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何厚铧家族传 作者:佚名 >

第18章

何厚铧家族传 作者:佚名-第18章

小说: 何厚铧家族传 作者:佚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贤终于在一个卖豆腐花的摊档前停了下来,他买了一碗蹲在地上便吃起来,并与小贩攀谈:“你是哪个乡的?”

  “我是大石公社的。”

  “有人到你们乡投资办厂吗?”

  “谈是有人来谈过,只是一看交通不行,都没谈成。”

  这时负责接何贤回乡的县侨办主任郑德刚好走到何贤的身边,便接过话茬儿说道:“是啊,这几个渡口影响交通,受影响的不只是大石,而是整个番禺。以前经济不景气,车子少,来往的客流不多,渡口也不觉挤塞,有两艘渡船对开也就行了。现在开放改革一搞活,来往客人多了,车辆川流不息,渡口变得挤塞不堪,如果能修建一座桥就好了。”“修桥?”听了德叔的话,何贤眼睛一亮:“对,修桥!”



  






何厚铧家族传55、脱贫致富先建桥






55、脱贫致富先建桥

  对于修桥的重要性,何贤在澳门已深有体会。如今听郑德说到桥,觉得十分在理。他平日总想让家乡尽快改变面貌,富裕发达起来,却又不知家乡最急需的是什么。当然,刚刚落成的番禺宾馆是他和霍英东等人捐资兴建的,虽然也是为家乡出了点力,但建一座宾馆毕竟不如修一座大桥更有利于家乡的建设啊!

  于是他对郑德说:“这大石渡口,还有洛溪那边,确实应当修建两座桥。请你和县里的领导说,你们做准备工作,我来负责筹集建桥资金。”

  番禺宾馆剪彩仪式结束后,何贤与兄长何添回老家岳溪乡。途中,何贤向哥哥讲述了自己想集资为家乡修建大石、洛溪两座大桥的宏伟打算。

  何添心里一咯噔,听后直问:“修两座大桥要多少钱?我们两人付得起吗?”

  何贤笑着对哥哥说:“我们俩力量不够,可以多找几个朋友嘛!大家齐心合力,一定能把钱集齐。”

  说罢,何贤又转身问一路陪同的德叔:“现在政策是否允许免税进口汽车?”

  德叔说:“如果是华侨和港澳同胞捐赠的可以申请免税。”

  何贤听了,回过头来对何添说:“有办法了,我去搞一些汽车,赠给县里,他们把这些车出售,就可以搞回一笔建桥资金了。”

  何贤那商家之精明本色,这会儿显露出来了。1980年11月上旬,番禺县委负责人收到何贤的一封信:“番禺县委负责同志:我国党中央从(十一届)三中、五中全会提出措施,全国人民一致(为)积极建设四化而努力。关于我县为改善交通建造大石公社渡海大桥,弟完全同意,捐赠‘万事得’牌旅行车贰佰台(另零件等),请申请批免税进口,多劳谢谢。”

  收到何贤的捐赠信,番禺县委、县政府立即着手办理了申请免税进口手续。

  1981年暮春。一天上午,何贤带了一位葡萄牙的桥梁专家,从澳门专程回来察看大石河的水文资料,选定大石大桥的位置。

  番禺县委书记苏栓柱、县长黄伟宁等亲自陪同何贤及葡国桥梁专家,乘船视察大石河两岸。

  何贤认真地察看了每个位置的测量工作,不时向大石水利部门的技术人员征询情况。下午,县委、县政府负责人与何贤及葡国专家讨论大石桥的选址和桥型等事宜。会议开始前,县里领导对葡国专家表示谢意,这专家反倒热情诚恳地表白了一番:“我虽然不是中国人,但我是何贤先生的朋友。何贤先生出钱出力为家乡建桥,我也乐意义务为你们设计大桥。”

  何贤的心,看来确实比金子贵重,能感动和融化所有人。他热心家乡建设的精神,又岂止感动了一位葡国专家呢?霍英东在何贤的感召下再次加盟捐资兴建大石桥。他也感动了中国有关部门的领导,感动了番禺县数十万人,为把大石、洛溪两座大桥得以顺利建成,各方面的能量和热情都在充分地释放……

