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

第95章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95章

小说: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须要自度,假如自己的烦恼都不能摆平,根本没办法度众生。
    以前上师也讲过:“作为凡夫人,全部根除烦恼以后再度众生,那是根本不现实的。但我们现在发了菩提心以后,自己应该跟其他的众生不相同,一定要尽量地对治减少烦恼,增上相续中的一切功德,若能这样,才有度化众生的机会。”所以我们首先要想方设法改变以往的习气,以前没有学佛或刚学佛的时候,性格非常粗暴,烦恼也极为炽盛,现在通过熏习大乘佛法,自相续应该逐渐往调顺的方向迈步,如果一点进步也没有,那要度众生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佛陀在经中这样说:“己未度脱,岂能度众。自如盲人,岂能带路。”意思是说,假如自己都没有解脱,怎么能够救度众生,就好比自己是盲人,那怎么给别人带路?律藏当中也说:“自己未能调化,而去度化众生,无有是处。”龙树菩萨说:“如果自己没有得到解脱,而去度化众生,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行为。要真实地度化众生,先必须精进地调伏自己的烦恼。”通过以上教证说明,我们先应尽量断除自相续中的一切烦恼。
    当然,断除烦恼并不是特别容易的,尤其是作为凡夫人,口头上说起来容易,但实际上做起来却相当的困难。就我自己而言,每天都在这里口口声声说“你们要断除烦恼”,好像我的相续特别清净,但说这些话时,我有时候确实非常非常惭愧,可是作为一个讲者,我又不能说“我没有断烦恼,你们要断烦恼”,这样的话,也没办法讲课。但我观察自己,有时候虽然没有根本上断除烦恼,基本上对烦恼有一定的作战能力,至少表面上看来是这样的。依靠诸佛菩萨的加持,依靠上师们的恩德和摄持,自己以前没有趋入佛教之前的心态,跟现在的心态比起来,确实有了一定的改变,对于那些世人非常执著的东西,我们长年累月闻思修行的人好像执著得不是特别强,看得比较淡,这种感觉的确是有。
    不管怎么样,无论是在家人、出家人,希望大家要断除烦恼,如果不能根本上断除,也要尽量地对治、压伏它。作为大乘修学者,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依此可令烦恼的危害逐渐缩小,相续中的正知正念得以稳固增上,不再生起怯弱之心。
    假如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一点都不度众生,一点都不断除烦恼,那我们就跟疯狂者没有差别了。世间上的疯狂者,言行没有定准,心里想什么就顺便说出来,但结果根本不会做。可我们不是这样,我们之所以发菩提心,是因为诸佛菩萨再三赞叹菩提心的功德,自己也是通过智慧详详细细地观察分析,之后才在诸佛菩萨面前发了这个愿,承诺“我要度化众生”。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履行诺言,尽心尽力地度众生,哪怕是路上遇到一个众生,能帮助的也要帮助。
    但有时候由于众生的业力现前,自己实在没办法帮忙的情况也有。今天我看到一个老板,他在学院承包工程,本来租了一个房子,明后天准备还回去,结果运气不好,前天突然失火了,将整个房子化为灰烬。房子的主人也非常可怜,一家好几口全部依靠这个房子来维持生活。两家为此而争执不息。本来我作为一个形象出家人,不应该参与这些事情,但他们双方非常可怜,都让我出面进行调解。说实在的,他们两边都非常困难,这个老板不但今年没有赚钱,而且生意上亏了很多,他的妻子不断地在哭,我在那边将近坐了一个多小时,她的眼泪一直没有断过。当时我的心非常酸,压力很沉重,一下午心就像被大山压着一样,好像要有什么事情,结果也没出什么事,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个场面。他们两家都说:“你只要说一句话,我们都听。”但我这方面不太懂也不方便说,后来我给他们提出建议:“你们两边确实都有一定的困难,但彼此最好能作最大的让步,这就是我的希望。”但不管怎么样让步,有时候众生的业力现前,他们的苦处也没办法解决。
