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雄心 >

第143章

帝国雄心-第143章

小说: 帝国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择了一条和邓尼茨截然不同的道路。由于德国舰队司令官吕特晏斯将军作为“木马”行动总指挥官带着“格耐森瑙”号和“欧根亲王”号留在比斯开湾,西里亚科斯幸运地指挥了德意志第三帝国自参战以来最强大的一支舰队。不过,尽管他的名头不及吕特晏斯响亮,但在德国海军也是公认的“智将”
    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他成功地组织了“雷霆一瑟布鲁斯作战”指挥“沙思霍斯特”号、“格奈森诺”号和“欧根亲王”号逃出布勒斯特港,在德国战斗机的掩护下,穿过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上的英国重重海空封锁线。这次作战,是由十七世纪以来,外国海军第一次在海峡地区向英国海军挑战,它的成功激起英国朝野对丘吉尔和海军一片抗议的声浪:德国海军连戒备最森严的海峡区都能闯过,它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
    “您觉得,我们还是把罗德尼号留给潜艇部队或者轰炸机部队?”林德曼语气平和地问。
    西里亚科斯左眉不经意地一挑,“我不喜欢那厚皮怪物,也不想让我们最新式的战舰冲到很近的距离与之对射,要知道,敌人随随便便一门副炮就可能毁坏我们精致的无线电设备或者光学仪器,然后我们就不得不返回港口进行维修!不,那不能接受,我们应该完成这次伟大的作战行动,然后舒舒服服地到大西洋上去,掐断英国的海上运输线,直到他们因为畏惧德国海军的强大战斗力而退出战争!”
    “那倒是!我喜欢到大西洋上去活动,而不是整天呆在空荡的波罗的海,我厌倦了在没有敌人的内海活动!”林德曼飞道,这似乎证明了他出众的反应神经一据说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舰队司令吕特晏斯在发现“胡德”号后犹豫了一下,是林德曼下令开炮还击的,他还喃喃自语道:“我决不会让军舰就这样窝囊地毁掉。”
    两位指挥官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虽然在指挥风格上不太一致,在个人兴趣方面也没有太多的共通点,但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让他们像是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顺利转动庞大的战争机器。在驶过卑尔根外海之后,舰队继续以侣节的巡航速度北行,并最终驶入了德国海军花费大力气改造的特隆霍姆港。这里不仅配备了两部德国最新式的陆基雷达,还布置了大量防空炮火,德国空军在附近部署了两个战斗机大队,加上蜿蜒曲折的峡湾起到了天然保护作用,而且位置上远离了英国本土的空军基地,它俨然成为德国水面舰艇进出北海的重要前进基地和补给站!
    舰队驶入特隆霍姆港之后,随行的4艘旧弥年型驱逐舰迫不及待地补充了燃料它们是纳尔维克海战后德国海军服役的第一批新驱逐舰,秉承了德国驱逐舰一贯航速高、火力猛、防护强的特点,标准排水量也较吼年级提高了旺炖左右,但续航力仍然只有可怜的四海里,还不及同期建造、排水量远逊于己的英国级驱逐舰的一半!
    驱逐舰忙着补充燃料,“俾斯麦”号、“沙恩霍斯特”号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上的水兵们则忙碌地在泊位周围布设防鱼雷网,并在舰桥、烟白、炮塔和甲板上覆盖上特制的伪装网,看起来似乎在为长时间驻泊做准备。事实上,就连舰队指挥官西里亚科斯也说不准舰队会在什么时候离开特隆霍姆、冲过英军海上封锁线进入大西洋海域。就距离而言,以刃节航速行驶的话,它们在旧个小时之内就能从挪威驶抵爱尔兰北部海域!
