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第7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庶要求的三天时间里,倒有一半是用在劝降梁兴三将上了,剩下的时间则是一半用于赶路,最后发难,其实就是半天工夫而已。
招降梁兴并不难,在赵云和太史慈的夹击下,梁兴已是走投无路,眼见着就要断炊了,这种时候给他一条活路,他不可能不慎重对待。
不过,光招降梁兴没用,因为招降梁兴对攻取平陶城没多大好处。驱使降兵攻城太危险,搞个不好这些人会直接在战场上倒戈,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徐庶的办法就是一面许下种种好处,一面给梁兴等人提供了个立功赎罪的机会。他答应梁兴三人,只要他们拿出投名状,日后便可循高干例,不但不剥夺他们的兵权,反倒是有域外封疆的机会。预定的方向就是西域一带。
换了其他人,可能没什么想法,也不会觉得这是恩惠。但梁兴等人久在西凉,近水楼台,岂能不知丝绸之路的繁华?
西域可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不毛之地,只有戈壁滩和沙漠。在这个时代,玉门关以西的大片领域之内,至少有几十个大小国家,一度都曾是大汉帝国的属国,一个个都富得要命,却没有足够的武力守护。西域这块肥肉,比公孙瓒等人的塞北之地要肥得太多了!
中原之所以放着这块肥肉不理,无非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太远,劳师远征耗费太大,战利品往回输送又是耗费良多;第二还是因为太远,打下来也难以控制,稍不留神,就有尾大不掉之虞。
而按照王羽的扩张策略,对西域的征服将是以借贷的方式实现。即中原方面提供远征之初的补给供应,等到远征军攻下一两个国家,在西域站住脚之后,补给就将改为交易的方式。最重要的是,打下来的土地和夺取的战利品,完全归由远征军高层支配。
从古至今,军队的战力和士兵的精神状态绝对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不考虑战后控制,形成隐患的问题,开疆拓土对秦汉时期的中原来说,其实是相当简单的一件事。只要能确定前方有足够巨大的财富,还怕没人愿意去征服吗?
对穷途末路的梁兴三人来说,从绝处逢生到希望无限,就是徐庶几句话的工夫。
得到了徐庶的许诺,他们以百倍的精神加入到了青州阵营之中,开始执行徐庶的计划。
他们隐藏了投降青州的消息,只对外宣称,说是要去平陶城与马超汇合。因为平陶城有粮食的事实众所周知,军中也没人会对此有什么异议。
进了城之后,梁兴等人也借着城内管制不严的机会,大肆散布谣言。因为马超对诸羌的疏远,以及王羽一贯对异族斩草除根的风格,诸羌一下子就炸开了。
若是没有梁兴三将进城的事,诸羌虽然紧张,但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弹。马超在城中的嫡系部队不过三千,连守城门都是羌、汉兵各半的配置,就算有出卖的心思,也难以实现。
不过梁兴一进城,形势就不同了。
突然变成了弱势一方,耳边又是流言四起,就算各部的豪帅想冷静,也压制不住族人了。
一开始,诸羌只是想先控制了城防,得到个和马超平等对话的机会。只要城门在手,无论突围还是固守,总还有个选择的机会。否则,人家来个关门打狗,里应外合,大伙也只能束手就擒了。
出于对马超的畏惧,羌人想着先形成既定事实,然后再对话。结果马超为了防备梁兴等人,下令严加戒备,羌兵的偷袭根本没能实现。
羌人本来就是半开化的野人,虽然也不是完全不会动脑子,但遇到计划外状况之后,他们更多的还是遵从本能来行动。既然被识破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发动了强攻。
城内本就人心惶惶,乱战一起,被压抑的恐惧和惶然霎时间爆发出来,于是就演变成了全面的混乱。
徐庶当日请命时,用的就是这样的说辞,如今城中火光熊熊,显然是一切顺利,胜利就在眼前了。
尽管对胜负没有任何疑虑,但王羽和众将还是纷纷走出了中军帐,望着夜空中那抹亮色,见证着一场辉煌胜利的尾声。
“到了这种时候,马超恐怕不会继续死守。他若是趁乱逃走,黑灯瞎火的,咱们很难抓得到他。”马忠最擅长的就是伏击、偷袭,在老搭档潘璋伤重不起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应该将拾遗补缺的职责承担起来。
