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我们释放这些山匪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允许他们再踏进江夏一步。山匪虽然彪悍,但陈兰等人并不笨,见识了我军威力之后,应该会有所收敛,我军如此趁此机会唆使其进攻庐江或者九江、柴桑岂不是事半功倍?““这……”听徐庶说的头头是道,甘宁也有点犹豫了,刘琮出发前确实说过,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损失,第一时间驱赶山匪。回县城的路上,甘宁一直在思考着刘琮的吩咐和徐庶的话,想要找出其中的共同点。
等甘宁率队回到蕲春,江夏使者也到了。原来柴桑水军的异动,锦衣卫第一时间告知了江夏,马良自然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夹击报告襄阳请刘琮定夺。刘琮和诸葛亮初一商议,便得出了和徐庶相同的结论。
这份自信刘琮还是有的,当年自己与曹操在樊城鏖战,驻守江夏的只是心神不定的蔡瑁。如今刘磐到了长沙,柴桑水军就算有战力优势,也不能在短时间攻克沙羡,如果惹恼了荆州,柴桑面临的将是水陆并进的攻击,尤其是长沙陆路不定会造成柴桑空虚难以应对。
所以刘琮给马良、甘宁等人的回复便是“将计就计,借力打力!”
拿到指示的甘宁地时间又找到徐庶:“军师,看来你的计策可行,主公似乎也知晓了柴桑水军的诡计,只是这陈兰、梅成落草多年,就这么放回去,会不会继续祸害蕲春百姓啊?”
“将军,且将陈兰提来,将军端坐堂上无需多发一言,庶自由妙计说服陈兰。”
“如此甚好!”甘宁越发觉得谋士的重要性,年轻的时候觉得自身武艺最重要,跟着刘琮几年,慢慢的觉得统帅对于一个武将来说更重要,比如文聘、比如于禁,主公时常称颂。如今看来这谋士也很重要。
按照约定,甘宁一脸严肃的端坐在蕲春大堂之上,徐庶在紧挨着下首落座,几名士兵很快就推着五花大绑的陈兰进来。一路上陈兰肠子都悔青了。是自己不听雷簿之言,要主动向江夏移动,而江夏派出官兵交剿匪了仍旧心有不甘,想要到别处寻找机会,结果落个全军覆没。
官兵这一次的伏击可谓破绽颇多,可偏偏落草多年的陈兰自己疏忽了。如今被推到县衙,他心中也别无他求,只是希望江夏将领大发慈悲,绕过他手下一些兄弟。
“陈兰,你可认得某人?”甘宁惊堂木一拍,显然是不像给陈兰太多的准备时间。陈兰不认识甘宁,只是茫然的摇摇头,堂上那个煞神看一眼就令人害怕,陈兰自然不敢继续盯着甘宁。继续看那时找打呢!
由于心中有底,甘宁也不懊恼。只是看了看徐庶,只见徐庶缓缓说道:“大胆山匪,竟然犯我荆州,该当何罪?”
“成王败寇,陈某落草数年,早就觉悟,今日落在两位手里也不算太冤枉。”陈兰看看甘宁那一脸凶相,便想起了当年袁术手下的小霸王孙策,比起当年淮扬第一猛将来气势更甚,再看看徐庶那斯斯文文的模样,只怕袁术帐下都没这种人物,这一文一武,还有近两万荆州兵,陈兰输得当然不冤枉。
“你当然输得不冤枉,不过,你并不是输在战斗力上,而是你压根不该来江夏,不该来荆州,如今荆州在我家主公的治理之下,一派繁荣,鲜有贼寇,尔等兴师动众,我家主公自然要出重拳打击……不过眼下有一条路,就不知道阁下愿不愿意了……”
徐庶说说顿顿,那陈兰也不笨,立即听出了其中的意思:“愿意,愿意。”陈兰能有什么不愿意,落草多年,他当然有觉悟,被官兵抓住自然没啥活路,如今徐庶给他纸条活路,他还讲什么条件。
徐庶见状,朝着甘宁一笑,甘宁一看陈兰这摸样,顿时心生鄙视,就这么大的胆子还做贼,想老子当年……
甘宁想着自己当年的往事,陈兰并不知道,便是一脸茫然的看着甘宁。
良久,甘宁才从自我膨胀中醒过来:“某家就巴郡甘宁,甘兴霸,如今风我家主公之命镇守江夏。那孙权、周瑜都不敢妄动,你这小子却来找死,这是无知,若不是我家主公仁慈,本将今日心情好必定将尔等枭首示众!”
