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悍戚 >

第300章

悍戚-第300章

小说: 悍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晓风大喜,连连拜谢。

“那你第二个请求,又是什么?”

原本刘闯以为,晓风会为自己的前程提出要求,没想到却是为故主效力。

这倒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家伙……

晓风道:“这第二件事……也是关于拔奇王子。

下邦夷民来之前,拔奇王子曾叮嘱我向皇叔恳请,若有朝一日,皇叔进入高句丽时,请不要大肆杀戮。高句丽人其实对上国素来敬重,只是那高句丽王以及高句丽王子伊夷模不服教化,屡次挑衅上国。上国有好生之德,若我高句丽百姓愿意归附,还请皇叔能手下留情。”

又是一个手下留情!

刘闯沉下脸,令晓风顿感紧张。

半晌后,刘闯开口道:“你所说之事,我无法给与你准确回答。

古人言: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高句丽本就属我大汉领地,当年高祖皇帝怜惜他们,让他们得以在高句丽落脚。可这些人却不知感恩,屡次作乱,实罪无可恕。

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

高句丽王昏庸,那伊夷模更跋扈张狂。

我迟早会平定高句丽,到那时候若高句丽人抵抗,我当如何?

难不成让我放下钢刀,与他们讲道理吗?晓风先生,我无法保证我是否会对高句丽人手下留情,我只能对你承诺,凡愿意归附我大汉的高句丽人,我自当与他们和所有汉民一样的待遇;可若他们执迷不悟,便休怪我心狠手辣……我言尽于此,不知先生对这答案可否满意?”

晓风一怔,想了想,躬身一礼。

“皇叔所言在理,确是拔奇王子想的简单了。

我回去之后,定然会将皇叔答复转告拔奇王子,更会尽力促使拔奇王子,早日前来襄平聆听皇叔教诲。”

“倒也不急。”

一旁诸葛亮突然开口,“上天有好生之德,才使拔奇王子来投。

我家皇叔,不日将兵发纥升骨城,若拔奇王子是真心来投,何不助我家皇叔,夺取纥升骨城呢?”

“啊?”

晓风一怔,有些反应不过来。

诸葛亮则沉声道:“今辽东局势,已渐趋平静。

公孙康不过困兽犹斗,用不得多久,就会溃败。这本是一桩好事,辽东平静下来,大家便可以安定生活。偏偏那高句丽王伯固一直不肯安分,我家皇叔以为,若不先给高句丽一点教训,伯固就不知我大汉威风。古人言: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高句丽为祸边塞多年,屡次犯境。那伯固当年更血洗乐浪,掳掠玄菟郡汉民。非我汉家不管,实时机不到……

今时机已至,我汉军大旗,自当飘扬于纥升骨城之上,晓风先生以为如何?”

诸葛亮声音里,依旧透着几分稚嫩。

可说出来的话语,却是令人不寒而栗……

刘闯看了诸葛亮一眼,微微一笑,扭头向晓风看去。

“请先生回去告诉拔奇王子,若我拿下纥升骨城,他日若有机会,便送他前往许都觐见天子。”

拔奇,不晓得有多想去拜见大汉天子。

如果他知道有这样的机会,相信他一定不会拒绝。

晓风想明白以后,也不再纠结,当下再次躬身领命道:“此拔奇王子之幸,相信他定会同意。”

当下,晓风又连夜赶回候城,而后在冰城汉军大营,等候与使团汇合。

“孔明,真要夺取纥升骨城吗?”

诸葛亮点头道:“请兄长恕孔明临时起意,冒然发言。

若没有拔奇这个人,亮未必会对纥升骨城用兵。可正因为拔奇的出现,确是我等夺取纥升骨城的最佳时机。”

“孔明何以见得?”

“纥升骨城,是高句丽出国内城之外的第二大城,人口众多。

因其担负与辽东和夫余国的商事枢纽,所以城池远不似国内城坚厚。拔奇这个人,我曾做过一些了解。此人之所以被赶出高句丽,便是因为他对我大汉极为敬重,以至于得罪了高句丽的权贵。这其中,也包括伯固和伊夷模……但高句丽百姓,对他倒是极为亲善,否则也不会有三万户随其入辽。高句丽还有许多人对他怀念,若让他出面,纥升骨城可兵不刃血夺取。

拿下纥升骨城,则高句丽必将动荡不安。

待来年开春,冰雪消融……兄长遣一上将军自纥升骨城出击。到那时候,高句丽历经一个冬天的动荡,必然混乱不堪。即便那国内城城墙坚厚,依旧抵挡不住我汉军将士的铁蹄。”

刘闯颇为赞成,点头不语。

他拿起书案上魏延送来的书信,看了两眼后,便微微一笑。

“孔明,你先看这封书信。”

诸葛亮疑惑接过书信,迅速看完。

“魏延,想要晓风做他的长史?”