  1981年10月间,葡国专家已设计出大石大桥的图纸和文字资料,并请人翻译好,一并送到番禺。没多久,番禺县就派出了县人大副主任刘云程和侨办主任郑德,到珠海拱北约见何贤。见了面,刘云程对何贤说:“葡国专家的设计我们已认真研究过了。设计得很精美,但有好多地方没有考虑到中国国情。比如设计中要求采用的钢材,许多要靠进口,这一来加大了建桥成本不说,主要是办理进口手续也很难。再有,将来我们建桥要请内地施工队,按图纸设计,内地施工队需添置很多新的设备,遇到突然棘手的什么问题要找葡国专家来指导也不容易。因此,我们经过研究,准备请内地的专家重新设计,请何贤先生见谅。”

  何贤听罢手一挥说:“什么见谅,我也是为了家乡建设,怎么做方便你们就怎么做,我总之全力支持。”刘云程最后与何贤商定,大桥由番禺聘请铁道部大桥局设计,由省交通厅工程处包干施工。整个工程费用600万元人民币。

  刘云程从拱北回到番禺,县委、县政府便立即着手抽调人员,组成大石大桥建设指挥部,配合省交通厅工程处施工。何贤呢,不但捐资赞助,而且亲力亲为,他多次回番禺了解建桥情况。



  






何厚铧家族传56、家乡富庶梦成真






56、家乡富庶梦成真

  何贤与哥哥何添有一次共同回乡,随行的番禺县领导干部告诉他们,番禺和广州的交通不便,主要是大石和洛溪两河阻隔的原因所致。而今,大石大桥正兴建,应当尽快再建起一座洛溪大桥。这两座桥都建成,番禺至广州就可以畅通无阻了。可以想见,今后外商来番禺投资办厂就会大大增多,番禺的繁荣也就指日可待了。

  此话句句在理,何贤心知肚明。只是洛溪河面宽阔,建桥费用比大石要多得多呀!何贤能不想建么?他做梦都想建好洛溪大桥,可他心有余力不足。

  刘云程接着说:“我们想过办法,拟用大石大桥的办法集资,即自筹一部分,争取省交通厅投资一部分,再发动港澳同胞捐赠一部分,尽快把洛溪大桥也建起来。”

  何贤听罢连连点头,对哥哥何添说:“洛溪大桥如果建了起来,番禺县的交通就会有根本的改善了!我看我们把霍英东也找来,合力筹一笔钱,支持洛溪大桥建设,你看怎么样?”

  何添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1981年全国人大和政协开会期间,何贤和霍英东都住在北京饭店。有天夜晚,番禺县副县长刘檩添和县侨办主任郑德捧了一个大西瓜来探访何贤。见到刘县长和德叔,何贤觉得这正是个大好机会,于是,何贤便把邻房的霍英东请过来吃西瓜。他们一边吃,一边商量兴建洛溪大桥的事情,何贤首先讲出自己的设想,一面讲一面征求霍英东的意见。霍英东素来就热心国事,关怀桑梓,再说这位富豪名流,向来都是愿听“贤哥”的,尤其是牵涉内地的事情,他绝对信任“贤哥”。

  当下,霍英东听完何贤说的筹款计划后,即刻应允:“贤哥怎说就怎办好了,我没意见。”

  痛快!事情就这样定了。

  1983年5月28日,何贤正式向番禺县委、县政府送来捐款。番禺县委、县政府立即向省市有关部门正式申报立项。同年6月,何贤赴京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六届一次全体会议。为了进一步落实建桥资金,何贤不辞劳苦,向中央各部门主管及有关领导人陈述番禺交通困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达港澳同胞支援家乡建设的心情,终于得到中央有关部门批准再免税进口一批汽车用于建桥。

  1983年10月,何贤等人以个人名义捐赠的300台日产五十铃1.75吨客货两用车运抵番禺。至此,洛溪大桥建桥资金港澳同胞筹集部分得到落实(其中霍英东捐巨款立下汗马功劳),而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也批准了大桥立项。

  梦想终于成真……

  1991年,《中国人民》杂志总编张彦访问番禺后,就把番禺的经济飞跃原因概括为“侨”、“桥”二字,并写下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桥”“侨”与番禺巨变》,可见“桥”对番禺的命运有多重要!然而,为了改变家乡的命运,谁又能够否认———何贤,才是最了不起的一座“桥”呢!

  1979年,何贤家乡岳溪和石楼公社侨办,动员修复退还何贤的祖居,遇到了些许困难。何贤知道后,一再表示:“以大局为重,以乡情为重,不要考虑我的祖居。”

  后来,县政府又决定修复莲花塔。何贤听到消息后非常高兴,认为那是文物古迹应该修复,而且对开展旅游事业大有裨益,便即刻响应捐资修塔;并且将此次已运抵他家乡准备用于修祖居的青砖,全部捐给莲花塔修复工程!