第29章 战场魔术师
?沉沉的夜幕下,爱尔!海汹涌的浪涛使得海面看起来格,任何航行于此的舰船都会受到冰冷海水的冲刷和摇晃,每天定时巡航于此的英国炮舰也不例外。圣乔治海军旗下,舰员们用探照灯来回扫视着四周,但海况是如此恶劣,舰员们根本无法分辨出远处的黑色物体是海浪还是一艘德国潜艇的指挥塔。转悠了半个小时,它终于懈怠地朝着刃多海里之外的贝尔法斯特港驶去。那里有舒服的床铺和可口的热食,而且远离德国空军和地面部队一按照地理情况和英国高层的推测,德军在推进到苏格兰南部的斯特兰拉尔和卢斯湾后才会考虑跨过北海峡发动登陆作战。眼下,对北爱尔兰以及贝尔法斯特威胁最大的,反而是爱尔兰政府颇为微妙    就在英国巡逻舰离开后十多分钟。一艘拥有流线型船体的潜艇悄然浮上水面,夜幕下,它黑色的身躯就像是一条敏捷的猎鲨。穿着防水雨披的艇员们小心翼翼地从舱口钻出并登上甲板,由于十分靠近敌人的海岸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操纵艇首艇尾的甲板炮和机枪,使之迅速进入临战戒备状态,另一部分人手忙脚乱地解开固定在甲板上的救生艇包。在展开并充气之后,4个黑衣人登上了这艘救生艇并戈离了潜艇然后如一片弱的叶子渐渐消失在起伏的浪涛之中,,
    月份的伦敦。阴冷潮湿、了无生气。自从德军发动圣诞攻势以来。曾经辉煌的大英帝国首都连同周边的一小片区域陷入了孤立的境地。留守伦敦防御圈的两百多万英**民只能依靠前期储备的物资和少得可怜的海上运输来维持,更致命的是,他们不得不没日没夜地提防着德国人的进攻,一有风吹草动便如同胆小的兔子般惴惴不安。
    阴霾的天气已经持续了大半个,月,海风吹散了乌云,天空终于放晴。可自从德军横扫西欧、登陆不列颠以来,英国人似乎越来越讨厌这种阳光明媚的天气了。
    一大早,伦敦西区的沉静就被来自空中的轰鸣声所打破,位于楼房顶部的观察哨很快发现了四架单翼、双发、拥有透明机舱头的德国轰炸机以大约凹米的高度飞来。它们刚才飞过英军阵地边缘,那些部署在公园、绿地和广场上的高射炮就开始喷射出灰色的烟团,耳边的砰砰声没完没了地响着,像是在告诉敌人伦敦还远未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又像是在为困守于此的英**民打气助威。持续的防空火力并没能击落一架德国飞机,它们不慌不忙的飞到城区上空,打开机舱,洒落下雪片般的白色纸片,那上面的文字虽然每天都不一样,但都是一个主题:投降吧,英国人,你们已经别无选择了!
    英军防空炮手们每天都在做着无用功,泰晤士河警卫部队的工作可就要实在得多,万恶的德国人不断在上游投放水雷,那种老式的、带有触角的圆球状爆炸物就像是一只只考中的刺猬,在河面上时沉时浮、若隐若现,看着就叫人心惊胆战。虽然如今泰晤士河上已经没有英国战舰和运输船只航行,但这些水雷仍对桥粱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为此英国人不仅在河面上拉起了铁丝网,还像汪民一样每天操着小船打捞这些水雷。可排雷是一件危险的工作。时不时传来的惊雷总是要让亲属中有人担任警卫队成员的英国人心惊肉跳、魂不守舍。
    同样压迫着伦敦军民可怜的神经的。还有早晚各一次的远程炮击和无休止的无线电广播,那些重磅炮弹总是远远落在泰晤士河口,广播的内容也总是在鼓吹德**队在前线的战果。越来越多的英**民宁可轰轰烈烈地来一场决斗,可德国人似乎并不急于一口吞下大英帝国的精神象征所在。或许是畏惧城市周边无处不在的反坦克三角架、上千门反坦克炮和英国版的“莫洛托夫鸡尾酒”或许只是在享受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等着伦敦防御圈里的英**队离开坚固的碉堡主动撞上他们的枪口,反正在这个寒冷的月,他们只是继续平稳而缓慢地扫荡着英格兰中部的残余城市和整个威尔士。
    平均下来,德**队每天攻占两座城镇,扩大占领区面积百来平方公里,修建新机场一座登陆英国的部队到是在以每天丑四到万人的速度增加,这意味着到了;月底,德军老帅冯隆德斯泰特手中的兵力已经增加到了五个师刃余万人,占到了德国集团军群的六成兵力,而在“海狮计划;”最初的两份方案中。一份估计英军会很快投降,所以德军只需要运送力万左右的部队上岛即可赢得战争;另一份较为谨慎,认为英国漆将决死抵抗,因而集团军群将全员投入,连集团军群也将抽调一部分精锐的装甲部队和战斗经验丰富的步兵师支援作战。当然,如果英**民寸土必凹曰甩姗旬书晒齐伞”节最终结果很可能是德国人耗费相当大的兵力和物资,悔攒四幕个、英伦三岛变成焦土!
