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最风流 >

第238章

三国之最风流-第238章

小说: 三国之最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个盾牌手现在剩下了十个不到,伤亡的十几人有的伤亡在河中,有的死伤在岸上。荀贞随在长戟士、蹶张士的后边,正带着持刀甲士往前冲,突觉脚下一软,差点摔倒,百忙中低头看去,却是踩住了一具尸体,匆忙中未能辨识出这个泥血满面的亡者是谁,但从其披挂的衣甲和仍旧紧握在手中的盾牌可以看出是前边的盾牌手之一。

“地上有尸体!看住脚下。”

荀贞的这声叫喊落地,后边马上有兵卒跟着叫起:“地上有尸体!看住脚下。”叫喊声前后相接,一个传一个,以免后边有人不注意摔倒,乱了阵型。

上岸交战至今,荀贞其实没怎么与敌人直接接触,大部分的敌人都被前边的蹶张士、长戟士击杀了,饶是如此,他的脸上却也早就被鲜血溅满了。这些鲜血有的来自前方,有的来自两翼,有的来自自己人身上,有的来自被部卒杀死的敌人。

许仲本是个声音低沉的人,这会儿也奋力叫喊起来,眼看前边的敌人越聚越多,他不断指挥蹶张士向敌人密集处急射。刘邓冲杀时本就好叱咤呼喝,此时叱咤呼喝之声更是远比以前震耳。荀贞抬头往前看,透过前边几十个长戟士、弓弩手的后脊背,看见了刘邓。

刘邓单身一人冲到了前头,在整个阵型的最前左侧,位置甚至还在江禽之前,他不知从哪个黄巾兵卒手中抢来了一支长矛,左手使矛,右手使刀,击杀冲突,把前边和左边的敌人刺倒、砍倒无数。

整个队伍艰难行进。

虽明知朱儁派来的支的队伍就在后头,可在这种形势下,却是根本不能停下来等的,一旦停下来,要不就会立刻被敌人包围,要不就会失去了这股冲劲儿,止步不能再前了。不知觉间,已上岸十余步。

在阵中,荀贞尽力往前望,一因夜黑,二因周围的人太多了,有自己人,有敌人,目光到处密密麻麻都是人头,因而看不到孙坚被围处。

每一个敌人的表情都不一,有的恐乱,试图后退,有的怒吼,攘臂举矛用力向前挤,有的转头望向旁边,听不远处一个小帅的命令和指挥,匆匆一眼望过去,各种表情很快就被淡化,被他们抹在额上的一条条黄巾代替。成百、数百、上千的黄巾在远近四面八方不断地跳跃、闪耀。

黄巾虽只窄窄一抹,然此时望去,混在一起却如汪洋大海。

无数的黄巾在跳、无数的长矛在刺。

伤者在痛叫,勇士在奋呼。

火把连成火海,烧亮岸上。

再往前冲,又十余步,盾牌手伤亡尽了。没了盾牌手的保护,江禽所带的长戟士们面临的阻力登时增大。

江禽怒骂呵斥,从中间位置冲到了长戟士的最前边,浑身的铠甲上都是血,也不知是他受伤了,还是敌人的血,又或者两者都有。只两个呼吸的功夫,荀贞就亲眼看到他用长刀刺倒了一个敌人,又砍翻了一个,同时右肩膀挨了一矛。

守阳翟的时候,荀贞几次出城突击黄巾军的阵地,江禽每一次都随在阵后,从来没有在阵前过,这是头一次,不愧“颍阴大侠”的绰号,拿出了亡命徒的悍然本色,果然是勇悍无匹。

程偃紧紧从在荀贞的身后,大声叫道:“荀君!矛!”

一柄敌人的长矛从侧边的人缝中刺进来,险些中了荀贞的臂膀。荀贞伸出左手,把矛尖拽住,喝道:“刺!”程偃和几个持刀甲士同时挺刀外刺,将这个矛手刺倒。荀贞松手,扔掉长矛,暗叹了一口气,心道:“冲不过去了。”

人太多,他看不到孙坚被围的位置,但根据在对岸时的观察,孙坚被围处至少离岸六十多步多远,而现在他们只上岸了二十多步,二十个盾牌手伤亡尽了,五十个大戟士还剩下不到三十人,许仲带的蹶张士伤亡较小,也伤亡了十几人。

许仲落后一步,等上荀贞,说道:“荀君,我带人冲一冲,帮一帮阿邓和伯禽。”

高素、陈褒跟在荀贞的身后,也道:“让我们带着甲士往上冲一冲!”

