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曹操 >

第148章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148章

小说: 重生之我是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的理由。

就在吴军等候他们水军的这段日子里,秦军则是在养精蓄锐,等待着进攻的时机,既然胜利已经绝对属于大秦了,那么接下来于禁他们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减少损失,好在周瑜的信使到了,于是张辽他们决定动手。

第六天,秦军开始了全军进攻,攻势之猛烈,让吴军几乎在上午就要全线溃退,但是好在他们顶住了,在黄盖和韩当的指挥下,他们总算维持着他们的防线。不过仅仅停歇了不到一个时辰,秦军又一次地发动了猛攻,而这个时候海面上出现了船队,船上面飘扬的是吴国的旗帜,于是吴军本来抱着的必死之心动摇了,然后这个时候,秦军竟然放弃了进攻,他们开始退却,于是吴军的战斗序列开始混乱,他们现在想的就是到船上去,离开这该死的地方。黄盖和韩当连杀数十人,才止住了这股势头,他们不想在混乱的撤退中,被秦军趁机斩杀,他们已然小心而又谨慎地维持着阵线。

但是秦军依然没有进攻,以至于连黄盖和韩当都以为秦军放弃了进攻,他们这样想,士兵们也这样想,所以吴国军人的心其实大都已经飘到了不远处海面上的那些船只上。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大地忽然震动了起来,是雄浑的马蹄声踏破了一切宁静。当聚合在一起的大秦铁器冲向吴军的时候,那些从未见过大队骑兵冲锋的吴国人呆住了,但是他们很快就清醒了过来,他们选择了逃跑,他们的船队就在身后,只要现在跑过去,就能避开这些骑兵,于是他们逃跑,黄盖和韩当再也无法阻止,只能放任士兵们,向后逃跑,不过他们仍然努力地维持着撤退的秩序。终于吴军撤到了海滩上,此时,那些船只已离他们很近,他们看到了希望。

大秦的骑兵气势汹汹地越过了吴国人此前修建的阵地,在他们两翼,是更多的步兵,那些步兵们已经脱去了他们的铠甲,完完全全地是赤膊上阵。秦军逼向了沙滩上的吴军,现在那些混乱的吴国人已经毫无任何可以对抗他们的本钱,骑兵们穿插了过去,而那些嗜战的大秦步兵,彻底地从两翼包向了他们。

韩当和黄盖徒劳地指挥着,想结成阵势抵抗那些分割他们的骑兵,但是他们的士气已泄,更多的人想的只是保住他们的性命,于是一些吴兵跳到了水里,向着他们的船只游去,很快,跳下水的人数越来越多,秦国人不会水,只有在水里他们是安全的,甚至到最后连黄盖和韩当都是这样想了,不过很快他们的一切都破灭了。

看着拼命朝自己舰队游过来的吴军,周瑜残酷地笑了起来,他对着身边的亲兵,吐出了两个字,“换旗。”于是所有舰只上那面吴字大旗被降下来,换上去的是大秦的军旗。

所有的吴国人瞬间懵了,他们的希望轰然破碎,这时候,大秦的舰队已经排开了,离他们近在咫尺,一些胆子大的吴军仍然摸向了大秦的战船,他们想夺船,可惜周瑜没有给他们机会,船上的弓箭手开始齐射,一波波的箭石向着水中的吴军盖去,收割着生命,很快海水被染红了。“大人,这样做是不是?”见到那些在水中挣扎着的吴军,周瑜身边的亲兵似有不忍。“我们已经很仁慈了,如果我们用九幽火和火龙弹,他们只会死得更惨。”周瑜的声音,冰冷而没有感情。“他们只要往回游,就不会死。”可是真的不会死吗,在陆地上,秦军的进攻猛烈地叫人畏惧,遵守军令是军人的天职,尽管有吴兵投降,但是没有受降的命令,他们是不会接受的,所有人中,张辽的骁骑军杀得最是疯狂,在主将的率领下,骁骑军的士兵们只知道杀死面前的吴军士兵,其他他们什么都不管,也不想知道。

“不要同情他们。”周瑜看向了身边刚才问话的那个亲兵,“如果他们是一只真正的军队,我们会给他们军人应得的待遇,但是他们在广陵的作为只是证明了他们不过是群禽兽罢了,广陵大火加上他们的屠杀,百姓死了近两万,还有不计其数的妇女被他们奸淫,粮食被他们搜刮一空,那么现在让我们的士兵在战场上发泄他们的怒火,有什么不对的。”周瑜冷静地说道于是他周围的亲兵们不响了,他们只是用那种鄙夷的目光看向了那些挣扎的吴军士兵。

战斗到最后还是停止了,因为张辽他们忽然觉得很无趣,这些吴军根本不配做他们的对手,在绝境中,他们要么可耻地选择投降,要么就选择绝望地等死,那些拼死和他们作战的人少得可怜。看着遍地的尸体,张辽下达了接受俘虏的命令,于是狂暴的秦军变得安静了起来。而那些还活着的吴军也如释重负地摊倒在了地上,他们终于可以投降了!

