。不过,我却容不下自己。”他眉毛一挑:“像袁术那样曲已从人,我做不到。”

“一定要战?”刘修皱起了眉,杀气顿显。

“要战。”袁绍不为所动,平静的看着刘修。

“你没有胜的可能。”刘修摇头道:“一点也没有。”

“是的,我没有胜利的机会。”袁绍道:“但是我有战死的权利。”

“是的,你有战死的权利。”刘修轻轻的吐出一口气,目光离开了袁绍的脸庞,看向他身后的那些将士:“可是他们不应该死。他们已经为你征战了这么多年,没有必要再跟着你去死。你为尊严而死,他们呢?”

袁绍拨转马头,看着自己的战旗,然后笑了起来:“殿下杀了审配,流放了审荣,将来还要杀很多冀州豪强,却为这些普通的冀州庶民担忧,甚至不惜为他们给我一条生路?”

“在我眼里,你未必高贵,他们也未必卑微。”刘修道:“我说过,我们的看法有很大分歧。不过,如果你愿意投降,我可以网开一面,给你一条生路。”他顿了顿,又道:“你才四十岁,以你的能力,总有机会重振袁家。”

“我已经说过,袁家如果只想活下去,有袁术就够了,不再需要我。”

“冥顽不灵。”刘修恼怒起来:“既然你一心求死,那我就成全你。你安心上路,待我攻破易县,拿下邺城,我会让你的妻儿老子全去陪你,保证不让你孤单。”

袁绍愣了片刻,忽然转过头,死死的盯着刘修:“你要灭我全家,就因为这些士卒?”

“是。”刘修不假思索的说道,脚轻轻一动,脱离了马镫,只有脚尖踩在马镫上,准备腾身跃起,一掌击毙了这个自以为是的贵族,让他知道在生死面前,其实他和普通的士卒没什么区别。已经斟破龙形的他,有足够的把握一击得手。

随着他的杀心一动,无形的杀气蓬勃而出,让离他不过两步远的袁绍莫名的一寒,胯下的西凉战马打了个冷颤,向后退了两步。

袁绍对刘修不加掩饰的杀气无动于衷,他沉默了很久,眼神中闪过不甘,闪过怜惜,闪过愤怒,最后复归于平静。

“我和你做个交易。”

“你说。”

“我下令将士们放下武器,你保命我的家小。”

刘修松了口气,释去杀意。“成交。”

“另外……”袁绍抬起头,看着刘修:“我要挑战你,希望你能接受。”

刘修一怔,犹豫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好!”

袁绍也松了一口气,执鞭在手,双手抱拳,向刘修深施一礼:“多谢!”

刘修还礼,拨转马头,自归本阵。见他安全回阵,荀攸松了一口气,正要说话,刘修冲着张辽招了招手:“取我的戟来。”

“大王?”荀攸吃了一惊:“大王千金之躯,何必亲自上阵。”

贾诩扯了扯荀攸,用眼神瞟了瞟对面。荀攸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忽然明白了,且喜且忧。“大王小心。”

“我知道。”刘修接戟在手,将戟头伸到张辽面前,张辽解开戟衣,露出式样古朴,杀气内敛的戟头。这只戟头是老爹传给他的,说是传家之宝,不知是什么工艺制成,历经数百年,居然不见任何损朽,只是经过了几百年不见天日,戟上纹饰蕴含的狰狞杀气温和内敛了不少。

这是刘修第一次使用这柄戟。自从在长沙一个回合击败孙策、马超两个少年勇士,一战生擒袁术之后,他已经多年没有亲自上阵,更没有机会使用这柄传家战戟。

刘修轻抖手腕,戟头颤动起来,嗡嗡用响,仿佛有凤凰浴火重生,发出欢快的鸣叫。刘修轻催战马,重新来到阵前。袁绍也已经取了一枝长戟回来,看了一眼刘修手中的战戟,不由得赞了一声:“好戟!”

