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历史故事经典案例-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股市就没有问题?天然胶本来应该是最有炒作题材的品种
1、是农产品,却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2、45%国产,55%靠进口;
作为农产品,其之生产受天气以及其它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其价格的变动受宏观经济景气程度和行业经济景气程度的影响很大;作为主要依赖进口的商品,其价格的变动还受国际市场行情的制约以及受汇率变化的影响。
所以,想当年研究天然胶的时候会不小心提前发现泰国金融危机、就是这个原因。
天胶风暴背后多方4天痛失8亿元!
它曾经给广大投资者带来深深的痛楚,时隔6年之后再次席卷而来,在4月上旬的短短4天时间里,一下子狂吞多头8亿元资金。
这就是本周期货界闻之色变的天胶风暴。这一波由空方主力发动的行动,势头之凶悍,远甚1997年的天胶708事件,4个交易日,天胶近月合约RU304、RU305、RU306狂跌25%。
与708事件相比,此次交易所采取了迥然不同的风险化解手段———没有按照惯例进行强制平仓,而是在第四个交易日扩大涨跌停板幅度并提高保证金比例,以非常手段挤掉价格泡沫,局面才渐渐平息,使市场重归理性。
4月11日涨跌停板幅度和保证金比例都恢复正常,而当天盘面反映也是持仓减少。
多空双方在这波风暴中结局各不相同,全军覆没者暗自垂泪,幸存者心有余悸,而获利空头则窃喜着清点8亿钞票。不过无论是谁,都无法松弛紧绷的神经,因为风暴有可能持续影响到远月合约。这场危机虽然擦肩而过;但并非最终定论。
惊魂4天
4月4日、7日、8日以及10日,这4天对天胶多头来说可谓惊魂。据一业内人士向本报提供的统计数字,多方仅在RU304、RU305、RU306这3个合约上的损失就高达8亿元左右(不考虑对锁盘因素), 然而,就在1天之前,局面仍然大好———天胶品种自去年下半年6000多元/吨的低位开始崛起,胶价一路上扬,主力合约从11000元/吨,上升到15000元/吨以上,RU306更在4月3日创下了16195元/吨的天价。
谁知风云突变,第二天近月合约RU304、RU305、RU306全线跌停。
4月7、8日,在涨跌停板从3%扩至6%的情况下,这三个月份的合约继续跌停。加上前两个跌停板,天胶期货市值损失15%。
4月9日,按照上海期交所的有关规定,这三个合约暂停交易一天。就在人们猜测交易所会采取强制平仓手段之时,交易所却决定第四个交易日继续交易,但把涨跌停板幅度提高至10%,同时对RU304收取20%的保证金,对RU305、RU306收取10%保证金。
多方阵营由此出现分歧,弃盘迹象逐渐明显。而此时,空方仍得势不饶人,4月10日,上述三个合约全部以跌停板开盘,其后多方虽奋力抵抗,但收盘时跌幅也达9%以上。
4个交易日,天胶三个近月合约价格狂跌25%,主力合约跌幅在3000元/吨以上,多方损失惨重,其中一些中小散户和投资机构,几乎全军覆没,保证金全部赔完,甚至还出现高比例的穿仓现象。
受此所累,一些期货经纪公司也损失巨大。据了解,某期货经纪公司因客户穿仓导致的损失高达上千万元。由于穿仓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估计大多数公司都会“打掉牙往肚里吞”。
一家期货经纪公司交易部经理庆幸:“还好从业多年,这样的事经历多了,所以在胶价从12000元涨到15000元的区间就要求客户追加了2%的保证金,才没有大面积穿仓。”
