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曹操 >

第142章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142章

小说: 重生之我是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倍灾攀保媳彼酵筛骶菹逖艉湍涎舳窒砟涎糁畹亍T诙髦校蘼凼侨牍ス刂校故亲怨刂卸觯涎糁囟际且黄挥形Φ牡赜颉:幽隙隙伎梢云臼训牡乩硖跫闶谴舜Φ没春蛹捌渲Я鳌T诨坪佑氪蟊鹕街洌员毕蚰弦来斡秀旰印⑽泻印Ⅱ:印⑷旰蛹盎春由嫌沃鞲傻群恿鞒缮刃握箍U庑┖恿鞯脑赐范忌畲镂抑性沟兀铝髟蚧闳牖春樱蚨晌性攵现涞闹饕煌ㄏ呗贰D媳毕嗾庑┖恿鞅阄秸绞刂剩芍性鹘炊俣希啥铣鼋炊贾性伎山逭庑┖恿魑耸湎摺W灾性媳平矗摄辍€舳舷拢汕縻艨冢曰炊较颍挥晌小Ⅱ6舷拢汕魑锌凇Ⅱ?冢曰茨戏较颉4送猓馄赜蚰弦写蟊鹕剑笪涫ぁ⑵骄浮⒒漆兀嗍瞧粱ぷ胖性哪喜嘁碇匾凇!敝荑に档秸饫锿6倭艘幌拢缓蟛诺溃八匀羰窍胍浪锛崾欠裼行鼗程煜轮模馐吕锉慵窒!敝荑ふ饩浠暗囊馑己苊髁耍蔷褪侨绻锛峋鲆庥氪笄匾痪龈叩偷幕埃厝换岢么笄匦陆⑼涛髂现性剩鼍V荩氪笄卣嵩ブ荨

“公瑾之言,竟将东南格局分析得如此透彻,光凭此言,朕就该升你龙骧大将之职。”曹操高兴道,东南的局势现在他已经可以彻底放给周瑜去经略,而不需要他自己去费心思了。“公瑾,朕打算讲灭吴之战,交由你来指挥,你需要多少兵力,尽管开口。”曹操是彻底打算做甩手掌柜了。“攻灭东吴,除却海军之外,臣只要十五万人即可。”周瑜想了一下便道。“十五万人。”曹操低吟了一下,“这些够了吗?”“陛下,五万骑军,十万步卒,足矣。”周瑜开口道,不过他稍微顿了一下又道,“陛下,大秦骑军,世所难匹,攻取荆北,并非难事,不过东南水网众多,不利于骑兵驱驰,是以灭取东吴,重在步军,所以臣要的这十万步卒必须得是精锐。”

“而且,攻取城池,这器械一项上也极为重要,听说刘尚书与天机府制出了一种武器,据说乃是攻城利器,臣希望能将此物配于军中。”周瑜说道。“公瑾果然干练许多,好,你要的,朕全给你。”曹操笑道,周瑜所指之物正是刘晔所做的投石车,而且经过太学天机府(即原墨家学院)的改良,大秦投石车全部形成了标准化,可以拆卸组装,极为方便,至于威力,更是强绝,尤其是火绳弹,更是攻城利器。“那就多谢陛下了。”周瑜拜道。“好了,这灭吴之事,先放在一边,这次你回来,可得在长安住上几天,好好热闹一下,仲康,恶来他们要成亲了,你得留下来喝他们得喜酒。”曹操对着周瑜道。“典大哥他们要成亲了。”周瑜的嘴合不拢了,他还以为典韦他们几个要做一辈子的光棍。“没错,是朕亲自赐的婚。”曹操自得地笑了起来,等那几个家伙自己开窍,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看着皇帝朝自己不怀好意地笑,周瑜的心一下子崩紧了,他可不想被赐婚,他可是有自己的心上人的。“陛下,微臣想起还有些事情要办,先告辞了。”周瑜忙不迭地退了下去。

“陛下,刚才公瑾他怎么了,我看到怎么一副害怕的样子?”周瑜刚走,宁芷便和蔡琰进来了。“谁知道。”曹操笑着道,“参见陛下。”看到曹操,蔡琰行礼道。“蔡姑娘不必多礼。”曹操微笑着道,让蔡琰又是心中一阵跳,这段日子她都一直以教授女官和宫女医术为由留在了皇宫里,和宁芷相处甚佳,连带着她遇到曹操的机会也不少。不过每次看到曹操,她都是静静地在一旁看着,这次,也一样。过了良久,宁芷和曹操谈完了那些猛将们的婚事,叫她她才醒过来。

第二十九章

就在大秦准备着为那些将军举行大婚的时候,吴国也没有放弃,至少在孙策平定山越而回以后,吴国对大秦的防御态势变得犀利起来,甚至有转为进攻的趋势,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孙策的归来。