荀贞没有回答他们,往前再又望了眼,敌人密密麻麻,也不知前边还有多少敌人。

他做出了决定,正要下令:“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向后撤”,突然听到一声大喝,急举首前看,对面的黄巾军兵卒先是不知所措,或扭头向后看,或仍挺矛向前冲,但没等太长时间,对面的敌阵乱了起来。先是从后边乱,继而前边也开始乱,一个跃马持矛的骑士跃入荀贞的眼帘。

这个骑士衣甲尽血,跨马勇行,奋矛喝咤,就像一柄刺入海水中的利刃,把挡在荀贞阵前的黄巾军从中剖开,杀出了一条通道。

凡是挡在他前边的敌人或被他直接刺死,或被他用矛挑起,甩到半空。黄巾军一片人仰马翻。

这个骑士赤帻如火,青骢如龙,稳坐马上身如山,刺杀敌中行如风,跨马使矛的英姿令荀贞自惭不如,可不正是孙坚!

他头上的赤帻就像一团燃烧的烈火,人骑至处,烧得黄巾军额上的黄巾纷纷溃散,八个字跃上荀贞心头:“其疾如风,侵略如火”。

——

1,连发弩。

湖北江陵的一座楚墓里出土了一件双矢连发的连发弩。弩通长27。8厘米,通高17。2厘米,宽5。4厘米,分矢匣、机体两部分。每次可发射矢两支,贮矢槽自动上矢,自动进入发射管孔,并自动控制运动方向,射程可达20…30米。

第六十五章 归来解甲抵足眠

月夜下,火光里,千军万马中,孙坚跃骑挥矛的英姿深深铭刻在了荀贞的心里。

荀贞在颍川郡中也有英武之名,穿越以来,他因知乱世将至,在读经学法之余,从十几岁起就打熬身体,习练骑射,并学击剑之术,但他是英武,不是猛鸷。英武者,英俊勇武。猛鸷者,凶猛有力。猛,健犬也,鸷,鹰雕也。这种凶悍扑击的猛烈之势和人的性格有关,是学不到的。

孙坚即是一个猛鸷的人。

韩当、程普紧随着他从敌人的包围中杀出,接着是祖茂带着剩下的部卒亦杀将出来。

荀贞抓住机会,大呼道:“接应司马!”

高素、陈褒、程偃跟着大呼:“接应司马。”

许仲、江禽、刘邓在前边亦跟着大呼:“接应司马!”

蹶张士、长戟士、持刀甲士随之同声呼:“接应司马!”这呼声如浪潮一般,前浪刚退,后浪又来。这后浪却是吴景带的那五六百部众,这五六百人散冲到了荀贞的阵后,也在大呼:“救司马!杀过去!”

两边合拢,七八百人鼓勇再战,将当面的黄巾余卒杀散,与孙坚部会合。孙坚带了五六百人渡河,加上程普带过去的百人,原本共有六七百人,战至此时,伤亡小半,跟着孙坚杀出来的不到五百人,且大半带伤。他们久战,早就力疲了,但突围有望,都振作起了精神,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力气,只管跟着前边的孙坚、程普、韩当,在祖茂的督促下拼力向前冲杀,终与荀贞等人合兵。

荀贞在本部阵中远远地对孙坚叫道:“司马!我给你开道,你跟着我们来!”说着话,指挥部众回首向后。

这次以持刀甲士为前锋,长戟士、蹶张士居后。

上岸以来,大部分的敌人都是长戟士、蹶张士击杀的,他们也力疲了,持刀甲士一直养精蓄锐,故此改以他们居前。

高素自诩大侠,向来也是自以为骁勇的,早前看着江禽、刘邓、许仲在前冲杀,早就急得抓耳挠腮,这会儿总算轮到他上阵了,大喝一声,挥刀从荀贞身侧冲到前去,叫道:“我来陷阵!”

吴景带众从荀贞的阵旁冲过去,与孙坚、韩当等人会师,护卫在冲出包围的众卒左右,包裹着他们跟着荀贞向后撤退。

孙坚却不肯坐享其成,骑在马上,睥睨远近的黄巾兵卒,横矛笑与荀贞道:“君为救我而来,坚岂能坐观君奋战?自当与君并肩杀贼!”催骑向前,绕过吴景等人,直奔到荀贞的阵前,另有两骑在后紧从,却是韩当、程普。

孙坚以矛指挥,吩咐令道:“义公,你居我左侧。德谋,你从我右行。荀君不顾死,为救吾等杀入贼中,吾等今且为荀君前驱!”

三骑组成一个三角,孙坚挺矛在前,韩当挽弓在左后,程普挥铁矛在右后,猱进鸷击,行如虎奔,动如狼噬。荀贞等人转变进攻的方向后,原先在他们阵后的黄巾兵卒变成了在阵前,这些黄巾兵卒本就不多,而且多是接连经受了荀贞、吴景的两次冲击,是被击散后重又聚集的,现又被孙坚三骑一冲,立时大乱。

高素看着孙坚三骑越过他们,一往无前,如风卷残林,无不披靡,急得哇哇大叫,不停歇地催促甲士疾行,奈何他是步行,怎么也追不上,只能落在后头吃灰咽土。

本是荀贞救孙坚,转眼成了孙坚给荀贞开道。

荀贞望着孙坚勇猛进击之姿,心道:“好一个江东猛虎,不肯落在人后!”

