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国大案2006-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即使是这样,于波还是觉得资金回收太慢。到9月初,于波再次召集部门经理开会,要求再次压低出租房屋的价格,至于压低的幅度,由各部门经理自行掌握,有的房子月租甚至降低了1000元。
如此压低房租价格,自然引来房客如云,压在坚石公司的房子很快转租出去,而且给房主的钱是按月付款,但转租给房客都是按照全年度付款,这样于波手里很快拿到数百万元现金。
但是这样高进低出,意味着坚石公司要赔掉成本的一半以上,连于波的一些手下都觉得公司的运营太不正常了。于波手下的一位部门高经理,在9月1日到10月20日的50天里,部门流水50万元,高经理就拿到了19万元提成款,分给部下3万元,他自己净赚16万元。这钱来得太快了,他意识到早晚要出事,结账几天后,高经理就拿着属于他的16万元一走了之。
因为于波手下的部门经理和业务员担心将来出事,所以他们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大多使用化名。业务员与房客签订合同后,房客向公司负责财务的蔡敏交钱,公司再按照比例给业务员提成。在此期间,公司的部门经理和业务员都心知肚明高进低出是不正常的运营方式,所以他们很多人只做很短时间,拿到提成后很快离开了坚石公司。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金钱的诱惑下,很多部门经理和业务员不但助纣为虐,甚至还有人甘做于波的替罪羊。一个叫段玉龙的于波老乡到坚石公司打工,干了不到一个月,于波就让他担任公司法人,并告诉他只当两个月再换过来。这个段玉龙问起原因,于波告诉他说:“最近上面要查账,法人得逐个找,法人多了就给查账制造困难,你当两个月法人给你10万元。”
2003年8月份,于波就跟段玉龙办理了股权转让手续,之后于波分几次共给了段玉龙9万元。但是,段玉龙从未参与过坚石公司的经营管理,甚至他在当法人期间回了老家。两个月后段玉龙从老家回来,他觉得不踏实,让于波找别人当法人,于是,坚石公司的法人又落到一个叫王建华的人头上,这个王建华也是于波的黑龙江老乡。
通过这种“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猫腻,2003年下半年的坚石房地产公司早已不属当年享誉京城的房地产大亨潘石屹的旗下,截至2003年11月案发时,坚石公司已五易其主。坚石公司法人变更顺序是:2001年5月,坚石公司法人变更为潘石屹的弟弟潘石坚;2003年6月24日,潘石坚将公司转让给于波;2003年8月13日,于波又将公司转让给其同乡段玉龙;2003年10月31日,段玉龙将公司转让给王建华。
其实,于波之后的两个法人不过是傀儡而已,坚石公司真正的老板是于波。
多行不义必自毙,逃到天涯也枉然
于波将房屋大量低价转租出去后,并没有打算把收来的钱交给房主,他其实早已做好了挟款外逃的打算。但是,很多房主拿不到钱,自然要向坚石要个说法。
2003年11月9日,北京市海淀分局刑警经侦队接到一名姓冯的女事主报案称,她与坚石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签订了《房屋出租委托合同》,出租其位于朝阳安慧北里的一套两居室住房,租期2年,月租金4800元。按照合同规定,公司每月初将当月房屋租金打到冯女士账户上。然而,房子交给坚石公司代管以后,冯女士却没有收到公司应付的租金。
当冯女士前往安慧北里自己委托坚石公司出租的房前,发现坚石公司早就以每月2500元的低廉租金将房子租给了一名外地房客。这名房客告诉冯女士,他已经向坚石公司一次性交纳了一年的租金。深感不安的冯女士赶紧与坚石公司业务员联系,却无论如何也打不通业务员留下的电话。11月9日,冯女士立即找到位于大钟寺的中鼎大厦坚石公司总部,却发现公司已人去楼空。随即,冯女士向警方报案。
与此同时,海淀警方又连续接到数十个坚石公司客户打来的电话,都是反映坚石公司就地蒸发之事。此时,中鼎大厦有几十名坚石公司客户冲进坚石公司总部。在现场,几十名房主激愤的情绪难以控制,他们反映的情况与报案的冯女士大致相同。侦查员从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坚石公司一面以明显高于市场平均价的价格与房主签订租赁合同大量聚敛房源,另一面却又以大大低于市场平均价的价格将房子转租出去。