两年前,孙策向孙坚请命,前去江东僻远,百越山民所处征讨,经过年多苦战,孙策凭借其勇武终于收服了这些剽悍的山越战士,回荆州之时,他整整带了五万的山越精兵,加上吴国原有的实力,倒也能凑出十万整的步卒精锐之师,配合东吴水师,与大秦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孙坚虽然称猛虎,但是数年来眼见得秦国实力不断上涨,而且其骑兵攻伐未有败绩,心思也是不再像原来那般,执意要进取天下,与大秦争霸,他更多得想的师能否保住东吴,仍旧做他的一方霸主,所以对于徐州等地,孙坚没有什么野心,他一直做的也就是加强荆扬两州的防御,而从未想过进攻。但是孙策不同,孙策此时,正是挟胜而归,气势雄壮,兼且他收服了那些剽悍山越之民,军力大盛,再加上他此时正直血气方刚,心高气傲之时,自然是不愿意消极的防守,故而他力谏孙坚,尽起东吴精锐,趁秦国新近收服诸地,民心未定之时,前去攻伐。

“策儿,秦国骑兵之利,非我步卒所能挡,北上的话,胜算实在不大。”孙坚要稳重得多,并未孙策带回的那五万山越劲旅就盲目地看好己方实力,在他看来,就江淮一带死守,才是对付秦国最好的手段。不过,孙策显然不那样想,“父亲,秦国志在天下,迟早都会攻伐我东吴,大秦海军之威,儿子在山越之地亦有所耳闻,若是我们不主动出击,坐等秦国从容地整合中原以及西北以后,我东吴仍旧难逃灭亡之运,反正伸头时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我们不如就赌这一把。”

看着儿子坚毅的脸庞,孙坚叹了口气,知子莫若父,孙策的脾气他太清楚了,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没人可以更改,哪怕是他这个做父亲的。“你觉得这样赌,有赢的机会吗?”最终,孙坚没有劝什么,只是问道。“总比坐以待毙的强。”沉默了一会儿,孙策如是说。“那么,策儿,为父便同你一起赌一把吧!”孙坚看向了儿子,他们父子两个都不是做皇帝的料啊,他们的性格太硬了,孙坚从未忘记过他的志向,其实他最想做的就是一员为国征伐的大将而已。

孙坚拿出了他的全部实力,这几年他和大秦做马匹生意,到也积攒出了一支三万人的骑兵,算是耗尽他的心血之作,对于这支骑兵他也寄予了厚望,现在是他拿出来用的时候了。不过孙坚和孙策的决定并未受到东吴内部文官们的支持,在张昭他们这些文官看来,死守长江一线才是他们最佳的选择,如果能守,那便最佳,若是不能守,那么就降了秦国,也能保住富贵,而且整个东吴,恐怕除了孙家父子和那些武将,没人愿意和秦国主动开战,自从曹操定秦以后,就一直鼓励发展商业,大秦和东吴之间的贸易很是昌盛,通过贸易,江东的富豪世家可以享用到北方生产的那些精巧器物,从那些世家的角度看,他们也不愿意和秦国开战,至于普通的平头百姓,那就更加不希望打仗了,在那些老百姓眼里头,他们应该降秦,让天下一统,早点过上太平日子才是他们想要的。

从某种角度上讲,孙家父子决意先下手为强的举动,也很可能是他们潜意识里降早点结束这一切心思的体现罢了。虽然对于这次进攻,孙坚自己也不看好,但是他和孙策还是制定了最完美的战略来实施。

虽然长安城现在一片热闹的气氛,大多数人都憧憬着将要到来的帝国将领以及皇帝的大婚,本来只应该是那些将领们的婚礼,但是由于皇后宁芷的固执,加上文官集团不停地游说,曹操不得不纳蔡琰为后,不过尽管如此,那些文官们认为皇帝的后宫实在是太少,毕竟就算加上蔡琰,大秦的皇帝也一共只有两位妻子罢了。对于蔡琰,曹操不是没有感觉,只是自认为年纪算得上蔡琰叔叔的他,不愿意让人取笑老牛吃嫩草罢了,还且说老实话,曹操似乎更喜欢感情而不注重肉欲,这恐怕也是他贵为皇帝,但是一直只有一个妻子的真正原因。

