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武家栋梁 >

第79章

武家栋梁-第79章

小说: 武家栋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影响一时的财政危机顺利的渡过了,手里有钱的吉良义时开始悄悄的在近江国挑选人才,近江国要说最出名的肯定是大米,第二出名的就是佛寺,比睿山延历寺可是天台宗的大本山,南都北岭里的北岭就是指得这家,如果要排第三可能就要众说纷纭了,让吉良义时来说,那肯定就是人才。

日后某个猴子就是靠近江的人才起家的,他当然不会忘记这一点,早在去年他就派人做过详细了解,近江的人才到底那些能找到的基本都被他告知服部保长,服部家的任务繁重,吉良义时也没刻意要求他搜罗人才,整整一年也只找到一少部分。

在一月下旬,服部保长的报告送到吉良义时的案头,被发现人才是近江犬上郡豪族的藤堂虎高,此君的名字实在太容易联想,藤堂虎高,藤堂高虎,只能说他这个当爹的取名字太没有技术含量,只不过这个时候似乎距离藤堂高虎出生还有一段距离,根据探查藤堂虎高目前只有长子藤堂与太郎一人,这个太郎比吉良义时还要小两岁,到是长女与吉良义时同岁尚未及笄。

要说藤堂虎高还要先说他的出身三井氏,就是后世著名的那个三井家族,这个三井家的出身其实也不错,出自藤原北家著名的関白太政大臣藤原道长之六男藤原长家一脉,同出于藤原长家一脉的名门还有大炊御门家,御子左家,冷泉家,以及和三井家一样作为分家分出去的大江家。

从藤原长家之孙藤原基忠开始,传到第七代藤原信文,分出了两个儿子分别改苗字目贺田氏与三井氏,其中苗字三井的就是三井家的初祖三井信尧,他们家定居在了近江国滋贺郡三井乡,因此而得苗字三井,自三井信尧之始又传十一代到三井家这一代家督三井虎高。

这个三井虎高就是现在名为藤堂虎高的家伙,他名讳里那个虎字正是来自大名鼎鼎的武田信虎,三井家一门惣领的位置传到三井虎高这一代时,已经日趋没落到无以为继的地步,为了谋生三井虎高不得不让出家领给亲族,自己离开近江前往远国放浪,就这么一路放浪到甲斐被武田信虎看重收为家臣。

武田信虎喜欢用客将是出了名的,多田满赖,原虎胤,横田高松以及这位三井高虎都是来自甲斐以外的国人,其中横田高松与三井高虎同为近江国的同乡,只不过在武田信虎被他儿子赶出家门之后,横田高松选择了继续坚持出仕,而三井高虎则选择了回乡种田。

回乡之后的三井虎高发现家乡和以前一样不那么好混,想回原籍又不好意思打扰亲族,好在他在甲斐当了近十年的家臣也颇有积蓄,最后找到了门路入赘到了犬上郡的土豪藤堂家做婿养子,然后在这一扎根又是十年过去。

他还不得不提三井家的另外一个分家,就是得到藤堂虎高原来家领的那个亲族,这个分家再确切点说出自鲶江氏,三井家前两代家督三井乘定生有一女,嫁给了近江另外一个大豪族佐佐木鲶江氏的鲶江高久,鲶江高久是近江国爱智郡鲶江城城主,当时娶三井乘定的女儿时,三井家还是挺阔的。

所以鲶江高久就让他和三井家女儿生的次子鲶江实忠别出,前往三井家宗家的滋贺郡三井乡与宗家一起生活,并把苗字也改成了三井作为三井家的支族,这一支又名佐佐木三井家,家纹是宇多源氏的四目结。

结果随着宗家三井家的衰落,三井虎高跑路到外近十年,回来以后又做了藤堂家的婿养子,三井家的家纹也舍弃换成了藤堂家的家纹藤堂茑,这样一来佐佐木三井家反而成了一门惣领家,在这一家的苦心经营下,三井乡的日子虽然艰苦但好歹还能活下去。

佐佐木三井家获得一门惣领之后,就和爱智郡的鲶江家宗家关系越来越远,尤其当鲶江家上代断嗣,由鲶江家上代家督的女婿,公卿三条为季的儿子继承鲶江家的家业之后,就和佐佐木三井家更加生分。

所以后来才有了三井家的三井高安,三井高俊两代因为近江战乱而长期放浪,直到三井高利时代依靠亲族藤堂高虎的支持,在江户站稳脚跟并发展起了三井家族这个庞然大物。

吉良义时虽然对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了解不多,但是他知道一点那就是三井家是他滋贺郡的国人,领地就在大津附近,而三井家现任家督是三井越后守安隆,正在他所掌握的滋贺郡小茫亲龀侵鳎乖复卫吹桔啾境前葳思家迨保驼饷锤黾易逶谒燮ぷ拥紫掳参鹊亩晒荒甓啵谷缓廖匏醯恼媸鞘О堋

既然是在吉良家配下豪族,那么吉良义时也不在客气,直接把三井安隆招来问道:“越后守的嫡子年纪不小了吧?”