这是一种明显违背商业规则的高进低出的经营方式。从表面上看坚石公司显然在做赔本的买卖,但却能够使公司在短期内吸纳相当多的房源并迅速出租收到大量的租金。由于有一至两个月时间坚石公司无须向房主付费,这个时间差给空手套白狼提供了条件,坚石公司可以不付一分钱拿到房源转租出手套取大量租金。在应当向房主付租金的时间坚石公司人员突然消失,暴露出公司存在卷款出逃进行诈骗的嫌疑。11月9日,海淀公安分局刑警经侦队正式立案侦查坚石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涉嫌经济诈骗一案。
案件侦查首先是从调查坚石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状况入手的。通过调取该公司工商注册资料,侦查员发现,截至案发坚石公司已五易其主。侦查员还发现,坚石公司曾被评为北京首批“放心中介”,但2003年5月已退出这一称号,于波接手后却始终打着“放心中介”的旗号经营,并且继续使用公司法人变更前的执照。
海淀警方从受理的报案看,短短半年时间坚石公司以高进低出的方式套取租金500余万元,受害群众多达770多人。然而,刑警在调取坚石公司在商业银行的账户时却发现,公司账上的资金仅有4000元。
大量事实证明,于波在收购坚石公司后频繁更换法人,不过是在玩偷梁换柱转移债权债务的金蝉脱壳之计,其疯狂高进低出套取租金的真实目的就是诈骗。在事实基本清晰之后,海淀刑警全力以赴追查失踪的涉案主要嫌疑人于波。
但是,案发后于波下落不明。警方只在罗马花园查到了于波以97万元现金购买的一套187平方米的住宅以及以48万元价格在朝阳望京西苑购买的一套两居室住房。
刑警对于波两处房产布控后,均未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2003年11月20日,侦查员前往于波原籍黑龙江,在当地警方配合下查找于波线索。但是,在长达1个月的布控中,警方没有发现于波与原籍联系的蛛丝马迹。
正当案件侦破陷入僵局之时,2004年1月中旬的一天,警方接到于波的妹妹托人捎来的话,问100万元能否为其哥买断官司。侦查员推断投石问路之人一定是于波自己。随即,侦查员将力量集中在对于波妹妹北京的暂住地进行布控。2004年2月10日,海淀刑警发现于波妹妹与海口一个长达57分钟的通话记录,海口被警方目光锁定。
2004年2月13日,北京警方根据于波妹妹的通话记录,采取逐步排除法慢慢缩小包围圈,最终将于波可能藏匿地点定位在海口市国贸大道天昊大厦内。随后,警方对天昊大厦布控摸排。专案组得到准确消息,于波就住在天昊大厦内,与他同住的还有一名年轻女子。
2004年2月24日23时许,警方确定抓捕条件已经成熟,公安人员敲响了于波的房门。应声开门的是于波的女友蔡敏,公安人员进入房内时于波正在上网,在于波床边案头撂着3本书,分别是《刑法》《刑事诉讼法》《合同法》,3本书已经被翻得起了毛边。
于波辗转辽宁、山东、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区,逃亡3个多月,他怎么也想不到,北京警方能在天涯海角找到他。当晚,于波及其女友被带至海南警方提供的场所连夜审讯。于波交代,其女友蔡敏是坚石公司的出纳,案发后蔡敏随于波一同逃亡。坚石公司受害者的集体行动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使于波感到事态严重,逃到海口后他闭门不出,每天抱着《刑法》《刑事诉讼法》《合同法》看。于波感到无论如何也难逃罪责,遂为自己设计了彻底消失的计划。于波前往当地整形医院了解整形手术的情况,准备对自己进行拉皮。与此同时,他找人为自己制作了一个名为吕宜柱的假身份证,在当地隐姓埋名。警察找到他时,于波正在做第三步,弄一张“死亡证明”。
2004年4月2日,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以涉嫌合同诈骗及伪造居民身份证两项罪名批准对于波、蔡敏依法逮捕。
最令于波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警察会在海口抓到他。返京路上他苦笑着对刑警说,前几天跟蔡敏一同去了一趟天涯海角,出租车司机说,做生意的人不要去那个地方,那里表示走到了尽头。
老潘哥俩替坏蛋买单,法庭上于波拒不认罪
坚石诈骗案被媒体曝光后,在于波下落不明的前提下,社会和媒体的注意力瞬间集中在潘石屹兄弟身上。2003年12月2日,潘石屹及其弟潘石坚在代理律师陪同下,向媒体澄清坚石公司和潘氏兄弟没有任何法律关系,并出示股权协议转让书予以证明。