“他要逃,便随他去好了,不必苦苦相逼。”王羽的回答云淡风轻,全然没有一丝烟火之气,就仿佛说的不是敌军主将的处置,而是某个无名小卒的去向一般。
马忠微微一愣,愕然道:“主公的意思是……”
“很简单,经此一役,西凉的局势走向已经彻底确定了,马超逃走与否,无伤大雅。”王羽摆了摆手,说的话颇有些高深莫测。
“西凉的局势?”马忠皱眉苦思,却是始终不得要领。
“西凉之所以反复不定,乱战不休,主要的原因就在诸羌身上。”王羽耐心的解释起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诸羌表面臣服恭顺,骨子里和鲜卑、匈奴没什么两样,无非是中原强便示之以恭,待中原疲弱,再露出真面目。”
“故而历朝屡次征伐,屡屡得胜,却始终难以彻底平定。诸羌闹得凶,汉人豪强为了自保,当然也得招兵买马,扩张实力,这局势能安定下来才怪呢。”
王羽的眼瞳中倒映着熊熊火光,语气愈发冰冷:“胡无人,汉道昌!想要彻底让天下安定下来,首先就得铲除诸胡!不一定要斩尽杀绝,也可以让他们融入华夏族裔之中,但这种融合,必须是彻底的,要让他们忘记自己的野蛮出身,以华夏族裔为荣才行!”
他抬手指向平陶城,不无赞赏的笑道:“元直此计,最大的好处就是彻底和诸羌撕破了脸,回到西凉后,西凉豪强势力首先就要面对诸羌的报复,而他们自己,也有掠夺诸羌,增强实力,筹集西征所需!这个矛盾,将是难以化解的!”
“竟是这样!”马忠听得瞠目结舌,完全没想到,徐庶的离间计中居然还隐藏了这样的伏笔,“难怪您下令将营寨设在离城如此之远的地方,完全没有围城的意思,原来是方便羌兵突围,将消息送出去啊!如此深谋远虑,真是令人叹服。”
西凉的历次叛乱当中,单独由羌人或是汉军叛逆掀起来的反乱,都很容易被平定。只有两者互相勾结在一起,才能形成真正的威胁。
这一次徐庶巧施离间,两边的关系算是彻底破裂了。
即便战后不加羁绊的放走梁兴三将的残军,也不用担心他们反复无常,反戈一击。因为他们急着要回去守老巢,抵挡诸羌的反扑。两边相互攻杀,西凉在短时间内,就形不成任何威胁了。
等到其中一方获胜,中原的局势差不多也安定下来了。
若是诸羌获胜,王羽便可令一上将回师西征,将其彻底消灭。若是豪强得胜,那就启动西征计划,让他们为大汉帝国的开疆拓土贡献力量。
至于马超……
“就看他如何抉择了。”王羽轻描淡写的说道:“以他武艺,即便我军四下拦截,也未必能拦得下他,此人心高气傲,若是真的做了阶下囚,就算我有意饶他性命,只怕也是不能。所以,还是随他去的好。”
“元直的计策奏效后,他已经是两面不讨好了。剩下那点嫡系部队,在城中乱战中折损些,突围路上再走失些,最后能剩下一千多人就是万幸了。凭这点力量,就算他能回返西凉又有何用?他若真是聪明人,就应该能做出明智的选择,若是不然,我留他这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也是无用,让他自寻死路便是。”
马超这样的名将,王羽当然有兴趣收集。但收复马超的难度很高。
主要的障碍就是此人的性格,他有傲气,有脾气,而且野心十足。历史上在西凉也是彻底被曹操赶得穷途末路后才放弃,投靠张鲁的时候,也是以客卿身份依附,而非以部将自居。
可能就是因为这样,刘备收服马超后才始终不肯委以重任,就是高官厚爵的给了个空架子,生生的把这位西凉第一勇将给郁闷死了。
王羽也不想收马超为部将,太危险了,而且军中也没有他的位置。马超也是标准的骑将,让他当吕绮玲或赵云的副将肯定不行,再建一支新军,让他当主将,王羽自己又不放心。他只是想给马超留条路走,让这位猛将有机会在西征中展示自己的勇武。
关键只是看马超自己怎么选择,如此而已。
第926章 曙光乍现时
平陶建城的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时期,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城。但在开元三年的四月初六这一天,古城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几乎被夷为了平地。
城中的火势和乱相一直持续到了拂晓时分,当朝阳升起后,火势才彻底熄灭,留下一缕缕青烟袅袅升腾,证明着夜间的乱势有多么恐怖。此外,就只有那四面光秃秃,遍布焦痕、血迹的城墙,无声的述说着这座古城曾经的辉煌。
好在青州军中没人以历史学家为己任,所以除了王羽之外,也没人感到伤感或怎样。军中充斥着的是狂喜和自豪!
