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中国书法美学与养生之道 (杨辛) >

第1章

中国书法美学与养生之道 (杨辛)-第1章

小说: 中国书法美学与养生之道 (杨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讲人简介

    杨辛先生,北京大学教授,中华美学学会顾问,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

    近年来,杨辛先生大量研习中国书法,其书法作品强调自然之美,强调书法可兼具画意,可谓风格独特,多次在国内外展出。杨辛先生,今年八十高龄,北京大学的资深教授。

    早在1946年,杨辛就学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师从著名画家徐悲鸿、董西文。在北京大学执教期间,曾担任美学及艺术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退休后,杨辛先生仍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教学与社会活动,对于生命,他有自己的理解。

    杨辛先生的主要著作有:《青年美育手册》、《师岱堂集墨——杨辛泰山诗画选》、《美学原理》等。

    内容介绍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被誉为是“中国文化核心的千年艺术”。它既实用又有艺术品质。在内容上,它可以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在形式上,它可以表现点、线的结构与力度之美。所以有人说:书法是“无声之音”,是“纸上的舞蹈”;而书法有益于养生更是人所共知。

    中国的书法历史悠久,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它凝聚了自然之灵气,它是美的创造,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书为心画——它是心灵的艺术。自然里的一切,充满了生命运动的节奏;而古今的书法家们,不断从大自然中寻求灵感,创造书法之美,抒发心中情感。形成了中国书法独特的美学特征。中国的书法不仅实用、还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书法有益于养心,更是为古今人士所津津乐道。那书法怎样有益于养生之道呢?我们该如何欣赏书法?该怎样理解它与养生之间的联系?北京大学美学教授、书法家杨辛先生,生动讲解《中国书法美学与养生之道》。

    全文

    中国的书法是一门非常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也可以说书法就是汉字书写的艺术。对汉字的书写在生活当中,主要是人们交流思想,它主要是实用的功能,但是在中国对于汉字的书写,可以从实用上升到一门独立的艺术,那么这个是我觉得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一种创造和智慧。中国的书法有很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算起,就是书法的萌芽吧,那么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样悠久的历史当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书法流派,还有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书法家。而且中国书法的发展呢,它和姊妹艺术关系特别密切,像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工艺,这些都有很密切的联系。有的就说是书法是无声之音,没有声音的音乐,还有的说书法是纸上的舞蹈,在纸上跳舞,龙飞凤舞,所以它是从姊妹艺术当中,吸取了非常丰富的养料。特别是和文学的联系,不管是写诗也好,写文也好,和文学的这种密切的联系,更使得书法具有很深的意境。很多过去著名的前辈的美学家,都认为书法在艺术当中,是属于高级的艺术。我想举一个例子,就是我的一位老朋友,叫钱绍武,他主要还是搞雕塑,是国内非常杰出的雕塑家,但是他书法也写得很好,有的朋友就请他给法国的总统希拉克写了一幅对联,这幅对联呢,主要表现了中法之间的友谊。那么这幅字送给希拉克以后,希拉克看了以后非常激动,给他写了一封回信,这个回信我可以念一下,就是非常敬佩你,在所书写的汉字中,表现出来的力度和气势,能看出力度和气势,能使一向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千年艺术永存。所以我觉得中国的书法,确实是属于中国的国粹,在世界上这就是非常有特色的。