    我深深地知道,现在的在家人都想赚钱搞事业,让自己生活得非常幸福,但这样的欲望和打算能不能成功呢?成功率很少,毕竟现在做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有时候看到别人特别痛苦,怎么样想也没办法解决,这种事情也经常遇到。但无论如何,我们哪怕是路上遇到一个特别可怜的人,也应该尽心尽力地帮助他。反之,如果表面上说“我要度众生,我发了菩提心,我已经受了大乘菩萨戒”,但实际上看见可怜众生时,一点也没有管他,那你的承诺和行为是完全相违、自相矛盾的,你算不算一个大乘菩萨?问一问自己就会明白。
    壬三、坚持不懈对治烦恼:
    故于灭烦恼,应恒不退怯。
    有些人可能想:“既然发菩提心这么困难,那我现在不发了可不可以?前段时间我错了,当时不知道菩萨戒条这么多,要求这么严格,是我自不量力,我可不可以退下去?”不能退!退不是那么容易的,你进来时受个仪轨就可以了,但是要退的话,必须要付一定的违约金,否则没有那么简单。
    为什么呢?假如你现在要退,那在生生世世中都得不到善趣的快乐,这也是前面所讲的道理。其次,你没有必要退,前辈的高僧大德都是依靠菩提心而成就的,虽然表面上看来度无量众生确实困难,但这种发心的力量非常强大。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发愿:“地狱没有空的话,我的发心不退失,我要度尽一切浊世众生。”但这些众生还没有度完的时候,佛陀早已经成就了,这就是由于发心的力量非常强大。无垢光尊者在有些教言中也说:“大乘显宗中虽然说要三大阿僧祇劫积累资粮和行持菩萨道,但对发心力量强大的人而言,一瞬间便能积累无量劫的资粮,故不需要那么漫长的时日。”《地藏经》中也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这种大愿,有了这样强大的发愿力,在短暂的时间中即可圆满资粮。因此为了灭除烦恼,我们应当持之以恒,不能退失菩提心。
    其实,你发了菩提心以后,也没有必要那么害怕。从历史上也看得出来,以前的那些高僧大德,虽然发心以后也经历了很多苦行,但这种苦行跟世间上的苦行是完全不同的。世间上的苦行有自相的烦恼、自相的执著,所以在生活中极其痛苦,而这些菩萨们没有自私自利的心,没有实有的执著,所以利益众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大家根本没有必要退失信心。
    当然,在能取所取的执著没有消于法界之前,我们还是需要精进。有了这种精进,就像森林起猛火一样,风稍微吹一点自然就会熊熊燃烧,同样的道理,菩萨行依靠这种发心为助缘,功德也会自然而然增上。
    吾应乐修断,怀恨与彼战,
    似嗔烦恼心,唯能灭烦恼。
    烦恼是所断,在能断的对治方面,我们要有一种意乐——欢喜希求之心,对烦恼的本体应该怀恨在心,以嗔恨心来对付它,知道烦恼无始以来不断地害我,力求用各种办法将其斩草除根。
    前面也讲了,如果对烦恼没有一种嗔恨心,没有一点报仇之心,修行是不会成功的。有些人可能会问:“不是说嗔恨心一刹那也能毁坏百劫或千劫的福德资粮吗?对烦恼生嗔恨心应该是非理作意吧,会不会造无量的罪过?”不会的,为了修行,我们对烦恼作战合情合理。就像是以牙还牙一样,经中也有“以楔出楔”的教言,意思就是以烦恼来对治烦恼,这一点在没有获得佛果之前不用遣除。
    本论亦云:“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此痴。”为了息灭众生的一切痛苦,我们不应遣除自相续中对治烦恼的愚痴之心。要知道,对治烦恼从最究竟的角度而言属于一种所知障,但为了获得究竟的果位,这种对治烦恼的相似嗔恨心暂时不能离开,为什么呢?真正的嗔恨心生起以后,会毁坏自相续中的善根,来世堕入恶趣,有不好的果报,而我们对付烦恼的这种嗔心,暂时来讲它不是属于真正的烦恼。奔公甲格西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是噶当派那么好的修行人,但每次生起烦恼的时候,就骂自己是“坏比丘”,然后自己打自己、呵斥自己。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一旦自相续中生起了烦恼,对它有个不好的态度,这一点不会成为你解脱的障碍。有些道友早上没有起来,睡过头了,就怪自己的闹钟,把它扔在垃圾桶里,实际上这种做法也是很好的,说明是在惩罚自己,这样以后应该会有一定的进步。