从对岸看去,先是荀贞冲上岸去,在黄巾军的重围中杀入二十余步远,接着吴景带部到,紧跟着荀贞前进的路线亦杀入黄巾军的围中,再接着就是孙坚跃马挥戈从黄巾军包围中杀出,再接着两边合兵,荀贞部转而向后,再其后就是孙坚、程普、韩当三骑从荀贞阵畔一冲而过,杀至最前。

此处离岸只有二十余步远,前方的黄巾兵卒队形松散,不到两百人,几乎瞬息之间,孙坚、程普、韩当三骑就冲到了岸上。

文太守看得心神摇荡,原本刘邓势不可当地从河里冲到岸上已够勇猛,没想到孙坚跃马出现后,他只不过眨了两下眼,再看时,孙坚竟已冲到了岸上。他惊道:“此人便是孙司马么?”他虽是老花眼,但隔着十几丈的距离还是能认出孙坚的,之所以有此问,是因为不敢置信。

朱儁和孙坚是小老乡,会稽郡与吴郡接壤相连,他二人同为扬州人,在看过刘邓等颍川男儿的勇猛后,再看孙坚,他觉得很有面子,又因见孙坚杀出重围,过河的将士必是能顺利归来了,提了半天的心也为之放松下来,抚须笑道,颇是自矜地说道:“不错。”

文太守惊叹赞道:“酣战多时,犹猛烈如虎,雄俊刚健之将也!”

孙坚到了岸上,没有直接下河,而是拨转马头,带着程普、韩当与从周围赶来的黄巾散兵击斗,等荀贞到来。

高素冲到,持刀甲士络绎杀到,荀贞在程偃、许仲、江禽、刘邓等人的簇拥护卫下来到。

“君请先行!”孙坚以矛指向不远处,“贼骑将至,吾为君压阵。”不远处,黄巾军的骑兵大队用马鞭驱散挡道的步卒,急忙忙往这边赶。

打斗了这么半晌,在被黄巾军包围时,孙坚多次出阵突围,战到现在,他半点不显疲惫之态,浑身浴血,越发豪气冲天。

荀贞仰首望了一眼他的雄姿,不推辞,当即带众下河。

他们过完河,吴景等跟着过河,孙坚、程普、韩当三人在岸上驰骋再三,韩当拉弓射箭,连射三矢,把终于冲到近前的黄巾军骑士接连射落三人,再摸箭囊时,箭囊空了。他这次渡河带了三个箭囊,一场战毕,三个箭囊全空。孙坚说道:“走!”三人拨马下河,向对岸行来。

朱儁早就在等着孙坚渡河,此时见他三骑下到河中,而岸上的敌人似有追赶之意,立刻下令:“射箭!”

戏志才、宣康听到后,马上亲自举旗挥动,列在岸上的三河骑士、蹶张士先后拉弦,箭如暴雨,射往对岸。欲要追赶荀贞、孙坚的黄巾军步卒、骑士中矢者甚多,人倒马摔,混乱不堪。见此情况,知事已不可为,带队的渠帅、小帅们停止了追赶,向后退至了安全地方,望着荀贞、孙坚上岸,徒呼奈何。

荀贞、孙坚等相继上岸归来。

列在岸上的三河骑士、蹶张士和观战的越骑营将士、数千步卒看他们在对岸作战,早看的是热血沸腾,齐齐举起兵械高声欢呼。

朱儁见部众兴奋欢呼,暗暗点头,心道:“渡河虽未成功,士气幸未低落。此皆贞、坚之功也。”

两军对阵时,若一方列阵迟缓,另一方常会“选锐冲之”,这叫做掠阵示勇,是为了鼓舞己方的斗志和士气。荀贞这次去救孙坚,虽是孙坚被困在前,但刘邓、孙坚等人的勇猛表现却同样起到了振奋士气的作用。黄巾军虽众,几千步骑留不下一个孙坚,令人藐视。

孙坚最后一个上的岸,荀贞等他多时了,快步迎上。孙坚翻身下马,丢掉长矛,两人握住手,看向对方,彼此都是衣甲染血,战后的模样,不觉相对大笑。荀贞笑道:“今见司马之勇,方知何为虎也。我这个颍阴乳虎是假老虎,司马,你才是头真老虎啊!”

这一次渡河援救孙坚,最后的风头全被孙坚抢走了,荀贞对此并无怨言,心中想道:“记得曹操在听说孙策定了江东后,茫然若失,意甚难之,说了一句:‘猘儿难与争锋’,子犹如此,何况其父?今见孙坚冲阵,才知何为江东之虎。”猘,狂犬、猛犬之意,曹操说孙策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