若不是皇后宁芷的逼迫,他也不会答应娶蔡琰,不过这说出去的话恐怕没人会相信。“如果你不娶蔡琰妹子的话,你永远都不要再进来。”宁芷是这样和曹操讲的,然后还真地把曹操给赶到了外面,而曹操再外面蹲了一会儿以后,也就想通了,宁芷的作为从根本上来讲,才是真正符合皇后的品德,他也明白,其实民间流言蜚语不是没有,说皇后善妒什么的,所以说起来一旦做了皇帝,有的东西还真的很没有自由,至少在知道了皇后的大义之举以后,没几天那些文官就上书地上书,死谏的死谏,都是非逼着曹操再娶不可,最后曹操只有答应下来,不过他也开出了条件,既然要大婚,他希望让宁芷再嫁他一次,因为他娶宁芷的时候,他还没做皇帝,如果这次他以一国至尊的身份只娶蔡琰的话,他觉得有亏于宁芷。对于曹操的要求,那些文官们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其实这些文官们的心思也是有点龌瘥的,作为帝国官员的他们,对于自身的品德要求是很高的,但是除了荀彧几个人之外,他们根本做不到一夫一妻的,毕竟连皇帝都只有一个老婆,他们也不好意思三妻四妾的,所以基本上当帝国稳定下来以后,这些文官们将充实曹操的后宫列为首要任务,只是一直以来,宁芷和曹操感情深厚,而且受到军方上下的爱戴,他们不敢贸然而行,但是现在连皇后都亲自开口了,他们自然是要趁机行事,促成这桩婚姻了。

说起来为了这桩婚事,大秦的文官们也是付出了不少,除了皇帝方面以外,他们甚至花了不少功夫去说服蔡琰的父亲蔡邕,自从汉朝垮台以后,蔡邕就举家搬到了大秦居住,并在太学府种教授学子,和曹操也是常打交道的,两人的私交可以说是非常不错,至少曹操有时候去太学的时候,经常和他还有郑玄三人一起喝茶论道,在蔡邕的心里,其实是把曹操当作知己至交来看,换句话讲,他把曹操当成和自己平辈的人。所以在这个略微有些古板的大儒看来,曹操娶他女儿无疑是乱了辈份的举动,他是坚决反对的,可是俗话说得好,双拳难敌四手,猛虎难架群狼,大秦三省六部,哪个不是饱学之士,论辩才,他们更在蔡邕之上,被这么一群人给天天游说,就算蔡邕是神仙也只得点头。最后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这一次,大秦大婚的规模实在是够大,除了皇帝,还有好几位的将军都要娶亲。其中张飞就是一个,因此虎豹骑的防务全部被交托给了麾下的副将们,高顺夏侯渊他们都是统统来到了长安,为张飞他们几个要娶亲的贺喜。“我说儿子,你老爹我真是要好好谢谢皇上,要是等你小子自己娶媳妇,你老爹我恐怕是等不到这一天了。”张雄很是感慨地道。“爹,我不想成亲啊!”张飞苦着张脸道,他可是很喜欢在边境那种爽快的日子,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你给我住嘴,这是圣命,你要是不听的话,就是抗旨,就是叛逆。”张雄大声骂道,“而且你小子给我争气点,你严明大哥的孩子都已经六岁了,你得给我加把劲,明年我一定要抱孙子,不然的话,你给我等着瞧。”张雄越说越来劲,竟是指着高顺给张飞说教了起来。看着张飞他们父子两个,高顺高勇和夏侯渊他们都是笑而不语,径直往前走了。

“严明,这次你把孩子带来,是不打算带回去了吧?”看着高顺手里牵着的儿子,夏侯憞在一旁问道。“是啊,明儿已经六岁了,可以留在陛下身边,跟黑骑营他们学习了。”高顺看着儿子道,其实现在大秦已经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大秦所有重臣将领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更喜欢将他们塞到皇宫里让皇帝来管教,毕竟在那里那些孩子能受到的教育是最顶级的,皇帝本人的学识是天下数一数二,武功更不用说,黑骑营的士兵全都是高手,而且更重要的是被曹操管教过的,包括太子和两位皇子在内,绝对没有任何的不良嗜好和坏习惯。

“对了,元让兄和妙才兄的孩子们怎么样了?”高顺仿佛想起什么似的,对着夏侯憞问到。“我家那小子和妙才的儿子托太子殿下的福气,现在在龙骑军中当上了中校,算是没给我们丢脸。”想到儿子,夏侯憞笑着道,他可是希望他儿子以后接他的衣钵,也是做个最优秀的军人,除了大儿子,他的二儿子,小儿子以后都要给他干军人这行。“明儿,你以后在陛下身边要好好用心地学,不能给爹和爷爷丢脸,知道吗?”高顺蹲了下来,看着儿子道。

大婚之前,许褚和典韦张飞三人因为出于对婚前的恐惧,而走到了一起互相交流,结果三人因着肌肉而产生了男人间的友情,决定要结拜,而他们结拜决定长幼的方式也差点让曹操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