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寿命走到尽头的那一霎那之前,也要布教讲禅的想法。也惟有如此,他才能达到安心的境地。仔细一想,我们人类,以及工作和事业,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
我们的事业或工作,可以说都是有寿命的东西。松下在六十多年前创业的松下电器公司,也许在五百年或一千年后的某个时候,寿命一尽,就会再以别的新姿态出现。但是,若以为既然如此,努力又有什么用,就无法顺利享尽事业的天寿。同样的,以为人类生命短暂,就可以马马虎虎、不注重养生保健之道,那就是糟蹋人生。
所以在天寿尽头之前的瞬间,也要好好珍惜自己、利用自己,做完全的投入,这才是身为人类的可敬之处。也就是说,除了承认万物皆有寿命,还要对自己负责。如此一来,才能展开恬淡而安心的人生生涯。同时,师父也曾指出:所谓寿命,不单是形体上的寿命,还包括宗教或思想上的寿命。比如那些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及社会主义,只要寿命一尽,就会由别的新东西来取代。
除去活腻了的人,没有谁会抱怨人的寿数太长了。人们都想多活几年,希望长命百岁,二百岁。人生在世虽然不是为长寿而活着,而是要干一番事业,活得幸福而有价值,但是从人生要完成的事业和生活幸福来说,健康长寿毕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算起来,人生在世的时间屈指可数,照诗人的形容只是“弹指一挥间”。人生的童年,还没有能够弄懂人生是什么就匆匆过去了。最后的十年,虽然懂得了人生但却失去了享受人生的活力。在这两段中间的岁月,去掉三分之一的睡眠时间,再去掉三分之一的娱乐、家务、闲谈、来往,以致疾病、忧愁的消磨,还能剩下多少真正可以用于干点事业的时间呢?如果我们不能科学地、勤奋地、吝啬地利用人生时间,可以说人的一生是极其短促的。古诗有:“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日月不恒处,人生忽如寓”,都是喻言人生短促、生命可贵的名句。有一首自由诗写道:“当我还是婴儿,只会哭声哇哇,时间好象在慢慢地爬。当我是个孩子,整天嬉笑不止,时间迈开前进的步伐。在我长大成人之后,时间变成奔腾的骏马。当我老得皱纹满额,时间成了飞逝的流霞。”有一位诗人说:“别老缠住我,问我现在是什么时间,我不知道。就在你问我的这时候,——时间悄悄地溜走了。”这是诗,也是哲理。它告诉人们,时间不常驻,人生时间有限。时间有限,这不只是由于人寿短暂,还是由于人世繁杂,事业艰巨。有识之士应该力求把有限的时间,充分用于有益的事业上,以延长生命。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也是生命限定的标志。时间之河以无情的、规则的洪流向前奔腾,永不复返。人生应惜时,人生须从惜时起。
人生须从惜时起,首先就是要树立一个观念:人只能活一次,要把自己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里,朝着正确的方向,勇敢地生活。人在有限的一生中,任何时候也没有两个机会是同样的。一个机会只能容许你选择一次,尝试一次,过时不候。当你踌躇不定的时候,它已经离开了你;当你错过时机的时候,它绝对不再回来让你补救。
可是,人们的通病常常是懒惰和怯懦。有许多时候,时间给我们提供了机遇、事业,而我们则因惰性和怯懦,不能及时地、勇敢地抓住时机,成就事业,耽误了大好时光,一无所成。
很少有人能时时提醒自己:我只能活一次,时不待我,机不再来,从而时时珍惜时光,不失时机地去做人生所能做、所应当做的事业,以致不放过拼搏、冒险的机会。
只有珍惜生命,充分把握命运的人,才有权享受人生,品评人生的滋味,而不受平庸、空虚和愧疚的苦恼。
人生是在时间中活动的。只要掌握了时间,就可以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服从一定的计划,把自己的一生作一番总体的运筹和设计。
人生在时间中流动,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过去的岁月已经过去,不能再复返。关键是现在。因此,要把握人生,设计人生,关键在于把握现在。