    天气的放晴也意味着双方空军从前一阶段的“冬眠”中苏醒过来,德国人迫不及待地加强了对英国北部的航空侦察,配备精密光学设备的远程侦察机一天三次地光顾英国北部主要港口,装备航拍设备的卧一凹或者以旧则利用速度优势对英军在英格兰北部的战场部署进行频繁的侦察。相比之下,英国空军的活动要谨慎得多,一小部分“喷火”被改装成为高速侦察机,他们热切的关注着德军空军和地面部队的部署、调动,其侦察范围主要集中在利物浦至格里姆斯比一线及德军纵深地带一在英军指挥官们的观念里;一旦德军准备向北发起进攻,那么他们的空军和坦克集群首先会向指定的作战区域集结。
    不过这一次,他们显然打错了算盘!
    阳光明媚的中午,位于诺丁汉南郊的大型军用机场上,一架架蓝绿色迷彩涂装的德国战斗机和轰炸机整齐排列在跑道两侧的停机坪上,仓库附近随处可见拖车、油罐车、消防车和半履带式装甲车,高大的直列式天线以往在英国的海岸线上多有出现,而机场周边密密麻麻地布设着高射炮阵地,熟悉的鳃毫米高炮数量之多,它们斜指向天空的炮管竟形成了一片独特风景的“树林
    一辆轮式装甲车和一辆带有天线蚓型装甲通讯车风驰电掣地驶入这座距离最前沿阵地有田英里远的机疡。阳光下,它们那具有金属质感的车身和开动时发出的轰鸣都与周围这些一动不动的车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横穿过整座机场之后,它们最终停在了距离跑道凹多米、顶部覆盖着伪装网和泥土层的大型堡垒旁,相比于这钢筋混凝土工事硕大的身躯,入口处的门洞如此狭看起来就像是一支大海龟的排泄口。虽然从车上下来的几名军官都将自己的军衔标识隐藏在灰色风衣里边,但看着他们领口闪烁的勋章,矗立在两旁的士兵都毕恭毕敬地举起了手中的步枪。
    “敬礼!”
    行走中。罗根庄重而不乏洒脱地还以军礼。随着赫尔曼戈林堕入地狱,德国空军重回人间,而这支精锐部队的变化不仅仅作战风格上,在举手礼和正统军礼之间,德军统帅部和空军司令部均未做出任何正式要求,但实事求待这个问题,军人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本职而非政治上一虽然一个人带来的改变是微弱的,但潜移默化之下,效果终究还是会逐渐显现出来!
    这座主体坐落在地下的大型堡垒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般阴冷,由锅炉供暖、内燃机供电,这里暖如春、亮如昼,陈设简单却很完善,良好的环境让军官们能够身心愉快的工作。而他们发挥的好坏,又间接关系到“木马”作战行动的展开。
    “敬礼!”
    见帝国空军作战部部长到来。所有人立即停下手里的工作,他们中军衔最高者是一位年过五旬的空军中将。尽管军衔较罗根高出一级。但职务所属还是让他以报告的口吻介绍了这里的情况:
    “今天一上午就有4架英国侦察机飞抵机场附近,装甲目标区也受到了多次侦察。按照预定计划,我们的战斗机和高射炮进行了谨慎的反击,只击伤其中一架!若是下午英国飞机再来,是否进行真正的反击?。
    “反击?嗯,反击!从下午开始,来几架英国侦察机就给我击落几架。不必有丝毫的顾忌!”罗根果断做出决定,尽管空军在西线的具体指挥任由施佩勒元帅负责,但作为“木马。行动的一部分,他也有权越级调动部队如此重叠的隶属关系若是处理不好,很可能造成作战上的缺失,因而及时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明白了!”老将乐滋滋地说。“若是英国人发现自己花费巨大代价攻击的只是一些假目标,心情肯定会非常糟糕的!”“何止糟糕,简直会捶胸顿足、以头抢地!”罗根走到观察窗前。用可移动的潜望镜观察了一番,远距离看去,谁会料到机场上那些飞机和车辆都是临时用木板拼装起来并刷上油漆的?前一段时间天气虽然很糟糕,但德军官兵们可没有闲着,有没有木工和漆工技巧并不重耍。依葫芦画瓢、照章抓药可不难!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只等英国人自以为聪明地将刚刚有所恢复的航空兵力投入对德军“前线机场”和“装甲部队集结区”的抢先攻击。一旦落入陷阱。英国人每损失一架飞机。一周之后能够投入贝尔法斯特之战的飞机就少一架,在胜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