    那么下面呢,我就想从美学的角度来谈一谈我在学习书法当中的一些体会。这里头我想有三点吧:第一点呢就是中国的书法,它是心灵的艺术。过去古代书法里面就是心的轨迹,心画,话就是心里头流出来的线条,所以杰出的书法家,他写字都不是仅仅用手写,是同时用他的心在写,而且只有他是用心在写,他这个书法作品才具有很强的魅力,这也是我觉得中国书法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但是在欣赏书法的时候,我觉得还是有不同的层次。那么一种情况呢,就是看看字写得好看不好看。因为它有一些形式的规律,你如果不按它这种规律来写,写出来就不好看。你比如说“王”字,三横一竖,那么这边三横是有变化的,第一横长一点,第二横短一点,第三横更长一点,这样呢,它是有变化的。假如说像这样写,这样三横那么你不能说这个字写错了,这个字没有写错,但是看起来就是不太好看。再比如说,这个“心”字,你看这个“心”字这三点也是有变化的,右边这一点稍微往外偏一点,然后中间这一点向上调,然后左边这一点呢,又往右边伸向右边,这个点,有人就说就像眼睛一样,书法里头的点就像眼睛一样,要顾盼有情,就这三点互相在顾盼你看我,我看你。但如果是这三点这么写,就那么点三点,你不能说它写错了,没有写错。但是呢,它就是不是很美。我举例就是说字的外形,也有美观的问题。但是这个是属于形式美,那么书法真正很杰出的书法,它是要和人的精神相通,是要表达人的一种情感,那么这个才是它的魅力所在。光是字写得好看,感动不了人,感动人的心灵只有用心灵去感动心灵。那么我自己也是在一边写,一边探索这个问题。比如说大家看看这个字,“乐”字。这个“乐”字这是我的一种人生的体验,不仅是一般生活当中的快乐,不仅是这样,是一种人生的体验。那么字下面呢,有一段孔子的话,“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说你知道这件事情应该去做,就不如你是出自你自己爱好去做,愿意去做。那么好知者又不如乐知者,这个乐知者就是充满了热爱的去做,全身心的投入去做,任何一个在事业上取得杰出成就的人,他都是充满了热爱,对他的工作里头有无穷的乐趣,所以这个地方还有个线,大家看横的线、竖的线。这里还有两点,这是什么意思,是个“其”字,乐在其中,那么写这个字的时候,我不仅是要考虑这个字,你看我字写得比较饱满,也比较活跃,充满了一种活力。同时我整个的色彩的考虑,我都要考虑怎么表达我的感情,整个色彩,红颜色和黑颜色配在一起,是很有生气的,再加上黄颜色,所以看起来就是一种,给人一种很热烈的气氛的感觉。那么这个是,我想说明就是说,我怎么通过这一个字,来表达我的人生当中的一些浓缩了的体验。

    比如说这个是一个“春”字,“春天”的“春”字,这个“春”字是草书,基本的结构是草书的结构,但是有一些变形,这个我是一笔完成的。从这个地方下去、上来、再下去,是一笔完成的。那么我是想通过这个字,用一种流畅的柔和的曲线,来表达春天的一种愉快的感受。但是这条线它是有变化的,充满了变化,有粗细的变化,有刚柔的变化,都在这一笔当中完成的。那么这个字我是写了11年,年年都有一些变化,包括对春的体会,越来越体会到春它是一种富有生机的。那么作为我自己的一种人生体验,我觉得年轻人是人生的第一个春天,那么幸福的晚年呢,是人生的第二个春天。所以我今年80岁,但是,我年年都写这个“春”字,所以这个地方岁岁写春春不老,就是每一年我都写春,但是春不老。人家就问为什么春不老,就是因为精神没有老,心没有老,所以说它总是有一种生气,这个就可以唤起很多人的想像。有的看了这个觉得,好像是一个姑娘在跳舞,有头,有腰身,有拖地的衣裙,那么我最初写这个字,我并没有想到要把它写成像一个人,我这个最初没有想,我只是表达我的感情很舒畅,但是欣赏的人这么一说,我一看确实也有点像个人。我后来就加了一点绿颜色的点子,那么这就体现春姑娘把绿色洒向大地,洒向人间,而且整个我这个装裱都是用的浅绿、深绿,都是春意盎然。那么这个“春”字我觉得它就是表达了我的一种情感,而且我觉得对我自己来说,好像精神上起了一种非常积极的作用。