可是,什么是“现在”呢?常人可以说:“现在就是现在”。然而对于人生的哲学思考来说,回答就不能这样简单。事实上,回答这个问题曾经使许多哲人绞尽脑汁。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一书中,专门讨论了“时间是什么”的问题。他认为,时间就是使运动成为可以计数的东西,是“关于前后的运动的数”。“现在”就在时间的前和后中,是时间的一环节。他强调必须把时间与运动联系起来理解,没有运动就没有时间,时间本身就是一种运动,是运动的属性。因此,时间总是有过去、将来和现在之分,总是一个时刻接着一个时刻不断地继续下去。而“现在”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中项。它既连接着过去和将来,同时又是过去和将来的界限;既是终点,又是起点,永远处于开始和终结之中。所以,不能说现在“是时间”,而只能说现在“属于时间”,是时间里的不可分的东西。
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在他的《忏悔录》中作了一个推论。按照他的推论,现在没有长度,不能延伸。假设人生百年,那么一百年能否全部是现在?如果当前是第一年,则第一年属于现在,其余九十九年属于将来;如果当前是第二年,则第一年已成过去,第二年属于现在,其余都属将来。一百年中不论把哪一年当作现在,在这一年以前的便属于过去,在这以后的便属将来。一百年不能同时都是现在。那么当前的一年是否是现在呢?一年十二个月,如果当前是二月,则一月已成过去,其余十个月就属于未来。因此,当前的一年也并非全部属于现在。如此推论下去,即使当前的一个月也不是现在,只有当下的一天属现在,其余的或属于过去,或属于将来。其实,当下的一天也不能都是现在,因为一天有二十四小时,只有当下的一小时属现在,其余或属过去或属将来。一小时又分为六十分,一分又分为六十秒,秒还可再分。每一秒都是由连续不停的“暂时”构成的。而当你说当下的“此刻”为现在时,此刻已经过去。时间永无停住,飞驰而去的是过去,尚未逝去的是将来。现在不能瞬息延伸,一有延伸便成为过去和将来。因此,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划分,只是在人的思想中的划分,只存在于人心中。过去的就是记忆,现在的就是感觉,将来的便是期望。
近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虽然把时间看作理念存在的方式,但他深化了对“现在”的辩证思考。他从否定的方面揭示出时间的辩证性,认为时间就是理念自为地设定起来的否定性,就是“那种存在的时候不存在,不存在的时候存在的存在”,即“持续不断的自我扬弃的存在”。黑格尔同亚里士多德一样,把时间同运动联系起来,把时间看作一种变易,即产生和消失。因此,现在只是不断产生和消失着的时间的点,是存在的“此刻”和运动的中介,是从有到无和从无到有的否定环节。一当现在作为否定的环节转化为过去,空间就成为时间。正是现实事物本身的历程构成了时间,因此一切事物和生命,都是有时间性的,即都包含着否定性,服从于变易,其现在只是暂时的。
十九世纪俄国哲学家赫尔岑,从现实主义观点上,坚持了黑格尔对时间的辩证思想。不过,他与黑格尔强调“现在”的否定性不同,比较注重现在的肯定方面。在他看来,在时间的运动中,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尚未到来,存在的只有现在。事物的发展和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现在接着一个现在,逝去的只是无数个现在,时间就是所有现在的集合。只有现在是实实在在的、最有潜力的。但是,赫尔岑肯定现在的实在性,并不意味着过去和将来都是虚无。在他看来,现在只是过去的发展,在现在之中又包含着将来。过去就保存在现在之中,在现在中得到实现,而将来就是理想的现在。因此,“真正的东西是不会死亡的”,这就是他的信念。
哲学家们对现在是什么的思考,并不是概念游戏,而是要从这种思考中得出指导现实人生的结论。
按照奥古期丁的现在观,人生的现在实际上是不真实的、不可望的,只有未来才是唯一真实的、可期望的。一切易变的东西都是暂时的,只有不变的上帝是永恒的。因此,人生的过程,就是抱着永生的期望,不断地追求未来的天国,皈依上帝。这种现在观所得出的人生结论,显然是消极的、悲观的。