在历史上那些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中,龙山之战算不上战前比例最悬殊的。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籍进行过的,最著名的两场大型战役——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都是以弱胜强的经典。
巨鹿之战,项羽率领五万楚军,破釜沉舟渡过漳水,九战九捷,击破了章邯的四十万秦军精锐,双方兵力达到了八倍的差距。
彭城之战更夸张,当时刘邦与十余路诸侯会盟,合计有大军五十六万,趁着项羽的主力被牵制在齐国时发动了全面攻击。在汉军的大举压迫之下,留守彭城的大将彭越望风而降,项羽闻讯之后,仅带了三万骑兵回援,比例差不多是二十比一!
结果当然还是项羽赢了,而且是会战中正面击溃对手,这个记录或许是无人能破了。
但若上升到战略高度,王羽在并州对战西凉军,战果就要比项羽在彭城辉煌得多了。
项籍虽然在彭城之战中击溃了刘邦的联军,但由于兵力有限,却没办法全歼敌军,甚至没办法乘胜追击。最后只能用抓到的刘邦老爹和老婆做人质,试图从政治层面占点便宜,结果当然很失败,项刘之间在武力层面和政治层面的差距,正好是成反比的。刘邦打不过项羽,但玩起权谋来,足可甩项羽几条街。
反观并州之战,王羽先是在龙山彻底击溃了西凉的二十多万兵马,然后徐庶又巧施妙计,西凉兵马或降或俘或是战死,已是全军覆灭。逃走的几万羌兵,首先要经历疾风骑兵的围追堵截,然后要进行漫长的千里跋涉,最后能顺利逃回西凉老巢的,恐怕也是十不存一。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切竟然是在短短五天内完成的。四月初二之前,西凉军还不可一世,堪称天下间最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到了四月初六,偌大的一支兵马已是灰飞烟灭了。
如此辉煌的战果摆在眼前,与自身息息相关,谁还顾得上平陶城的历史会不会就此终结啊?
似乎是发现了青州军的靠近,城中很快有了动静。
首先出来的,是数百骑兵。看到城外的阵势,骑兵队列中微微有些骚动,但很快平息下来,随着一声低沉的喝令声,这四百多人竟是悍然摆出了攻击阵型——密集的鱼鳞阵!
青州众将见状都是笑。虽然勇气可嘉,但这帮人实在是不知死活。要知道,城外可是足足有三万余众,而且还是养精蓄锐了一夜的,伸出一根小手指,就足以将这点残兵给碾死了。
虽然明知对方不足为害,但青州军这边也没有掉以轻心。雷霆军校尉黄泽一声令下,前排的弩兵瞬间完成了阵型的调整,摆出了弓手在后,强弩居中,连弩在前的三重杀阵!
先出城的那数百骑兵明显受到了震慑,整齐的阵列顿时乱相频生。刚刚还英勇无惧,视死如归的骑兵们不由自主的向后退,鱼鳞阵一下子缩短了不少,眼见着就有变成不规则方阵的趋势。
在龙山之战中,给西凉军留下印象最深的无非三件事:恐怖的远程打击,铁骑堪称恐怖的攻击力,以及赵云和太史慈的高超武艺。其中最具震慑力的,非远程打击莫属。
赵云、太史慈武艺虽高,但和马超也只是在伯仲之间,要决出胜负,恐怕要大战个三百回合才行,虽然令人震惊,但也算不上匪夷所思。
铁骑的战力虽强,但西凉骑兵也不弱,从前也多有以骑兵狂冲猛打,将敌人打得溃不成军的战绩。若非充任前锋的长矛骑兵被暗算了,正面冲击,西凉军未必怕了青州铁骑。
只有青州的远程力量,才是西凉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汉军有重视远程力量的传统,在汉匈战争中,凭借远程的优势,汉军进行了多少场以寡敌众,以少胜多的战役。后世游牧蛮族自我吹嘘的骑射无双,在这个时代就是个笑话,真正当得起这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