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混在东汉末 >

第164章

混在东汉末-第164章

小说: 混在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其他办法,宋奇真想直接把刘修轰出去。

何进看着额头被磕破的何贵人,破口大骂,不过他不是骂别人,而是骂何贵人。

“你是不是肉吃得多了,油蒙了心,居然敢在天子面前撒泼?”何进的圆脸涨得通红,简直是怒不可遏。得知贵人在平乐馆受了伤,他急匆匆的赶来,何贵人向他哭诉了在平乐馆的遭遇之后,要他想办法除掉刘修,同时责备何进没有趁刘修坐监的时候趁机把刘修干掉,现在留下了后患。何进本来还有些怜悯她,可是一听这句话,他再也忍不住了。

何贵人吓了一跳,随即又反应过来,她怒视着何进:“怎么,连你也不把我这个贵人放在眼里了?”

“贵人贵人,就你这样,还能做几天贵人?”何进斥道:“你没到掖庭去看看,有多少曾经得宠的女人现在是奴仆,天天替宫里的人洗衣缝补?”

“你……”何贵人一时语噎,不寒而栗。她对掖庭当然不陌生,里面有些女人还是被她陷害才送进去的,她们无一例外都是得到了天子的宠幸,却在她的手段面前败下阵来,最后失了宠,到掖庭去做一个下贱的女仆,下贱到随便一个人都能欺负她们。

自己会落到那种田地吗?何贵人不敢想像。

何进真是气坏了,他撕去了平时对这个贵人妹妹的尊敬,劈头盖脸的把她臭骂了一顿。他说,你知道刘修为什么能放出来?你以为只是因为他背后有阳翟长公主和太后?错!他真正的靠山是天子。天子化名刘弘,到太极道馆去了无数次,早就相中了刘修,却把我们全蒙在鼓里。要不是因为天子,刘修能那么嚣张,居然在宫里犯驾,就这样天子都没把他怎么样,不仅让他官复原职,还让他兼了宫市令。我还听到风声,天子有意让刘修建功立业,然后尚阳翟长公主。

这样的人,你居然敢去惹?你不仅不想着去拉拢他,居然还和他当着天子的面发生冲突,更有甚者,居然还在天子面前撒泼,你以为现在还是你刚进宫的时候,天子对你很新鲜?错了,现在新鲜的是宋皇后,不是你。

何贵人惊骇莫名,手足无措,最后吓得哇哇大哭,再也没有一丝贵人的骄横之气,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向何进求救。何进长叹了一口气,也觉得头疼。得罪了刘修并不可怕,可怕是得罪了天子,天子现在越来越强势,他会不会趁此机会把何家清除掉?

何进的头上全是汗,也不知是急的,还是紧张的,抑或是兼而有之。他最后跺了跺脚,关照何贵人说:“你闭门思过,千万不要再做任何傻事,我这就去求张公,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办法。曹节和王甫死了之后,他是宫里最有权势的宦者,也是天子最信任的人,只有通过他,才能挽救我何家的困局。”

何贵人连连点头。

“把你满头的首饰去了,不要把妆画得那么浓。”何进有些憎恶的对何贵人说道:“每天花点时间读读书,天子喜欢的,你也要喜欢,不喜欢也要喜欢。”

何贵人瞪大了眼睛,读书?难道兄长不知道她最讨厌的就是读书吗?可是看何进那一副快要吃人的样子,她还是没敢吭声。

“唐英子虽然是个来历不明的孤儿,可是大皇子喜欢她,你也应该花点心思去招揽,她是刘修的义妹,又是太后眼前的小红人,岂是你惹得的?”

“难道要我讨好她不成?”

“你不讨好她可以,可是也不能去惹她。”何进不耐烦的说道:“什么时候等你做了皇太后,我做了大将军,怎么收拾她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何贵人不甘的点了点头。

第215章 愚不可及

何进转身去找张让,先送上了一份厚礼,然后向张让问计。张让也非常生气,他直言不讳的说,他现在很后悔和何家结了亲,何贵人一点也不知道轻重,她只适合嫁给一个乡下小子,以何家的实力,她可以任意妄为,可是这是在宫里,天子只要一道诏书就能让她人头落地,她不知道宫里的艰险,不仅不小心做人,居然还这么乱来,这会害死人的。

何进连连点头,说自己刚才已经教训过何贵人了,她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现在想请张公从中通融,在天子面前说几句好话。何家将感激不尽。