战后的统计数字让张辽他们自己也有点吃惊,六万吴军到最后活着的只剩下了两万人,而战死的四万中有三万便是在这一战中被消灭的,而吴军的水师的情况稍好,出征的舰只里面留下了三成半的船。胜果很快便报到了长安,不过却被曹操给按下不发,他们只是命令周瑜立刻进军,吞并扬州。

军堂大殿内,曹操和戏志才,郭嘉,贾诩三人一同讨论着这次战役的问题,当然军堂中的其他参谋军官们也是在各自讨论着周瑜这次战役中所使用的一切手段,并且进行分析,编写教案,更何况曹操可是要他们就此次海战中大秦使用先进武器所造成的战果进行最详尽的分析,以验证武器装备对军队的重要性。

“公谨将军还真是了不得啊!”郭嘉对于周瑜指挥的这次大战还是很赞赏的,而戏志才,贾诩的意见也是差不多,周瑜在这场战役中没有过多的硬拼,而是充分的利用了己方的所有优势,除了先期防御吴军时损失多了点,当然那点损失和吴军比较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只是可惜了曼成啊!”曹操轻叹了起来,这次战役唯一的瑕疵也许就是李典的负伤了,对这员被他看好的年轻将领来讲,失去一条手臂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啊!“是啊,陛下,说实话,我一直很看好他,他是第二代将领里面最喜欢动脑子的一个,我原本还打算收他做传人的。”戏志才也是唏嘘道。“现在也可以的,他断了一条手,也许更容易静下心来当一个参谋。”郭嘉安慰着老友道。“奉孝说的是,志才你还是可以收曼成做徒弟的,既然曼成现在在修养,什么时候一起去问问吧!”曹操也发话了,然后他看着郭嘉和贾诩道,“你们两个也该收两个徒弟,难道说偌大的军堂里,那么多参谋你们都看不上。”

“陛下,我已经有人选了。”郭嘉贼贼地笑了起来,看起来他对他挑选的人还是很满意的。“哦,说来听听。”曹操来了兴趣,能被郭嘉看上眼的一定不差,他到是得好好了解一下。“那小子出身名门,是河内世家司马家的孩子,他老爹现在也在朝里做官。”郭嘉笑了起来。“那孩子是不是叫司马懿。”曹操心里咯噔了一下,就道。“陛下,你怎么知道的?”郭嘉奇怪了。“没什么,偶尔听说过。”曹操支吾了过去,然后问道,“怎么,你觉得那小子不错?”“恩,不错的苗子,好好培养一下,应该不比我差。”郭嘉点了点头。“那你可要好好地教导一下了。”曹操嘴上说着,心里却是盘算着要不要把司马懿也弄进宫里面来和曹家以及其他几家孩子一起在宫中住下,顺便亲自教导一下。“文和,有什么打算没?”问完郭嘉,曹操到是看向了贾诩,这个有鬼狐之称的谋士在西凉拉起了一支刑徒军以后,他就让他回来了,熟悉一下军堂的运作。“臣没什么打算,陛下让臣教谁就教谁好了。”贾诩随意道,虽然他还是那幅老德性,但是和以前相比,他也是改了很多,或者说是他的本性给暴露了出来,因为军堂现在的三大参谋,没一个是什么好东西,郭嘉是,戏志才也是,而且这两个人也是不认生的主,而且在他们面前,贾诩也掩饰不了什么,于是索性和他们两个同流合污了。

第三十八章

徐庶很激动,作为这次科举的探花,他竟然有幸被皇帝召见了,要知道连状元和榜眼也不过是在大殿上接受皇帝的勉励而已,而他竟然被传唤至御书房单独召见,算得上是一种比得状元更高的荣耀了。徐庶可是很满意当他被宫中禁卫传唤时,状元和榜眼那种羡慕的眼光的。于是他走的很是小心。