“多谢将军饶命,多谢将军饶命!”甘宁的名号,陈兰还是听过的,庐江大部分地域在长江北岸,倒回去十几年,甘宁就是长江版的海贼王。原来是贼祖宗,陈兰暗自庆幸,看来这甘宁有意放自己一条生路,便是眼珠子咕噜一转,噗通,噗通直磕头:“只要将军饶恕小的等,将军吩咐小的做什么,小的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陈兰也明白,甘宁虽然是贼祖宗,但早就归正,现在是荆州大将,要放自己当然不会是仅仅念在自己曾经也做过江匪的份上。必定会有其他要求,所以陈兰第一时间表明态度。
“你这厮好生无趣,不过确实有个要求,你且仔细听着!”甘宁更喜欢那些有锃锃铁骨的人,这个时候如果宁折不弯,甘宁一定拉其入伙,见陈兰这副没骨气的样子,也不屑与之为伍,继续说道:“我家主公威加荆州,如今已是征南大将军,若不是看尔等曾经也是军人,早就扔到长江里喂鱼了……”
面对甘宁的恐吓,陈兰也只能耐着性子听着。甘宁看着陈兰不再吭声,清了清嗓子:“如今给你一条生路,但你给我记住以下几条!首先即刻带人离开江夏,若是再敢骚扰江夏,定叫尔等死无葬身之地。”
“一定,一定,小的向将军保证,如果重获自由,一定第一时间带人离开此地,这辈子也不会再回来了!”陈兰对于甘宁这个要求满口答应,这样的要求等于没提,无论是谁,在目前这种局面下都会答应。
第二百零三章 梳理内政
“别插嘴!”甘宁很是不爽,这陈兰真是越看越不爽,真搞不明白,主公和军师为什么都倾向于放他们。陈兰无助的看了眼徐庶,徐庶也不理他。只好低头听甘宁。
听着听着,陈兰垂头丧气的神情逐渐变得轻快明亮起来,到最后甚至有点欣喜,全然忘记了自己还是是个俘虏被五花大绑着。不是陈兰不淡定,而是变化太快。看似凶神恶煞的甘宁居然决定释放他们大部分山匪,并赠送粮食一千石。条件居然就是让他带人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这样的要求等于没有要求,还白送粮食,陈兰做梦都没想过有这等好事,在山脚被抓获的这一路上都想着如何才能逃脱,如何才能免死,原来一切来得这么幸运?
甘宁和徐庶当然不能跟陈兰说刘琮等人的真实目的,陈兰、梅成只是这座山脉中山匪的一部分,一万多人的山匪,抓了两千多,并不能斩草除根,刘琮和徐庶更担心其他山匪会司机报复,那么江夏边境的百姓就要遭殃了。虽然可能伤不了江夏的根本,但是这对刘琮对整个江夏到底还是个不小的隐患。
在陈兰、梅成面前已经展现了荆州的武力,这个时候在采取怀柔政策。加上陈兰等人本来就是庐江人,对庐江更熟悉。放他们回去,再犯江夏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相反庐江便是要遭殃了。
这才是刘琮等人的真正目的,山匪也是人。陈兰等人吃不准张辽才到江夏来的,如今甘宁、徐庶等人坐镇江夏,陈兰自然畏惧,如果没吃的了他们就会冒险区庐江,甚至南渡去旧九江劫掠。
柴桑周瑜什么想法,不就是想让山匪拖住江夏水军么,白白的消耗江夏实力。如今放陈兰等人回去,曹操和孙权就可能面临这样的困境。这也是一种借刀杀人的计策!