张让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他会尽力而为,就让儿子把何进送了出去。看着何进惴惴不安的背影,张让轻蔑的笑了一声,他在天子身边,对天子的想法要比其他人都清楚。天子最近看得最多的书就是《韩非子》,他每天想的也是怎么权衡朝堂上的势力,怎么利用各种权术来控制朝臣,在扶植宋家的同时,他也不会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宋家身上,何贵人虽然处于下风,但是她有皇子,她的地位在短时间内还是不可动摇的。

但是,如果让何贵人再这么搞下去,那事情就很难说了,趁早给何贵人一个教训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何况听人说那天在平乐观上,天子也警告了刘修,这足以表明天子也不是对刘修百依百顺的。

想到那天在门阙上和天子的对话,张让沉思良久,才长叹了一声:“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啊。这个小子究竟是精明还是鲁莽,真是让人捉摸不定啊。”

当赵忠听到张让这个疑问的时候,他笑了:“他有病。”

“有病,有什么病?”

“我听他那个兄弟刘备亲口说过,他有狂病。平时还好,一旦受到刺激,就容易发疯。一旦发疯,他平时那些精明就全都没了,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顾,就像一头蛮牛,横冲直撞。”

“怎么会这样?”

赵忠笑了:“这样不好吗?天子喜欢他,大概就是因为这一点吧,有弱点的人,才能让人放心。否则的话,这人还真是危险。”

张让恍然大悟,连称佩服,接着把何贵人的事说了一遍,赵忠的看法和张让差不多,觉得在宋皇后生下儿子并且长大之前,天子不大可能废黜何贵人,但是给何贵人一点教训却完全是可能的。他话锋一转,随即又提醒张让道:“何贵人出身太低,他未必是宋家的对手,依我看,我们也不能吊死在她这一根树上。”

张让点头称是,又问该当如何。

“宋丰不是一个合格的司徒,他迟早要被免职。”赵忠很笃定的说道:“这个人比袁隗还恋栈,看不清眼前的形势,会慢慢磨掉天子的耐性。我们不用着急,等着看就是了。我担心的倒是现在我们虽然在宫里威风八面,但是在外朝却一个援手也没有,迟早还会被袁赦超过去。”

“那怎么办?”

“我想扶持唐珍。”赵忠眯起了眼睛,直视着张让。张让沉思片刻,点点头:“这人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

“那就这么说定了?”赵忠松了一口气,有些急切的说道。

张让笑了。唐珍是在他们之前的大宦官唐衡的弟弟,十年前,唐衡失势,被降了爵,他的几个兄长和弟弟都失了势,兄长唐玹死了,唐珍稍微好一些,还在朝堂上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来还做过一年多的司空,但是因为他本人无能,又没有人做内援,所以后来就被免了,再也没有出头的机会,这次不知怎么的求到赵忠的门上来了。这让张让非常不高兴,因为唐珍是颍川人,和他是同乡,而赵忠却是赵国人,唐珍不去求他帮忙,却来找赵忠,这等于看不起他张让。

好在赵忠还识相,没有独吞其中的好处,在得到他的同意之前,赵忠没有自行其事。

“再等等吧,估计宋丰这司徒还要做上几个月,一时半会的,也没空位置给他。”

赵忠眼神闪了闪,他明白了张让的意思,便点头道:“我也这么想,让他再等一段时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想了想,又问道:“何家的事怎么办?”

“也先冷一冷,何贵人这性子,的确需要改改,要不然的话,以后迟早还要出事。”张让胸有成竹的说道:“我准备找人教教她怎么做个讨人喜欢的女人。”

赵忠目光一闪,似有不解。

张让嘴角一挑:“太平道的人找我了。”

赵忠恍然大悟,哈哈大笑,张让也笑了,两人的目光中忽然之间充满了淫邪。

……

刘修又给宋奇出了两个主意:一是你继续做司徒,推进改革,将这次考试选中的三百多士子挑选一部分人充实到司徒府中,为天子解决眼下最困难的难题,并且以司徒府的身份下达命令,要求三公府和九卿寺都要接纳一部分的考生为掾属,司隶范围以内的各级部门概不例外,这样的话,三百人很快就能安排妥当,你也算是为天子分了忧。二是你自己不行,就找些能做事的人到司徒府来,比如各地的名士,你宋家多少也是名臣之后,扶风的大族,相信多少还是有些号召力的,如果能从袁家那里抢一些人过来,也算是有点功劳。