三井安隆被突如其来的问题给问愣住,过半晌回过神说道:“呃……臣下的嫡子胜八郎今年才十岁。”

“十岁已经不小了!本家不就是十岁元服的吗?即可回去为你的嫡子元服吧!”几句话把一头雾水的三井安隆打发回去,过几天三井安隆就带着元服的嫡子赶到坂本城谢恩,吉良义时大量这个比他还小一岁的男孩,长相普通唯有一双眼睛明亮透彻,看起来很聪明的样子。

“这就是越后守的嫡子吗?是个好苗子啊……你叫什么名字?”

“三井胜八郎高安!拜见馆主大人!”三井高安恭敬的躬身行礼,动作很标准一点也不像十岁的孩子。

“三井高安是吗?不错!如果本家招你入侧近众,你会怎么想?”

“真的吗?”三井高安眼前一亮,兴奋的抬起头。

“咳!胜八郎!”三井安隆连忙提醒道。

“是!在下愿意为馆主大人效忠。”

吉良义时点点头,对外间吩咐道:“时长!带胜八郎下去熟悉城内的环境。”

“是!”山冈时长推门而入,带着战战兢兢的三井高安离开。

吉良义时望着三井安隆,和颜悦色的问:“本家听说越后守有个同族在犬上郡的藤堂村啊?好像叫藤堂虎高是吧?”

“臣下却有一族的缘戚入赘藤堂家改名藤堂虎高,说起来虎高还是三井家的嫡流,因为前些年细川家的争乱日子太难过,就把家领托付给臣下独自一人除外放浪,直到十年前返回近江,只在庄里住了几晚就不声不响的走了,后来臣下才听说他已经入赘藤堂家做婿养子。”三井安隆颇为感慨的说道。

“嗯,听说这藤堂虎高曾经在武田京兆处做了十年奉行官?这一点你知道吗?”

三井安隆摇头表示不知,吉良义时就对他说:“那么,越后守回去就联系这位藤堂虎高,告诉他本家有意让他出仕。”

命令下达的第三天,一个名叫藤堂虎高的人来到坂本城,天守阁大广间内,身着浆洗发白又略显破旧的吴服,胡须打理干净的中年男子就是藤堂虎高,这位藤堂家的婿养子过的也不太顺心,接到同族三井安隆的书信相招就急急忙忙赶过来。

“藤堂殿下在武田京兆殿配下担任什么奉行?”

“回禀坂本殿下,在下曾经担任检地奉行,负责甲斐四郡部分检地事物加担。”藤堂虎高小心的回答道。

“唔,那你为什么要回来?因为武田京兆殿被流放骏河的缘故吗?横田高松可是一直留在武田家的。”

藤堂虎高苦涩一笑:“在下不同于高松殿下,身为奉行官被武田大膳殿所忌,而且……不怕坂本殿下笑话,在下对弓马之道实在没有天赋,实在不愿远离中枢做一个足轻头,朝夕之间死在不知名的地方,所以在下就辞去职务返乡了。”

“唔,然后就去藤堂家做婿养子是吧?可是本家看你的处境也不在好啊?”

“因为家岳藤堂忠高有两个女儿,分别嫁给多贺良直和在下,在下只获得藤堂家的继承权,所以……”

藤堂家上任家督藤堂忠高无子断嗣,但有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多贺良直、三井虎高两人,其中嫁给宇多源氏出身的多贺良直的是长女,嫁给了三井虎高的是次女,这样一来这个改名叫藤堂嘉房的多贺良直就掌握了主动权,频频压迫藤堂虎高这个连襟,所以藤堂虎高虽然入赘藤堂家却过的并不怎么好。

“哦,又是这种事情吗?算了,也不用计较这么多了,既然出仕本家,就带着你的家眷搬到坂本城来吧。”

“谢馆主大人恩典,臣下还有一个请求!请馆主大人恩准!”藤堂虎高说道:“臣下已经放弃藤堂家的继承权,所以就想舍弃藤堂的苗字改回原本的三井氏。”

