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谨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觉得这些细作在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还如此兴风作浪怕是收不到什么效果。我江东文物官员必定知道这是敌人的阴谋,曹操的伎俩!”诸葛瑾一边应答,重点强调了曹操。看到张昭脸色平静如水,心中不免有点失望。看来此事与他无关。
“先生,谨还有一事不明。鲁子敬一直担任水军嘟嘟在于曹操的大奖张辽对峙。如今曹操派遣间隙来搅乱我江东。正是我江东反戈一击的最佳时机,为何主公却让子敬去镇守柴桑?柴桑西面可是丞相刘琮。他是我江东的盟友啊?这个联盟还是子敬一首促成的呢。”
“子瑜你可真是为难老夫了。子敬与你都市追共跟前的红人。个中缘由你尚且不知,老夫一个弃子从何得知啊!”张昭心里明白得很,如果说孙权对鲁肃有那么一点点的防备之心的话,必定是那封书信造成的!就连张昭到现在都没想明白,为何刘烨要在这个时候给鲁肃写信,而且信还落到了孙绍手中!
张昭怀疑过刘琮,但是在想不出理由刘晔怎么会帮助刘琮来利剑江东呢?二如今诸葛瑾问起此事,张昭当然不能如实相告,一来这是对孙权和鲁肃不负责。而来,张昭很自然的想到了诸葛瑾的二弟诸葛亮。这诸葛瑾今日这么小心翼翼的来摆放自己。只怕是为了自己探路吧。
不过张昭也觉得好笑,别看鲁肃和诸葛瑾平时比自己更瘦器重,但一旦孙权的狐疑病犯了的话,孙权还真是宁可相信自己。想到这里,张昭对诸葛瑾如此姿态也表示理解了。鲁肃都可能被防范,那么诸葛瑾的处境想必也不好过。有陆逊的例子在哪里,张昭认为诸葛瑾也是担心自己会失宠。
“子敬之事,老夫是在不止。你也知道,主公平日里有事情都市找你和子敬商议,老夫很难插上话!”张昭看到诸葛瑾还是不死心,也能安危诸葛瑾“胡须主公另有考量,又或者是可能北方的曹操准备对我江东佣兵,所以主公派子敬前去柴桑练兵……”
所谓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张昭虽然尽力掩饰自己心中的失落情绪。诸葛瑾还是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也难怪,张昭日进在江东不受待见就连普通老百姓度知道。张昭如此口气也属于正常。不过在诸葛瑾看来,更见坚信,这张昭只怕是已经归顺刘琮。要不然怎么会如此超脱?
“但愿如此……只是主公此举就不怕引起襄阳方面的误会吗?这孙刘联盟何时子敬竭力主张的,也是他一手促成的。如今主公却派遣他镇守柴桑,要是不练兵还好些,若是大肆扩军,只怕襄阳方面……”
|“子瑜多心了,如今虽然刘丞相拥立了天子,但他的实力还不足以抗衡曹操,所以在一段时间里孙刘联盟还是可靠的!”
他在替刘琮说话?诸葛瑾闻言先是一震,随即很快恢复过来:“是啊,依照先生所言,我江东今后当如何打算。北方曹操十分墙洞,我江东视乎不可胜之。二西面又是盟友,更兼拥立了天子,往南是蛮荒之地。东面是茫茫大海……”
“这就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情了,老夫已经日薄西山,再有几年便要归隐山林……”
“先生说笑了,先生之才在江东无能能比。虽然现在主公主张进取。不采纳先生的策略,但先生的才华对于江东还是至关重要的!”
“子瑜过奖了,老夫就像想为江东处理,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两个十分谨慎也十分聪明的人就这样看似漫无目的的聊天。诸葛瑾一心向找出张昭的哪怕是一丝丝的炮战。奈何张昭却掩饰得很好!而张昭同样认为诸葛瑾此番前来拜访,必定是投石问路,所以说话更是滴水不漏剖,遇到一些敏感的话题,张昭总是以自己是主公弃子加以唐塞。
不过张昭越是这样,诸葛瑾越是相信诸葛均的话,因为从何张昭的谈话中,张昭每一次提到刘琮都市在替刘琮说好话。其实他哪里知道张昭是在尽力掩饰说书人和刘烨的书信带来的影响。也尽量不让诸葛瑾往刘琮方面猜测!
诸葛瑾最后问起江东的前途,张昭更是显得十分为难。他是因为主张接受朝廷招安二被孙权冷落的。,如今诸葛瑾问起,他自然不可能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不然诸葛瑾转背将自己的话说给孙权听,这江东怕是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了。谁道这诸葛瑾是来为自己投石问路,还是替孙权来投石问路呢?