暴跌内幕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认定此次天胶暴跌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胶价暴涨脱离现实基础;第二,天胶进入开割期,市场供应改善;第三,期现价格倒挂吸引现货商抛空;第四,伊拉克战局已逐渐明朗化。
但据一位不愿意披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本报披露:“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主力资金在借机推动。”
据称,主力空盘主要分为3种,一种是进行套期保值的实盘,一种是单边的投机空盘,更大比例的则是对锁盘。
“空头主力推动下行的力道比前期多头拉抬的力道更为凶悍。”该人士说,多头在前期拉抬时价格还是涨涨停停,让空头有出局的机会,但此番空头主力资金的行动迅猛,在4天内就推动价格下跌25%,使多头中的中小散户和机构连出局的机会都没有。
空头的行动之所以奏效,让多头毫无抵抗之力,原因是“他们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时机。”
这个时机是:4月,是天然橡胶的开割季节(天胶供应旺盛);3月份的采购旺季又刚刚结束(需求减弱);另外证监会也对天胶多头拉抬价格表示了密切关注(市场存在清理多方资金的担忧)。
业内资深人士透露:“空方基本上都是针对多头采取的策略对症下药,明显有备而来。”
据悉,多方在拉抬时期的策略是,利用现货紧张、空方无法足额交割的弱点,充分利用交易规则,不断推升期价,迫使空方的虚盘在高位兑现,以虚盘的盈利弥补实盘的损失。
而空方的对策则是,组织大量的现货入库,拟在最后交易日进行实物交割。据悉,4月4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沪胶库存达到创纪录的72340吨,注册成仓单的达61215吨。据悉上海期交所天胶库容量为10万吨,7万多吨的现货入库使上期所指定的上海和青岛的仓库全部爆满,也使得一些现货商的现货难以入库。
同时,多方的重大失误也给空方制造了良好的机会。据悉,由于多方非理性的持续拉抬期价,使得期现价格相差巨大———RU306合约4月3日达到16195元/吨的历史高位,成为全世界最昂贵的天胶价格,比同期日本天胶合约高出近800美元/吨。
而国内现货价格大约为13000…13500元/吨之间,期现差价达到了每吨两三千元,这种价差吸引了大量的现货商(诸如海南农垦、云南农垦、海南万汇等)到期市抛空,对多方形成强大的压力。
据称,多方另外的手段是以资金的优势推动主力合约持仓量增加(RU306持仓量一度达到了17万手的天量),从而使保证金的比例增加,加大空头的资金消耗,从而迫使空头出局。
但由于总持仓量中有相当部分属于对锁盘,难以判断这部分仓位到底是多头还是空头,当市场出现极度利空的单边行情时,对锁盘纷纷弃多守空,从而使多空双方力量失衡,多头阵营纷纷弃盘,更加剧了行情的下行。
为何不强制平仓
在这次风暴中,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处理方式成了业界争议的焦点。
按照惯例,交易所应该在连续3个跌停板之后进行强制平仓,但最终上海期交所采取了增收保证金、扩大涨跌停板幅度的方式。
有投资者对上海期交所的处理方式颇有怨言:“如果交易所强制平仓,显然就没有了做空的动能,就不会出现4月10日的继续暴跌。”
不过市场上也有另外的观点———即便交易所出面强制平仓,事实上多空双方都不一定愿意接受。
因为对多方而言,自信能够以保证金充足的优势,继续逼空,从而使局势反转。
投机空头则认为自己承受了天胶从12000元涨到16000元过程中很大的风险,刚开始赚钱,怎能协议平仓呢?