    还有一个字,是“荷”字,“荷花”的“荷”,这个“荷”字加了一点颜色,大家看这个地方有一点绿颜色,这个“荷”字,因为荷花在中国,是一种人格的象征,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出瘀泥而不染”,很高洁,而且还不仅是这样,在《本草纲目》里头,记载了荷花的全部,就是从根到茎、到叶、到花、到果实,全部的药用价值,所以有一位医学教授就讲,在植物里头,荷花是把它的全身都奉献给人类,这种奉献精神比“出瘀泥而不染”更值得称颂。我就是怀着这么一种感情,来写这个“荷”字,所以大家看,我这个荷花的“荷”字用淡墨写的,我很清淡,因为它很素洁,而且全部都是用的白的景裱的,这个连轴头我都是用的白的,所以这个“荷”字从它的结构来说,也是一笔完成的,也能唤起一些想像。有的时候,上面就好像雨后的荷叶,下面就是荷杆,这个都是可以个人去想像了,因为本来欣赏就是一种再创造。所以徐悲鸿先生,他曾经讲了一句话,就说书之美,书法的美,在情在德,在于你表现的情感和品德,这个我觉得是书法里面很重要的。所以如果是仅仅字写的好看,那他感动不了人的心灵,而且在历史上一些最著名的杰作,都具有这个特点。你像王羲之的《兰亭序》,那么他在《兰亭序》里头是表现了什么?是在春天和很多好朋友,到自然当中去喝酒、写诗,最后那个诗汇集起来,他写个序,而且就在现场写的。所以他这个字据说,他回来以后想再写,也写不出来,就是他完全把他这种,在春天里头的那种欢畅的那种心情表现出来,所以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所以这一点呢,我觉得是中国书法的一个精髓的地方。

    第二点呢,就是书法源于自然。书法它是来源于自然,是自然当中节奏的升华。自然当中有一种生命运动的节奏,它是自然节奏的升华。有两句话,就讲这个特点,他说书法是“囊括万殊,裁成一相”。那么这意思是什么?“囊括万殊”,对万物的一种高度的概括:“裁成一相”,就把万世万物把它变成抽象的点化。“一相”我理解变成抽象的点化,但是这种抽象的点化,它来源是从万物当中概括出来的。所以书法的历史它有一个过程,就是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最初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就是反映了客观对象的一种特点,那么后来随着书法的发展,到了隶书的时候,基本上就脱离了象形文字,那么这个时候书法就变得比较抽象,尽管是这样,书法仍然脱离不了自然,不仅是象形文字它离不开自然,就是变得很抽象以后,还仍然不脱离自然,但是这个时候,它不是去反映那个自然当中的某一个,某一类那种具体的形象,而是概括地反映了自然当中的生命节奏。像怀素,怀素他自己讲,夏天的云是他的老师,那么为什么他选夏天的云做老师呢?因为夏天的云它具有一种崇高的那种形象,夏天的云、水蒸气往上升,形成了一种很崇高的那种形象,而且夏天它是没有风,所以这个云富有变化。你看着好像没有动,你稍微过个几秒钟一看,云就变了,所以在他的书法里头,他是写狂草的,这一点就非常需要。他在这幅作品里面,开头的时候是叙述他的身世,所以说就非常平缓,但是写到后面这个就越来越兴奋了,开头写得比较平缓,讲他过去,家住在长安,幼儿信佛,他是从小信佛教,叙述一般的身世。但是写到后面呢,他引了当时唐代那些著名的文人对他的歌颂,说他的草书怎么怎么狂放,你看写到后面就是越来越奔放,所以这个是古代。像这样的例子就是以自然为诗,以自然为诗,这样的书法实例很多。还有我也喜欢观察树,这个树、树干,特别是秋天,叶子都落了以后,这个树杆就可以显露出来,一看很富有生命结构,它是一种伸展,生命发展的一种需要,向前、向左、向右,非常有生命节奏。

    第三点,就是美的创造。书法是一种美的创造,因为你仅仅有一种感情,了解自然的生命节奏,但是你还不能成为书法作品,所以这个说法作品它必须是一种美的创造,就是讲中国的书法美的创造,就是违而不犯,就是说有变化,违就是有变化,但是不犯,就是不杂乱,变化而不杂乱;和而不同,和就是一种统一,一种和谐统一,而不同,就是不是都一样,这个没有变化,那就是一种单调,统一而不单调,变化而不杂乱。这个是在书法里面,我觉得是非常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