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嫁郭嘉-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走回他身边。想了想道:“上次荀不是已经差人统筹过了么?不论是粮草存量。还是兵戈马匹。青州军或者时刻待命地精兵强将。一应俱全。现今又收服了张绣贾诩……”
曹操笑了笑。伸手将我揽了过来。道:“那徐州又怎么说?”
一手握酒樽。一手自然勾上他地脖子。我差点怀疑自己是真地醉了。叹气道:“我怎么把徐州给忘了!话说刘备决意离去。是在董承为衣带诏之事与他商议之后。于他所谓地忠臣之道来说。未免也太不仗义了。要论老奸巨猾。哥可不及刘备。”我摇摇头。看着面前中年男子地坏笑。这才察觉到自己这是坐在曹操地膝头。只叹恍若置身梦中。
“呵。”曹操轻蔑一笑。“刘备此人甚得孤意。却当真不是能屈居人下之人啊。想来有英雄之志。至却今连块用武之地都没混上。孤倒也为之惋惜。”我把酒樽送到他唇边。他咂了一口杯中清酒。又道“此心腹大患。不可不除。明日我便与众将商议。迅速率军攻下徐州。”
虽说早知历史不会单纯按他原有轨迹发展。但人地性格却是不会变地。比如我眼中地袁绍和历史上地袁绍。
只听曹操忽然说:“想来。莲儿你可曾见过本初?”“本初?”我听了一惊。不由笑道:“叫这么亲切干嘛?见过倒是见过。和郭嘉去邺城时。我曾拜托他让我见袁绍一面。不过这还是第一听你唤袁绍地字号……”
“虽说如今已是势不两立,但终究也曾是儿时挚友……”
看着满园桃花,他目光有些迷离,似乎回忆起了一些少时往事。不过在我看来这哪算什么挚友!分明是几个纨绔子弟闲来无事瞎胡闹,一起做的也都是酗酒、赌博出老千,偷新娘子之类的损事。损友还差不多。他似乎也觉得这样说有些不妥,嘴角浮现起一丝自嘲的笑意。
“年轻真好。”我不由感叹。
“啊…………”紧接着面颊一阵疼痛,只见曹操捏了我一边侧脸道,“你这孩子,在我面前还感叹上了!”
“孩子?您不是吧!我这都奔三地人了……当然,只不过比起你,还是年轻些罢了。”我揉了揉被捏痛的脸。
我没说错,今年我已经二十五了。
此后第二天,曹操便宣布了出征刘备的打算。但事情进展却不是如想象中那般一帆风顺。仔细算来。持反对意见的却是占了大多数。
荀攸提出地最有建设的性的质疑,便是袁绍会不会趁机帮助刘备?其实不论哪一点。最重要的还是袁绍地兵力几乎十倍于我们的事实,何况他手下也是人才济济,对其而言分兵并不是难事,而我军原本便计划结合地理优势,转守为攻。若贸然行事,非但夺不下徐州,反而会陷入被袁绍、刘备围攻的被动局面。
曹操想了下,摆手道:“刘备不可不除,当日孤恨不能听众劝,不然也不至于放虎归山。而众卿皆能料到,此虎一旦归山,势必不会隔岸观火。”
我看了一眼荀,他面容冷峻,且有观望之势。
位居尚书令,荀的言行无疑等于良方争论出结果时,最重要的一票,不能轻举妄动。而且他曾客居袁绍手下数日,虽未向他献过一计,但终究不适合于此时便开口。
我在一旁不禁为曹操捏了把汗,心想争论之后,若结果倒向不战一方,我就必须当众阐述理由,为哥垫这个“台阶”了。
“所以此仗已是不可避免,”郭嘉道,“刘备复居徐州时日不久,局势不稳,势力也不见壮大,若不趁此时攻破,只怕后患无穷。至于袁绍……”
“哼……”
这阵急促鼻息之中掺杂了一分讥讽之意,只见说话之人却是我从未见过的。头饰纶巾,一对黑眸混圆清亮,他的嘴角微微向瞥,几绺稀疏唇须更显刚正不阿,最令人难忘的还是他眉间那道深深的沟痕。我曾经看过几本相面地书,倒不是迷信,只是为了交人时不至于太过盲目,若是遇到传说中的凶相,至少可以多加斟酌,仔细观察。“相由心生”这句话虽不百分之百正确,也毕竟不是盖得。而此朵男子额心沟壑,正是传说中的“斩夫剑”!还好他不是女人,不然便为大名鼎鼎的克夫之相了。
见他怀抱两份书简,便知此人似乎刚刚赶到不久。
“郭大人对此自是清楚罢,想来您曾侍袁绍多日,更是对其军情指点过一二,不过如今袁绍十万精兵并非儿戏,您就敢保他不会袭我许昌?”