陈兰欣喜若狂的带着山匪们进山了,他们得知自己的中转站被端掉一个,更是片刻不停留的往自己的老巢赶。当然也不是全部山匪被释放。梅成和剩下四五十名山匪被留下来。甘宁说这些是人质,只要秋收时山匪不再进犯江夏,这些人便可获得自由。
陈兰也表示理解,但刘琮有更多的想法,人质是次要的,毕竟梅成不是陈兰的子侄。从这些人口中得到更多的关于庐江山匪和大山深处的情报才是最终目的。
周瑜得知甘宁等人捉获了山匪又放了,便知江夏有高人,也停止了行动回到柴桑。
在周瑜看来,陈兰等人有一万多人,如果和江夏驻守部队在山林中打持久战,没三月、半年肯定谁也奈何不了谁,就算柴桑水军不出动,对荆州实力的消耗也相当大。
山匪处理的最终结果报知到襄阳,刘琮立即这首开始下一步行动。山匪的看似无意的异动却给刘琮提醒,乱世拳头最大。不管自己如何在荆州如何施行仁政,荆州部队的战斗力才是保护自己,保护荆州百姓的硬件。
新一轮的人事调动和军事部署随即展开。刘巴从南郡调到襄阳,任正南大将军主簿,接替蒋琬。
各郡常设郡兵四千,都梁、桂阳为五千,江夏六千。各县国县兵仍旧是五百。
常设三个步兵大营,樊城、江陵和临湘。每个大营士兵数量一万起步,具体另定,其中第一步规模樊城四万,江陵三万,临湘两万。文聘、魏延、和刘磐分别兼任三个大营统帅,负责日常招募和训练工作。
常设三个水军大营,襄阳、沙羡与公安。襄阳第一步规模两万,沙羡与公安各一万五。黄祖为襄阳水军统帅,甘宁为沙羡水军统帅,蒋钦为江陵水军统帅。
各大营水陆步兵不包括所在郡县郡兵和县兵。襄阳成立单独的骑兵营,由黄忠统帅。这样一来,郡兵、县兵便是负责日常的治安工作,而各大营的将士才是战争的主力,包括防御外敌和主动进攻。随着荆州人口的增长,刘琮计划进一步征兵,虽然暂时还不可能与曹操的兵力总数一致,但至少要在两三年之内训练处一支进攻益州又能守卫荆州的军队。
守卫荆州,只要不是被曹操、孙权夹击,目前的兵力大致已经够用,进攻益州则需要至少步兵五万,水兵一万到两万。
当然诸葛亮北伐时蜀国才90万人口却保持了十二万到十五万的常备军。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刘琮虽然不想穷兵黩武,但荆州有四百多万人口和七个郡,没有十五万以上的部队,刘琮自己也觉得睡觉都不踏实。虽然部队的训练以及装备同样重要,但是数量却是最容易解决的。
命令下出,江夏百姓总算舒了一口气,马良主政,甘宁驻守,这样的组合除了襄阳,应该是荆州诸郡中力量最强的了,这也体现了刘琮一贯的战略思维。江夏时防御曹操和孙权品字形防御体系的尖端。当然征南大将军从事中郎徐庶在剿匪工作结束后便回到了襄阳。
随后马良上书表庞统为江夏郡丞,刘琮自然准了,庞统回荆州也快半年了,磨练也好,坐冷板凳也好,时间都差不多了,接下来武昌城的建设以及沙羡水军大营的日常训练都需要庞统的参与,名不正则言不顺。庞统的才华,孙权可以不用,刘琮做不到,这也太浪费了,而且自己现在所依仗的文官当中以襄阳系为主,冷落庞统一个,怕是会寒了一群人的心。
得知刘琮擢升庞统,诸葛亮随即也是写了封亲笔信给庞统,心中少不了勉励一番。诸葛亮知道庞统,才华横溢,却喜欢争功,好在现在没有战争,能立功的只有内政建设。
另一个最早跟随刘琮的功臣张博则填补了刘巴留下的空缺,继续在江陵及周边实行屯田,确保军队的粮食供应,和养活源源不断涌向荆州的流民。按照刘琮的设想流民,第一年是朝廷接济,第二年则要分田到户,在荆州安家,这对荆州诸郡长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良性循环总好过连年交战。只要粮食有保障,军队数量大幅度的上升,各地的治安随即也很快好转。文人小说下载
尤其是都梁太守和桂阳太守韩玄,两人更是感觉身上的胆子更加的沉重。交州被孙权抢了先机,刘琮能做的只有建设好自己的地盘,让老百姓口口相传,刘琮认为不出三五年,就能吸引交州起码三分之一的人口迁居内地。
这一点从蒋琬和韩玄以往展现出来的才华来看并不难。孙权虽然派遣步骘平定交州,但平定和建设还不是一回事。地理位置上,都梁和桂阳两郡比建安、豫章等都更加靠近交州。老百姓最关心的不是谁统治,而是那里能够养家糊口,那里相对太平!
在与孙权拼速度上已经输了一招,刘琮便是向从拼内政上赢回来。有蒋琬和韩玄两个内政大家在,都梁和桂阳一定会欣欣向荣,比江夏、襄阳等地更能吸引边民迁徙。只要控制住了人口,交州那广袤又难行的土地暂时让给孙权又如何。
毕竟人口才是经济基础,才是兵源所在,就目前荆州的土地而言,再增加四百万人口,照样能养活,所以关键的问题还是人从哪里来,除了对内提高人口出生率和存活率之外,向外宣扬本地仁政,导致外地百姓内迁,既能强大自己,又能弱化对手,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相信曹操和孙劝很快也会着手去做,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