    不要认为这是一种嗔恨心,所有的嗔恨心都应该断除,其实在修行时如果自己不争气、不听话,惩罚自己也是合理的。倘若实在没办法对治,其他的道友督促自己、批评自己也很有必要。现在外面有些学习小组中,道友们经常打电话、发短信来互相督促:“你这次不能去,去了的话,下一次给你如何如何惩罚。”表面上这是一种严格要求,天天不让你自由,但这是不是在害你呢?根本不是,反而是将你从烦恼魔王的口里救出来。如果我们经济上给别人一点钱,语言上彼此说个好话,这样的帮助并不是最究竟的帮助。最究竟的帮助是什么?当你在修行的道路上开始退失、反悔,这时候遇到一些道友把你的心态纠正过来,不要让你退下去,大家共同前往解脱之道,这样才是最好的帮助。有些道友在学习大乘佛法的时候,由于前世的业力现前,或者暂时的魔缘违缘所逼迫,很有可能退失道心。在他退失道心的时候,所谓旁观者清,旁边的人看得清清楚楚,知道这个人不应该退,想尽办法把他引过来,此举的确对这些人的帮助很大。以前我们这里有些人,自己实在学不下去了,好像发疯了一样,心里非常烦恼,不想呆也不想看书,那个时候其他道友通过跟他谈心讲故事,给一点糖或者这样那样的东西来帮助他、开导他,人的心态有时候就像小孩一样很容易转变,逐渐逐渐自己就回到正轨上来了,这种现象也比较多。
    因此,我非常希望外面的人也能够互相帮助,毕竟大家刚步入这种门,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哪些是正道、哪些是邪道,甚至还有些上师也经常阻挠“你不要学这部论典,好好实修就行了”。实修倒是可以,但听说您老人家也没好好实修过,对弟子要怎样引导呢?很多人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违缘,有些是以魔障的形象来干扰你,而且自己也知道这是魔障,有些人却是魔王波旬假借善知识的口和行为来劝你不要闻思,说学习这些没有用。我经常这样想,寂天菩萨的这部论典,古往今来无数的修行者依此而获得成就,假如有人劝你不要学,对你的修行是有帮助还是有危害?这一点,稍微懂得佛理的人都会明白的。
    外面的修行人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违缘,有些是正面的违缘,有些是反面的违缘,有些是中间的违缘,但不管怎么样,我们是随缘的,你要学我们尽量帮助你,希望所有的道友也是尽量地帮助他们。但如果实在没办法,我们也望尘莫及、爱莫能助,佛陀在世时也有些业力深重的众生当下堕落,更何况说我们凡夫人帮助那些业力现前的众生了。我非常同情有些人退失菩提道,但有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以前根本不信佛的人逐渐相信佛教,以前信得非常表面的人对佛教真理逐渐深入,尽管这一年不是特别长的时间,但在如此短暂的时日中,给别人相续种下不可退转的菩提种子,这一点确实有无上的功德。
    总而言之,希望大家尽量地帮助别人,不要让他们退失信心。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好心地批评他、指责他的过失:“你原来不是说要圆满这部论典吗?现在怎么了,你着魔啦!”虽然说点不太好听的语言,但按照正理来讲,这是相似的烦恼,不是真正的烦恼。因为这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现在很多人口头上说帮助你利益你,但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宣传自己,这样不太好),完全是想诚心诚意地帮助别人,只要能够帮助他,语言上再怎么难听、行为上再怎么过分也都是可以的。既然大家已经发了这样的大乘菩提心,在多生累劫中是非常不容易的,为了给将来的生生世世打好稳固基础,最好在短暂的人生中不要退失道心,这就是我的希望!
     
思考题
    365、和世间人相比,作为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为什么需要忍耐和精进呢?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366、自己若未断除烦恼,是否能真正帮助别人?请以教证、理证具体分析。
    367、有些人说:“当初我不知道守持菩提心这么难,戒条又有这么多,前段时间我错了,我现在不发心了。”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从两方面分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