两个互相防范的聪明人,说起话自然十分谨慎,同时也经常会出现尴尬的场面。从张昭负重出来之后,诸葛瑾更是为难了。从张昭的表情根本看不出什么来。但若是张昭有心在所有人面前演戏,只怕自己也无法看穿,就更加不用说年轻的孙权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策反江东
“大哥,造作决断吧。你我亲兄弟,难道我和二哥还会害你不成?你现在归顺城乡,还有从龙之功。若是等他日丞相兵临城下,再归顺就不过是一个普通降将。而且这孙氏江山也支撑不了多久了!”
“三弟,此话何意?”
“哎……大哥,到了这一步我也不瞒你了。本来丞相和二哥不让我跟你说的,怕你转告那孙权。丞相已经策反了江东不少文物官员,不日便会东征!到时候拿下江东轻而易举。”
“什么?”诸葛瑾原本以为刘琮策反张昭和自己等人不过是为了削弱江东的实力。没想到早就做好了东征的准备。那岂不是说不管自己归顺与否,不久刘琮便会兵临城下?
难怪张昭那老狐狸隐藏得那么深,还一个劲说曹操派间隙破坏等等,目的就是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难怪不停的替刘琮说话,就是为了替刘琮即将到来的东征做掩饰?莫不是孙权也得到了消息,所以派遣鲁肃进入柴桑提前防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孙权岂不是瞒着自己?想到这里诸葛瑾不由觉得后背发凉!
一是担心孙权会挡不住刘琮,当然是为孙权瞒着自己进行部署而寒心。难怪张昭说起话来那么轻巧!这太可怕了!如果自己和张昭一样不被信任,而自己还蒙在鼓励的话,那就太可怕了!虽然西线有吕蒙,但当年孙策为了抵挡住一个刘哦按,就派出了太史慈等六人,如今能够抵挡刘磐的太四次已经殒命,二孙策、周瑜等人也相继归天。二刘琮手下却多了猛将甘宁!再加上璐盟身边的鲁迅……诸葛瑾似乎看到了江东水军瞬间溃败的情形!
“三弟先回去吧。大哥这边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
“大哥,都什么时候了。,我就在这里等你的消息,只要你做出决定,便有锦衣卫接应你。若是你坚持和孙权一起共同抵抗丞相大军,就把我捆起来去见孙权吧!”
“你!你看你,大哥怎么会那么干。你先回去,大哥这里家眷亲属不要现行转移啊……还有许多亲朋好友,今日一别不知道今生是否还有机会相见,大哥总要跟他们告个别吧!”
“大哥!你答应了?”诸葛均听出诸葛瑾的言下之意。
“事到如今,大哥似乎也没有倍的选择了!大哥是被你和二弟逼到这个地步的。”诸葛瑾叹了口气,这种结局真是他没有想到的。本来还想再江东建功立业,然后将二弟和三弟借来江东。只是没想到二弟在襄阳的成就显然比他大。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自己的主公孙权才会防范自己的。甚至连即将于刘琮开战这种大事,自己读无从知晓!不过想想也是,当年孙策可是将自己的叔叔从庐江太守的位置上赶走的。二现在自己的二弟成了刘琮的大管家……
如果是这样,诸葛均的处境必定十分危险,说破不定一进城就被人盯上了……所以诸葛瑾除了要秘密的安排自己的家眷转移之外,就是顺利的将自己的三送出去。
“大哥,不必为我的安危安心,只要大哥这边安排好,城内城外自有荆州锦衣卫接应!大哥,你可是不知道这些锦衣卫哥哥身手了得。”
“是吗?”诸葛瑾将信将疑。
“大哥,你可别不信。当年他们的统领带着区区六个人就拦住了许褚从许昌派出来的五百骑兵的追捕。让天子和荀大人从容南下!而后,又以三十几人,挡住了张颌的近千人,让张颌最终没能逃脱!还有,他们进入江东后,可干了不少震天动地的事情……”
“也包括那几个说书的?”自己的三弟说了这么多,诸葛瑾总算也是明白了,难怪张昭一个劲替刘琮掩护,这哪里是曹操派来的间隙,分明就是刘琮派来离间江东的妈,看刘这个张昭还真是早就归顺了刘琮啊。
“不是,说书人虽然也是丞相的计划之一。但不是锦衣卫干的,而是许昌的后人。”