宋奇对这两个主意倒还算满意,但是他自己拿捏不定,问刘修的意思,刘修说这还用问吗,我赞成上策,你不同意,那就退而求其次,采用中策吧。

但宋奇还是有些不以为然,其实他自己看中的是刘修所说的下策,因为这样一来,他宋家也可以像袁家一样有更多的门生故吏,宋丰赖在司徒之位上不走,不就是图这个嘛。

刘修见他还痴心妄想这些,也没什么心情和他多说了,便起身告辞。曹鸾已经安排人准备了午饭,见刘修也不吃饭就走,不免有些诧异,一问宋奇,才知道他们谈得不愉快。

“他这出的什么主意嘛。”宋奇很不高兴的说道:“居然要父亲自己辞掉司徒之位,还要自已承认是能力不足,这要是说出去,我宋家的脸还往哪儿搁,皇后的脸还往哪儿搁?”

曹鸾翻了个白眼:“我觉得上策好。”

“你?”宋奇见曹鸾支持刘修的意见,非常不高兴,可是他在曹鸾面前有些气短,不敢当面反驳,只好说:“那我们把孟德请来商讨一下?”

曹鸾无奈,只得同意了。曹操最近做了议郎,大部分时间都在宫里当差,找他可不像以前那么容易,把他请来已经是三天之后的事情。

“中策吧。”曹操沉吟了很久以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为什么?”宋奇不解。

“你知道天子现在最戒备的是什么?”曹操反问道,“就是名士,就是想把那些名士收入自己囊中的大族。”

宋奇似懂非懂。曹鸾却是一听就明白了,她追问了一句:“天子还要打击世家?”

“必然的。”曹操从袖子里抽了一本书:“这是天子最近看得最多的书,你看了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

曹鸾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本《商君书》,是宫里印书坊自己印出来的新书。袁家自己开了个印坊,把毕岚的生意抢去不少,他们不仅印《民报》,而且印各种儒家经典,毕岚他们在这方面竞争不过他们,便把注意力集中到儒生们不太看得的书籍上,法家的经典《商君书》和《韩非子》就是这其中最有名的两部书。

法家最有名的一条政策就是独尊王权,所有可能危及到王权的势力都要除掉,商鞅的改革中最有名的一条就是废除了王室贵族的继承权,没有军功的王室贵族一律不得封侯,更别提其他的了。如今的宗室实力已经非常弱了,天子未必有心思去对付他们,但是世家和各地的豪强肯定是天子的眼中钉,他天天看法家的著作,恐怕想的也就是这些事情。

宋奇吓出一头冷汗,支支唔唔的没敢再吭声。曹操暗自叹惜,刘修说过,宋奇就是一头愚不可及的蠢猪,他说得果然不错。天子要打击世家,宋奇一点也看不出来,居然还梦想着成为世家。

但是曹操本人也有些想不通,为什么刘修会建议宋家放弃司徒之位,宋丰不做司徒,那司徒之位必然会落入世家之手,这难道是天子愿意看到的吗?不做司徒,那宋家又做什么,和董重一样做个虚有其表的骠骑将军?

曹操决定去问问刘修,赶到太极道馆一问,夏侯渊说,刘修还在平乐馆上班呢。不过夏侯渊又说,你等等吧,刘修晚上肯定会回来的。

“为什么?”曹操笑嘻嘻的问道:“平乐馆不比太极道馆舒服?”

“不是,他晚上要回来向段公学习兵法。”夏侯渊指了指楼上,压低了声音说道:“他现在是段公的弟子了。”

曹操一头雾水,刘修的先生不是卢植吗,怎么又冒出来一个段公。“段公,哪个段公?”

“故太尉段颎段纪明啊。”

“啊?”曹操一愣,随即明白了刘修的意图:“他不从文职,要做武人了?”

“不好吗?”夏侯渊很不解的反问道:“做武人有什么不好?大丈夫就当如卫霍一样横绝漠北,建功立业嘛。你以前不也是说要做个征西将军,为国家重开西域。”

曹操笑了笑,没有和夏侯渊争辩,他是有过那个想法,他对兵法也非常上心,但那是以前的事,现在他知道,在大汉做个纯粹的武人是没有什么出息的,段颎本人就是个例子。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