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暴君刘璋 >

第555章

暴君刘璋-第555章

小说: 暴君刘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尽快结束大汉的战争。

如果父亲比夫君强,我就帮父亲,既然夫君比父亲强,那我就帮夫君,只有这样,痛苦才更少。”

“原来如此,那魏王他岂不是……”阿科犹豫着道。

“当初去蒲类的军队,一年来一直在封闭训练,这次可以派上用场了。”折兰英对阿科道:“这次诸葛亮的奇袭,我会先通知夫君,就当是给诸葛亮送葬了,王越会直接带兵切断鲜卑乌桓后路。

在王越与鲜卑乌桓大战时,你率领兵马攻击鲜卑老巢,只管杀人放火毁他们根基就行。

夫君发动下河套之战,是为了奠定天下大势,这次我们也要彻底奠定草原大势,绝不给鲜卑人复起机会。”

“是。”

“出去吧。”折兰英向阿科挥挥手。

待阿科退出去后,折兰英拿出纸笔,开始写信:“夫君,闻你病愈复生,折兰虽在大漠,欣喜莫名,恨不得立刻飞到你身边,尽情的哭一次,与玥姐姐,蓉儿姐姐,还有几个新姐妹一起享受这份喜悦,可是……

这次下河套之战,会彻底奠定天下大局,折兰必倾尽全力为夫君扫清障碍,但是折兰想请求夫君一事,折兰会说服父亲投降,希望夫君准许。

折兰知道这对夫君来说很为难,父亲也是一代枭雄,枭雄与枭雄,注定敌对,父亲若在,必是夫君威胁。

可是折兰想说,父亲并不完全是夫君想的那样。

父亲曾经也没有野心,即使在陈留起兵时,也从没想过要夺取天下,更没想过当皇帝,我深知父亲的理想,父亲一直以来的宏源,就是成为卫青霍去病一样的人物。

而且父亲与夫君一样,同样仇恨异族。

有了这些共同点,我觉得父亲是可以与夫君兼容的。

折兰让夫君为难了,但是折兰真的好害怕你和父亲不死不休……折兰只想夫君给予父亲一个合适安置,不用大富大贵,只要平安,折兰感念夫君之恩……”

折兰英放下纸笔,对着信纸沉默许久,又拿起一张纸,“父亲,不孝女儿折兰英拜上,当信到父亲手上,下河套之战已经结束,曹军大败……张辽在青泥隘口大败,彰弟在下河套大败,都是女儿造成,女儿愧对父亲养育之恩。

如今是与父亲道明一切之时……事已不可为,再战争下去毫无意义,不止生灵涂炭,女儿心中也难受,女儿大胆请求父亲归附川军,女儿知道这对父亲……”

……

悠悠的琴声在山坡上飘荡,蔡琰静静抚琴,诸葛亮在山坡上静静站着,两年了,又要与黄月英交战了,诸葛亮心绪复杂。

诸葛亮很奇怪折兰英的一些决定,就像上次,自己的确反对了援助曹军,但是当时的自己根本没想过折兰英会听从。

哪怕自己有一万个理由,折兰英是曹操的女儿,作为女儿,为什么弃父亲的大业不顾,跑去攻打鲜卑。

这是对氐人有好处,可是氐人势力比得上中原吗?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还有上一次与川军的大战也很奇怪,据说是周不疑中了非常巧妙的埋伏,的确很巧妙,天衣无缝,周不疑败的理所当然。

可是诸葛亮就奇怪了,折兰英能想出那么好的计策?如果说那是黄月英想的计策,诸葛亮一点也不奇怪,难道那是灵光一现吗?

这次偷袭,竟然是自己领军,的确,鲜卑将领氐人将领五大三粗,可是不是还有汉人将领啊,汉人将领是川军投降的不可靠,不是还有王越吗?

王越可不止是武艺高那么简单,也是能带兵的。

说到王越,诸葛亮更奇怪,作为一名成名几十年的剑师,诸葛亮对王越还是有些了解,王越一直生不逢时,几十年也没融入世族那一套规则。

第894章 诸葛亮

如此清高之人,投靠氐人?帮异族进攻中原?难道真的是跟着吴俊堕落了?还是在长安受的侮辱太深?

