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评传 作者:金庸-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灞牧教踔匾寺稡F。
如果这时崇祯立刻悔悟;放袁崇焕出来重行带兵;仍然大有击破清兵的机会。但崇祯只是一味急躁求战;下旨分设文武两经略。这又是事权不统一的大错误;大概他以为文武分权;总不能两个经略一起造反。文经略是兵部尚书梁廷栋;武经略是满桂。
清兵于十二月初一攻克良乡;得到袁崇焕下狱的消息;皇太极大喜;立即自良乡回军;至芦沟桥;击破明副总兵申甫的车营;迫近北京永定门。
申甫的所谓〃车营〃;是崇祯在惶急中所做的许多可笑事情之一。申甫本来是个和尚;异想天开的〃发明〃了许多新式武器;包括独轮火车、兽车、木制西式枪炮等等;自吹效力宏大。崇祯信以为真;立即升他为副总兵;发钱给他在北京城里招募了数千名市井流氓;成立新式武器的战车部队。大学士成基命去检阅新军;认为决不可用;崇祯不听。皇太极回师攻来时;这个战车部队出城交锋;一触即溃;木制大炮自行爆炸;和尚发明家阵亡。
满桂身经百战;深知应当持重;不可冒险求战;但皇帝催得急迫之至;若不出战;势必与袁崇焕一样;无可奈何之下;只得与总兵孙祖寿、麻登云、黑云龙等集骑兵、步兵四万列阵。皇太极令部属冒穿明兵服装;拿了明军旗帜;黎明时分突然攻近。明军不分友敌;登时大乱;满桂、孙祖寿都战死;黑云龙、麻登云被擒。京师大震。
这时祖大寿、何可纲等得到袁崇焕狱中手书;又还兵来救。皇太极对袁部终是忌惮;感到后路所受到的威胁严重;于是并不进攻北京;写了两封议和的信;放在安定门和德胜门城门口;取道冷口而还辽东。
当清兵围城时;崇祯的张皇失措;不单表现在将袁崇焕下狱一事上;此外倒霉的大臣还有不少。他认为兵部尚书王洽处置不善;下狱。王洽相貌堂堂;魁梧威猛;当时是很出名的。崇祯用他做兵部尚书;就是看中了他的相貌;说他像个〃门神〃。当时北京人私下说;门神一年一换;这个王门神的兵部尚书一定做不长久。果然不到过年;门神就除下来了。围城时一切混乱;监狱中的囚犯乘机大举越狱;于是刑部尚书和侍郎下狱。崇祯又〃发觉〃北京的城墙不大坚固;似乎挡不住清兵猛攻;其实;那时城墙就算坚固之极;他也会觉得还不够坚固;于是将工部尚书和工部几名郎中一起在朝廷上各打八十棍再下狱。三个郎中两个年老、一个体弱;都在殿上当场活活打死了。至于那个蓟辽总督刘策;他负责的长城防线被清兵攻破;崇祯将他处死;更是不在话下。
当时各地来北京勤王的部队着实不少;本来由袁崇焕统一指挥;大可发挥威力。袁崇焕一下狱;各路兵马军心大乱;再加上欠饷和指挥混乱;山西和陕西的两路援军都溃散回乡;成为〃流寇〃的骨干。〃流寇〃本来都是饥民;只会抢粮;不会打仗;这些溃兵一加入;有了军事上的领导;情形完全不同了。〃流寇〃真正成为明朝的威胁;就从那时开始。
①《明清史料》甲编;崇祯二年五月;袁崇焕奏:〃今各边兵饷;历过未给二百余万。凡请饷之疏;俱未蒙温谕;而索饷兵哗;则重处任事之臣。一番共哗;一番发给;一番逮治。哗则饷;不哗则不得饷。去年之宁远;今年之遵化;谓哗不由饷乎?近各镇多以哗矣。
哗不胜哗;诛不胜诛;外防虏讧;内防兵溃。如秦之大盗;哗兵为倡;可鉴也。〃
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建都》:〃北都之亡忽焉;其故何也?曰:亡之道不一;而建都失算;所以不可救也……有明都燕不过二百年;而英宗狩于土木;武宗困于阳和;景泰初京城受围;嘉靖二十八年受围;四十三年边人阑入。崇祯间京城岁岁戒严;上下精神毙于寇至;日以失天下为事;而礼乐政教犹足观乎?〃
C.P.Fitzgerald:China;AShortCulturalHistory(中国文化简史):〃首都的地位;是明朝主要的弱点之一;是它覆亡的主要原因。〃该书对明朝建都北京的不利有详细分析;见P.463-464。③ArnoldToynbee:AStudyofHistory(历史研究)的引论中说:〃一个比较文明的社会与一个比较落后的社会之间的疆界;如果不再推移;疆界不会就此平衡稳定;时间过去;发展会倾向于对比较落后的社会有利。〃
