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杨虎城大传(选载) >

第4章

杨虎城大传(选载)-第4章

小说: 杨虎城大传(选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十余名。守军张飞生营的两个连向南逃跑。陈树藩被靖国军东西两夹击,难以招架,就以省长的职位为诱饵,向盘踞在豫西的刘镇华镇嵩军求救。刘镇华部大多原是河南的土匪,后被段祺瑞收编,为北洋政府所驱使。刘镇华率5000镇嵩军进入陕西来为陈树藩助战。
  3月2日,刘镇华的镇嵩军入关西进。陈兵白花寨、韩信一带的靖国军左翼各部,移驻豁口一带,截击镇嵩军。
  3月3日至4日,杨虎城率部数次追击西进镇嵩军的尖兵,使其溃窜骊山西麓。
  3月5日,杨率部与西进的镇嵩军激战于柳树村。并掩护友军,且战且退,退至马家寨附近。共杀伤嵩军五十余名,得枪十余枝。
  3月8日,陕西靖国军全体军官会议,举唐继尧为川、滇、黔、陕四省靖国军联军总司令。
  4月14日,靖国军左翼各部由高陵开至关山。次日,陈树藩部15个营号称精兵4万向关山进逼。企图包围并消灭靖国军。
  4月15日,杨虎城奉命率部由关山移驻界坊村。界坊村距关山二里半,为关山东北之屏蔽,界坊有失,关山决不能守。未进界坊村即挖壕备战,命秦屏侯连守村之东北,李子高连守村之东面,任子扬连守东南,姬汇伯连为预备队。齐心待敌痛击。
  4月16日,上午9时,杨率部与陈军激战,俘排长一名兵卒十名,夺密拉斯枪23枝。
  4月17日,傍晚,杨部秦屏侯连40名勇士冲入陈军垒中格杀,伤敌兵二十余人,己亦受伤十余人。
  4月18日,拂晓,李子高又率精兵一排冲入敌垒,三进三退,夺枪5枝。午12时,姬汇伯率兵二十余名,四次冲入敌垒里许,头部中枪。
  4月19日,杨率部固守界坊村。
  4月20日,晚12时,进逼关山之陈树藩部撤退,关山战事方停。杨虎城部以不满千人之军,与北洋军万余之众拼杀一周多时间,虽然伤亡惨重,终于遏止了北洋军的进攻。对靖国军可谓功勋卓著。随军参谋蒙浚僧后来说:“界坊之役,杨虎城司令自始至终常在战斗最激烈最危险的地方督战,至一夜数巡,目不交睫者,一礼拜有余。每闻报告某处危险,即挺身先往,躬冒矢石,身先士卒,故个个官能用命,士乐效死,或有誉其乐于战斗者,而不知其精神义烈有以鼓荡之也。

  参加靖国军 浴血护法(2)