据诸葛亮所知,那次投靠过来的汉军,士兵很多都心理埋怨投降的,据那些士兵说的,是武将坚持投降的。

武将坚持投降?奇怪了,他们的家人都在川军辖地呢。就这么一致的投靠氐人了?一万两万好说,足足投靠了五万,这也太多了吧?就算陷入绝境,也不该这么多人投降啊。

而且那些将领一个个都封闭的紧,只因为自己没有调兵的权力,无从查起,要不然诸葛亮真得查查。

这么多的疑惑,看似都有解释,可是汇聚在一起,诸葛亮觉得很不对。

但是诸葛亮无论如何不能想到折兰英是刘璋的人,北宫止死在川军手上可是人所共知的,而且折兰英还是曹操的女儿,逃过刘璋两次婚,两人应该不共戴天。

正因为想不通这一点,诸葛亮所有的疑惑都解不开。

“听说先生就要得偿夙愿,获得调兵之权,与川军军师黄月英相见日近,却为何一副愁容?”一旁抚琴的蔡琰慢声道。

“蔡小姐。”诸葛亮吐出胸中压抑很久的浊气:“多谢你这一年里,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为我抚琴解闷,我在草原没有朋友,你知道,大王也不信任我,如果不是因为你,我也不知道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可是……我可能不能完成你的愿望,带你回中原了。”

琴声戛然而止,蔡琰抬起头看向诸葛亮:“先生是对战事担心吗?先生足智多谋,如果先生都觉得战争不可能胜利,先生应该劝劝女王的,女王虽然没有给先生带兵之权。不是那么信任先生,但是也不至于让自己的军队去送死吧。”

诸葛亮缓缓摇头:“没有,这次战略计划没有什么问题,我只是有一种预感,很不好的预感,我可能回不来了。”

诸葛亮低着头,蔡琰皱着眉头,不是因为自己不能回中原,而是这一年多。慢慢和诸葛亮熟悉,诸葛亮给他的印象很多智,但这却不是最深刻的印象,更多的印象却是多愁善感。

一个很脆弱的人,而且心里受过伤。蔡琰听诸葛亮说过,前半生被家族操控,自己的未婚妻站在了自己敌对面,情场战场,一败涂地。

诸葛亮后半生只有一个想法,轰轰烈烈一次,希望与自己的未婚妻一次决战。哪怕战败身死,也了无遗憾。

而现在,蔡琰感觉诸葛亮到了最低谷。

回想自己的前半生,和诸葛亮真的好相似。诸葛亮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是家族中最英杰的子弟,各种风光。家族重视,自己对自己也很自信。只待在这乱世中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可是后来,一系列的遭遇,到了今天的地步,在一个氐人的大营里,为不信任自己的女王效力,没有朋友,默默承受一切。

而蔡琰自己,年轻时候同样是才女,出生大儒家庭,如果不是天下大乱,以蔡琰的出身,将是大汉最顶层的千金大小姐,再加上不逊于父亲的才华,顶着贵族才女光环的蔡琰,是这个社会最耀眼的女人。

可是蔡琰的命运,几乎是和大汉同时衰败,第一次嫁人,丈夫病死,落下个克夫的名声,后来辗转流落长安,父亲死在王允手上,而自己被匈奴人夺走。

在匈奴过的这十个年头,是蔡琰年轻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屈辱生活,在不知廉耻的生活中,贵族才女的骄傲,被野蛮的异族人一点点磨平,到了现在,只剩下一个沧桑的女人。

现在蔡琰对什么都已经麻木,唯一的想法,就是过一点安宁的生活,如果加个修饰语,就是回到汉土过一点安宁的生活,如果一定要有点追求,能够整理一下父亲的书稿,就是蔡琰后半生唯一觉得可以做的事。

同病相怜,也正是因为如此,蔡琰和诸葛亮才在氐人大营中成为朋友,蔡琰为诸葛亮抚琴,听诸葛亮说心事,诸葛亮也把蔡琰当成自己的知己。

今天诸葛亮参加完军议,蔡琰明显感觉诸葛亮和以往的失落不同了,那是一种悲凉。

蔡琰正要安慰诸葛亮,这时一名骑兵飞马而来:“军师,有汉人不满难民安排,说是你的亲戚,正在闹事。”

“难民闹事?我的亲戚?”诸葛亮皱了皱眉,向军营走去,蔡琰秀眉紧蹙,抱起琴也跟了上去。

……

“你们这些瞎了眼了,竟然敢叫我家老爷子干活?我家老爷子什么身份?那是享誉中原的大儒,能和你们这些野蛮之人等同?叫诸葛亮来。”

一名青年大声呼喝着面前的士兵,后面一个老者脸色铁青,显然余怒未消的样子。

“娘的,这是草原,不是你们大汉,装你妈的大头蒜。”一名将军怒极,就要拔剑上前,另一名将领拦住:“还是等诸葛亮来了再说吧,说什么他也是军师。”

“狗屁军师,首鼠两端的墙头草而已。”将领正说着,被另一名将领猛拉了一下,才看见诸葛亮和蔡琰从外面走了进来,将领住了口,可是脸上尽是不屑。

诸葛亮好像没听到将领的话一般,走到一名士兵前面问道:“怎么回事?”