“是要改回三井?三井虎高?听起来也不错!本家准许了!”吉良义时没怎么多想就答应下来。

第144章 坂本乐市令

藤堂虎高突然要抛弃藤堂氏改会他原来的名字三井虎高,这样一来就要面临一个新的问题,三井家的一门惣领该如何安排,好在三井安隆十分体谅三井虎高,主动让出了三井家一门惣领的位置,自己这一族则继续做三井家的分家。

三井虎高也没有为难三井安隆,主动放弃了小茫羌叭缢欤切┝斓乇疽驯凰崞衷谝膊缓靡馑荚僖乩矗抛约旱钠薅患野岬搅僳啾境亲銎鹆思家迨钡闹笔艏页迹家迨备龅奶跫膊淮恚曩阂话俟嵛耐饧尤朔龀置祝闹拔话才盼斓胤钚小

细川藤孝的城代当的非常称职,坂本城的发展可谓是欣欣向荣,近半年来这座城市又扩大了不少,细川藤孝告诉他坂本城要重新改修,在原本石垣的基础上继续改造,把原本的板塀推倒改建新式石塀,也就是石头堆砌的城墙,高三间的新式石塀比以前的土垒的强太多,据他说改筑的新坂本城将更加漂亮。

“臣下等经过多次商讨,觉得还是应该拆掉坂本港与城下町相连的町並,这部分町並没有统一规划和城下町很难契合,坂本港发展初期胡乱搭建缺乏规划,各町之间道路拥挤彼此相连,还有许多断头路存在严重影响交通出行,根据臣下调查得知,自坂本港建立以来近百年,坂本港先后有三次大火灾,小火灾近百次,如果不整改坂本港町,港口失火很容易烧到城下町。”细川藤孝侃侃而谈道。

“胡搭乱建的现象这么严重吗?这么说来确实严重阻碍坂本的发展……本家明白了!你们商量这么久截留这一万贯就是为了这个吧?大概要多少预算?”

“预计改建费用两千贯左右,主要是整改坂本港里杂乱的町並并做进一步规划,总预算三千贯文应该足够了。”

吉良义时不懂城市规划,但是他见过京都的模样,条坊制的城市风格就和坂本城下町类似,于是点头说道:“那就城下町的按照条坊制尽快进行改建吧!还有,乐市令赶快拿出条陈来,拖这么久也该有个结果了。”

“臣下正要汇报这件事,乐市令经过两个多月的试行正式确定,在二月一日正式施行。”细川藤孝不知从何处拿出一分书状恭敬的递过来。

坂本乐市令的首要目的是废除座商的垄断特权,座商原本就是城下町里的管理者和最大的商业代理人,任何行商到了他的地盘都必须服从他的规矩,其性质与堺町合会众类似的组织,这是吉良义时所不能容忍的。

为了消除坂本城下町内座上,城主双头管理的弊病,在去年年初吉良义时就提出了效仿六角定赖的观音寺城下町发布乐市令消除座商的特权,这一提议经过奉行众的反复论证以及实地考察观音寺城下町之后才订立下来。

当然坂本乐市令的内容据对不同于观音寺乐市令那么简单,主要内容有:一、当所(町内)商人普请役免许;二、郡内之关所免除事;三、传马免许事;四、往还行商者行河道相留之当寄宿当所(町内),但於荷物以下者免除津料之许可。

五、往还进出当所之行商者,诸役免许事;六、郡中德政随行之,但来住者国中往还保护、借钱、借米、屋敷租赁等事、诸役免许事;七、进出当所之商人,押买、狼藉、喧哗、异论、理不尽之守护使引入、宿执非分停止。

八、当所町人,家並役(栋別钱)免许事;九、博劳之仪,郡中牛马贩卖悉御当所可仕之事,在乡牛马贩卖诸事停止。

第一条,商人普请役免许,是有条件免除普请役,提供普请用原料就可以免除普请役,当然出钱也是一个道理。

第二条,废除关所,禁止关钱征收,自从应仁之乱以来,各地关所蜂起简直多如牛毛,这些关所不是寺社和公家势力所设,就是豪族地侍或者惣村自治体所设,领主拿不到多少好处自然不会鼓励,所以借此机会一应废除。

第三条,其实是兴起传马制的意思,中世的日本人大多还没养成使用驮马运送货物的习惯,普通行人基本上都是人扛着,抬着走,只有大豪族级别的武士或者大商人才出的起钱买驮马,当然马车这东西更不会有了。

牛车是公卿到一定级别才能乘坐的,马车根本没存在过,兴起传马役就是鼓励商人用马作为交通工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