“怎么只得了个探花,那些考官真是瞎了眼啊!”御书房里,曹操拿着徐庶的卷子,摇头道,他现在是几乎将行政大权完全放给了文官集团,而科举正是由文官所把持的,作为皇帝,他是无权去改变已经定下的成绩,若不是他一时心血来潮,闲着没事干,去看了一下今科的考卷,不然他还真把徐庶给埋没了。

曹操说这句话的时候,徐庶正好到了门口,一字不差地落在了耳朵里,顿时心情激动了起来。“陛下,探花郎带到了。”“进来吧。”“参见陛下。”虽然有种想下跪的冲动,但是徐庶还是控制住了心情,以大秦的折礼行道。“不必多礼,元直坐吧!”曹操示意让徐庶坐下。“陛下。”徐庶又激动了,被皇帝赐坐无疑是件荣耀的事情,不过他还是平稳地坐了下去。

“元直。吏部打算调你去做个郡守,不过朕不希望你去。”曹操开口了,科举出来的人才,一般吏部都会安排他们的职务,出于对自己所订立体制的维护,曹操不打算去违反任何体制,他希望徐庶主动辞去吏部给他安排的官职,来军堂这里。“陛下的意思是?”徐庶并不明白曹操的意思。“朕的意思是希望你进军堂,担任大秦军团的参谋军职。”曹操说道,“当然如果你不愿意的话,朕也不勉强。”见徐庶没有反应,曹操还以为徐庶对军职没兴趣,他哪里知道徐庶是兴奋到没反应了,大秦军团,要知道进大秦军团简直比考科举还要难,尤其是军堂,至少民间传说能进军堂的全是文武双全的顶尖人物啊!

“不,陛下,臣愿意。”过了良久,徐庶才反应过来,忙不迭地道。“那么元直同意了的话,到时候就辞去吏部的职务,朕会让军堂给你发调令的。”曹操高兴地道,然后他到是拉着徐庶随意地聊了起来,并且赏赐了徐庶一笔钱财,以便让他把父母从家乡接来,住在帝都,又是让徐庶激动不以,不过当徐庶出去的时候,从送他的卫士嘴里知道曹操和皇室的用度以后,才明白曹操给他的这笔钱相当于皇帝半个多月的用度,让他是决意要以死报效皇帝了。

第二天,当徐庶在吏部直接拒绝了官职以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他疯了,要知道吏部的官员在知道徐庶被曹操单独召见以后,为他安排的地方官职,选的地方可是比状元和榜眼都还要好,那晓得徐庶竟然一口回绝了。“真是不识好歹的东西。”状元和榜眼私下说着,声音虽然不响,但是还是很清晰,说实在话他们两个识很嫉妒徐庶的,现在见徐庶如此,他们自然乐得冷嘲热讽了,不过他们两个没高兴多久,就惊讶地看向了徐庶,脸上写满了嫉妒。军堂的调令到了,徐庶被调进了军堂,军衔直接是大校,这如何不叫他们两个嫉妒万分,“这小子,交了什么好运?”“就他那乡巴佬,也能进军堂。”在同期的状元和榜眼嫉恨的目光中,徐庶直接去了军堂供职。

“曼成,你好好养伤,千万不要灰心丧气。”曹昂坐在李典的病榻上,安慰着这个失去了一条手臂的好友。“殿下,我已经是个废人了。”李典的脸色死灰一片。“谁敢说你是废人?”一旁的曹真声音大了起来。“子丹,曼成在静养,你声音那么大干什么?”曹操的声音在门口响了起来。“陛下。”曹真的脸立刻红了,他本是族中孤儿,是曹操收养了他,对他来讲,曹操有着主君和父亲的双重意义。

“好了,不必多礼了,曼成,你不要动,好好地修养,等你身体好了,朕还要你替朕去征战四方,替大秦开疆拓土呢!”曹操挥手示意道。“陛下,我还能上战场吗?”李典的声音很轻。“当然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军堂的参谋不也是可以随军征战四方的吗?”曹操坐了下来道。“可是那时候,我还有仗打吗?”李典轻声问道。“怎么会没有,以后我大秦要北逐匈奴,南开诸国,西进丝路,怎么会没仗打,听朕的话,好好养伤,伤好了,就给朕来军堂报道,听见了没有?”曹操看着李典道。“恩。”“在你静养的这段期间,朕给你找了个老师,他会教你如何做一个好参谋,你愿不愿意接受朕给你找的这位老师。”“臣愿意。”李典答应道。“志才,你还不来见一下你的徒弟。”曹操对着戏志才道。“恩,那个,徒弟,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师父了。”戏志才巴巴地道,说话有点打结,“总之,我会对你严格要求的。”“我会的,师父。”李典坚定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