袁绍偷袭许昌……以我军实力,分兵无异于自寻死路,何况若这正是袁少调虎离山之计……虽然说得轻巧,但毕竟是也险招,哪有完全之理!无论是曹操还是我,或者郭嘉他们,对此都是心知肚明,哪能一一解释清楚!
“此人是谁?”我私下拉拉站在身旁的董昭的袖口,小声问道。
董昭今天依旧穿着一件似洗旧了地黑色衣袍,看了看那人,他侧首一笑,悄声道:“此人名为陈群,素有几分才名,早年也曾被刘备辟为别驾,不过传说他推辞不受。怕是因心知刘备非自己明主,而贤士怎可侍二主?”董昭依旧笑得轻松,但事实上,董昭自己不也曾随时张扬?不过貌似他是完全不介意。
“可我没见过他。”我挑了挑眉毛。
“主公帐下之人,月莲要是一一认识了,昭可得另眼相看。”
“不是说笑,”我正了口气,“他是何时来哥帐下的?”
“破下邳之后。”
“哦……”我仔细回想,似乎顾及张辽陈登等人,而忘了注意别人……对了,郭嘉传记之上,不是有个人老揭他的短么!似乎就是个叫陈群的……
“他对郭嘉有意见吧……”看这陈群与郭嘉争议此事,我不禁对董昭说道。
董昭听我这么说,便端正了态度。因知道我和郭嘉的关系,只见他蹙眉谨慎道:“这个么,自是一些小事郭大人处理的有违失仕之常理,不过无伤大雅、无伤大雅哈哈……”
他分明是话中有话,最后几声笑也是无比尴尬,我听得明明白白…………问题出在郭嘉身上,还是不方便告知我的事。其实董昭完全不必顾及这些,郭嘉这人做得出格事太多了,当然,很多我原本就不在乎。
春天疾疫大兴,郭嘉知道这点自是收敛了不少。仅是控制酗酒一点,就使他今日看起来神清气爽。似乎没听出陈群的讽刺,郭嘉神态自若,回答时也只是将重心放在攻徐州一事上。是。不过大人您又可能记得逢迎天子一事?沮授田丰屡次相劝,袁绍都不为所动,究其原由,还是因袁绍此人好谋无绝,有大志,却行动迟缓。所以嘉敢在此断言!即使我军攻下徐州,他袁绍都未必会有所行动!”
郭嘉最后一句语气坚决强硬,令在场之人无不震惊。就连曹操也不禁一愣。
当然,我了解哥的心思………
郭嘉用兵之险就连他都得捏一把汗。
果断,自信,以及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令曹操大为欣赏,甚至佩服。
正文 第四卷 一统北方 第二回 自信
陈群哑口无言,郭嘉的决心是他不曾想过的。但他既便如此,他眉间那深深的的褶皱却丝毫没有的松开。向下倾斜的嘴角微微抖抽动,他无言退至一旁。
“啧,”董昭咂了嘴,“刚正不阿,是非分明。若论清整风纪,陈群是最佳人选,但论出谋划策,陈大人怕是不足道了。”董昭无奈一笑,简单发表了下自己的评论。最后,他不忘加上一句,“不过郭大人还真是不简单啊。”
我无暇顾及同他交谈,只因荀攸在那短暂的沉默之后,率先开口道:“奉孝所言有理,但当今天下,主公之敌非独袁绍一人。”
“愿闻其详。”郭嘉抱拳笑道。
曹操此时未发一言,只是饶有兴味地眯着眼睛注视眼前二人。持同样态度的,还有荀,只是与曹操完全不同,他清秀的面容之上尽染忧色。
“正是孙策。”荀攸道。事实上,在他提及孙策名字的一瞬,即使座上的曹操都不禁身躯一震。
荀攸接着说道:“江东孙策自脱离袁术后,近年来于江东一带不断吞并州郡,早有谋图中原之心,闻我方将与袁绍一战,必会趁机北上偷袭许昌!”