刘修微微一笑,拨马向南,袁绍看了一眼,有些诧异,不过他还是拨转马头,向北走去。两人离开一箭之地,不约而同的停住了战马,转过身,持戟相对。

袁绍吸了一口气,竖起手中的铁戟,大声喝道:“汝南袁绍,敢向殿下挑战。手中铁戟,长丈八,重十斤,军中制式。”

刘修单手持戟,朗声道:“涿郡刘修,应足下挑战。手中铁戟,长两丈,重十八斤,楚国古制。”

“请!”

“请!”

两人抱拳施礼,同时放平了手中的长戟,大喝一声,战马向前猛的窜出,发力奔跑。十步之后,两匹同样神骏的西凉战马都进入了最佳状态,四蹄翻飞,快如闪电。转眼之间,两人已经面对面,互相看清了对方的眉眼。

袁绍咬紧牙关,双手持戟,双脚稳稳的踩在马镫上,身体离开了马鞍,微微前倾,仅靠小腹靠在鞍桥上,将全身的力气都灌注在双臂上,灌注在手中的铁戟上。双眼死死的盯着快速逼近的刘修,全力刺出。

戟头微颤,带着决绝的杀气,刺向刘修的胸口。

刘修端坐在马上,单手持戟,戟柲的后部挟在腋下,手腕向外轻轻一拨,戟榓震颤起来,在袁绍戟柲上轻轻一磕,雄浑的力量荡开袁绍的刺杀,戟援似乎滑了一下,顺着袁绍的戟柲,从袁绍的颈边一掠而去。

双方一触即分。

刘修又奔出二三十步,这才缓缓勒住战马,慢慢的转过头,看着远处的袁绍。袁绍也放慢了脚步,他端坐在战马上,一手持戟,一手捂着自己的脖子,仰起头,留恋的看着碧蓝的天空,一声叹息。

长戟落地,袁绍挺直的身躯慢慢的伏了下来,双手垂在马颈两侧,脸紧紧的贴着战马的脖子。鲜血从颈边喷射出来,染红了雪白的马鬃,顺着战马光滑的皮毛缓缓流下,浸湿了脚下的土地。

第756章 中计

“楚王的命令?”刘备愣了一下,手中的书卷啪哒一声落在案上。

简雍点点头,眼神中掩饰不住的惊讶和担忧。“殿下的传令官就在帐外,府君要见吗?”

“当然要见。”刘备很快回过神来,随即又苦笑一声:“我岂能不见?”

刘备迅速的收拾了一下大帐,特别是将案上的书札归拢整齐,又将盖在沙盘上的布拉好,摆得一丝不苟,这才肃然的站在帐中,对简雍使了个眼色。“请他进来吧。”

简雍没有说什么,他从刘备的举止中看出了刘备的紧张。面对刘修的传令官就如此谨慎,看到刘修本人,他又会紧张到什么地步?简雍暗自叹了一口气,迈步出了帐,对正在打量刘备军营的张辽拱了拱手:“府君请足下进帐。”

张辽点头致谢,迈步入帐,一看到拱手而立的刘备,他连忙上前施礼。“楚王大将军麾下张辽,奉命前来致意大王。”一边说着,一边双手奉上一封盖有大将军标志的命令。

刘备双手接过,又对张辽施了礼,请他入座,让人上茶,这才坐到案前,搓了搓手,这才小心翼翼的打开军令,迅速的扫了一遍,又重新看了一遍,眼神闪烁了片刻,又长叹一声,站起身来,向洛阳方向拱了拱手:“天佑大汉,袁绍这个逆臣终于毙命了。我大兄真是用兵如神,动若雷霆,所向披靡。大汉之幸,天下百姓之幸啊。”

张辽放下茶杯,默不作声的看着刘备。在刘修身边的时候,也经常听人谈起刘备,不过那些人说的话对刘备都不太有利,特别是提到刘备曾经脱离刘修,转投袁术门下,后来还试图与刘修争夺巴蜀。在楚王系的将士们看来,这是不可饶恕的叛徒,之所以没有干掉他,一是他躲得远,暂时够不着,二是刘修顾念旧情,不愿意撕破脸皮。