  自新筑、霍口两败仗,我部独能殿诸友军之后,保全甚大,论者兢以三路中间分子相推许,及此次战役终结,全军中心,移于我部,实为全局所倚重也。”①在战后举行的追悼阵亡将士大会上,于右任、井勿幕送了这样的挽联:百战功高,魂影归随秦塞月;三军泪堕,哭声欲撼栎阳城。关山战役,激战一周,粉碎了陈树藩精心策划企图包围消灭靖国军的计划。靖国军形成了以三原为中心的渭北根据地。靖国军在四个多月的护法战斗中,得到发展壮大。但由于各部队来源不同,成分复杂,各自为政,号令不一,纪律松懈。鉴于此,胡景翼、曹世英等将领和民党人士商定,派代表到上海请于右任回陕主持军务。时逢孙中山被西南军阀排挤由粤至沪,会见了代表。
  于右任受孙中山之命,于1918年7月回到了陕西三原。经各部代表商议,决定于右任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张钫为副司令,并立即宣布取消陕西靖国军各总司令的名号。于右任、张钫通电就任陕西靖国军总、副司令职。并布告四方,“驱除小丑,绥定西陲,以求竟吾军民未竟之绪,兼以大慰吾父老昆弟、军将士卒希望和平之心。”靖国军总部设于三原,下分六路,路下分编支队。杨虎城为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第三路司令为曹世英,郭坚为第一路司令。靖国军的改组促进了内部团结,统一指挥,对加强和坚持护法反陈斗争,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部队的实权仍分掌在各支队司令手中,各自为政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经过改组的靖国军军威大振。在一段时间内,各路军都有较大的发展。经过多次战斗,靖国军的辖区已遍及关中各地,陈树藩则被迫困守在西安和东路几个县了。
  不幸的是9月18日,发生了靖国军第四路司令胡景翼被陈树藩诱捕的事件,使靖国军受到很大打击。
  到11月,北洋政府增援陈树藩的军队相继入陕,中旬又发生了靖国军总指挥井勿幕被内奸杀害的事件。陕西靖国军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各部队进行了顽强激烈的战斗,有力地打击了北洋政府,坚持了护法斗争。当时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南方军政府和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政府,形成了南北对峙局面。双方的军事主战场集中在了湖南和陕西。由于力量相当,各方都无法取胜,形成胶着状态。
  1918年5月孙中山被迫辞去军政府大元帅职务,出走上海。各国列强处于各自在华利益的考量,由美、英、法、意、日五国公使出面,于当年10月23日共同向中国南北两个政府提出和平“劝告”。同日,熊希龄、蔡元培、王宠惠等社会名流24人,通电成立“和平期成会”,呼吁和平。经过一番努力,11月16日北洋政府下达了停战令。11月23日南方军政府也下达了停战令。1919年2月在上海召开了南北“和会”。通过谈判和战场较量,南北双方划定了各自的控制域界。
  1919年4月,陕西的划界基本结束。靖国军控制的地区有三原、泾阳、高陵、富平、白水、蒲城、澄城、同官八县的全部或一部。形成隔渭水与陈树藩南北对峙的局面。靖国军在其控制区内行使行政管理权,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进行当地的管理与建设。总司令部明令废除了北洋政府所订的各项苛捐杂税,撤销了盐禁,调节民食的政策,严禁烟毒,制裁农村地主豪绅高地租、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恢复发展交通运输,保护促进商贸活动,促进恢复经济与发展。在三原建立省议会,与北洋政府控制的省议会相抗衡,以扩大政治影响力。实行政治言论和学术自由。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当地学生运动十分活跃,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宣传苏联十月革命的意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等。并在辖区内办起了《战事日刊》、《正义报》、《救国日报》等一些报刊,宣传进步思想,传递时事消息。靖国军还十分重视军政人才培养与地方教育的兴办。各部队普遍设立了教育机构,开展对官兵的军事、政治、文化教育。总司令部先后选拔了200多下级军官送到南方民党领导的讲武堂深造。在总司令部设立教育处,专门从事恢复发展地方的教育事业。大力提倡军人办学,先后建立了三原渭北中学、三原女子学校、富平立诚中学等一批中学,新建立的小学就达17所。

  参加靖国军 浴血护法(3)

  1920年杨虎城在部队驻地临潼县栎阳镇创办了“栎阳小学”。
  1920年夏,陕西发生特大旱灾,于右任、胡景翼等靖国军领导积极筹办赈灾救济。在国内外募得的善款70万元,在渭北20余县发救济11次,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1921年秋,靖国军总司令部支持三原县成立了渭北水利委员会,利用赈灾余款,兴办引泾河水的水利工程。经约两年大体完成了勘测设计,但因靖国军的失败,未能动工。却为杨虎城在1930年后修建“泾惠渠”水利工程奠定了一定基础。自从参加靖国军投身孙中山所领导的护法斗争,杨虎城率部队征战东西,英勇杀敌,成为靖国军中一支劲旅。在战斗中,杨虎城感到自己受教育太少,文化和军事知识都不能与之相适应。客观条件又不允许他系统地进行学习,他自己找了一个方法,就是:广交知识分子,虚心向他们学习,请他们为自己讲解各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开阔视野,研究问题。
  通过这个方法,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提高他本人和部队的素质,他吸收了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如留日学生韩望尘、张瑞卿等。他以这些人为骨干组建“广益社”,经常定期向部队官兵讲授孙中山的革命理论,分析中国社会政治和讲授一些文化科学知识,力图提高部队的政治文化水平。通过这些学习和对自己苦难经历的反思,杨虎城坚定了革命立场,成为了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他认同三民主义就是他多年追求的理想,相信通过奋斗可以实现。现在靖国军所做的事情都是在践行着三民主义,符合他们这些贫苦农民的利益。因此这条路不管多么艰辛也要坚持走下去。这就是他后来坚持靖国军大旗不倒的根本初衷。