  到了80年代初,何贤准备修建祖屋了,却赶上县里刚好同意决定建大石大桥,只得再次作罢。就这样,何贤至死,他修复祖居的心愿也没能实现……

  何氏家族的祖居,一直到1985年何贤去世两年以后,才得到修复。这祖居,饱经岁月的洗礼,到此处,我们才可恍然醒觉,那神秘空悠的何氏家院中,原来隐藏了多少人间福荫和子孙圣贤之造化……



  






何厚铧家族传57、侨乡建起纪念堂






57、侨乡建起纪念堂

  1980年,何贤得悉中山县想在石岐建一座纪念堂,以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于是他跑前跑后地乐此不疲了。这一回,何贤充当了什么角色?且听听中山市政协的领导们的忆述吧……

  “80年代中山相继落成了县人民医院杨颖滨大楼、温泉宾馆和孙中山纪念堂,是由爱国华侨和港澳同胞杨志云、霍英东和郭德胜先生等捐款或投资兴建的,这点没错。但是我们要说,这三大建筑物的诞生,倘没有何贤助一臂之力,恐怕也不那么容易。

  “拿孙中山纪念堂来说,本由旅港同胞郭德胜先生捐资1千万港元兴建。它的建成,说到底又与何贤的支持分不开,道理何在呢?

  “1980年秋,杨颖滨大楼奠基后,以李耀祺书记为首的中山代表团,应邀到澳门访问。何贤设摆家宴,特以中菜西食(即中国菜式按西餐方式品尝)盛情款待大家。

  “席间,何贤谈笑风生,从中菜西食扯到国内改革。他说吃饭也要改革,今晚请诸位品尝,征询意见,集思广益好不好?他的从善如流,虚怀若谷,使赴宴诸人钦敬。

  “但更令人感动的是,当谈及中山的建设时,何贤坦率而又诚挚地问:‘人民医院杨颖滨大楼现已动工兴建,还有哪些项目要我出力?’

  “我们都知晓,杨志云先生提出建杨颖滨大楼的意见后,曾经耽搁了一段时日,后来得知何贤鼎力支持,才使这个项目上马。代表团本想趁此次聚会,向何贤道谢的。岂料还未启齿,何贤却抢先表示,愿为中山继续效劳!他啊!坦诚磊落,赤子丹心,实在难能可贵……”

  就在那次家宴上,李耀祺书记代表中山人民,再三向何贤致谢。而后他们把中山拟建孙中山纪念堂的设想提出:中山是孙中山的故乡,又是一个侨乡。建设孙中山纪念堂,让我国这样一位伟大的革命先驱之英名伟迹永为后人怀念,让每年数以十万计来县探亲、旅游的侨胞及国际友人瞻仰,这一设想是否可行呢?

  “好呀!我赞成。找谁捐建呢?”何贤非常爽快地单刀直问。

  中山领导们将考虑的想法也和盘托出:“筹建县人民医院大楼初期,郭德胜先生也曾拟捐资,后来,杨志云先生独力捐建,命名为杨颖滨大楼。那么如今,我们可不可以让郭先生建设孙中山纪念堂,以遂其造福桑梓之夙愿呢?”

  “好!胜哥(何贤爱称郭德胜为胜哥)热心公益,早有为家乡建设出力之意,必定乐意兴办此事。我同他情如手足,这件事,包在我身上,等我去香港,立即同他商量。”

  1980年底,何贤参加完广州花园酒店的奠基典礼,赶赴中山温泉,他把郭德胜欣然许诺捐建孙中山纪念堂的喜讯,传递给中山县委统战部长林藻,并说郭先生在大良吃午饭,一会儿即可抵达温泉,拟同你们商谈此事。说罢何贤便因急事返回了澳门。翌日,何贤又来中山参加温泉宾馆开幕典礼。

  进入拱北时,何贤遇到林藻部长,头一句话便问:“胜哥捐建孙中山纪念堂之事,谈得怎样?”

  林藻告诉他,郭先生有此心意,但由于时间关系,谈得还不够具体。一抵达温泉宾馆,何贤就来拜会“胜哥”。

  喜炮长鸣中,温泉宾馆剪彩仪典隆重开始了。欢腾喜悦的人群中,何贤更加喜挂眉梢,他像个孩子一样高兴地告诉林藻部长说:“当真的!胜哥的确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