不过,张辽现在看到的却是刘备对刘修的深深惧意,看不到一点叛徒的影子。

“大王正在赶往易县,现在应该与左将军会合了,请府君做好迎接的准备,安排宿营之地。”

“这是自然。”刘备连声说道:“足下稍坐,我安排一下,马上随你前去迎接大王。”

张辽微微颌首。刘备下令聚将,先将刘修在葛城击杀袁绍,袁绍部下一万多人,包括卢奴守将高览在内的诸多将士全部投降,现在正赶往易县的消息通报给众人,然后又安排人选择合适的地点供刘修大军驻扎,并做好迎接大军的一应准备。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刘备带着亲卫营,向西去迎接刘修。

……

刘修和公孙瓒对面而坐,公孙瓒有些拘谨,虽然他想竭力做出从容的样子,可是心里终究有些忐忑。特别是当他得知之前的军令虽然签署的是宋丰的名字,实际上全是由刘修发出的,更是不安。违抗军令,纵使得胜,也未必有功,如果失败了,却肯定有罪。对于一心想建功立业的他来说,这可不是说着玩的事。袁绍死了,大战已经结束,再想要立功的机会可不容易。

“伯珪兄,你热吗?”刘修见公孙瓒满头大汗,忍不住调侃道。

“这天气,真热。”公孙瓒讪笑道,仰起头,看着头顶的蓝天白云,“大王……”

刘修横了他一眼,不悦的说道:“你呀,就是不改,我都说了,现在不是朝堂上,我们只是同窗叙旧,用不着那么紧张。”

“啊?啊!”公孙瓒有些窘:“这个……德然啊,你真是修道有成,这样的天气,穿得这么多,居然一滴汗也没有。”

“你想不想修道?”刘修笑道:“你如果想修,我可以教你。不过那样一来,你我同门可就变成了师徒。你可亏大了。”

公孙瓒不好意思的笑笑,让他为了修道而拜下刘修门下,他还真不愿意。“嘿嘿,我资质太差,年纪也大了,修道怕是晚了。”

“那倒也是。”刘修赞同的点点头:“你根骨已定,心性已成,要想再改,的确有些迟了。不像你这儿子,我看还来得及,只要好好雕琢,将来必是一栋梁之才。”

公孙瓒心中一动,看向身后有些不好意思的公孙续,试探的说道:“德然,果真如此?”

“当然,我有必要骗你吗?”

“那……我让他拜在你的门下,可否?”

“这样啊?”刘修沉默了片刻,笑道:“我是求之不得,只怕你舍不得。”

“有什么舍不得的。”公孙瓒拍着胸脯大笑道:“之前有袁绍阻路,我是没办法送他去江陵,现在你到了幽州,我岂能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续儿,还不向大王行礼?”

公孙续在一旁听得明白,连忙上前行礼。刘修把他扶起来,好生打量了一番,这才笑道:“伯珪兄也不必担心,这次战事结束,我要在上谷呆一段时间,有意在上谷建一个道场。令郎也就不用去江陵了,你想看他,随时都可以来。”

公孙瓒大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上次刘修属下诸将将子弟送往江陵,他也听到了风声,不过考虑到刘修未必能赢,这才装作不知道。现在刘修赢了,又当着他的面提起这件事,他如果再不表态,那可就真说不过去了。至于刘修会将公孙续安排在上谷还是江陵,对他来说倒不是非常重要。重要的是有了这层关系,刘修想必不会揪着他违抗军令的事做文章了。

心事一去,公孙瓒轻松了许多,开始向刘修汇报这次军事行动的过程。刘修静静的听了,最后说道:“伯珪兄,我们是自己人,就不说那些场面上的话了。你这次的行动歪打正着,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