听了这话,曹操便觉再不能继续旁观,忽而开口道:“公达所言极是,当时若非有袁术居寿春,也能对孙策早做戒备。”他陷入了沉思。是的,袁绍这个“老朋友”自己算是了解,但孙策却如同天边雁,亦不在掌控之中。想来孙策今年二十出头,正是月莲的年龄。却已有如此成就,真是后生可畏。还曾笑刘备至今一事无成,而今对比孙策,自己是不惑之年而距那远大报复不也依旧很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荀攸此言一出,座下议论纷纷,我感觉自己似乎要被那吵杂人生淹没。身边的董昭陷入沉思,我看着与荀攸同站与曹操对面的郭嘉,他俊朗地面容正值严肃,目光缓缓下移……
蓦地,他弯了嘴角。那薄唇边浮起了一丝笑意。
我完全不担心,因为若是他不说,我也会将那个看似天方夜谭的“猜想”公布于众。
“孙策必死。”未移目光。他只是低头喃喃说道。但即便如此。这句话也足以引得满场注目
“奉孝如何料得?”曹操缓缓从席上站起。他一步步走向郭嘉。以半是疑虑半是惊异地目光打量着他。只见曹操忽而低声说道。“我素来信任奉孝。但此事绝非猜测便可……”
“军议之中。嘉又何曾打诳语于主公?”不等曹操说完。郭嘉便笑着打断了他。
陈群微微蹙眉。在他眼中。这自然也是不合礼仪之举。
郭嘉抬起头。直视眼前满面疑色地男子。那清澈目光之中满着溢地。则是令人无法抗拒地自信与执着。微微一笑。便道:“孙策吞并江东之时。前后所杀之人皆为深得民心地英雄豪杰。虽称不上食客三千。却也大批肯为之效死力之士。然孙策轻率轻而于无备。纵有百万之众。却无异于独行中原。我看匹夫之勇足矣敌之。”
“奉孝之意是……”就连一直缄口不语地荀都忍不住开
郭嘉看了荀,只是笑道。“奉孝之意,令君怎会不知?孙策必死于匹夫之手。”
谋臣相议,思辨极快。一干武将虽说插不上嘴,但也不是如木头一般杵在一旁。见曹操郭嘉之言另曹操不住点头,夏侯渊甚是忧心,不禁抱拳道:“主公,郭大人虽说有理,但行军打仗却不同于……不同于纸上谈兵,何况人心难料万一……”
“到此为止。”曹操忽然一挥手。示意夏侯渊不要说下去。
看着已然神情自若的郭嘉,曹操笑道:“奉孝之意。孤已然了解,此事莫须再意。”
这就是所谓历史的必然?看着传记上地文字如拍成电影般,渐渐现于真实画面之上,我忽感有些恍惚,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而此时此刻,身旁的董昭却露出了一丝笑容,“原来如此……”他喃喃说道,“不过他又是如何得知的?”
“怎么了?”我问。他断断续续的话语让我感到一丝不安,而事实上从这场真实的电影上映之初,我便感到自己似乎遗漏了什么……究竟遗漏了什么呢?
“没什么,只是一点感想。”他神秘一笑,“此事不当由昭口中说出,月莲还是问于主公吧。”
我茫然颔首,被那漏洞牵绊,我只觉心中一阵空虚。
之后我没有立刻去找曹操,现在的他更需要一个人静静思索。而荀则立刻找到郭嘉,神色匆忙,二人此后便一同离开。
归家后,只见郭奕正趴在窗口,鬼鬼祟祟往房中张望。
这动作本身就令人好奇,何况还是趴在厢房地窗口?本已是疲惫不堪,但我还是小心翼翼从后靠近,脚步放缓放轻,尽量不让小家伙发现。
水声。
轻快的水花飞溅声。
即使还有三步之远,我也能看见浴桶之中,一条莹白玉臂舒缓得伸出。正可谓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但是何至于此?温热面巾撩动桶中水花,女子轻轻擦拭着脖颈、耳侧,虽说只是个背影,也能猜得如女子这般雪肤玉肌,必也有副如花似玉的美人容颜,更何况我还认得她呢!
郭奕……………………!!!
随着浑身血液“腾”地一声地上涌,我只觉脑浆瞬间达到沸点。然而不知是发现被夕阳拉长,渐渐映于窗边的人影,还是察觉到了我那逼人的杀气,郭奕竟不由得缓缓回了过头……
接着,他露出了一个尴尬的,近似抽筋一般的笑容……
“郭奕!!”远离作案现场三十米之后,我认为我有必要与这孩子好好谈谈,自然也很想知道…………究竟是什么使祖国的花咕嘟过早迎来了他的春天?看着这孩子一身古朴汉风装束,我脑海之中却浮现出两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字…………和谐。
这孩子不简单。真地是很不简单。
有其父必有其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好吧,那我还是宁愿相信前者……
只见此时的郭奕一手拄着下巴,懒洋洋盘瘫坐在石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