黑格尔的现在观,虽然从其理念论的出发点来说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却得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结论。既然生命就是时间,生命的本质就是否定或扬弃,那么人生就应当是不断弃旧图新、永远进取的过程。死只是个体的完成,是个体作为个体所能为社会进行的最高劳动的结哲学家们的思考告诉我们,要清醒地把握人生,设计人生,就必须科学地理解人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过去是现在的根据,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有什么样的过去也会影响现在。将来是现在的发展,理想的将来产生于充实的现在,相信将来就会更加热爱现在。现在包含着过去,预示着将来,过去和将来都是在时间中运动着的现在。因此,明智的人生要重视过去和将来,更要重视现在,全力地把握现在。
把握现在,就是按照理想的设计目标,积极地生活,并通过现在的生活确定将来的面貌。只有把握现在,才能把握将来。现在不能把握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现在不能创造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人生。失去现在就等于失去整个人生。人生不能有两次,抓紧现在,就赢得了人生。不要总是沉溺于对过去的回忆,也不要老是生活在对将来的幻想之中。于其留恋或悔恨过去,幻想将来,不如倾心于现在,奋发努力,只争朝夕。我们当下可以利用的只有今天、现在、这一瞬间。如果虚度了今天、现在,便再也无法挽回。只有把握住今天,才能把昨天决定的事变成现实,才能为明天的成功作好准备。所以,立足现在,努力请从今日始,这应当是人生成功之本、处身立世的原则。坚持这个原则,我们才能有充实的今天,美好的明天。
人生经常会发生事与愿违的事情。与其为那些问题伤透脑筋,不如拼命工作;保持这种态度与原则,始能迈向成功之途。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一首词里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说人生有欢乐,必有悲伤;有欢聚,必有离别,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中国古代对于忧与乐、祸与福的关系常主张辩证地、客观地看待,诸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身外之物不足惜,千金散尽还复来”,等等,均是例证。人们在生活中遇到或碰到某些严重的损失或伤害,比如意外灾难、坐牢、丢官、家庭破裂、事业挫折、饭碗丢失,虽不可能不进行痛苦的思索,但有识之士们认为大可不必长久为之烦恼。因为问题既已出现,忧愁、苦恼、抱怨责备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做个“硬汉子”、客观冷静地面对残酷的现实,把心胸放宽,眼光放远并根据新的情况、条件重新安排好生活,才是最佳方法。
松下建议年劲人“绝不可以悲观”,并提出了一种让自己忙着,以把忧虑烦恼从头脑中挤出去的方法。他说:“人生经常会发生事与愿违的事情。与其为那些问题伤透脑筋,不如拼命工作,这样你便会很快有稳如泰山的感觉,并且会从中找到乐趣,因而掌握住幸福。而且也只有保持着这种态度与原则,始能迈向成功之途”。事实上这种征服忧虑、烦恼的方法确是很有效的,因为人们毕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里想一件以上的事情,你说是么?
让我们永不悲观,征服忧虑,做生活的强者吧。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五 榜样的力量
五 榜样的力量
松下在回答“至今受谁的影响最大”这个问题时,自己觉得到目前为止,并不是受到某些特定的人影响,而是受到很多人的影响,才有今日。
松下在这段人生中,直接自书本上读到或听到的人非常多,他多多少少都受到他们言论的影响,只是有强弱之分而已。
例如,松下小时候到别人店里当学徒,到店里来的客人,经常说“替我买包烟去”,即使是这样小小的事,客人拜托和说法的不同,给人的感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