④BertrandRussell:TheProblemofChina(中国问题):〃中华帝国所以能够一直持续到今日;并非由于任何军事技术;相反的;以它的疆域和资源来说;在大多数时间中;它在战争中的表现都是衰弱无能的。〃
⑤皇太极在回军的谕示中说;此行是〃渡陈仓、阴平之道;(定)破釜沉舟之计。〃
⑥《崇祯长编》;十一月十五日兵部有疏云:〃畿东州县;风鹤相惊;人无固志。自督师提兵入援;分派驻防;遂屹然无恙。〃得旨:〃谕兵部:袁崇焕入关赴援;驻师丰润;与蓟军东西猗角;朕甚嘉慰。即传谕崇焕;多方筹划;计出万全;速建奇功;以膺懋赏。〃又谕:〃各路援兵;全听督师袁崇焕调度。〃崇祯这道上谕中;〃计出万全〃与〃速建奇功〃
两件事根本是大大矛盾的。
⑦朝鲜对明清战事密切注意;所以朝鲜方面的记载也很有参考价值。据朝鲜《仁祖实录》卷二十二:〃(袁)军门领诸将及一万四千兵……由间路驰进北京;与贼对阵于皇城齐化门。贼直到沙窝门。袁军门、祖总兵等;自午至酉;魔战十数合;至于中箭;幸而得捷;贼退兵三十里。贼之得不攻陷京城者;盖因两将力战之功也。〃
⑧《清史稿·阿巴泰传》。
⑨《孙子》:〃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以近待远;以佚待劳。〃〃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BC《崇祯长编》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兵科给事中陶崇道疏言:〃昨工部尚书张风翔亲至城头;与臣同阅火器;见城楼所积者;有其具而不知其名;有其名而不知其用;询之将领;皆各茫然;问之士卒;百无一识。有其器而不能用;与无器同;无其器以乘城;与无城同。
臣等能不为之心寒乎?〃明军守城;主要是靠火器;守城将士连火器都不会使用;由放大炮反而杀伤满桂部队可知。如果没有袁崇焕来援;北京非给清兵攻陷不可。
BD据王氏《东华录》天聪三年所载。又据《崇祯长编》二年十二月甲子:〃大清兵驻南海子;提督大坝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为大清兵所获;口称:'我是万岁爷养马的官儿。'大清兵将杨春等带至德胜门鲍姓等人看守。〃BE崇祯二年十二月甲戌;祖大寿疏言:〃比因袁崇焕被拿;宣读圣谕;三军放声大哭;臣用好言慰止;且令奋勇图功以赎督师之罪;此捧旨内臣及城上人所共闻共见者;奈讹言日炽;兵心已伤。初三日;夜哨见海子外营火;发兵夜击;本欲拚命一战;期建奇功;以释内外之疑;不料兵忽东奔……〃祖大寿此疏当然有卸免自己责任的用意;但当时士卒愤慨万分;自动东奔的情形也必存在。
BF袁崇焕狱中写信、祖大寿接信后回师等情状见余大成《剖肝录》。永平即今卢龙县;当时为府治。
十三袁崇焕蒙冤下狱;朝中群臣大都知他冤枉。内阁大学士周延儒和成基命、吏部尚书王来光都上疏解救。总兵祖大寿上书;愿削职为民;为皇帝死战尽力;以官阶赠荫请赎袁崇焕之〃罪〃。袁崇焕的部属何之壁率同全家四十余口;到宫外申请;愿意全家入狱;代替袁崇焕出来。崇祯一概不准。崇祯一定很清楚的知道;单凭杨太监从清军那里听来的几句话;就此判定袁崇焕有罪;那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何况这〃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人人皆知。皇帝而成了大白脸曹操;太也可羞。这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御史曹永祚忽然捉到了奸细刘文瑞等七人;自称奉袁崇焕之命通敌;送信去给清军。这七名奸细交给锦衣卫押管。崇祯命诸大臣会审;不料到第二天辰刻;诸大臣会齐审讯;锦衣卫报称:七名奸细都逃走了。众大臣相顾愕然;心中自然雪亮;皇上决心要杀袁崇焕。锦衣卫是皇帝的御用警察;放走这七名〃奸细〃;自然是出于皇帝的密旨。猜想起来;那御史曹永祚本来想附和皇帝;安排了七名假奸细来诬陷袁崇焕;但不知如何;部署无法周密;预料众大臣会审一定会露出马脚。崇祯就吩咐锦衣卫将七名奸细放了;更可能是悄悄杀了灭口。
对于这件事;负责监察查核军务的兵科给事中钱家修向皇帝指出了严重责问。崇祯难以辩驳;只得敷衍他说;待将袁崇焕审问明白后;便即派去边疆办事立功;还准备升他的官。