“孔明,你怎么看?”

诸葛亮搔搔头,想了想道:“魏将军未免,太心急了吧。”

听得出来,诸葛亮对魏延似乎有些不满。

不过,刘闯知道,诸葛亮对魏延的不满并非是因为这一封书信,而是由来已久。

在诸葛亮看来,魏延野心太大,性情矜高,且颇为骄傲。这也使得诸葛亮对他不甚看重,直到魏延在医巫闾山斩杀蹋顿使者,才稍稍有些改变。在诸葛亮看来,魏延这分明是要组建班底,想要脱离出去。将来随着魏延势大,必然会产生骄横之心,弄不好便无法将其控制。

刘闯摇摇头,看起来有些事情,果然是无法改变。

历史上,诸葛亮对魏延就极为提防,没想到这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却依旧没有改变他对魏延的看法。

只是,刘闯实在是想不明白,诸葛亮为何对魏延有这样的偏见。

如果换一个人,比如太史慈,比如黄忠,比如庞德……估计诸葛亮都不会产生出这种念头。

刘闯想了想,决定不去过问。

他站起身,轻声道:“文长既然有此念头,便让晓风过去。

他性子衿高,难得看重别人……不过,如今拔奇既然来投,那候城县令也会很快做出选择。

便传我命令,命文长渡过小辽水,占领高句骊。

玄菟郡是时候该重归我大汉的保护之下,让文长尽快收复玄菟!”

卷三 幽州雪 第255章 黎大隐和风驰

建安四年十一月,黄海海域发生了一场海战。

交战双方,是长岑海贼和大汉海军。这场海战,是一场遭遇战。入冬以来,由于辽东局势的混乱,长岑海贼一直没有出海洗掠。如此也造成了长岑的物资渐趋匮乏,风驰最终决定,命长岑海贼出击,准备袭掠东莱。可没想到,在出发的路途上,长岑海贼遭遇大汉海军。

甘宁受命之后,便派出船只,寻找战机,准备和长岑贼占蝉贼来一场决战。

可两支海贼却深居简出,也让甘宁感到非常无奈。

好不容易等到了长岑贼出动,甘宁又怎可能放过对方?

于是,双方在海上进行了一场博弈。长岑贼出动十三艘海船,而甘宁却只带了六艘海船,化装成商船,从黄海过境。长岑贼自然发现了这么一支船队,立刻改变目标,决意洗掠商船。

就这样,甘宁的海军和长岑海贼,在一个弥漫着薄雾的清晨,在海洋岛以东五十海里的海域遭遇。

大战从清晨,一支持续到正午。

海上的雾气已经散去,八艘海船熊熊燃烧,被大火吞噬。

其中两艘楼船是大汉海军,而其余六艘,全部是海贼船只……

双方的损失,都极为惨重。长岑贼率先决意退出,准备撤离战场。

本以为己方船只占居数量优势,可以轻而易举消灭对方。哪知道对方的海船上,竟然装备了类似于投石车一样的远程攻击武器,专门用来投掷火油灌。那火油灌里还混入硝石、硫磺以及炭粉之类的助燃物品。当然,这三种物品也是后来黑火药的基本原材料,只不过并非刘闯发明,而是石臼坨船坞中一个普通工匠,在无意中发现,并且迅速在船坞得到了推广。

当然,火药仍旧没有制造出来。

人们只是发现,在火油灌里添加这三种材料之后,可以加速燃烧,并且具有更强大的破坏力。

与之前单纯依靠火油、松香之类的助燃物不一样,当三种原材料与火油混合在一处之后,燃烧的速度非常快,快到让人无法想象的地步。并且,火势难以控制,一旦燃烧起来,就会迅速蔓延。

为此,石臼坨船坞制造出一千多火油灌,秘密送至沓氏。

汉军楼船上装备的拍竿,配合这种特制的火油灌,对长岑海贼造成巨大的杀伤力。

海战甫一开始,就有两艘海船被火油灌击中……

不过,海贼的凶悍之气也在此时表露无遗。两艘海贼船在被火油罐连番击中之后,眼见着已无法挽救,竟驾驶船只,对汉军楼船进行冲撞。以至于两艘汉军楼船失去作战能力,损毁严重。