潘石屹的律师公开解释称,随着转让股权协议的签署及工商登记的完成,潘石坚与坚石公司再无任何瓜葛。潘石坚既不承担这家公司的债权和债务,也不负责执行这家公司正在履行中的合同。潘石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如果有关机构认定潘石坚对坚石事件负有责任,潘石坚将承担此责任,涉及赔偿方面的问题,潘石屹愿意借钱给潘石坚。但潘石屹宣称“绝不给坏蛋买单”。
但是,在于波归案之后,为了平息坚石诈骗案给经营房地产的中介带来的震荡,潘石屹对外界宣布,虽然曾经说过“不给坏蛋买单”,但鉴于于波已经落网和受害者的实际困难,他将拿出自己的1000万元“私房钱”,为于波“买单”。
2004年11月,坚石诈骗案进入理赔阶段。由市建委下属的市房屋置换中心等有关部门组成的理赔办公室对理赔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对城八区的受害者逐一预约到现场登记,第二是在算出总理赔金额后将1100万元按比例发放到受害者手中。
理赔金除了潘石屹的1000万元“私房钱”,还有于波被捕后查抄其名下2套房产和部分现金,折合人民币100余万元。2005年1月14日起,理赔办公室开始发放赔偿金。
2005年2月3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将于波和蔡敏以诈骗罪起诉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检方起诉于波和蔡敏涉嫌诈骗房主和房客计552人,共421万余元。
2005年3月10日,轰动京城的坚石房地产诈骗案主要嫌疑人于波和他的女友蔡敏,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审。在法庭上,于波并未认可检察院指控的犯罪事实,为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辩护。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分别指控两人犯有合同诈骗罪和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指控的主要事实是:于波、蔡敏伙同他人,于2003年6月至11月,在经营坚石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期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高价租入房屋,仅向房主支付少量房租,再以低于租入价出租房屋,而向房客收取多月房租的手段,诱骗房主和房客等552人次,分别与坚石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签订房屋租赁合同,骗取房屋租金及其他费用共计人民币421万余元。该款除用于支付公司工作人员高额提成和公司日常费用外,大部分被于波及蔡敏挥霍。另外,于波还分别以“周占魁”、“吕宜柱”的名字伪造、变造了居民身份证各1张,并使用了上述两张居民身份证。
于波在法庭上一口咬定检察院的指控与事实不符。他承认,在公司的经营和运作过程中,他确实存在“高进低出”的情况,但他表示,自己的企业经营理念是“高进低出”并不意味着一定赔钱,可以通过对房屋进行装修、购买日常使用的家具和电器等赚取其他利润;也可以暂时低价出租一部分房屋期待日后的升值;或者通过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购买二手房,再将房屋出租,以租养房等。
于波始终认为自己也是一名“受害者”,是在接手“坚石”时被潘石坚欺骗了。于波称,自己接手“坚石”后才发现,公司的负债额远多于对方声称的60余万元,而自己不应该为这一事件负全部责任。谈到坚石高进低出给客户造成损失,于波甚至反问:“我接手坚石的时候它已经负债经营了,而且远远比我当时了解的负债额大得多,我被骗了你说我该怎么办?坚石走到今天,难道它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吗?我一个人能负多大责任?”
法院在经历两次开庭,审查了600多位证人证言,阅了90多份案卷后,认定坚石公司诈骗房主、房客共258对、516人次,诈骗金额3799263元。同时认定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