“许昌的后人?”诸葛瑾在此愣住了,这个刘琮还真是有办法,居然找到了许昌的后人。许昌被孙策斩杀,许昌的门课为了替许昌报仇,又刺杀了孙策。在双方开战之前,搅乱江东,许昌后人无疑使个重要的棋子。
“是啊,许昌的后人先是逃到汉中了上涌县令,后来被丞相提拔为商用郡守。他为了报答丞相,也为了替许昌复仇所以主动承担了潜入江东制造混乱离间江东的重任。还有,丞相找到了前扬州刺史刘瑶的两个儿子……”
“如此一来,主公处境确实不妙啊!”诸葛瑾不得不感叹,比起曹操的刀兵相威胁,刘琮张颌一招釜底抽薪!”接下来他是不是打算以朝廷的名义擢升刘瑶的儿子为扬州官员,孙权若是接纳必定受制于人。若是不劫难便给了他交战的口实、。““差不多吧,大哥暂且不管这些了。抓紧时间吧,我这就去联络锦衣卫将嫂夫人等家眷早点送出去,然后我们兄弟一起回荆州,这江东孙氏的存亡已经与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了!““哎……“诸葛瑾不知道刘琮是如何税负其他人的。在诸葛瑾看来同样是青年一代的诸侯,刘琮已经远胜孙权和马超。面对曹操的威胁,孙权带领下的江东可谓草木结冰。要不是刘琮偷袭许昌,上次曹操南征说不定还真能一举拿下江东。
而刘琮却两次成功的挡住了曹操南下的步伐,第二次甚至是主动挑衅,并且抢走了汉天子。西凉马超也是名震天下的新生代,但马超主动背叛曹操,结果导致父兄被杀,自己也被曹操赶出了关中,现在和韩遂等人合并一处偏安一隅。而刘琮却大张旗鼓的要匡扶汉室,并且已经逐渐积累起了足够的资本!不是他诸葛瑾不讲义气,孙刘之战孙权必败,他又何必加在自己的两位兄弟之间为难。
诸葛瑾转移家眷的行动相当隐蔽,分三次以弹琴的名义先悄悄的出了吴县,然后在锦衣卫的接应下往荆州赶。而诸葛瑾自己则以生病为由向孙权告假。孙权正在为孙策致死的谣言搞得心情极度不爽。将鲁肃带调离吴县之后,孙权内心里还是有点后悔的。他知道如果鲁肃都靠不住的话,那么江东恐怕没有人会协助他一起共同抵御强大的曹操和日益强大的刘琮。
但当手他就是无法说服自己。而孙策致死,孙权也知道自己的侄儿孙绍对自己颇有微词。要不是张昭强压下去。只怕这孙绍会当中与自己理论。孙策之死,孙权问心无愧,所以对于孙绍最终的种种行为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宽容。孙权自己也不清楚,是不是因为鲁肃的事情,让他有意放纵孙绍。
孙权专注于处理谣言的制造者,以至于诸葛瑾离开了吴县他都不知道。孙权虽然在内心深处对于诸葛瑾有一定的防范。但是他绝对想不到诸葛瑾会在这个时候套考刘琮,。在他看来,虽然诸葛亮在荆州混得不错。但毕竟诸葛瑾跟随孙策在先,诸葛亮跟随刘琮这才几年时间?要说兄弟二人可能串通的话,孙权甚至想让诸葛瑾去游说诸葛亮!
而另外一个孙权重点防范的对象鲁迅,此时也迎来了一位荆州客人。他便是刘琮的三弟,刘雯的三哥刘修。让刘修去拜访鲁迅算是一个十分冒险的行动,但刘琮是在不想与自己的这个妹夫为敌。不但是因为鲁迅的一身才华,还因为他身后的庞大实力——江东陆氏。
陆逊家世为为江东大族。其祖父陆纤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春东)都尉。陆逊十岁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读书。后因袁术与陆康不和,唆使孙策攻陷庐江,一个多月后,陆康病死。在此之前陆康已将陆逊与亲属送往江东。陆康子陆绩尚幼,所以年仅十二岁的陆逊便承担起支撑门户的责任。
青年陆逊是温文尔雅的一介书生。当时,陆绩及其外甥顾邵以博览书传齐名,陆逊、张敦、卜静次之,风声流闻,远近知名。但历史却把陆逊推上了政治舞台。'3'孙策死后,孙权继领其众,为将军,“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陆逊年仅二十一岁,应召入孙权幕府,成为孙权统治集团的幕僚。历仕东、西曹为令史;不久出任海昌(今浙江海宁)屯田都尉,兼海昌县令。海昌境内连年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