而对于实盘空头来说,如果强制平仓,他们显然将面临无法参与实物交割的不利局面,因此他们肯定也不会同意强制平仓的方案。
因此交易所在处理这波风暴时面临左右为难的局势。据悉,交易所曾经召集多空双方持仓前五名的会员商讨处理办法。
知情人士认为,前车之鉴表明强行平仓对市场伤害太深。此前有天胶101合约的例子,导致之后近两年天胶市场低迷不振;1997年海南橡胶708事件,也是采取强制平仓,结果多方支付了近2亿元的赔偿金。
一位从业10年的“老期货”对上海期交所的处理方式颇为赞赏。“此次上海期交所的处理方式是一种市场化的处理手段,让多空双方自己选择合适价位处理头寸。”该人士说,“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市场问题,多方输得心服口服。这也表明中国期货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
不过,他同时认为,将涨跌停板幅度提高到10%,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风险,给空头很大余地。如果像以前在调整涨跌停幅度上采取缩小的方式,市场从心理上可能比较能接受,哪怕是再发生连续3个跌停板后再停牌并考虑要不要强制平仓,比起4月10日又下跌近10%来说,相对缓和一些。
几位业者均指出,本次天胶事件也反映了上海期交所交易制度不够完善,需要改进。
他们指出,如果上海期交所及时加强风险控制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例如采取逐日盯市制度,对于频繁交易的主要席位中存在对倒、抬升、集中交易行为的,期交所可以查处并采取相应措施;或者单方面追加集中仓位席位的保证金,单方面对这样的席位控制仓位,甚至限制开新仓等等。
不是结局
虽然连续4日狂跌风暴渐平,但人们依然十分关注天胶未来的走势。
分析人士称,RU304、RU305、RU306合约经过连续的暴跌减仓,多头出局意愿极其明显,这3个合约退出历史舞台已成为必然,未来多空双方争夺的焦点将集中在RU307、RU308、RU309合约上。
业界人士指出,由于目前国际国内胶市基本面并未全面利空,因此沪胶进入全面跌势的可能性将较小。
但目前积聚的大量注册仓单没有完全消化,天胶未来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将受此影响。倘若将这部分仓单转移至现货市场销售,将减轻天胶大盘的向下压力;而如果这批仓单继续在期货市场上移交远期合约“滚打”,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远期合约价格波动只会越走越大,巨大的实盘压力将对沪胶大盘造成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
绝对内幕:超级大鄂18亿豪赌连豆引子
你也说期货,我也说期货。各种媒体上,期货的新闻和消息越来越多。都说期货的春天已经或即将来临。一时间,引得那资本纷纷往里挤,惹得那股市炒家眼红心乱跳,还有那刚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们,纷纷去报名参加期货从业人员考试。的确,这一、二年来,期货有了不少的变化。然而,朋友,你了解期货吗?你知道目前期货交易的状况吗?如果你不太清楚而又想得到一些实在的信息。那就看一下本篇为你介绍的当今我国期货交易中的最热门交易品种——大豆期货交易。
大连升班马,大豆代替了绿豆
我国的期货业,自1992年起步,短短的10年间已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整周期。从成交量数据看,1992年至1995年之间连上台阶,1995年达到顶峰,全年交易金额为10。06万亿元。以后就逐年回落,2000年进入低谷,全年交易额仅为1。61万亿元。2001年走出低谷,交易额为3。02万亿元。
1998年8月1日,国务院发布27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将全国的14家期货交易所撤并为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及大连商品交易所三家。当年,三家交易所的成交金额分别为0。52万亿元、2。11万亿元和0。67万亿元(上海的数据是上海的三家交易所合计)。显然,郑州商品交易所是执当时期货交易的牛耳。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品种是绿豆,其交易量达到2。07万亿元,占当年全部期货交易金额的比例高达58。22%。绿豆期货交易是当时期货业赖以生存的支柱。
1999年,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绿豆交易仍旧名列前茅。但由于当年接连三次出现风险事故,使中国证监会感到事态严重。1999年12月21日,中国证监会出台了“扶持大品种、限制小品种”的新政策:自2000年1月1日起,绿豆交易的保证金从5%提高至15%,小麦交易的保证金从10%降低为8%;2000年2月1日起,绿豆交易的保证金进一步提高至20%,小麦交易的保证金进一步降至5%。绿豆期货交易就此玩完。2000年,尽管大连和上海的期货交易金额有所增长,但绿豆这一主力品种的消亡还是使得全年的期货交易量大滑坡。由于绿豆被淘汰出局后,小麦期货交易并没有活跃起来,郑州商品交易所的交易量因此一落千丈,从上一年的第一名沉沦为最后一名。而大连和上海的交易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