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孙策-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煎熬的刘莹顿时在他怀中,软成了香软的泥人。
一张樱桃小嘴几乎同时被孙策霸道的占领,直到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孙策才放开她的有些红肿的唇瓣。
在刘莹耳边再次问道:“小莹你看的是什么书啊!如此用功?嘿嘿!”
对于刘莹的守孝,当初孙策虽然同意,却不代表刘莹守身如玉,就不能触碰进行先期开发。
孙策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美人如玉。好的女人就如同一块美玉,只要保证她的完整,就不算是破坏她的誓言。
再说,主人温柔的抚摸、按摩两下,对玉的本体可是最好的滋养。而这项工作也正是孙策两年多来,一直奉行不变的行动标准。
勉强回过神来的刘莹,恨恨的白了一眼孙策。对于这个心中早已接受的男人,对自己理直气壮的全面爱抚,却只能是无奈的承受。
刘莹强忍着身上的酥软的感觉,阻止了那双还在继续作恶的大手。
艰难的稳定了下心神,轻声说道:“此书是家父当初收藏的祖传之物,就是妾身当初从山村里带回来的那一大包。”
孙策吃惊道:“就是你离开八公山时,随手提的那个大包裹啊!还以为你舍不得家里的那些破烂呢!原来是你的祖传典籍啊!”
一句话却是引来一个大白眼:“妾身听说家里有了印书之法,就想将之校阅一番,再送去让吴用舅舅印制一些。免得埋没家传的典籍。”
孙策正想要说话,却见一眼一脚的左慈却难得主动现身来到了面前。孙策有些奇怪:“这老道最近神神秘秘的,可是好久不曾主动出现了,这回出来想做什么呢?”
见到有外人出现,刘莹马上红透了脸。想要从孙策的怀中挣扎出来,却被孙策搂得更紧了一分。以刘莹的微弱力量,怎么可能挣开孙策的如铁箍般的怀抱。
挣扎无效,她只能学鸵鸟一般,将晕红的俏脸埋入了孙策的怀里。偏偏左慈却不放过他。
满脸激动的说道:“刘姑娘!听主公所念,你方才所看的书可是《淮南子》?你姓刘,莫非你就是淮南王刘安的后人?”
听到左慈的问话,害羞的刘莹不由得惊奇回过头来。
有些讶异的道:“啊!道长是如何知道的?小女子听父亲当初确是说过,先祖正是曾经的淮南王。不过先父也曾严令不可泄漏我们的家世,以免惹祸!
当初先祖被判谋反抄家之时,刘家只余下我父亲这一支。这些典籍也正是当年的先祖,从淮南逃亡之时,带出来的唯一物事。它们乃是先祖与无数贤者一生最大的心血所成,故而有令要子孙世代传承下去。
去年,听说相公有制书之法,小女子就想能多印上几份。也好防备万一。。。”
面前这个怪异的左慈老道,刘莹也已经十分的熟识。知道他常年驻在府中,保卫府中众人的安全。颇得自己老公孙策的信任。
加上左慈已经猜到了自己的来历,故而对于自己家世也不再隐瞒什么。全部诉说了出来。
刘莹话未说完,左慈已经飘上前来,半拿半抢的取过了刘莹手中的那卷帛书。一边赞同的连连称是,一边迫不及待的看起了那本厚厚的帛书。
略略的翻看了一通书中的内容,老道的原本有些青白的脸色也变得红润起来。
有些失态激动的叫道:“正是此书,正是此书!老道找了一辈子,终于得尝所愿,天不负人啊!刘姑娘,据史载,此书内、外分卷共有数十卷之多。你可还有其他的书卷在手中?”