汉军,尚有四艘海船。

而长岑海贼在损失六艘海船后,还剩下七艘。

这时候的长岑贼,已经觉察到汉军的厉害,准备逃离战场。

也就是这时候,一艘挂着锦帆的楼船突然间横冲直撞而来,将一艘海贼楼船拦截下来。

甘宁一马当先,冲上海贼楼船,斩杀二十一名海贼之后,顺利冲进了海贼楼船的雀室,将这艘海船的海贼头领当场斩杀。与此同时,周仓和杜畿两人联手,也拦截下一艘海贼楼船。

剩下一艘海船,则趁机掩护,向那些企图来救援的海贼,发射火油罐,生生把对方逼退……

眼见两艘海贼海船已落入汉军手中,剩下五艘海贼船也惊慌失措,不敢继续纠缠,仓皇逃离。

大汉海军更经此一战,扬名于黄海海域。

………………

长岑,白翎岛。

风驰负手立于码头上,远眺大海。

海面上,出现了几个黑点,他眼睛一眯,脸上流露出凝重之色。

“风将军,是占蝉楼船。”

有斥候前来禀报,风驰点点头,便登上一艘海船,喝令道:“开船,与我出海迎接黎大当家。”

三艘海船缓缓驶离码头,朝着海上行去。

风驰站在甲板上,心中却有一种难以言述的感受。

在乐浪郡,有两支海贼实力强横。一个是黎大隐的占蝉贼,另一支便是风驰手中的长岑贼。

不过,两支海贼起家的模式又不相同。

黎大隐原本是占蝉一个贱民之子,黄巾之乱的时候,黎大隐投效辽东军,在公孙延帐下效力。因为他从小在海上长大,精通舟船操作,故而得到公孙延的看重。当时公孙延割据辽东,物资匮乏。于是便兴起以海贼袭掠沿海,抢夺财货人口的念头,便任命黎大隐组建占蝉贼。

黎大隐回到占蝉后,便召集了一干当年的伙伴。

乐浪郡混乱不堪,海贼、山贼、盗匪横行。他那些伙伴,大都是亡命之徒,能吃苦,敢玩命。加上公孙延在背后支持,占蝉贼在短短数年里,就发展成为一支拥有五十余艘海船的海贼。后公孙延死,公孙度占领辽东,对黎大隐颇为忌惮。黎大隐也是个好强之人,一怒之下带着占蝉贼,离开西安平,回到占蝉老家。并通过其强大武力,将占蝉县城一举攻克。

随后,黎大隐便以占蝉为根基,迅速发展状态。

其麾下聚集了高句丽人、辽东郡人、夫余国人、乌丸人……达数万之众,成为乐浪郡一支极为强大的力量,号占蝉贼。

公孙度见黎大隐离开,索性也割断了和黎大隐的联系。

黎大隐在占蝉自立,名义上忠于汉室,实际上却专门从事海贼之事,横行海上……

而与黎大隐齐名的长岑贼,则走的是另一条路。

风驰是长岑风氏子弟。

而长岑风氏,则自称是黄帝手下大将风后后裔,更是长岑望族。

熹平年间,高句丽王伯固攻入乐浪,更掠走乐浪太守的妻子,乐浪郡随即陷入混乱之中。

风氏为自保,于是组建乡勇。

因风驰力大无穷,且精通兵法,所以便以其为首领,保卫家乡。

只是,单凭风氏财力,根本无法支撑起这么一支乡勇,更不要说粮草物资军械的匮乏……于是,风氏便动了海贼的心思,倾尽家财,买来六艘楼船,组建长岑贼。风驰更凭借其兵法谋略,迅速将这支海贼壮大起来,成为乐浪郡一支不可以轻视的力量,横行于大海之上。

长岑贼聚众近十万人,有海船八十余艘,更因风氏名望,在乐浪郡地位颇高。

和占蝉贼的黎大隐不一样,风氏是望族,所以人脉颇广,而且其部属大都是汉民,对高句丽人怀有强烈的敌意。

两支海贼互不来往,甚至有时候还会发生冲突。

不过,风驰也好,黎大隐也罢,始终保持克制,虽然冲突不断,但彼此间又守望相助,成为乐浪郡最为强横的力量。

白翎岛,是风驰的根基所在。

他这次主动邀请黎大隐前来,也是十年来第一次。

之所以邀请黎大隐,风驰也是迫不得已。他现在面临一个极难抉择的问题,需要和黎大隐商议。

毕竟,大家是乐浪郡的实际控制者,有什么事还是商量一下为好。

两股海贼的船只,在距离白翎岛大约二十里的海域相会。

黎大隐的座船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