  不惧压力 独擎大旗

  北洋军中的直系军阀在直皖战争中打败了皖系军阀,随即开始夺取原由皖系军阀控制的地盘。
  1921年5月,北洋政府派直系吴佩孚的下属阎相文督陕。6月阎相文率冯玉祥等部入陕,就任陕西督军。随后将皖系军阀陈树藩的部队打挎。阎相文督陕后,为了笼络人心,对各方表示友好,相继邀请靖国军各路将领到省城西安会晤。8月,冯玉祥在西安以宴请为名,设计杀害了靖国军中比较骁勇的大将第一路司令郭坚,严重打击了靖国军的士气,削弱了靖国军的力量。同月,阎相文又自杀,冯玉祥轻松地被北洋政府任命为新的一任陕西督军。 冯玉祥督陕后,加紧了对靖国军的瓦解工作,力图通过受编,彻底消灭陕西靖国军。一时间,各类说客使者往返于西安与三原之间,络绎不绝。在靖国军内,胡景翼、曹世英、高峻等各路将领都主张接受冯的改编;只有总司令于右任极力反对,由于无兵无将,反对终无效用。各路人马相继接受了北洋政府的改编。在此期间,孙中山曾致函靖国军将领邓宝珊,表示他反对陕西靖国军接受北洋军阀的改编,指出此举“不特败坏纪纲,为西南各省所不容,即于其个人节操,亦有大亏。”
  1921年9月胡景翼在三原召开了“国民代表会议”随后通电取消了陕西靖国军。派兵查封了靖国军总司令部,赶走了总司令于右任。这样风云一时,给人们带来一线民主希望的陕西靖国军,在北洋军阀的压迫利诱下瓦解了。就在靖国军各路司令相继接受北洋政府改编之时,唯有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杨虎城始终反对改编,坚决表示要把陕西靖国军的旗帜坚持到底。
  为坚持斗争,杨虎城率部队由临潼县栎阳向西进发,于1920年2月间,攻克武功县城,全歼北洋军一个营,缴获大量武器和物资,接着占领扶风等县,兵力由原来的千人发展到三千余人。部队由原来的三个营扩编为五个营:第一营姬汇伯,第二营任子扬,第三营冯钦哉,第四营鲍贵堂,第五营孙蔚如,另外还有一个卫队连和一个骑兵连。为了争取杨虎城接受改编,北洋政府首脑曹锟、吴佩孚特派参议员武叔斌去武功见杨,表示“吴大帅”的器重之意。并允给杨编一个独立旅,枪支经费都可从优。杨虎城的答复是:“我所争的只是靖国军的这面旗帜,并不是师长旅长一类的官职,如果‘吴大帅’同意我继续树立这面旗帜,那么,任何官职我都不计。”
  胡景翼派人持亲笔信劝杨“受编”,并为自己表白说:“余之受编,是依人也,非降人也。”杨虎城严词拒绝了这些利禄引诱。而派参谋韩望尘去请于右任来武功,恢复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对此,孙蔚如回顾说:“这对于于右任说来,真是喜出望外,遂欣然接受,表现出‘老兵休道戎衣薄,大地阳春可唤来’的乐观态度”。(以上诗句见《右任诗存笺》)② 1922年3月23日,于右任偕李元鼎,在杨虎城率队亲自欢迎下来到武功。经过研究,重新设立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于凤翔,并设行营于武功。发表杨虎城为陕西靖国军第三路司令;李夺(郭坚旧部)为第一路司令。使陕西靖国军的旗帜继续飘扬了起来。

  浴血苦战 坚持到底(1)

  在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恢复不久,杨虎城就率领部队积极作战,与北洋军展开了浴血拼杀。孙蔚如对这一时期作了这样的回忆:“甘肃督军陆洪涛买的一批枪弹,要经过西安、乾县运回甘肃。此事为杨部参谋张澍(号雨生,甘肃陇南人,因此事为陆所含恨,后在兰州遇害)所侦悉,当即报告杨虎城,杨令其继续侦察,并秘密作截械准备。雨生对给他的任务很认真负责,在细心侦察周密研究后,预计这批运输枪弹和担任保护的约5个营的部队于3月26日将达到铁佛寺。但直军和新受编的岳维峻旅均住在不远的地方,陆洪涛派的迎接队伍,听说也快到达,因此这一战斗要求以极其敏捷勇敢的行动于短暂时间内结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经缜密部署,决定以刘香亭的骑兵连为先锋,第一、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