看着老道一脸的期待,刘莹逐渐恢复了常态,笑道:“原来道长对此书如此关注,居然知晓书有内外两卷。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
其中的内容倒是包罗万象,蔡琰姐姐正在帮忙审阅。也说此书对相公将来颇有用处,故而也鼓励小妹校阅付印。
还准备将其中可以流传于世的部分多印制一些,对教化世人也是大有好处。”
。
第一零四章百家争鸣是王道犯强汉者远亦诛
老道士听到刘莹肯定的答复,是激动不已,一只独眼中精光直闪:“主公刘姑娘,此书印出之后,可否赠予老道一份?老道将以之作为天柱一脉镇教之宝,世代相传_泡&书&
如此集众家大全之鸿篇巨著,若是不能流传于后世,那就实在太可惜了
不过刘姑娘,据说书中还有些常人不宜观看之处姑娘当与蔡主母多多费心校阅才是如此老道先告辞,静等刘姑娘的好音了
哈哈,这可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天道果然不负有心人”
看着老道一摇一摆的大笑走远,听到左慈说道有不宜之处,孙策反而对这淮南子有了浓厚的兴趣连连追问怀中的刘莹,有什么内容是少儿不宜的
当刘莹解释道,左慈首长所担心的却是,《淮南子》一书中有数卷是专门讲述治国之策与兵法之道时,孙策顿时又变得的兴趣缺缺起来
有些失望的说道:“那样啊老公还以为有什么少儿不宜的东西在呢哈哈,小莹想你远祖也算是博学之人,不会做那些无聊之事
不过等此书印出来了,把这些军政部分的内容,给李儒、周瑜还有郭嘉、张昭他们,这些用得上的人每人备上一份,作为施政的辅助工具既可”
不过孙策知道,当初左慈在淮南王的废陵墓中,就已经对金壬说过,如能找到此书,可是不惜将当年被师父逐出师门的弃徒收回门墙可见左慈是想要得到此书的迫切之心
以左慈百年的阅历,还能如此看重的典籍,必然是可以做为传世经典泡书_)
而孙策却是知道,淮南子的成书,正是刘安为了反对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所做它要想战胜强大的儒学,必然在学术上会有它独到的见解
而对于儒家,这个在精神上阉割了大汉民族血性的学派,孙策却是从来没有一丝的好感正是儒学的一家独大,使得大汉之后的朝堂之上再也没有了热血
有的只有那些书读多了的无耻大臣们无休止的议和割地送公主给那些番王们和亲可怜那些公主,在唐时还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可以依靠
在异族还能有些尊贵的地位可是到后来的朝代国家对异族的政策越发的软弱,公主们只能是做为异族的玩物,而过着悲惨的一生
孙策当然知道,存在就是合理的他不可能去毁灭这目前占统治地位的儒学但却一定要将这一家独大的学术风气转变过来
至少也要先使民众的思想重活跃起来只有让百家争鸣重成为汉族的思想主流孙策在日后才能方便实行自己想要做的事
百家争鸣才是真正的王道不论是文化还是军事,只有不断的竞争才能有进步这也是自然进化发展的基本法则
也只有如此才能让大汉子民的思想,永远保持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并保持住秦汉男儿的血性要让每一个大汉之人,都有勇气说出那句震憾千古的名言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是一个国家对自身实力强大的最充分体现试想一个对自己的祖国没有自信的将领,怎么敢说出这句让所有异族心惊胆战的豪言壮语
要让所有想在大汉身上撕块肉的异族禽兽们都知道,接受了华夏传承的男子汉们,世世代代永不可辱
在汉及汉以前,华夏的历史上对于异族的入侵,来都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这原本就是一个民族共识
对于那些禽兽一般,只知道破坏的无知异族奢望他们会抢够、杀足之后会自己收手,那根本就是儒家思想中一个最大的笑话
这就如同人们期望一群蜂拥而来蝗虫,对它们说,吃饱了这顿就不要再来吃庄稼了会有蝗虫来听人的话吗?
绝对不会,因为它们根本就不人,没有人的思想他们想要的只是能填饱肚子的食物根本没有什么礼义廉耻的概念
它们就是永不知足的强盗
而对付强盗,只有用加血腥的手段将之镇压才能让强盗们害怕让他们畏惧,知道谁是他们不能碰触的
当然对游牧生活的异族输入儒家思想才是孙策真正要做的事它们不是期望着中原的文化吗?
让那些异族识字的同时,顺便承担未来汉人被奴化的精神孙策在大力发展印刷术,制作纸制的书籍的目的也在于此了…》小说下栽+wRshU。CoM