崇祯这个答复;其实已等于承认袁崇焕无罪①。
兵部职方司主管军令、军政;对军务内情知道得最清楚。职方司郎中(司长)余大成极力为袁崇焕辩白;与兵部尚书梁廷栋几乎日日为此事争执。当时朝廷加在袁崇焕头上的罪名有两条;一是〃叛逆〃;二是〃擅主和议〃。所谓叛逆;惟一的证据是擅杀毛文龙;去敌所忌。袁崇焕擅杀毛文龙;手续上固有错误;可是毛死之后;崇祯明令公布毛文龙的罪状;又公开嘉奖袁崇焕杀得对;就算当真杀错;责任也是在皇帝了;已不能作为袁崇焕的罪名②。
嘉靖年间;曾有过一个类似的有名例子:在徐阶的主持下;终于扳倒了大奸臣严嵩、严世蕃父子。严世蕃十分工于心计;在狱中设法放出空气;说别的事情我都不怕;但如说我害死沈炼、杨继盛;我父子就难逃一死。三法司听到了;果然中计;便以此定为他的主要罪名。徐阶看了审案的定稿之后;说道:〃这道奏章一上去;严公子就无罪释放了。〃三法司忙问原因。徐阶解释理由:杀沈杨二人;是嘉靖皇帝下的特旨;你们说沈杨二人杀错了;那就是指责皇上的不是。皇上怎肯认错?结果当然释放严世蕃;以证明皇帝永远正确。三法司这才恍然大悟;于是胡乱加了一个〃私通倭寇〃的罪名;就此杀了严世蕃。
但崇祯对于这样性质相同的简单推论;竟是完全不顾。
至于〃擅主和议〃;也不过是进行和平试探而已;并非〃擅缔和约〃。袁崇焕提出缔和建议而给朝廷否决;崇祯如果认为他〃擅主和议〃是过失;当时就应加以惩处;但反而加他太子太保的官衔;自二品官升为从一品;又赐给他蟒袍、玉带和银币。又升又赏;〃擅主和议〃这件事当然就不算罪行了。这时关外的将吏士民不断到总督孙承宗的衙门去号哭;为袁崇焕呼冤;愿以身代。孙承宗深信袁崇焕是无罪的;极力安抚祖大寿;劝他立功;同时上书崇祯;盼望以祖大寿之功来赎袁崇焕之〃过〃。崇祯不予理睬。
有一个没有任何功名职位的布衣程本直;在这时候显示了罕有的侠义精神。这样的事;纵然在轻生重义的战国时代;也足以轰传天下。
程本直与袁崇焕素无渊源;曾三次求见都见不着;到后来终于见到了;他对袁钦佩已极;便投在袁部下办事;拜袁为老师。袁被捕后;程本直上书皇帝;列举种种事实;为袁崇焕辩白;请求释放;让他带兵卫国。这道白冤疏写得怨气冲天;最后申请为袁崇焕而死③。
崇祯大怒;将他下狱;后来终于将他杀了;完成他的志愿。
大学士韩p是袁崇焕考中进士的主考官;是袁名义上的老师;因此而被迫辞职。御史罗万爵申辩袁崇焕并非叛逆;因而削职下狱。御史毛羽健曾和袁崇焕详细讨论过五年平辽的可能性;因此而罢官充军。
当时朝臣之中;大约七成同情袁崇焕;其余三成则附和皇帝的意思;其中主张杀袁崇焕最力的是首辅温体仁和兵部尚书梁廷栋。
温体仁是浙江乌程(吴兴)人;在《明史》中列于《奸臣传》。他和毛文龙是大同乡;一心要为毛报仇。梁廷栋和袁崇焕是同年;同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又曾在辽东共事。当时袁崇焕是他上司;得罪过他。他心中记恨;既想报仇;又要讨好皇帝。
崇祯身边掌权的太监;大都在北京城郊有庄园店铺私产;清兵攻到;焚烧劫掠;众太监损失很大;大家都说袁崇焕引敌兵进来。毛文龙在皮岛当东江镇总兵之时;每年饷金数十万;其中一大部分根本不运出北京;便在京城中分给了皇帝身边的用事太监。毛文龙一死;众太监这些大收入都断绝了。此外还有几名御史高捷、袁弘勋、史范土等人;也主张杀袁崇焕;他们却另有私心。当袁崇焕下狱之时;首辅是钱龙锡;他虽曾批评袁崇焕相貌不佳;但一向对袁很支持。高捷等人在天启朝附和魏忠贤。惩办魏忠贤一伙奸党的案子叫做〃逆案〃;高捷、史等案中有名;只不过罪名不重;还是有官做。钱龙锡是办理〃逆案〃的主要人物之一。高捷一伙想把袁崇焕这案子搞成一个〃新逆案〃;把钱龙锡攀进在内。因为袁崇焕曾与钱龙锡商量过杀毛文龙的事;钱并不反对;只劝他慎重处理。〃新逆案〃一成;把许多大官诬攀在内;老逆案的臭气就可冲淡了。结果新逆案没有搞成;但钱龙锡也丢官下狱;定了死罪;后来减为充军。
满桂部队最初败退到北京时;军纪不佳;在城外扰民;北京百姓不分青红皂白;把罪名都加在袁崇焕头上。
个人的私怨、妒忌、党派冲突、谣言;交织成了一张诬陷的罗网;而最令人感到痛心的;是袁崇焕亲信谢尚政的叛卖。谢尚政是东莞人;武举;袁崇焕第一次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