“回禀军师,这些人说是你亲戚,不服从我们的安排,还让我们为他们单独分配帐篷。”士兵禀道。

因为川军入侵下河套,而并州为了防止川军骑兵突袭,拒不开关放人,大量河内河东难民向北涌入河套草原。

折兰英对这些难民来之不拒,都被分配去放马牧羊,当然这个工作量很大,对于不会放马牧羊的汉人来说,更加吃不消,可是为了能活下去。大多数难民都只能忍受下来。

“孔明,你在氐人大营里做了好大的官,这架子也大了,老太爷来了,你都不迎接一下,不要告诉我们,你不知道我们到来,你是不知道河东还有诸葛家一脉吗?”

先前那名青年看着诸葛亮冷声说道,诸葛亮这才回头看到这一群人。有河东诸葛家的,也有河内司马家的,人很多。

“不要告诉我,我在这里做了好大官,你今天才知道。诸葛常,近在咫尺,这么久不来看我诸葛亮,你是不知道还有我这么个哥哥在氐人大营吗?”诸葛亮冷声问道。

面前这些人诸葛亮认识,是河东一个很大的诸葛家支脉,与琅琊诸葛家来往频繁,这个诸葛常算辈分。算是自己堂弟。

“投效异族,人人得而诛之,谁来看你?”另一名青年冷斥一声。

“哦?”诸葛亮一下回头看向这名青年,青年被诸葛亮的眼神吓的脖子一缩:“既然你这么高洁。那你今天为什么来这里了?为什么来投靠氐人异族?为什么还要氐人给你分配帐篷?你怎么不在野外冻死?”

“你……”青年指着诸葛亮,嘴唇发抖。

“我知道,你是害怕川军吗?你是害怕刘璋杀你吗?你有本事的话怎么不去和川军拼命啊?胆小鬼,除了磨你那两张嘴皮子。你还会做什么?”

“你,你……”

“就你这样的人。又怕死又不要脸,还想装高尚,装道德,你配吗?既然你一只脚踏进了河套,就证明你已经是懦夫,是无耻之人,我要是你,就该闭嘴,就该……”

“够了。”突然一个苍老中带着怒气的声音传来,那名老者终于发话,脸色铁青地看着诸葛亮:“诸葛孔明,原本水镜先生和你外祖诸葛慈说你堕落,我还不信,我还只记得你小时候的志向高远,清名自洁。

可是你看看你现在什么样子?一个文人竟然破口大骂,脏话连篇,简直侮辱斯文,诸葛常,诸葛峰就算言语有什么过失,那也是你本族之人,你说话怎么这么难听?

难道是因为这些年压抑久了,现在有族人来需要你的帮助,你就在族人身上找优越感吗?你不觉得这就是小人得志吗?

你从小受良好教育,水镜先生也对你敦敦教诲,你转过头来忤逆家族投靠氐人就算了,现在竟然还对本族人冷嘲热讽,你对得起水镜先生,对得起你的老师,对得起你的外祖诸葛慈吗?

要不是实在看不过去,我都懒得说你。”

“我需要你来说我吗?老狗。”

诸葛亮一句话,全场人都安静了,诸葛家司马家的人都安静了,连那些异族人也安静了,虽然他们不懂汉人的家族体系,可是听口气也知道家族对一个家族子弟来说很重要,都以为诸葛亮不得不接纳这些人,分配单独帐篷时,诸葛亮竟然冒出这么一句话,都惊诧不已。

蔡琰抬起头看向诸葛亮,也震惊了,可是回想起诸葛亮对自己说的许多话,蔡琰瞬间理解了诸葛亮为什么说了这句话。

“你,你说什么?”诸葛老爷子半天才反应过来,一双昏黄的眼睛,不可置信地盯着诸葛亮。

“老东西,少拿司马徽诸葛慈来吓唬人,一群道貌岸然的老狗,我诸葛亮与他们毫无关系,你也别在我面前装长辈,你和诸葛常诸葛峰一样,一样的虚伪恶心。”

“你……”老爷子老脸抽搐,胡子抖动。

“诸葛亮,你是畜生吗?”诸葛常走出来大声道:“不要忘了你还信诸葛,你怎么能这样对诸葛家长辈,你不怕族规……你不怕天打雷劈吗?”

“天该劈谁它自己会做决定,不过我诸葛亮现在就可以对你们做出决定。”诸葛亮扫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